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物思鄉的作文
2025-01-27 00:51:09
導語:每次外出到異地求學,總止不住眼眶中的淚水,惜別家人。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思鄉的作文,歡迎查閱,謝謝!
借物思鄉的作文一:
思鄉是一種眷戀,思鄉是一種溫柔的情懷,就像平原上的嫋嫋炊煙被風扯向無盡的天邊。
每次外出到異地求學,總止不住眼眶中的淚水,惜別家人。夥伴,背上沉重的行囊,
一步一回頭地踏上遠行的道路。漸漸地看著熟悉的小鎮模糊,然後消失不見。我看見窗外的大樹,它的枝幹指著許多的路。而起點只有一個,終點也只有一個,每個離開家鄉的人,都帶走了一片綠葉,卻留下了一條根。至莫夜月明時,就會想起父母親,想起那充滿回憶的小屋。父親拾起一根根枯枝,猶如把那些破碎的日子——點綴,然後把溫暖交到我的手上,我仿佛看見冬日裡母親在炕灶裡點燃的白色的昏暗的火焰,在我的心中燃燒著。這淡淡的思念是那樣溫暖,那樣親切。
又是一個月夜,我靜靜地躺在寢室裡,身旁是數不盡的書山題海,我緊握著勤奮的槳,在知識的海洋裡拼搏。屋外狂風無情地吹著,暴雨在窗外形成了一道雨簾,我瑟縮在床的一角,我感到無數的寒冷在包圍著我,淚水溢滿了眼眶,我有一種說不出的失落感,我多想擁入父母溫暖的懷抱,但是我不能,思鄉是必然的,我有自己的夢想要去追求,我只能把感情收拾起來。
窗外雨仍舊飄飄灑灑地下著,水簾依舊飛流直下。鄉情,落在書中,落在心裡……
借物思鄉的作文二:
我思念家鄉的山;我思念家鄉的水;我思念家鄉的夥伴;我思念家鄉的一草一木。走出門,就與微風撞了個滿懷,風中含著露水和荷花的氣息。啊!早晨,好清爽。我在蓬萊的這段日子裡,我無時無刻不思念著我的家鄉——蒼山,我的思鄉之情就好比鳥兒離不開藍天;魚兒離不開河水似的……
撿起一朵落花,捧在手中,我嗅到了家鄉的氣息;拾起一片落葉,細數精緻的紋理,我看到了家鄉夥伴的快樂和喜悅。
不久外面就黑起來了,我覺得黃昏時最有意思,我不開燈,便沉默的站在窗前,看著太陽漸漸的親吻著西山;看著暗夜漸漸織上天空;漸漸織上對面的屋頂。一切都沉浸在朦朧的暗夜中。我的心有時候在沉默的不能在沉默的時候活動起來,我思念家鄉,思念家鄉的夥伴,心裡有點兒悽涼,這悽涼不同與往常,它是甜甜的,酸酸的,濃濃的糊在心頭。我想家,想家鄉的夥伴們,我想的簡直不能忍耐!
我躺在沙發上,聽風路過窗外,風裡夾著雨。天陰的如黑夜,我心潮起伏,又想到家了,我漸漸睡了,在夢裡夢到了家鄉,夢到了小夥伴們。我哭著醒來,幻出了夥伴們的身影,等我想捉住這夢時,這夢早不知飛到什麼地方去了。我悵望灰天:「天哪!連一個清清楚楚的夢都不給我嗎?」
啊!我是多麼思念我的家鄉!對家鄉的思念一直伴隨著我度過了在蓬萊的那段日子……
借物思鄉的作文三:
小時候,「余光中」這個名字並不被我熟悉,《鄉愁》這篇思鄉佳作也未見過。然而,當真正離開了自己生根的家鄉,不遠萬裡來到異地時,才知思鄉之痛,才知戀鄉之情,才知隔著千山萬水遙望家鄉的難……
2004年的夏天,還穿著稚嫩童裝的我踏上了火車,駛向了陌生的城市———蘭州。
到了蘭州,到了這個完全陌生的城市,學習、生活又開始了緊張的循環。可是在學習、生活,生活、學習中卻總感覺少了什麼,無法尋覓。就在那一天,中秋節,當萬千遊子翹首望鄉之時,我才知道,那是鄉愁,無盡的鄉愁。
那一夜,無法入眠的我向窗外睜大了雙眼,仿佛想像余光中一樣,「望透黑夜看中國的黎明」,而不同的是,我希望的是看家鄉的一輪明月。
心,在燦爛星空中仿佛脫韁的野馬,向遙遠的家鄉奔去,向燦爛的海灘,向澎湃的大海奔去。
看著這一輪明月,同時想起的還有我那年老的外婆。外婆是一個純樸的農村婦女,有著沿海惠安女的一種自然、奔放。她已七十四歲高齡,唯一疼愛的就是我———這個她僅有的外孫,小時候,伏在外婆的背上,聽著優美的一曲《外婆橋》小謠,滿心歡喜地想像著蝦仁餅的味道,向那發出誘人香味的小店走去。最美的享受在這一刻得到了最美的詮釋。
不知為何,此時突然想要爬上母親的背。想從她那兒感受到外婆的愛與溫馨,想在她的背上盡情地睡,盡情地想,想家,想家鄉的山與海,家鄉的花與草,家鄉純樸的人,家鄉的每場雨,家鄉的每一次成功與遺憾;還想家鄉的每一幢樓,每一座橋,每一條路;更想家鄉的小吃,家鄉的海鮮,家鄉的名菜;甚至還想翻開地圖,饕餮那小小的板塊上每一座城市,每一個小縣,每一個小鎮。
我希望自己有一雙千裡眼,那雙遠望家鄉美景的眼睛,從廈門到武夷山,從鐵觀音的產地安溪,到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泉州,再從閩江駛船,直到臺灣,去盡情遊覽東南的美景與人文。
家鄉,家鄉,這個令我熱血沸騰的字眼,看到是那麼的溫馨、如此的貼心,我希望,能夠用這飽蘸熱情的文章,轉換成一雙翅膀,飛向我魂牽夢縈的家鄉,飛向我出生的地方。飛向雙鬢斑白的外婆身邊,一起看那最美、最皎潔的一輪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