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優秀作文:敢問路在何方
2025-02-07 04:07:08
導語:魯迅先生說過:「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是啊,科學之路,探索之路也是人「走」出來的。小編整理有關路在何方的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敢問路在何方
馬雲開闢網際網路時代之前,沒人知道有這樣一條路,大家苦苦摸索的或許是別的熱門行業,後來馬雲開掘出了這樣一條路,越來越多的人跟上馬雲的腳步,於是路漸漸寬廣了起來,有一種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的確,世界上本來是沒有路的,雜草叢生或者泥水橫流,每個人相同的迷茫悵惘,不知道怎麼邁出第一步,於是第一個敢吃螃蟹的人引領眾人開闢了一條路。
什麼路走不了?刀山火海現實生活中根本不存在,海洋高山也都有齊全的設備助我們翻江越海,沒有不敢走的路,只有不敢走的人,就像沒有做不成的事,只有做不成事的人一樣。所謂事在人為,一個人要努力,勇敢,充滿希望,便什麼路都走的過,敢與不敢也是一念之間,一旦勇於邁出第一步,便沒有你走不過的路。
自己選擇的路,跪著也要把它走完,之所以這麼決絕的說,一是因為那是自己的選擇,無論如何不可輕易違背初心,二是走完這看似走錯了路,也許你會看到另外一場風景,也許你會擁有更奇特的經歷。因為未來是未知的,所以在年輕的時候,不要固步自封的以為自己會遇到什麼絕路,無限可能在後面等著你。
不管是一條未知的路,還是艱難的路,或者是一條看似已經走錯了的路,必要時候我們每個人應該堅持自己所選,人失敗往往因為自己的放棄與絕望,殊不知勝利的曙光已經離自己一步之遙了。未知的路,歷經迷茫與懵懂,敢闖敢走,敢聯動別人與自己一起走,沒有路,便自己開闢出一條,反正魯迅偉人已經說了,世界上本來就是沒有路的,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要有這種敢開闢出一條新路的信心與勇氣。艱難的路,是對我們自身的歷練與洗禮。一個人理應具備的東西,勇氣希望,是我們走完這種艱難的路的保障,只要我們無時無刻提醒自己,堅持,責任,便不會遇到走不過的路。看似走錯了的路,試著變換自己的思維,另闢渠道或許會有意外的收穫,天無絕人之路,還有人說,車到山前必有路,所以說,路,終究是有的,看就看你能不能發現路,並帶著自己信念與勇氣,堅持著走完自己選擇的路。
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
第二篇:敢問路在何方
我是一個喜歡追夢的人,這些年我一直在追尋自己的夢,但始終不知道通向夢的那條路在何方。
踏著朝霞,伴著晚風,我在苦苦追尋。但是一次次的失敗使我身心俱疲。終於有一天我在絕望中累倒了。
恍惚間,我看到了李白醉臥山林臉上露出的發自心底的微笑。謫仙太白星,滿腔報國情,卻做了御用文人。花前月下,賞花吟詩,扼殺了天才。秉性倔強,怎肯依附權貴,勾心鬥角?「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寄情山水,「天子呼來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至此,李白找到了通向自己夢想的那條路,最終成就了他「詩仙」的千古流名。
又一恍惚間,我看到了站在大江岸邊蘇軾那堅毅的眼神。江山如畫,赤壁雄奇,望著波濤洶湧的江水,思緒飄到了三國古戰場。赤壁大戰,火燒連營,成就了周瑜的偉績。想自己懷才不遇,壯志難酬,華發早生,見賢思齊,不改青雲之志。「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高唱一曲大江東去,寄情山水與明月。蘇軾找到了自己的夢想之路,並堅毅地走了下去,於是終為後人素敬仰。
恍惚間,又有許多人閃過我的腦海,我看到了屈原投江,商鞅車裂,嵇康彈《廣陵散》,譚嗣同用鮮血喚醒眾人,劉胡蘭義無返顧走向鍘刀,邱少雲甘於火燒,黃繼光撲向槍眼,老舍自沉湖底,張志新被割喉管,布魯諾遭受火刑,凡高為《向日葵》的燦爛而瘋狂,尼採制造了自己的思想走向了太陽,海明威為戰爭敲響喪鐘,阿基米德在生命的最後去畫那個圓圈:生命的脆弱與永恆;為死而生的人;崇高的境界與輝煌的人生;選擇瞬間的吻火。一幕幕場景在我腦中閃過,我的心受到了強烈的震撼。
於是,我睜開了雙眼,握緊拳頭,邁開堅毅的腳步,走向追夢的道路。(綏稜教育信息網www.suilengea.com)
這次我不怕失敗,因為我已經知道通向夢想的道路在哪裡。
其實,路就在自己的腳下。
第三篇:敢問路在何方
美國拿破崙。希爾博士的十七條成功定律中有一條是說:「多走些路。」在人生漫漫徵途上,怎樣去「多走些路」是我們的探求所在,而最終去印證它的是腳下匆匆步履。江河行地,日月經天。不容我們多麼留心,多麼刻意,唯有不停的步伐,心中永恆的信念不變。
有人說,嬰兒呱呱墜地時那撕心裂肺般的啼哭聲是在哭述他不願來人世間受苦。我看這是消極悲觀者的言辭,何不直截了當地坦白你不願來人世間走路。當你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前面有兩條路讓你選擇:一條路是暢通無阻,平坦無廳奇的康莊大道;而另一條則是九曲迴腸,崎嶇坎坷有著無數未知危險的彎彎山路。一時間,你會做出怎樣的心靈的選擇?或許你不想生命過於平庸,不想走眾人夢寐以求的捷徑,富有冒險精神的你最終踏上了滿布荊棘,遍地砂石瓦礫的山路。你對人生抱有一種樂觀的心態,不管未來如何,風雲如何變幻,唯有執著的信念在支撐著你毅然決然的心,於是腳下步伐匆匆向前,一去分不回。
在這條縹緲的山路上,你並不孤單,並不寂寞。清晨你有啟明星指路,旭日東升的第一束陽光會在第一時間到來,撫慰你疲憊不堪的心靈;山泉清澈淙淙,為你洗去一身的塵土和灰垢,帶給你無比的清爽和飄逸,令你重新精神抖擻:樹葉上,嫩草莖間,流瑩的露珠晶瑩剔透如璀璨的鑽石,你不禁深感慶幸,如獲至寶。面對滿地的爛漫山花,撲鼻的馨香,你無悔當初的選擇,無悔路途險惡所帶來的諸多磨難。你認為這是人生旅途上最好的磨鍊,最有意義的成長回憶。它鑄就了你堅強不屈的性格,永不言敗的人格風範。你權當這是一種切身的經驗,遠比那所謂的一帆風順來得充實,有價值。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一路上風餐露宿,日月為伴,行程千萬裡。待到登上頂峰那一刻,你沸騰了。一聲滿懷豪氣的吶喊衝入雲宵,迴蕩天際:「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成功的你坐在巨石上,細細品味一路的辛酸苦楚,抬頭看雁來雁往雲捲雲舒。你沒有沉湎於勝利的狂熱,只淡淡揮一揮衣袖,抖落塵雜。背起行囊,繼續行路。(綏稜教育信息網www.suilengea.com)
人生漫漫徵途上,成功的道路無論是平坦大道,還是九曲彎路,唯一去印證的是腳下步履匆匆……
第四篇:敢問路在何方
魯迅先生說過:「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是啊,科學之路,探索之路也是人「走」出來的。
在1665年,人類不知道輸血的知識,而那時,有一個失血過多的病人,法國人德尼為了拯救,和病人協商,給他輸血,可因為當時人們對輸血知識可笑的無知,竟把羊血輸入了病人的體內!結果可想而知。
的確,那位病人因為錯誤的醫療方式而死亡了。可往深處想想,如果德尼不給他輸液的話,病人也是必死無疑呀!至少,他用他的生命告訴了人類:動物的血不能輸入人體內。那麼他的死也是有所值的呀。
而在探索之路上,也有人不惜生命,向前開拓一片新的天地。
18世紀,法國有一位畫家,他因被西紅柿——愛情蘋果的一個又一個的愛情故事所打動,決心嘗一嘗當時人們認為是毒果的的西紅柿。可當他吃過後,並沒有發生任何不良反應,反而覺得西紅柿酸酸甜甜的味道很好吃。從此,人們終於明白了西紅柿是可以食用的。
試問一下,如果沒有這位敢於為藝術為愛情獻生的畫家,沒有他不畏犧牲的精神,不知要到何時,我們的餐桌上才能出現西紅柿這道菜呢?
路,是人走出來的,沒有那些勇於開拓的人,我們就不可能舒舒服服的走在這平坦的道上。只有不畏犧牲,勇於向前,才能探索出新的道路。
有一句歌詞唱得好:「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勇敢地向前衝吧。或許,在不久的將來,你就是下一條路的開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