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發現優秀作文
2025-02-16 08:01:25
大自然的知識真不少呀,我以後要睜大眼睛,去發現更多秘密!小編收集了大自然的發現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大自然的發現
去年夏天,我在院子裡玩,發現同是一個種類卻開著不同顏色的花。經過查找資料,終於找到了原因。
花的顏色如果在紅、藍、紫之間變化,這便是花青素的作用。花青素是一種有機色素,只要溫度、酸鹼度稍有變化,它就立即改變顏色。
可是花朵不只是紅、藍、紫三種顏色,那其他顏色又是怎麼回事呢?
再查查《十萬個為什麼》,我才知道花的黃、橙、紅之間的變化,是由於胡蘿蔔素的緣故。胡蘿蔔素也是有機元素,許多花都含有胡蘿蔔素。
我又想,花有沒有黑色的呢?經過上網查找,我才知道,世界上花兒的顏色雖然很多,五顏六色,但是黑色的花兒卻十分稀少。
因為黑色可以吸收全部的光波,這樣黑色的花瓣在太陽光下升溫快,花組織容易受到灼傷,不利於花的自我保護,而且黑色的花也不容易培育,因此自然保存下來的品種也就寥寥無幾。要人為的創造黑色品種也是十分困難的,即使通過雜交獲得黑花的機率也是微乎其微。
從小小的花朵就能知道這麼多的道理,我一定要多觀察身邊的事物,使自己知道更多大自然的規律、道理。
第二篇:大自然的發現
春,你是一首浪漫的詩,你是一幅優美的畫,你是一曲悅耳的歌。
看,花叢裡,叢叢綠樹映著簇簇紅花,花兒們在陽光的沐浴下,不只不覺地綻開了花瓣,他們好像要去參加一個比美大賽,個個爭奇鬥豔,黃鶯在歡快地歌唱,燕子擺動著矯健的身姿在藍天上自由飛翔,一切都是那麼美好,那麼愜意。
樹林裡,樹木穿上了綠衣裳,春風輕輕地吹過,柳樹姐姐的頭髮隨風飄蕩。小鳥婉轉地歌唱著,好像在讚美春天的美麗。
小河裡,冰都融化了,河水唱著快的歌奔向遠方,河裡還有幾隻小魚在調皮地嬉戲,玩耍著,它們一會兒遊到東,一會兒遊到南,一會兒遊到西。一會兒遊到北。
田野裡,金黃的油菜花開了,遠遠望去,就像一個金燦燦的毯子。農民伯伯在春天裡播下希望的種子,他們用汗水辛勤地澆灌,到了秋天一定會收穫豐碩的果實。
我發現,生活中有太多東西值得我們去觀察,去發現,去思考。這樣,我們的世界就會更加美好。
第三篇:大自然的發現
大自然中有著許多奇妙的秘密在等待著我們去發現、去探索。例如:蜻蜓為什麼時不時地要點幾下水面?蟋蟀使用什麼工具來築巢的?
有一次,我和幾個小夥伴在河邊嬉戲、玩耍。忽然,一隻美麗的蜻蜓從我們眼前擦肩而過,來到了水平如鏡的水面,然後時不時地觸幾下水面,漾起一圈圈水紋。我的好奇心驅使著我一定要弄個明白。我靜靜地等待著機會,目不轉睛地盯著蜻蜓的動作——反反覆覆地在那裡點了又點。我把這一奇怪的現象告訴了爸爸媽媽。他們說:「蜻蜓點水,可能是因為它蜻蜓們也像我們一樣非常愛衛生、愛洗澡,所以經常點水。」我聽了將信將疑。於是,我又向我的好助手——電腦求助。我諮詢了一個又一個的網站。啊,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在「百度」裡找到了我想要的答案:其實,點水的蜻蜓都是雌的,有人說點水是為了正如你說的洗屁股,產卵,求偶,或者說水能養顏,所以要點水。到底蜻蜓為什麼要點水?其實蜻蜓雖然是生活在陸地上的昆蟲,整日翱翔在空中,但它們的幼蟲卻要生活在水裡,為了繁衍後代,它必須選擇在有水的地方產卵,受精卵要在水中才能孵化,於是蜻蜓用尾巴點水的方法,把受精卵排到水中,卵到了水中附著在水草上,不久便孵出幼蟲,幼蟲叫水蠆在水中生活一段時間後,便沿水生植物的枝條爬出水面,變成了展翅飛翔的蜻蜓。
這個發現雖然小,但是對我來說非常有意義。
大自然的知識真不少呀,我以後要睜大眼睛,去發現更多秘密!
第四篇:大自然的發現
又是春光明媚、晴空萬裡的一天,我和朋友們結伴到鳥語花香的郊外踏青。
我們走在一條林蔭遮掩的小路上,路兩旁的樹木高大筆直,如同一個個站崗的軍人,綠油油的小草搖擺著它的「手臂」,絢麗多彩的花兒展開它那迷人的「笑臉」,似乎在迎接我們的到來。過了一會兒,我們來到一片無垠的草地上,個個都已經筋疲力盡了,我躺在軟綿綿的草地上,閉上眼睛:聞著專屬森林的清香,聆聽大自然的聲音,享受大自然的恬靜……這時的大自然是多麼的美好啊!沒有戰爭,沒有爭吵,沒有流血,只有和平……當我沉浸在當中的時候,一個驚奇的聲音把我拉回了現實,「哎,你們看啊!這是什麼?」我們趕緊向發出聲音的同伴跑去,只見一片摻雜著一顆顆晶瑩閃亮的小露珠的綠葉上有一隻奇特的昆蟲,這是一隻深黑色的昆蟲,它背上光澤平滑,前胸有個小觸角。我好奇地問:「這是什麼昆蟲啊?」媽媽不解地搖了搖頭,「它是一隻大型甲殼蟲,名叫獨角仙,有著雄壯有力的獨角,在中國被稱為雙叉犀金龜,它可以用頭角舉起相當於5噸多的重物,是昆蟲界的大力士……」爸爸在一旁繪聲繪色地講道。「哇,原來獨角仙這麼厲害啊!」一個人興奮喊道,看來大自然真的很神秘呢!
大自然,一個奇幻的世界,它神秘,它美好,它不可思議,它另人難以預料……不管它是什麼樣的,我都是一句話:「大自然,我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