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苦難的枝頭微笑作文
2025-01-23 18:53:09
導語: 人生百年,沒有人能夠一帆風順,命運總是在我們的道路上設下障礙,讓我們去經歷種種苦難。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於苦難的優秀作文,歡迎查閱,謝謝!
篇一:生活需要苦難
苦難是繭,苦難是蛹!衝破苦難的繭,我們才能振翅高飛!苦難的繭要由我們自己衝破,沒有人能施捨一雙翅膀給你,如若不然你不會擁有自己的一片天!
有的鷹能活到80歲,但有的鷹只能活到40歲!
鷹長到40歲,爪子和羽毛將長到很長很長!曾經銳利的爪深深陷入鷹的皮肉;羽毛也老化鷹也不能飛上藍天!這時的鷹有兩種選擇:一是等著死亡的降臨:二是將自己的爪子,羽毛都拔掉,獲得重生!
這是苦難的重生!
鷹用喙將自己的爪子,羽毛拔掉,於是鷹鮮血淋淋,體無完膚!但數月後,鷹獲得重生,它能再次在藍天之上翱翔!再活40年,幸福的死去!
苦難背後是天堂!
生活需要苦難就像金子需要高溫才能成為金飾;就像荒蕪的土地需要開墾才能成為肥沃的田地;就像湛藍的天空需要暴風雨才會有彩虹出現!
一個世紀前的中國是苦難的,但卻湧現出一大批偉人: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劉伯承!他們之中沒有誰的生活不苦難!然而,就在這苦難之中,他們成長,長得頂天立地,為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的廣大貧困中國老百姓支撐起一片天!
沒有苦難,就沒有今天的新中國;沒有苦難,就沒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雪災,暴亂,地震,這是中華民族的苦難!但它體現中華民族偉大抗爭精神:人定勝天!
要考驗一個民族有多麼偉大,看它經歷了多少苦難!
要看看一個國家有多麼堅強,看它戰勝了多少苦難!
要促就一個成功,堅韌的人,請讓他(她)經歷苦難!
生活中不能沒有苦難,生活需要苦難!
篇二:品讀苦難
苦難不是像小說中的情節起伏跌宕;不像散文那樣優美壯麗;不像詩歌那樣抽象晦澀。它其實很平凡,平凡得像一杯白開水,只要你細細品讀,就會領悟到其中的真諦。
品讀苦難,是從苦難中汲取營養。苦難不是沼澤,只要你置身其中就很難全身而退。越王勾踐,不也置身其中嗎?可他在苦難中汲取營養,臥薪嘗膽,一舉滅吳,一雪前恥;漢朝的司馬遷,不也置身其中嗎?可他在監獄的痛苦中汲取營養,勇敢面對,終成「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苦難,並不可怕,只要你勇敢面對它,從中汲取營養,終有一天你會從苦難的陰影中走出,看見明亮的陽光。
品讀苦難,是從失敗中獲取教訓。苦難是烏雲,有的人只見烏雲蔽日,而有的人卻能撥開烏雲,看到美麗的曙光。林肯總統在他的人生無疑是烏雲蔽日,中年喪妻,幾次競選都失敗,在他的人生中,好似總在失敗中度過,不過他沒有就此洩氣,不斷從失敗中獲得教訓,終於成為美國著名的總統。苦難,並不可怕,只要你勇敢面對他,在失敗中獲取教訓,終有一天你會從失敗中走向成功。
品讀苦難,是在成功之後學會珍惜。在苦難中走向成功,你若不會學會珍惜,不斷進取,最終苦難會再次來臨。微軟公司是世界最大的軟體公司,可總裁卻說微軟永遠離失敗18個月。微軟公司無疑是成功的典範,而它卻不斷進取。成功中學會珍惜成功,不斷獲得更好的成績,憑誰問,這樣會失敗嗎?
其實人生何處沒有苦難,它們或許讓我們歷經人世的辛酸,或把我們推向人生絕望的深淵,然而我們還是要感謝苦難,感謝這些苦難給我們的人生帶來巨大的財富。
曾看過一個故事:有一個農民一生坎坷不平,雖然日夜勞作,經濟上也無任何保障。但他熱愛文學,寫下了許多清澈純淨的詩歌。有人問他:「你的一生多苦多難,怎麼會寫出這樣柔情的作品呢?」這位農民說了一番意味深長的話:「糞便是髒臭的,但是它一旦和深厚的土地結合,就成了肥料。人的苦難亦如此。」
是的,如果把苦難視為一種痛苦,那它只能是苦難。但如果讓苦難和我們的精神世界結合,它就是一種精神財富,心靈的一種寶貴營養。這會讓我們面對困苦時,不會再有所害怕,使我們在人生路上嘗到甘甜,體會美好。苦難是一張紙,只要認真書寫,紙上會有美好的記憶。只要有一個好的心態,苦難也是一種享受,它是美麗而芬芳的。
生命的光華在於無論生活賜予我們怎樣的打擊與煎熬,我們都要勇於面對。艱難困苦,玉汝於成。面對人生的苦難,我們要敢於承受,把它看作當成是「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的磨練。因此,不要為苦難而唉聲嘆氣,只有經過了狂風暴雨的歷練,我們才能更成熟。人生中,必定會有很多苦難,最重要的是學會面對。有的人失敗後找到了經驗成為了成功的人;而有的人害怕苦難,遇難而退,成為了匆匆的過客。
《名人傳》中的貝多芬,米開朗琪羅和託爾斯泰都是經歷了無數的苦難才成為偉人的。貝多芬在生命的末日寫出了不朽的《歡樂頌》,米開朗琪羅留下了傳世的傑作,託爾斯泰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下定決心,擺脫了貴族生活。正是苦難才造就了偉大的人。
沒有苦難,何來成功?不經風雨,怎能見彩虹?自然界中的一切,若不是千般磨難,怎麼會有美好的圖景?「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如果生活中沒有苦難,那生活就會平淡無味。如果生活路上充滿了變化,一會兒曲折不平,一會兒荊棘叢生,一會兒又平坦廣闊,那生活才有價值,才會更加精彩。在「山重水複疑無路」的時候,我們把苦難變得芬芳,就會進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好境界。
篇三:
似乎從古至今古難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是夢魘,唯恐避之不及。這或許是因為我們都渴望過上一種安定順利的生活,因為我們對於未來的無知和對於自己的不自信,誰知道是不是每個人生的坎坷自己都能夠渡過,正是因為這種不確定性,我們才希望人生越順利越好,沒有苦難的人生往往被世人多豔羨。可是這樣真的好麼?不見得。一個人不懂的苦難的價值他便也不會感受到真正的幸福。
苦難也是一種幸福,就像是看著傷口不斷留下鮮血,心中忽然有的那股滿足。不是說我有自虐的傾向,而是人需要在幸福快樂的間隙要找些痛苦來回味,或者說,讓我們心底裡的幸福更進一步。痛到極致便感覺不到痛楚,幸福到極致便感受不到幸福。但痛苦與幸福這兩者又是同根同源,就像孤獨與愛本質上是相通的,建立在孤獨上的愛才能給予人更多的收穫與感動。若是沒有了苦難,我相信世上也不會有幸福的存在。
沒有苦難的生活才是可悲的。正是由於苦難的不可避免及苦難帶給我們深切的真實感,才讓我們去思考以前從未思考過的事情,才會讓我們感到自身的渺小和時光的須臾,才會讓我們感到肉體和靈魂的矛盾與掙扎,才教會了我們去珍惜去希望去感謝去嘗試。這一切都是源於對於生命渺小和未來不測,或許我們更應該感謝苦難。我曾經說過,如果這世界上沒有了死亡,也就不會有愛的美好。相同的,如果這世界上沒有了苦難,也就不會有幸福。
那麼什麼是幸福?
我一直想知道。有人說幸福是願望的滿足和對未來的期待,有人說幸福是一種快樂,很多人說出他們心中對於幸福的理解,可我始終找不到一個滿意的答案。幸福是什麼?幸福是一種奢侈的情感。是的,得卻奢侈,在我們生活得不到保障之時,幸福這個詞簡直是天方夜譚,幸福只有在衣食無憂之時才會出現。那麼幸福就不是與生俱來永生永隨的情緒,那麼幸福,簡直荒謬,我們在衣食無憂之時才會想到他,貧困時我們想要幸福,只不過是因為幸福就代表著衣食無憂。那麼幸福對於我們來說,不過是一種很勢利的情感。可是苦難卻無論貧窮與否都存在於我們的生命中,不離不棄。我喜歡苦難,正是因為苦難無時無刻不在我的身邊,而幸福,她太挑剔了,我寧願與苦難為伍,享受苦難帶給我的痛苦與成長。苦難經常不忘幸福,常常帶著他這個頑皮的妹妹光臨我的生命。正是因為對於苦難的接受,才會有幸福的造訪。難道不是這樣的嗎?
幸福不是什麼,苦難也不是什麼。只是當我們把他們稱作幸福苦難之時,他們才出現在我們的世界中。
篇四:站在苦難的枝頭微笑
人的一生,就如同一棵樹,而苦難是它的一個分枝;沒有了苦難,就構不成一個完整的人生。
俗語說:「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誰都不能準確地預測到苦難之神何時會降臨到自己頭上。面對苦難,有許多人會茫然不知所措。他們感嘆「時運不齊,命途多舛」;或從此一蹶不振,自暴自棄。但是也有一部分人會將苦難視為一筆難得的財富。高爾基曾經說過:「苦難是磨練要格之最高學府。」
的確,苦難就如同一扇常年關閉的大門,它把許多自卑怯弱者拒之門外;而面對有志之士,它卻永遠敞開。凡能順利闖入這扇大門的人,他就會發現門後是一個世界,那裡有陽光、鮮花和累累碩果。
王安石在遊褒禪山時說過:「夫夷以近,則遊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這樣看起來,無限風光還在險峰啊。只有那些不畏苦難不怕艱險的人才能取得最後的勝利。而這樣的人,首先就要有站在苦難枝頭微笑的勇氣。要知道,——只要殺不死我們的挫折,都會使我們變得更堅強。
面對突如其來的苦難,我們要有堅定不移的意志。唯有堅定不移的意志,才能使我們跨過苦難之門;面對苦難,我們要有樂觀向上的心態,唯有樂觀向上的心態,才會使我們不與勝利擦肩而過;面對苦難,我們還要有強健的體魄,唯有強健的身體,才能使我們更有抵禦人生風雨的能力……
縱觀歷史長河,凡成就一番偉業之士,無不是飽經苦難磨礪之人。勾踐臥薪嘗膽,項羽破釜沉舟,蘇東坡仕途坎坷,愛迪生的三千多種試驗材料,海倫?凱勒的生理殘疾……面對苦難,他們並沒有喪失奮鬥的勇氣,他們用微笑去迎接苦難的到來。最終他們摘到了苦難枝頭的勝利果實……
塞萬提斯曾說過:「上帝是公平的,當它為你關閉一扇門時,另一扇窗就會為你打開。」苦難是一筆巨大的人生財富,是一塊磨礪你人生的磨刀石,是脆弱者的萬丈深淵;是強者的康莊大道。
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
讓我們每個人都學著在苦難的枝頭微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