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元節晚上為什麼不能出門 鬼月不吉需祭祀鬼神
2025-07-06 08:29:10
下元節是中國傳統的三元之一。所以這一天也被稱作鬼節。在這一天有許多事情是不能做的,也存在各類注意事項與禁忌,其中有一點就是關於出行的。人們認為在下元節的晚上不能出門,這究竟有何說法呢?為什麼不能出門?
下元節晚上為什麼不能出門
相傳,每年從七月一日起閻王就下令大開地獄之門,讓那些終年受苦受難禁錮在地獄的魂鬼走出地獄,獲得短期的遊蕩,享受人間血食,所以人們稱七月為鬼月,這個月人們認為是不吉的月份,既不嫁娶,也不搬家,更不宜出門。每年農曆七月十四/十五日為盂蘭節,又稱中元節、七月半或鬼節,過去人們在這天晚上除拜祭自己的祖先外,還準備一些菜餚、酒、飯、金銀衣紙之類到路口去祭祀鬼。
下元節簡介
很多人可能對這個詞彙比較陌生,這裡要結合幾個節日來了解一下。在道家的傳說中,三官的誕生日分別為農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這三天被稱為「上元節」「中元節」「下元節」。它屬於最晚到來的,屆時會有隆重的祭祖活動,還有焚燒「金銀包」等等。
有關下元節的禁忌
根據傳統的民間風俗,下元節這一天還要祭下元水官,祈禱消解困厄。如果是家中進行祭下元水官的活動,除了準備好相關的祭品,而且要在在正廳下、几案旁等處懸掛提燈。這個過程中,在墊子上正坐即可,不必行拜禮等禮節。下元節是個祭祖的日子,這反映了生者對亡人的哀思與敬重,歸於一種精神上的寄予。但凡是給逝去的人的衣物、冥鈔諸物,都必須燒焚乾淨,這樣才能夠真正的傳達給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