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作文600字:紀念長徵勝利80周年
2024-12-30 23:06:09
我們要珍惜如今和平的生活,因為這是用先烈們寶貴的生命換回來的!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作文:
【戰爭作文600字:紀念長徵勝利80周年(一)】
「紅軍不怕遠徵難,萬水千山只等閒,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大家還記得這首詩嗎?這是我們偉大的領袖毛主席親自為紅軍長徵寫的一首詩。其實,我們學過的許多課文都與長徵有關。比如,《豐碑》《金色的魚鉤》《軍神》。我們應該向課文裡的人學習,學習他們身上的各種好精神。
在二萬五千裡長徵中,解放軍們克服種種困難,縱橫十一個省份,攻佔七百多座縣城,進行了三百餘次戰鬥,突破敵人的重重包圍,兩奪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爬雪山,過草地,穿越荒無人煙的地區,不知死了多少人,終於勝利到達陝北革命根據地,開創了中國革命的新天地,創造了人類歷史上偉大的奇蹟!
今年10月,是紅軍長徵出發80周年紀念日,我們要弘揚長徵精神,學習長徵精神。從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的整整兩年,中國工農紅軍離開了原來根據地舉行了震驚世界的二萬五千裡長徵。
有一個人叫於利祥,從1998年10月8日至2005年10月22日,自費110多萬元,累計用了整整4年零8個月的時間,跨越1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全部走完了紅一,二,四方面和紅軍二十五軍長徵經過的路線,共行9萬多華裡,現場拍攝長徵遺存圖片2萬多張,尋訪老紅軍數十人,寫日記及相關資料80多萬字。他的行動本身,就體現出了可貴的長徵精神。
長徵是歷史記錄上的第一次,長徵是宣告書,長徵是宣傳隊,長徵是播種機。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於今,歷史上曾經有過我們這樣的長徵嗎?
【戰爭作文600字:紀念長徵勝利80周年(二)】
暑假裡,我閱讀了《長徵路上的紅小鬼》,回想起裡面一個個感人肺腑的故事,我心中充滿著對中國共產黨的感激,充滿著對長徵中的「紅小鬼」們的敬佩。的確,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我們今天所擁有的這美好的一切。
長徵途中,當然少不了這些勇敢地「紅小鬼」,他們的故事傳遍了千家萬戶。其中,讓我刻骨銘心的是一則巾幗少年「鬧」長徵的故事。主角是鄂豫皖革命根據地創始人之一戴克敏的妹妹戴覺敏,她是湖北紅安縣人,父親戴雪舫是個名揚四鄉的共產黨員,擔任過列寧高等中學的校長,一次為掩護學生轉移而壯烈犧牲。1932年春,戴覺敏參加了紅軍,當了一名「紅小鬼」,被分配到箭場河紅軍總醫院當看護。1934年11月,紅25軍要長徵了,決定讓戴覺敏等人留下,她堅決不幹,又哭又鬧,非要跟部隊長徵,領導只好同意。長徵途中,由於她身體弱小,動作不快,軍領導又多次勸她回家或留在當地,她都堅決地說:「紅軍走到哪裡,我就跟到哪裡,活著是紅軍的人,死了是紅軍的鬼」。是的,她父親被國民黨飛機炸死,哥哥被張國燾在「肅反」中錯殺,她已是個無家可歸的孤兒。讀到這裡,我對戴覺敏鬧著要長徵的舉動除了佩服還是佩服。這裡的「鬧」字,還帶點「堅決」的含意,使我深刻感受到她強烈的革命奮鬥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長徵途中經歷的困難太多太多,每天幾乎只能睡三四個小時,可戴覺敏卻堅持了下來,相信我們正常人都做不到,何況她還只是個孩子。想想我們的童年生活是多麼快樂,可是這些「紅小鬼」卻吃不飽、穿不暖、睡不足,還要時刻準備戰鬥、準備犧牲,他們跟著共產黨「鬧」革命,為新中國的成立做出了巨大貢獻。他們的付出和犧牲,不就是為了全中國人民都過上和平幸福的生活嗎?
因此,我們要更懂得珍惜現在的生活,懂得今天的生活都是昨天共產主義戰士用血汗換來的。我們要努力學習知識,提高素質,時刻準備著報效祖國,讓祖國的明天更加美好,更加發達。
【戰爭作文600字:紀念長徵勝利80周年(三)】
今年是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長徵的勝利,實現了黨北上抗日的戰略方針,宣傳了黨的主張,播撒了革命火種,鍛造了革命力量,譜寫了我們黨、軍隊和中華民族歷史上的壯麗篇章。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最能代表一個時代的風貌,最能引領一個時代的風氣。長徵勝利80年來,湧現出了無數優秀的長徵題材文藝作品。這些作品充分發掘紅軍長徵題材的美學內涵,以各具特色的藝術手法,為世人展示了紅軍長徵的宏偉長卷,極大地弘揚了長徵精神,成為當代中國文藝史上一道亮麗的風景。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要求我們講好中國故事。長徵題材就是典型的中國故事,長徵題材文藝創作的實踐給了我們講好中國故事的幾點啟示。
其一,應充分挖掘重大革命歷史題材文藝創作素材,這是講好中國故事的基礎。長徵題材,重大革命歷史題材文藝創作是中國當代文藝對人類文化的一個獨特貢獻,也是社會主義文藝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作品以其獨具的思想藝術魅力,為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提高民族素質發揮著獨特而積極的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反覆要求今天的文藝作品要由「高原」走向「高峰」。長徵題材和重大革命歷史題材的創作,就是今天的文藝創作或者文藝作品由高原向高峰攀進的一個堅實的基石。要進一步深入挖掘這些題材的思想內涵,並用精湛的藝術手段將其變為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藝術精品,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
其二,應科學分析重大革命歷史題材文藝創作面臨的新形勢新問題,有聲有色地講好中國故事。中國故事,不僅要講,而且要講得引人入勝、打動人心。缺少思想的藝術是很難有震撼力的,缺少藝術的思想也是很難有感染力的。對於長徵題材和重大革命歷史題材文藝創作,更應當強調深刻思想與精湛藝術及精良製作的完美結合。優秀的文藝作品不是創作者自說、自講、自看,特別是當前現代科學技術,尤其是網際網路技術、移動通訊技術飛速發展,文藝產品的生產方式、傳播方式、欣賞方式、接受方式和評價方式都發生了很大變化,面對新的形勢和新的文藝生態,藝術家在進行藝術創造時,既要自覺地遵循唯物史觀,正確地把握歷史,又要敢於創新,突破固有的套路和模式,博採眾長,兼收並蓄,善於運用現代科技的新手段、新方法,豐富作品的思想內容和表現形式,實現重大革命歷史題材資源和創作資源、生產資源的優化組合,運用新的技術手段和傳播思維,將重大革命歷史題材文藝作品創作推上一個新臺階。
其三,努力探索文藝評論如何更好地引導和推動重大革命歷史題材文藝創作,助力講好中國故事。文藝批評是改進文藝創作的重要手段。推動包括長徵題材在內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文藝創作,尤其需要文藝評論界和批評界的積極參與。批評應關注、重視和研究包括長徵題材在內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的文藝作品,積極探索和掌握重大革命歷史題材文藝作品評論的一些獨特的規律。既要注重對藝術本體的衡量,在藝術質量和水平上敢於實事求是,好處說好,不足處說不足,通過建設性的批評,推動作品的生產創作;又要把評價的目光超出藝術之外,在更廣泛的社會歷史視野中對作品進行考量,運用歷史的、人民的、藝術的、美學的觀點評判和鑑賞作品,尤其是在今天這樣一個網絡時代,在人人都可以成為網上「評論家」的狀況下,從事文藝評論工作的同志要特別注意適應這樣一種新狀況、新變化,努力使自己的行文方式、語言風格更加生動活潑,更加適合大眾審美的變化和需求,真正使我們的文藝批評既推動創作,又能提高人民大眾的審美,能夠引領社會的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