高中精選作文:追求真善美
2024-12-24 19:43:09
真善美,是我們每個人的追求。因為只有真善美,我們才能活的更幸福!今天小編就來分享作文:追求真善美,請各位讀者好好欣賞和借鑑。
第一篇追求真善美
獨自漫步在人生的道路上,思索著:真善美是什麼?絞盡腦汁後,依舊沒有答案,於是我插上尋找的翅膀,去尋找真善美。
揮舞著翅膀我充滿疑惑和期待來到了空軍某場站上空想找到人間的真善美。
煙籠大地,聲震藍天。星隕大地,魂歸長天。他有二十二年得飛行生涯,可命運只給他十六秒!他是一名軍人,自然把生命的天平向人民傾斜。飛機無法轉彎,他只能讓自己的生命改變航向。
在十六秒得時間裡,他放棄跳傘,放棄生的機會,換來了航線下方村莊和百姓的安全。在十六秒的時間裡,他用生命譜寫了人民軍隊愛人們的有沒讚歌。
十六秒雖然只是一瞬間,但這十六秒卻會永恆地定格在人們得心中。看到這裡,我不禁流下了眼淚。李劍英,當代英雄。在這,我找到了人性的真善美。
擦乾眼淚,將剛剛尋找到得這份真善美裝入心中。我又飛到了一片稻田的上方。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當他還是一個鄉村教師時,已具有顛覆世界權威的膽識;當他名滿天下是,卻任專注于田疇。淡薄名利,一介農夫,播撒智慧,收穫富足。他畢生的夢想就是讓所有人都遠離飢餓。從田野重重稻浪中走來的袁隆平,是一代科學大師,也是一座精神富礦。他以科學精神與人文情懷、專業素養與道德操守、事業追求與社會責任,祖國情結與世界胸懷完美結合的風範,贏得了社會的普遍尊重。
帶著對袁教授的敬意,我留下了感動的淚水。功成名就,卻從不追求利益的回報,只為自己最初的夢想和對世界人民的無疆大愛。
當我看到這一切後,我不禁舒了口氣,放下了自己懸著的心。在商品經濟如此發達的社會,當人們都在互相譴責各自的道德素養在不斷下降,並且對中國的未來充滿擔心時,我看到了諸如李劍英、袁隆平這樣的大愛之人,讓我對中國的未來充滿了信心。
生活中其實真的並不缺乏美,只是缺乏發現沒的眼前。當我尋找到了身邊的真善美後,我想以後要是我碰到摔倒的老人時,我將一定會把他扶起來……
第二篇追求真善美
生命之所以美麗,正在於它有血有肉的過程中,始終高揚著一個美麗的主題,美麗之所以永恆,正在於生命的底蘊中,始終流動著人類對世界最純粹的良知與渴望。生命因美麗而永恆!
生命的美麗之所以永恆,在於追求著真善美。追求真善美是人類永恆的美麗,一些人為了追求真善美甚至獻出了自己的生命。布魯諾是文藝復興時期的義大利天文學家、哲學家,他因為宣傳哥白尼的學說和自己的科學見解,為維護真理,在羅馬教堂的地牢裡受了六年的非人的折磨,仍舊沒有低頭。最後在羅馬鮮花廣場被活活燒死。布魯諾早已料到自己的結局,他說:「我認為勝利是可以得到的,而且勇敢地為它奮鬥。我的後代將會說:『他不知道死的恐懼,比任何人都剛毅,認為為真理而鬥爭是人生最大的樂趣。』」布魯諾為追求真理而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布魯諾的生命因追求真理而美麗。布魯諾的生命因追求真善美而永恆,名垂千古。
生命的美麗之所以永恆,在於樂觀堅強,百折不回地堅持。美麗的生命就像一條清澈的小溪,只有百折不回,一往無前地奔向大海,才能成就美麗的生命。張海迪是80年代最響亮的名字,她以身殘志堅的傳奇經歷在人們的心目中樹起了一個生命強者的形象。從默默無聞到轟動全國乃至今日,張海迪從未停止過向疾病的抗爭、向生命的極限挑戰。不久前,在高位截癱、身患癌症、多次化療和放療的情況下,她又完成了一部名叫《生命的追問》的散文集。迄今她已經出版了100多萬字的作品,還當上了濟南市的作協副主席。對於一個長年深陷輪椅的殘疾人來說,這是驚人的奇蹟。張海迪的生命因樂觀堅強而美麗,張海迪的生命因百折不回的堅持而永恆。
生命因追求真善美而美麗,生命因樂觀堅強和百折不回的堅持而美麗。生命因美麗而永恆。為了我們的生命更加美麗,讓我們樂觀堅強,追求真善美,勇敢地努力奮鬥吧!
第三篇追求真善美
《復活》這本書是偉大的俄國作家託爾斯泰在十九世紀末所作的一部批判現實主義的長篇小說。其內容不但揭露了官僚機構的橫暴,而且撕下了官辦教會的「慈善」面紗,暴露了神甫麻醉人民的騙局,也因為這樣的世態,才會出現下面這段真實而又動人的故事。
書中的男主人公涅赫柳多夫一開始是一個熱愛生活,喜歡純樸,滿懷希望的青年人,而後的他為什麼變得墮落,充滿獸性且對自己心存懷疑呢?相信看完《復活》一書,你便會明白。
涅赫柳多夫之所以變成這樣,是因為周圍的一切全然撲滅了他別有所求的呼聲,他屈服了,他寧可相信別人也不相信自己。儘管他對以前做過的事會羞愧,會懺悔,也會彌補,但是孤立的他還是相信了眾人。
他引誘了他姑母家的婢女瑪絲洛娃,也就是本書的女主人公,在被引誘之後,他拋棄了她,而瑪絲洛娃也因此被趕出了家門,從此過上了放蕩不羈的生活,也因而淪落到了被人誣賴成殺人犯的地步。當涅赫柳多夫看到瑪絲洛娃是因為自己才變成這樣的時後,原本壓在心底那別有所求的呼聲被再一次勾起,他知道瑪絲洛娃是冤枉的,因而他決定幫助她恢復清白。為了幫助瑪絲洛娃,涅赫柳多夫四處奔走,到處伸冤,但最終上訴還是失敗了,瑪絲洛娃被判去西伯利亞流放,涅赫柳多夫就陪著她一起,涅赫柳多夫的行為感動了瑪絲洛娃,使得她再一次愛上了他,但善良的瑪絲洛娃因為不想損壞涅赫柳多夫的地位和名譽,她忍著痛拒絕和涅赫柳多夫結婚而同一位「革命者」結合。故事的結局是悽美的,男主人公涅赫柳多夫和女主人公瑪絲洛娃並沒有在一起,但是他們都達到了精神和道德上的「復活」。
看完此書,我的心被深深的震憾了。我開始明白:人不僅僅要活著,而且還要追求真善美。
第四篇追求真善美
真善美三個字,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什麼是真善美,不同的人可能會有不同的理解。讓我理解,就是真誠、善良和美德,就是對他人具有關愛之心、謙卑之心、讚美之心、包容之心、感恩之心。
小時侯,最早對於真善美的理解是從書上感知的,總覺得似乎離我很遠;長大後才知道,生活中的真善美時刻都發生在我們身邊。有些人之所以沒有發現它,是因為缺少了一雙發現真善美的眼睛,缺少了一顆感悟真善美的心!
陳玉芳同志,一名普通的農村婦女、共產黨員。她自幼是一名孤兒,從小就沐浴著他人和社會的關愛,從此她懂得了感恩;她身為一個母親,用母愛讓孤殘兒童重新享受到了家庭的溫暖,從此她擁有了親情;她創辦特殊教育學校,教給孤殘兒童文化知識和生存技能,從此她得到了回報;她作為一名村幹部,為人和善,處事公道,從此她獲得了讚美。20多年來,她憑著對黨的忠誠,懷著對孤殘兒童的一顆愛心,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和樸素情感,淋漓盡致地詮釋了真善美的內涵。她的付出與堅持,終於讓她嘗到了成功的喜悅,實現了人生價值。陳玉芳同志的先進事跡,使我的心靈受到了震撼,精神得到了洗禮。從陳玉芳的身上,我看到了真善美的魅力。她的魅力不在青春妙齡,因為她已經年過半百;她的魅力不在婀娜身材,她並沒有高挑的個子;她的魅力不在華麗的外表,她衣著打扮樸素;她的魅力也不在言辭,她從來沒有過豪言壯語……。而她的魅力,在於她的付出與堅持,在於她的善良與善舉,在於她內在的美德!作為一名黨員幹部,我要以陳玉芳同志為鏡子,經常對照自己的行為找差距,自覺加強黨性修養,用知識錘鍊自己的內在實力,用愛心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把陳玉芳身上這種真善美和精氣神,滲透到自己的思想深處,落實到自己的行動之中,使之成為我的精神理念和價值追求!
朋友們!菊花既清何妨瘦,梅花已廉何畏寒。它道出了我們紀檢監察幹部應該具備的品質;真誠、善良、美德也應該是我們每一位紀檢監察幹部孜孜不倦的追求。我希望大家都能像陳玉芳那樣,用我們的真誠、善良和美德,對群眾常懷關愛之心,對他人常懷包容之心,對成功常懷讚美之心,對社會常懷感恩之心,人人都能爭做一名對黨忠誠、履職盡責、無私奉獻的紀檢監察幹部,都能在本職崗位上做出更大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