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風和諧【薦讀】
2025-01-27 09:55:09
導語; 親近自然本是人類的本性,可惜在文明的進程中人類逐漸異化且渾然不知。人與動物包括植物的關係為和諧之本
世風
偶爾看了一眼電視劇,正趕上一個驚心動魄的場景:兩拔男女主角都宣布奉子成婚,連雙方大人都衝上臺振振有詞風光無限地搶著發言,可以讓人感到奉子成婚的喜上加喜,劇中圍觀的人群隨之也都發嘖嘖讚嘆,大有不懷孕結婚反倒丟人之勢。這一幕讓我這個從小鄙視九斤老太的人也成了九斤老漢。
少說也有兩三千年了,婚前懷孕算是恥辱,為此行為付出生命代價者在中國歷史司空見慣。結婚是人生的一個節點,此前此後有界,性關係跨界後才能打開,因此才有四喜之一「洞房花燭夜」。後來舊時代崩盤,新時代洶湧,民國之後婚前同居曾在小知識分子之間流行一陣,至新中國建立才又被止住。但那時限於只開花不結果。
今天,開花不過癮了,得結果。婚前不開花可能就永遠開不了花了,所以含苞欲放的美好被生命怒放了,怒放成為了全社會的主流形態。在這樣的主流形態之下,再想體會古代「洞房花燭夜」的美妙恐怕是痴人說夢。
過去的文人最愛感嘆世風日下,那他們是沒有趕上今天的熱烈日子。今天的電視劇及電影如果讓魯迅先生們看見了,那九斤老太也不算什麼了。民國的新女性新男性們,在今天的年輕人看來都是絆腳石,在文藝片製作者看來都是個笑話。
世風乃社會風氣,士風乃知識分子風骨。本來是士風引導世風,知識分子是文明社會的嚮導。今天反過來了,世風影響了士風,很是悲哀。在這樣的社會大背景下,我們不要求士子潔身自好了,同流合汙也睜一隻眼閒一隻眼了,那也千萬別再推波助瀾,唯恐天下不亂了。
和諧
我們這些年老在強調和諧,其實和諧是一種社會關係,包括人與人、人與物、人與動物等等。禮貌謙讓乃和諧起點,這在加拿大已成習慣。在路口,汽車一定禮讓行人,這讓我們這種從小習慣了人讓汽車的百姓,的確像鄉下人進城,有點兒土頭土腦。再有就是人與動物,寵物不算,就是自由自在的鳥們,也都與人親近,視人類為朋友。
在溫哥華,幾次海鷗落在窗外,隔著玻璃我們相互張望,我從未有機會如此近距離地觀察海鷗,很是滿足;在橡樹灣看海豹,它那雙充滿了萌意的眼睛,讓人心動不已,我們買小魚餵它,它做出各種動作以示感激;草地上的加拿大雁大搖大擺,樹林間的松鼠悠然自得,還有那些不知名的漂亮鳥飛來飛去,按它們自己的生活軌跡日復一日,羨煞人也。
最有意思的是朋友帶我去了溫哥華城市動物園。此動物園非彼動物園,養的都是家養動物,豬馬羊雞鴨鵝,沒看見一隻像樣的野生動物,與我們從小見慣的動物園大相逕庭。我們傳統的動物園以開眼界為主,過去的孩子看不見電視,只有在動物園內才能看各類野生動物:而這種家養動物的動物園,開眼界不是目的,親近動物接觸自然才是本意。甭說孩子們,連我等大人也願意身臨其中,與動物親近,感受久違的感覺。
親近自然本是人類的本性,可惜在文明的進程中人類逐漸異化且渾然不知。人與動物包括植物的關係為和諧之本。城市之鳥對人的態度實際上是人對鳥態度的折射。在我們的城市裡看不見這等悠閒的鳥是個小小的警示,我們對此有什麼不滿也是在看鏡中的自己,沒什麼可埋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