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二女婿日請女婿 女婿上門伴手禮有紅包
2025-07-09 00:39:11
眾所周知,在正月初二的這一天女兒出嫁以後也都有帶著自己的丈夫回到自己的娘家拜年的傳統,所以在這一天,民間也就有了女婿日的說法,需要在這一天去請女婿來到家中做客,那麼在正月初二請女婿的時候,我們需要準備什麼呢?
正月初二請女婿
潮汕地區民俗文化稱正月初二是「女婿日」,全部嫁人的閨女在初二務必跟有「半子」之稱的姑爺和小孩走娘家探親訪友。有句俗諺:「有父有母初二三,父母雙亡無母鬥擔擔」意思是說:娘家人爸爸媽媽還在世的媳婦兒,初二、初三一定會有些人前去接回去「拜訪」,娘家人沒有爸爸媽媽的媳婦兒,只能再次留到婆婆幹活兒,幫親朋好友中回家了拜訪的人抬重擔。由於 大伙兒堅信大年初一走娘家,會造成 娘家人變窮,因此 要直到大年初二才回來;換一個視角想:大年初一開正後,婆婆忙著各類新年的做事及招待拜早年的訪問者。做為媳婦兒理應遷就,假如只圖回家了,難免說不過去。
忌看娘家燈大說法
民間有正月十五忌看娘家燈一說法,這個又叫「躲燈」,意思是說正月不能回娘家過。正月十五「躲燈」的習俗最初是滿族的傳統習俗,開始是說正月十五忌看娘家燈,也就是說出嫁的媳婦元宵節不能在娘家住,後來演變成不能看娘家的燈,也不能看婆家的燈,要躲到親戚家去住,後來這一習俗也流傳到漢族。
女婿日的風俗習慣
女婿上門,須順手帶上禮品稱之為「伴手」。返回娘家人先向尊長拜早年,再分發紅包給他,一些老人也會分贈大紅包給產生的外孫子。假如娘家人有年幼的弟、妹或弟兄、姊妹的兒女,也必須互相贈予大紅包賀歲。若是閨女第一次帶兒女回家了拜訪姥爺、姥姥,有的姥爺、姥姥還會繼續送雞翅,而且用紅絨線系銅幣掛在小朋友的脖子上,稱之為 「結氣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