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辛亥革命》觀後感作文600字
2025-01-21 20:25:09
導語:《辛亥革命》這一電影是對歷史事件的紀念,通過熒幕上的歷史畫面,讓我們看到祖國發展的道路,通過了解歷史,認知歷史,以促進當代的發展。下面是yjbs作文網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作文,歡迎大家閱讀!
辛亥革命觀後感(1)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人們的生活幸福安逸,可誰又知道今天的幸福來之不易呢?
辛亥革命的一幅幅畫面正引領著我們跨入時空的大門,目睹曾經所發生的一切。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身為女子的她,當仁不讓,積極投身革命。
她是同盟會的一員,她是眾多孩子的「母親」,她最無私、最無畏,她就是我們熟悉的秋瑾。當天空射下第一縷陽光,給大地穿上一層柔柔的紗衣時,即將行刑的她仰望著藍天,露出了愉悅的笑容,從容地表達著她最後的願望:「我最大的願望就是讓更多孩子擁有母愛,讓天下的人幸福。」這是怎樣的大義凜然,怎樣的博愛情懷啊!
有國才有家,無數仁人志士離妻別子,背井離鄉,為了國家而投身革命。他們不會計較將失去什麼,既然選擇了前方,便只顧風雨兼程。
1911年4月21日,黃興領導革命黨人在廣州起義。他親自率領勇士一百二十餘人,攻入兩廣總督署,遍搜張鳴岐不得,又衝出來。到處危機四伏,我仿佛也置身於其中,與他們一起並肩作戰。看到一個個年輕的生命倒下,我的心在流血。我知道有戰爭的地方就會有人犧牲,可是我怎麼也想不到國人會自相殘殺。「危難之際,方顯英雄本色」,當林覺民被清政府官員審問時,他機智勇敢,堅貞不屈,他的這種精神深深地把我折服。但是他和其他人一樣還是逃不過命運的齒輪。最後,他們用鮮血點染出了最美麗的花朵,讓世人永遠記住了他們――黃花崗七十二烈士。
革命的失敗並沒有動搖其他革命者救國的決心,他們堅信堅持就是勝利。武昌起義爆發後,各省紛紛響應,清朝統治土崩瓦解。那一刻,我激動得哭了。1912年,孫文從西方走來,成立了中華民國。從此,中國結束了長達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資產階級共和國的旗幟第一次在中國上空飄揚。
雪萊曾經說過:「冬天已經來了,春天還會遠嗎?」是的,革命先輩已經用他們的鮮血將中國發展的堅冰打破,民族騰飛的春天還會遠嗎?看:一座座現代化的城市迅速崛起,一個個高科技企業正遍地生花;南極上空飄揚著我們的五星紅旗,太平洋上出現了我們強大的艦隊。
我們是八九點鐘的太陽,我們是朝氣蓬勃的少年,我們有我們的使命。人生路上充滿荊棘和坎坷,我們不能因一時的失敗而垂頭喪氣,止步不前,而是要學習革命先輩那種不怕困難,勇往直前的精神。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同學們,長江後浪推前浪,作為新世紀的一員,讓我們攜起手來,一起回顧歷史,展望未來……
辛亥革命觀後感(2)
這是一次偉大的革命,是一次驚天動地的革命!我看到了!看到了中華兒女們的自強不息,看到了英勇奮戰的精神!辛亥革命牽動著多少中華人民的心呀!我激動地說了一句:「我是中國人!」
電影一開始是一位婦女,她戴著枷鎖一步一步順著圍觀觀眾開闢的道路走著,她步伐剛勁有力,她說:「我此蕃赴死,是為革命。中國婦女還沒有為革命流過血,當從我球瑾始。縱使世人不盡知革命為何竟讓我狠心拋家棄子。我此蕃赴死,正因為回答革命為何事,革命是為給天下人創造一個風雨不侵的家,給孩子一個寧靜溫和的世界……我此蕃赴死,是為革命。死並不足懼,亦並非不足惜。但犧牲之快,之烈,犧牲之價值,竟讓我這一刻自心底喜極而泣。」我不由得感動,她是多麼的偉大呀!
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這看似一個普通的日子,然而它有那麼不平凡。就在這一天,武昌城城頭一聲槍響,它預示著革命第一次的成功,也宣告清王朝的滅亡!武昌首義前後,無數革命烈士灑下了熱血,捨生忘死的精神令我敬佩!然而一百年後的今天,當年的辛亥革命給我們留下了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
孫中山先生說:死不是革命的目的,革命是改變命運,為天下人謀取幸福,是許多年輕人用生命的代價換取讓他活著的人更好的活著!」
「革命」是國家發展不可缺少的,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強大的目標,這目標,將會是你人生的「革命」!
辛亥革命觀後感(3)
《辛亥革命》電影給我們展現了曲折的革命道路,給我們刻畫了一群為祖國獻身的烈士形象。不知你們注意了沒有,曾有這樣一個動人的鏡頭:許多華僑把全部家當捐獻給孫中山。
我們知道光有不怕死的志士仁人拋頭顱灑熱血是不夠的,強大的經濟後盾,是決定起義能夠真正發動的重要因素,誠如歷史學家張鳴所言:「革命首要的是錢,沒錢,即使是革命這樣正當的事,也沒戲。革命在前臺唱戲,後臺站的是利益。」
那麼是什麼驅使華僑們這麼做呢?是責任?
這樣一群勇於承擔責任的人,必然敢於承擔自身各種行為所帶來的後果,無論是好是壞。而勇於承擔自身責任的人,也必然敢於對歷史上自己做出的行為後果進行承擔。
責任代表著形象。一個不敢於承擔責任至故意迴避責任的政府,必然是一個形象不好的政府。在二戰中,日本軍閥主義者強徵亞洲各國婦女充當慰安婦,給亞洲古國婦女造成無窮的傷害。作為施害者,日本政府理應在戰後承擔起對受害者和受害國進行道歉和賠償的責任。但事實很遺憾,我們看到的,不是日本誠心誠意的進行道歉的面孔,而是千方百計否認和進行詭辯的嘴臉。這無疑是大大損害了日本政府在世界面前的形象。
責任意味著信任。一個敢於負責任的政府,才是值得人們信任的。就如孫中山。他建立一個對人民負責的政府,推翻清王朝,結束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這樣人們信任他,是因為他們有勇氣對過去所犯的各種錯誤進行深刻的反思,並採取各種措施防止類似錯誤的發生。如果連過去的錯誤都不糾正,那又怎樣才能建設美好的未來呢?就如袁世凱。他推翻了清王朝,但?建立起自己的王朝,人們又怎會信任他?人們只會推翻他,建立一個值得人們信任的政府。
因此,為了樹立良好的形象,為了獲取人們更多的信任,我們必須承擔自己應有的責任。作為90後的青年人,我們必須勇於承擔起自己的責任。這也是一條通往美好未來的唯一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