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防治荒漠化和乾旱日作文:保護生態文明,共創自然和諧
2025-02-05 22:44:09
保護生態文明,共創自然和諧,創造人類與自然的和諧。
保護生態文明,共創自然和諧作文
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的新發展,它與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具有同樣重要的地位。環境和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是密切相關的,生態環境得到改善,就能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活富裕、良好的文明高速路。
工業文明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收穫,但生態文明卻一步一步的離開人們,可人們還是不把生態放在眼中。直到近幾年全球氣候變暖,人們才意識到生態環境的重要性,大規模的宣傳「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可地球早已被他們破壞的千瘡百孔。地球在近幾年受傷害的數字令人瞠目結舌。例如,目前地球上的動植物大約每天有100個物種從地球上消失。在第三世界由水汙染引起的疾病平均每天導致的死亡人數達2.5萬人。或許大家以為這些都是外國的災難,但今年我國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多次發生的歷史上罕見的沙塵暴天氣,使得中國人感受到了環境破壞程度之深和距離之近。
生態文明具有豐富的內容。就其內涵而言,主要包括生態意識文明、生態制度文明和生態行為文明三個方面。改革開放以來,黨一直強調生態文明。黨的十七大報告在闡述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的新要求時,第一次明確提出建設生態文明,搞好生態文明建設。國家領導人對生態的問題一次次的進行討論和研究,最終得出我國生態汙染嚴重超標的結果。
生態災害最直接的惡果就是經濟,據說我國每年要拿出2000億人民幣來用於受生態災難影響的地區的補償。生態已經與人類的生死存亡息息相關了,人類才開始珍惜它,未免有些太遲了。
曾記否,我們的前人生活環境是那樣的美好:花在草地上展開笑臉,鳥兒在天空中無憂無慮地飛著,魚在水中遊來遊去……如今,面對滿目瘡痍的地球,我們是否應該深深地反思:時代要進步,文明要發展,人類向大自然一味掠奪式的索取生活方式不可取。我們人類作為高等動物,卻連低等動物保護家園的意識也沒有,是不是太不配了?
生態文明教育是一種把人的問題提到一個新的高度,我們小學生更應該受這種教育。我們應該知道,地球上的資源是有限的,而如今人類的亂砍濫伐,使原本美麗的地球變得不堪一擊。我們一定要更加珍惜生態,不讓它在我們手中化成碎片。我們要提高生態文明意識,從身邊的一點一滴做起,儘量少用一次性物品,節約一滴水、一度電,不亂扔白色垃圾、廢電池,形成自覺的行動,不浪費身邊的資源,做到真正的低碳生活。
我們作為小學生,在抓緊教育的今天,更應該知道生態文明的重要性,我們應該將它作為一種不可估量的財富,珍惜它,愛護它。我們應該吸取上一輩人的經驗,珍惜資源,把地球變成一個更加燦爛與輝煌的星球!
保護生態文明,共創自然和諧作文
生態文明低碳生活在我們周圍環繞,大自然給予了我們美麗的環境,而我們並沒有很好地去保護這篇大自然,而在無畏地浪費。
人類的發展史越來越快,而我們提倡的「低碳生活」卻幾乎沒有人理睬,而在一直破壞它的本質。人類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而大自然的綠色又在哪兒呢?
我們應該知道地球是唯一一個適合人居住的地方,但隨著人類的破壞,再過幾百年後我們應該去哪兒生存呢?所以我們應該從小做起,從身邊的一點一滴做起,來保護我們的家園。
我們應該少用一次性物品;出門不用塑膠袋,自備環保袋;把洗拖把的水可以用來衝馬桶;洗米、洗菜之類的水可以用來澆花澆菜;不隨意扔垃圾,要把來及進行分類。少開汽車,多騎自行車;家裡儘量備用無磷產品……其實我們能為環保做的事情有許多,只是看你平常在不在意。讓我們做好環保,為環保貢獻出我們的一份力量。環保就在我們身邊,讓我們共同為環保出一份力,你出一些,我出一些,她出一些,相信吧,我們的環境會越來越好,讓我們擁有這樣的環境而自豪吧!讓我們為這大自然共創美好的明天,一起來為大自然母親貢獻力量吧!
我們為這大自然也許字獻出了單薄之力,但全世界都能這樣做的話,我們的明天將會跟美好!相信吧,美好的明天將會來到!讓我們手拉著手一起迎接嶄新的一天吧!加油!一起來吧!
保護生態文明,共創自然和諧作文
生命是綠色組成的,綠色帶給我們快樂,讓我們幸福生活,可是這綠色正在大片大片的消失……
在遠古時代,地球氣候溫暖溼潤,空氣清新,水源豐富,植被茂密,鳥語花香,是人類理想的棲息之地。可是近年以來,隨著地區人口增加,土地被大量開墾,人們又多以木材為燃料,致使森林大量減少,造成水土流失,導致河床堵塞等多種惡果。
森林過去曾是動物們的天然綠色的居住場所,它們可以在那兒悠閒自在地生活。但是好景不長,這「風水寶地」被人類發現了,他們把森林開闢出來,用來造房子、工廠。從這以後,這裡就變成人類的棲息地,動物的集中營,動物們只好千方百計逃亡。可他們逃到哪兒呢?在食物鏈中植物(即生產者)是最重要的一環,要是這一環出現嚴重問題,就等於割斷了動物的命脈。從而導致動物們無法生存,讓動物們瀕臨滅種。別忘了,人也只是所謂「高等動物」。
人類生活所需的森林資源本來是可以再生,為人類長期做貢獻的。可是因為人類亂砍伐樹木,用來造紙、做家具、修鐵路、造房子……森林資源逐日變得供不應求了。樹木的作用廣泛,於是人們便大量採伐,越來越多的樹木進入了加工廠,以至於一些樹種漸漸絕跡了。人們大肆地亂砍濫伐樹木,還造
成水土流失,洪水泛濫。雖然有有公德心和環保意識的人會去制止他們這樣做,但是幾乎於事無補:還是有一些人打著「需求」的旗號去砍伐樹木,而去還不是少數。有人認為,一個地球上森林面積那麼廣,砍一些也沒有關係。這種說法,在遠古時代可以這麼說;而在現在,就大錯特錯了。你砍「一些」我砍「一些」,森林資源只會越來越少,沙漠的面積只會日益增加,也許不久的將來,地球就會變的光禿禿的。
古語云:「地力之生物有大數,人力之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節,則常足;取之無度,用之無節,則常不足。」這難道還不清楚嗎?開發是要度的,你超過了這個度是會成惡果的。不過還得請你自己吞下這枚苦果。
除此之外樹木還可以淨化空氣。這就是為什麼城市的空氣品質總是沒山區好了:車多人多但樹少,樹木也忙不過來呦。
現代社會,幾乎每家都有車,車要排放廢氣,廢棄會汙染環境,會危害人的健康,樹葉可以吸附灰塵,從而減少了空氣汙染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在綠樹的環繞中,人們可以鎮定神經,降低血壓,也容易解除疲勞。樹木還能製造氧氣,l公頃闊葉林1天可以吸收1噸二氧化碳,釋放出0.73噸氧氣。樹木是殺菌能手。許多樹木在生長過程中會分泌出殺茵素,殺死由粉塵帶來的各種病菌。據調查,每立方米空氣中的含菌量百貨大樓為400萬個,林蔭道上為58萬個,公園裡為100個,而林區只有55個。林區與百貨大樓空氣中的含菌量相差7萬多倍。可見樹木的重要性有多大。此外,樹木還可以調節氣候、防風降噪、蓄水防旱,是人類最好的朋友。
樹木對我們的人類有這麼大的幫助,它可以讓我們更好的生活,你還會無情的去砍伐它們嗎?植樹節就要到了,伴隨著春天,我們把一粒粒樹种放在泥土中,給予它們養料,讓它們長成一片鬱鬱蔥蔥的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