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人口問題高中作文

2025-02-15 21:54:24

  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使得人口出生率和成活率迅速提高,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引起全球人口急劇增長。小編收集了關於人口問題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人口問題

  自改革開放之後,中國民眾從小規模的地下方式開始自主進行人口流動。這股潮流越發猛烈,以至於政府在十幾年之後不得不徹底取消了大部分對人口流動的嚴格限制。行政的控制無法阻擋經濟利益的誘惑。因為多年控制的壓抑,這一系列人口流動最終爆發成為了人類史上空前規模的遷移。中國的城市與鄉村在建立社會主義制度之後完全隔絕了如此之久,以至於中國社會的城鄉二元結構時至今日仍影響至深。城市是人類文明對自然環境改造的終極形式,是人類工商業活動的最集中場所。人口不斷從鄉村向城市遷移,而不同等級和發展水平的城市之間也存在著大量人口流動。大城市的夢想造就了數量龐大的流動人口。而這些流動人口的進入也使得城市變得更大更密更複雜。城市的活力在幾十年的隔絕制度下已漸衰弱,而流動人口改變了這一切。城市被注入新的生機,重新成為經濟活動的中心、文化碰撞融合的焦點,從而被豐富和多元化。中國的城市化水平在短時間內迅速提高,但更重要的是多數城市的生命被延續,並因此有助於打破幾十年養成的城鄉二元思維。

  而所有被稱為流動人口帶來的不良後果,在我看來都是對城市管理不作為而找出的藉口。這樣的藉口所編織的謊言是幾十年來權威主義管理的慣性。所謂流動人口所帶來的問題是普世的,即無論在哪個被界定的人群中,人類現有的文明也保證在相同條件下都可能會發生相同的或好或壞的事情。而那些謊言是最擅長「以偏概全」的。甚至有時候還會牽扯出流動人口的素質問題。這簡直是無恥的。這是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是教育機會不平等的問題。難道這是流動人口自身造成的?流動人口給城市帶來的居住、交通、醫療、教育等等壓力,再一次提醒了城市管理者如何才能合理分配城市資源。在城市中辛勤工作、依法納稅、遵紀守法的公民完全有資格公平而合理地利用到城市社會資源,而不會因為什麼戶籍問題淪為二等公民。討論所謂流動人口所帶來的弊端顯然是帶有偏見的,而如此的利弊二元思維也是極其可悲的。要知道,這個世界本是沒有城市的。

  近些年,教育出現了不少新情況,其中之一是在一些城市中,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打工者子弟學校」,專門流動人口子女就學。對於此顯現,各方面的意見很不一致。一方面,在各大城市中打工的流動人口表現明顯的歡迎。其原因在於:他們認為,上不起城市的公立中小學。公立學校如果接受外來人口的子女上學,在正常的學雜費之外,一般要收較高的借讀費和贊助費。另外,他們認為自己的子女在公立學校上學還會受到城市孩子的歧視。而「打工者子弟學校」一方面收費比較低,而且服務也很熱情,孩子也不會受到城市小孩的歧視。

  關於辦學條件問題,很多人認為應當考慮具體情況,相當於公立學校,這些「打工者子弟學校」的教學條件肯定比較差。然而,根據這些學生的家庭的收入水平和支付能力,我們是否一定要去那麼高標準教學條件呢?如果政府不能負擔這些孩子教育的費用,我們能看著它們失學嗎?我們是否要擁有者的教學條件作為學生入校的門檻呢?只要能改這些孩子一個受教育的機會,條件簡陋的學校應當是可以生存的。實際上,流動人口將子女送到這類學校主要是經濟上的考慮,這類學校收費較低相當於貧民學校,使這些家庭的經濟條件。

  在我們班就有一位流動人口兒童,他跟著父母一起來到到這裡。。起初,他在班上不怎麼說話,上課只是認真聽講也不發言……過了一段日子,有幾位同學「邀請他去玩,於是他露出了在校園裡的第一張笑臉,隨後他經過和老師同學的溝通慢慢變得開朗起來,學習也十分優異,現在成了我們班的尖子生。

  如果給流動兒童一個學習的機會,一個溝通的機會,他們就會和別人平等。

  第二篇:人口問題

  人口無論是在數量還是在結構上的變遷,都會對國家安全產生深刻影響,而中國今天正處在新一輪人口變遷中。

  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國面臨的人口再生產狀況已經發生了根本變化。中國人口在上世紀50、60年代,由傳統的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長,轉變到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長後,僅僅30年左右的時間,就已過渡到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長。而且,出生率下降的趨勢基本不可逆轉。

  可以預見,在中國的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仍在加速推進的情況下,無論人口政策如何調整,今後中國人的生育觀念也將很難回頭,人口總和出生率將繼續保持在世代更替水平之下甚至進一步下落。日本、俄羅斯和韓國等國在現代化過程中的人口變遷經歷,都已說明了這一點。這兩點變化決定了未來中國人口結構變化的走勢,比如老齡化時代到來,性別比的失衡,還有獨生子女在主流城鎮社會成為中堅人口,以及少數族群人口在中國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在西部地區聚居度增大等。

  這些變化使中國國家安全面臨新的問題和挑戰。首先就是發展安全。由於老齡化程度加深,社會總撫養比增大,用於老齡人口養老、醫療等的費用增多,將使國民收入中用於消費的部分增加,而用於投資的部分將不得不減少,使支撐國家長遠發展的財政能力受到制約。如果中國因此發生經濟停滯,今天中國人熱衷說著的「大國崛起」、「偉大復興」等等,將不過是鏡花水月,一廂情願。

  二是軍事安全。近20餘年來中國國家利益日益拓展,對軍事安全的需求不斷增多。但在國民收入三部分:消費、投資和防務中,由於用於消費的部分增多,投入到國防的國民收入,將來也可能不得不壓縮或受到很大限制。一個老齡化的社會必然在心理上總體趨向保守和防禦,公眾對於良好社會保障的壓力會使國家不可能將更多財富用於國防建設。這一問題目前在中國還不明顯,但再過一二十年,情況就有可能發生顯著變化。

  在中國國家利益日益拓展的情況下,如果沒有足夠的財政能力支撐足夠的軍事能力,這不僅影響軍事安全,也影響發展安全。同時,一個獨生子女佔勞動力主體、老齡化程度日深的社會,也將侵蝕一個國家防範和進行戰爭的能力。在獨生子女家庭佔中國家庭總量幾乎一半的情況下,整個社會對戰爭的承受能力將完全不同於以往。

  三是社會安全。目前,中國尚未初步建成完善的全民社會保障體系,特別是在社會保障上城鄉分別明顯,中國兩種社會和人口———城市社會與農村社會、城市人口與農村人口間的對立,今後也可能加劇,從而影響社會安定。

  中國人口正由傳統農業人口向現代工商業人口轉換,大量農業人口進入城市後,一旦城市經濟發生危機,很多人就將會在城市成為流民或遊民。從一些國家從傳統農業社會向現代工商業社會轉型的情況看,人口轉型同樣產生過嚴重的社會問題,甚至由此引發過革命。

  還有一點不能忽視,大量適婚男性將因男女比例失衡而無法組織正常家庭生活,這將不僅誘發販賣人口現象的增多,而且可能加劇黑社會活動及其他危害社會安定因素。

  四是文化安全。中國近些年來日益突出的信仰危機、價值觀問題,很大程度上也與上世紀70年代以來人口結構的變化有關。中國傳統儒家文明的繼承是靠中國特定的生育文化來支撐的。然而,獨生子女群體不僅在改變人口結構、社會結構,也在改變文明結構。有調查顯示,獨生子女在對家庭和社會的責任、集體意識、合作精神和犧牲奉獻觀念等方面,與以往多子女家庭出身的人群相比,有顯著差異,在這一代人身上,中國傳統價值觀的色彩更為淡薄。

  由人口變遷所帶來的國家安全問題,有些已處於逐漸爆發期,有些還處於積累期,現在來看還不是特別嚴峻,但未來會對中國的發展形成重大影響。為此,中國的人口政策應該做出一些相應的調整。

  與上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的防止人口突然增長過多不同,今後中國更應防止的是,新出生人口規模因出生率下降而出現大幅度下降,以及人口性別比失衡程度加重。為此,應促使獨生子女家庭在全國家庭數量中的比重逐漸減小,以保證國家發展安全,同時也保證中國傳統信仰結構和文明傳統不至於在一兩代人之間就完全斷絕,和保證未來中國軍隊中的絕大部分成員不是獨生子女構成。再比如,在人口政策上,中國目前在不同地區對不同人口群體分別對待,這在一定時期有其必要性,但現在已有調整的必要。

  更重要的是,中國應根據「人口紅利」可能將於20xx年左右喪失的情況,加快產業升級,擺脫單純的勞動密集型經濟發展模式。同時,推動產業轉移,促進西部地區工商業發展,帶動人口空間移動。在西部地區,特別是少數民族人口聚居程度比較高的地方,如果也能實現更高程度的工業化和城市化,將大大減小地區發展差別,促進社會發展公平,以及東西部之間的人口交流。

  第三篇:人口問題

  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使得人口出生率和成活率迅速提高,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引起全球人口急劇增長。

  世界人口遞增的時間越來越短。工業革命時期1800年到1839年,世界人口由10億增加到20億,到1960年為30億,1975年為40億,1987年7月為50億。發展中國家佔世界人口比重由50年代的66.8%上升到80年代的74.9%。至2000年全球人口增加到61億,其中85%的增加大多集中在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而在未來的30年中,人口增加率將會減緩,到2030年時,世界人口,的總數將為80億。人口增長率將達到歷史性的低點。

  從文化教育程度看目前,全球有9.6億文盲,其中1.3億兒童。發達許多成績優秀的高中齡畢業生不願選擇理工等相對艱苦的專業,使得在培養艱苦崗位上所需合格人才陷於困境。發展中國家無力培養更多的人才,而人才從發展中國家向發達國家的流失更加劇了發展中國家的人才危機。以印度為例,到1990年為止,在外謀生的科學家和熟練技術人員達41萬,到2000年達54萬。

  從健康的角度看人口素質,許多疑難病、奇特病的增加表明人口素質的下降。如愛滋病、變異鏈球菌、奧羅凱病毒、登革熱病毒、非典病毒等。正以驚人的速度吞噬人類的生命。

  發達國家的人口問題

  人口總規模萎縮,人口老齡化。1991年,瑞典老人比重18%,英國16%,日本12%。造成的問題:①社會經濟負擔加重②勞動力老齡化③生產率低④社會問題多。

  發展中國家的人口問題

  農業人口多,出生率高,「越窮越生,越生越窮」惡性循環。引發的社會問題是,①貧窮與飢餓②失業③奇型城市化,其後果是失業加劇,人口分布奇型,出現大量工棚區。

同类文章
學黨史頌黨恩跟黨作文

學黨史頌黨恩跟黨作文

  我黨時刻把人民放在心中,為人民服務。小編收集了學黨史頌黨恩跟黨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學黨史頌黨恩跟黨  許我們都是同時代的人,我們都生活在一個安定富裕的社會裡,我們不懂得什麼是戰爭,什麼是苦難.從小黨在我心中是一個抽象的概念,每當英雄人物的出現我們總是很興奮,似乎看到了曙光,看到了
有關故宮的寫景作文

有關故宮的寫景作文

  故宮位於北京市中心,舊時稱紫禁城。小編收集了有關故宮的寫景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故宮  今天,我們去了故宮。  我們進去的時候,我聽見一旁的導遊說,北京的故宮舊時稱為紫禁城,是明成祖朱棣於西元1406年建的,一直到明代永樂十八年,就是1420年才建成,一共有二十四位皇帝在此住過,果
難忘的故宮之旅作文800字

難忘的故宮之旅作文800字

  說起美麗的故宮,每個人都很熟悉。小編收集了難忘的故宮之旅作文800字,歡迎閱讀。  第一篇:難忘的故宮之旅  這天,陽光明媚,我們一家人去遊北京故宮博物院。爸爸安排的參觀路線是先由天-安-門進,然後從北門出。  故宮是一個規模龐大的古代建築物,共有九千九百九十間半房間。真是太厲害啦!  
閱讀讓我成長初二作文

閱讀讓我成長初二作文

  閱讀,在迷途中為我指引方向。閱讀伴隨我成長,帶領我走向成功的彼岸。小編收集了閱讀讓我成長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閱讀讓我成長  閱讀使我認識了世界;閱讀是我開闊視野;閱讀使我的生活五彩繽紛;閱讀使我成長。  一顆流星劃破了夜空,桌邊的燈光依舊亮著,我沉浸在書的海洋裡,與主人公共歡笑,
我的競爭對手五年級作文

我的競爭對手五年級作文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對手,有學習對手,有書寫對手。小編收集了我的競爭對手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我的競爭對手  開學這麼多天了,班上的學生我也逐漸了解了一部分,我很慶幸自己找到了一個學習上的競爭對手,也是我學習的好榜樣。他就是賈天宇。  賈天宇寫的字很好,當然我的字也不錯,我們決定比一比
感謝競爭對手作文精選

感謝競爭對手作文精選

  對手,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永遠都是與我們相對立的,似乎它就是我們眼前的障礙,小編收集了感謝競爭對手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感謝競爭對手  對手,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永遠都是與我們相對立的,似乎它就是我們眼前的障礙,學習中的競爭對手,希望和目標的爭奪者,有時甚至還給我們的人生道路帶來諸
魯迅中國魂的作文

魯迅中國魂的作文

  魯迅以筆代戈,奮筆疾書,戰鬥一生,被譽為「民族魂」。小編收集了魯迅中國魂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魯迅中國魂  對於魯迅,我想大家都不陌生吧?他在祖國危難情況危急之時,勇敢的挺身而出,通過他卓越的寫作去抨擊反動派和帝國主義者,為了國家安危存亡,他不顧生命安全在戰鬥的邊緣,用筆桿子打造中
我讀魯迅作文範文

我讀魯迅作文範文

  魯迅是一本永遠讀不完的書,需要我們用一生去體會。小編收集了我讀魯迅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我讀魯迅  先生,你用你黑色的雙眸窺破黑暗,用堅強的筆桿撐起民族的脊梁,用深刻的筆調撕破虛糜的現實和歷史,洞開未來。你是民族魂。  讀《狂人日記》,瘋人囈語道出吃人真相。用病態的人反映病態的現實
勞動真快樂作文

勞動真快樂作文

  勞動是我們一生都需要的,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勞動真快樂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勞動真快樂  今天,吃完早飯,我和媽媽一起去買菜,買了很多菜。如:圓椒、白菜、肉、豆腐、雞蛋等等。  回到家裡,我開始幫媽媽洗菜,我鏗鏘有力地對媽媽說:「我要把菜洗得乾乾淨淨。」我在洗菜的過程中很快樂,因為我幫
勞動的滋味四年級作文

勞動的滋味四年級作文

  勞動是辛苦的,勞動是快樂的,這就是我品嘗到的勞動的滋味。小編收集了勞動的滋味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勞動的滋味  今天,我在家沒事幹我左看看,右看看,看見了吃飯的桌子很髒,所以為我打算幫媽媽擦桌子。  一開始,我提來半桶水找來一塊抹布,我把紅色的抹布浸溼,浸溼的抹布變得鮮豔無比,閃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