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鄉美食作文800字
2025-02-08 05:12:08
導語:河南是我的故鄉,我愛我的故鄉,雖然現在不在故鄉但是我還是要來嘗嘗我家故鄉的美食。小編整理我的家鄉美食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我的家鄉美食
河南是我的故鄉,我愛我的故鄉,雖然現在不在故鄉但是我還是要來嘗嘗我家故鄉的美食。
在我們河南,最著名的就是豆腐腦。也許還有許人不知道豆腐腦是怎麼做的吧。做豆腐腦要先把大豆在水裡泡上四五個小時,把大豆泡得又白又胖的時候,撈出來在花磨中磨。花磨中間有一個小孔,那是放進豆子的地方。把豆放進去,然後拿著晃杆帶動花磨轉動起來,那豆子就慢慢的進去,下來變成豆汁流在桶裡。
那白色醇香的豆汁真是太誘人了,然後就一直的添豆、添水,一會兒豆就磨完了。
該過濾了,把豆汁倒在吊單裡面,那淨得豆汁就漏了下去了,而豆渣便留在吊單裡面了,用手握著吊單兩頭,慢慢晃動起來,留在豆渣中的豆汁就會從吊單中全漏下來。
過濾後剩下的豆渣很多人通常都用來餵了牲口,其實先留著,一會兒有大用處呢。現在把豆汁倒進鍋裡,燒著火,沸騰時,那煙就冒起來,遠遠的就可以聞見豆汁的香味了,讓人迫不及待地想喝一口。這時把醋倒進豆汁中,過三四分鐘,豆汁就像變魔術一樣就成了黃色的漿和大塊大塊白白的豆腐腦。
然後和面捏丸子。用豆渣剛才剩下的豆渣和著小茴香、韭菜、面拌成餡,然後手捏成圓圓的丸子,當鍋沸騰時放進去。
做豆腐腦最好用乾菜,因為乾菜葉很有嚼勁,特好吃。再放進醃好的蔥花兒等調料,這樣香噴噴的豆腐腦就做成了。看它的樣子有白白的腦、綠綠的菜、用各種材料拌成的丸子顏色好看,那香就不用說了,在門外就能聞到香味了,說是香飄十裡也不誇張。
看到做好的清香而誘人的豆腐腦,我趕緊盛上一碗,放上點兒辣椒,嘗一口,啊!太好吃了!那豆腐腦香辣可口,還有股酸酸的味道,好喝極了。再嘗一個丸子,裡面是軟的,有股小茴香的清香。這豆腐腦真是色香味俱全呀!要不怎麼能成為我們河南著名的小吃呢?
大家如果現在看我寫的已經流了口水的話那就來我的家鄉來試試吧。
第二篇:我的家鄉美食
今天給姥姥打電話詢問了她的醬茄子的作法,自己嘗試做了一下,很成功,吃出了家鄉的味道。自己仿佛回到了從前,回到那個熟悉的地方。
在和別人談到自己家鄉的時候,我一般都會介紹家鄉的美食,比如提到「宮後」,還有黑龍江的鍋包肉。但是還有一些美味我很少跟人提,最正宗的應該是姥姥做的醬茄子和手擀麵了。醬茄子今天終於得到了姥姥的真傳,現在比較懷念手擀麵。姥姥做的手擀麵比較粗,十分的勁道,加上東北獨有酸菜肉末滷,那叫一個過癮,一般我們叫「二大碗」我能吃兩碗。老家的冬天時間很長,所以過冬菜中酸菜是必不可少的,幾乎很多家都有自己的酸菜缸和大石頭,然而同樣是酸菜在不同家醃製,味道也不一樣,所以才有了姥姥手擀麵的獨有味道。如今在盤錦每當我想吃手擀麵的時候,都會自己或帶上要好的朋友去一家叫「老味道」的麵館,每次都會叫上一碗酸菜肉絲麵。但是這家的酸菜沒有老家的味道,但是卻有一種久違的感覺,於是這裡幾乎成了我的「老地方」。
說到醬茄子,現在想想嘴邊還有種很奇妙的感覺。家鄉的夏天,印象中最便宜的兩種蔬菜:茄子和豆角,我的印象大約在93,94年左右,茄子應該在7分錢一斤左右,豆角稍微貴一點。可以說伴隨每個夏季最多的蔬菜就是茄子和豆角了。那時候,爸爸有道菜挺大眾,但很好吃,就是把茄子烀熟了,直接沾醬油蒜末吃。客觀的說,媽媽做吃的就很一般了,茄子和豆角到她手裡基本都是燉。但一到姥姥家就能吃到她做的醬茄子,這個味道真是太香了,特下飯。
「宮後」這個詞,可能是我家鄉獨有的一個詞彙吧。「宮後」其實是燒烤的一種串,具體是什麼還真挺難解釋,應該是屬於下貨吧。我印象最早吃到「宮後」應該是小學時,在一家叫「阿旭」的燒烤店吃到的,當時一串羊肉串是5毛,宮後是6毛。現在想想很少能像那時吃著燒烤,最後再下一碗「鮮辣牌」方便麵窩個雞蛋那樣的痛快了。最近一次回老家,我又找到了這家叫「阿旭」的燒烤店,儘管更換了地址但老闆沒有換,他我對我父親的印象還很深刻,但是那次回家時間比較緊,我還是沒有吃到他家的「宮後」,只是在他家吃了頓早餐。
家鄉的鍋包肉,其實最正宗的叫法應該叫「哈爾濱鍋包肉」,但是讓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應該是帶料加工的最好。以前爺爺家那邊的廠西市場裡有一個專門帶料加工做鍋包肉的,就是你買好裡脊肉,到他那,他個就給你做好,論斤收加工費,整體算下來肯定比在飯店吃便宜,而且味道正宗。總是覺得做鍋包肉的醋跟我們平時吃的醋有差別。到遼寧之後,很少能吃到家鄉的鍋包肉,這邊基本都是番茄醬的鍋包肉,個人認為沒有家鄉的味道好。在盤錦有兩個地方能吃到家鄉的鍋包肉,一個是在「雙興」叫「老式鍋包肉」,另一個在田家叫「哈爾濱鍋包肉」。
第三篇:我的家鄉美食
我的家鄉在建南,是個山清水秀的好地方。自然也少不了各種各樣的美食。我最喜歡吃的還是我們建南的鹹菜。
記得有一次,我感冒了,什麼也不想吃。這可急壞了爸爸媽媽,他們給我買來了許許多多好吃的東西,我卻吃不下。恰好,奶奶從老家帶回一些鹹菜。媽媽問我:「想吃嗎?」我說,「試試吧!」我夾了一小撮,就著一些白米飯。剛進口,感覺脆脆的,緊接著就有種鹹鹹的、酸酸的、辣辣的味道。這種滋味實在是太美了!不知不覺間,一碗米飯不見了,盤子裡的鹹菜也都吃光了。我胃口大開,不到兩天,我的病全好了。就這樣,我愛上了我們建南的鹹菜。
從那以後,不論走到哪裡,我都忘不了建南鹹菜。漸漸地,我對鹹菜的做法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也有了想自己親手做鹹菜的欲望。於是,我便跑去問奶奶,奶奶告訴我:「首先要在大晴天砍下整棵青菜,上杆晾乾後,裝進大盆用溫水泡洗,用竹刷刷淨葉縫土泥垢。晾乾後,把菜剖開分為若干等份,將花椒、辣椒、食鹽、薑末等佐料包進半剖開的菜莖中,放入土陶壇中密封,三月後就能吃了。」我又問奶奶,「那吃法呢?」奶奶說,「吃法很多啊,可以做鹹菜湯,鹹菜麵條,鹹菜炒臘肉------吃起來美味可口。」我又問:「為什麼都是鹹菜,一樣的做法,一樣的吃法,不同時候卻有不同的味道呢?」奶奶不厭其煩地說:「乖孫子,你不知道吧!鹹菜不與其他菜相同,其他菜講究新鮮。鹹菜就是放上一至三年的時間也好吃。三到五月的新鮮鹹菜看起來黃金亮色,味道鮮美。一至三年的鹹菜看起來不好看,但絕不會腐爛變質,而且吃起來美味絕倫!做酸菜魚、洋芋鹹菜湯就離不開這陳鹹菜。等你們放星期的時候,我們一起來做吧!保證你吃了還想吃!」奶奶的一席話,讓我直咂口水。
朋友,如果你來建南,我一定讓你品嘗鹹菜,我會親自下廚,給你做一頓鹹菜大餐:煮一缽洋芋鹹菜湯,炒一盤鹹菜臘肉丁,再加上一盤鹹菜筍絲,最後再端上一鍋熱氣騰騰的鹹菜魚。讓你一頓吃個夠,讓你吃了還想吃。
想嘗嘗我們家鄉的美食——鹹菜嗎?那就快來我們利川建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