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練習32式太極拳 練習32式太極拳3階段3要點
2025-07-26 00:10:09
32式太極拳是太極拳延伸出來的惡一種簡化拳法,相信大家應該都知道太極拳具有養生功能,學好32式太極拳同樣也是有養生功效,也是很好的養生運動,當然想要學好32式太極拳不僅需要領悟力及要點,還需要我們不斷的堅持鍛鍊。在練習32式太極拳我們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易骨、易筋、洗髓階段,練精化 氣、練氣化神、練 神還虛階段,明勁、暗勁、化勁階段。還需要掌握其要點方能達到一定的境界,下面太極拳小編就來為你詳細介紹如何學習32式太極拳及階段、要點。
如何練習32式太極拳
預備式
兩腳並步,身體直立,保持舒松、自然、端正、平靜的狀態。
1、起勢
左腳分開半步與肩同寬,兩手慢慢前平舉,曲蹲、按掌(要保持沉肩頂頭含胸立腰,兩手輕輕地按到腹前)。
2、右攬雀尾
微微向右轉身,兩手在右胸前相合,提腳向左前方上步(東南),弓步左捧手,前手與肩同高,手心向內,力點在前臂的外側,後手按在胯旁;坐腿轉腰扣腳,抱手收腳把右腳提起來收到左腳的內側,轉身向正西上步。
注意,練習時,注意放鬆,要保持身體動作的柔軟。
弓步右棚手(後手按在胯的旁邊,掌心向下);伸臂翻掌,坐腿、轉腰、後捋捋到腹前,左手心向上右手心向下。
轉腰、搭手,身體轉向正西,兩手在胸前相合,左掌掌指輕輕貼在右腕的內側,弓步前擠,坐腿轉腰向右平畫弧,轉腰扣腳旋臂,右手內旋停在右肩前(正南);然後重心右移,按掌、收腳、丁步,左手掌指一直附在右腕內側(西南)。
3、左單鞭
勾手、轉身、出腳,身體向左轉,出腳的方向正東偏北;弓步推掌。
4、左琵琶式
跟步擺掌,坐腿帶手,虛步合手。
5、進步搬攔捶
轉腰穿掌,上步穿掌,進步攔掌(左手心翻轉向下,右手變拳落在腰間,拳心轉向上),丁步打拳(右拳拳眼向上,左拳拳心向下停在左臂的下面,右腳收攏成後丁步)。
6、如封似閉
坐腿翻掌,上步收掌(經過胸前到腹前,手心翻轉向前下方),弓步推按。
7、摟膝拗步
第一個
轉腰撇腳,擺手收腳,收手上步(正東),弓步摟推。
第二個
轉腰撇腳,擺手收腳(轉腰看後手,與肩同高,手心向上),收手上步(曲臂收手到肩上頭側正東),弓步摟推。
8、右單鞭
坐腿、轉腰、扣腳、雲手,重心左移、坐腿、轉腰,雲手、翻掌、收手,勾手、轉腰、上步(正西偏北),弓步推掌。
9、右雲手
坐腿、轉腰、扣腿、松勾,右雲(兩手交叉在身體的前面向左向右立園畫弧,手心向內帶有一定的棚勁,高不過頭,掌心對著自己的鼻子,下面的手經過小腹前)、翻掌、收腳並步(兩腳平行向前,相距10到20釐米成小開步),左雲、翻掌、開步、出腳,右雲、翻掌、收腳並步,轉腰左雲、翻掌、開步。
練習32式太極拳的3個階段
一、易骨、易筋、洗髓階段
這個階段是習練32式太極拳的基礎階段。32式太極拳是一項身手放長的運動,32式太極拳總論中明確要求,要在行功走架中做到:「虛領頂勁,氣沉丹田,含胸拔背,沉肩墜肘;松腰圓襠,開胯曲膝;神聚氣斂,身手放長」。
各種特點及要領,在於大家平日裡多加練習和揣摩,太極拳重在思考和領悟。
按此要求,日積月累練習,能逐步使身體各個關節和筋脈舒展柔開,進而達到身肢放長和洗髓之目的,以提高肌肉的彈性和增強八面支撐的擁勁。
才能做到真正意義上的節節松、節節通,斂氣入骨,行氣如九曲珠,無微不至,柔曲百折若無骨;才能在發勁時松活彈抖、驚炸點剛、柔韌有餘,為下步練習打下堅實基礎。
二、練精化 氣、練氣化神、練 神還虛階段
32式太極拳對內是意氣運動,對外 是神氣鼓蕩,其理是精滿則氣足,氣足則神清,神清則虛空靈動。拳諺雲「心一虛,全體則虛,為虛則靈,靈足以應敵」,而這一切都要通過套路的運動來實現。
想要真正學好太極拳,首先就是要將它的套路熟練掌握。
套路行功走架時,在意念的導引下,虛實、開合、起落、旋轉,腰胸摺疊,配以絞來絞去的多種動作,使丹田之氣得以培元,周流全身,又能在意念中達於梢節。
此時習者大有虛空、靈動夢遊般步入仙境之感,而這種感覺正是第二階段練精化氣,練氣化神,練神還虛的具體體現。
因此說,打拳不在樣式,而在氣勢,練內家拳必須以練內氣為主,一定要注意火候,火候不到,就不可能產生質的變化。
三、明勁、暗勁、化勁階段
習練武術,必須研練各種武術的勁法,只有這樣才能克敵制勝,成為強者。那麼,什麼是武術的明勁、暗勁、化勁呢?
所謂明勁,是指「心一動,通過肌肉和筋脈在瞬間一松一緊中所形成的勁」。
暗勁,是指「以意領氣,以氣催力,心、意、氣、神、形外相合所形成的混元之勁」,暗勁既可外顯,又能內斂。
化勁是指「在積柔成剛或積剛生柔和剛柔相濟中所形成的一種既沉重,又輕靈敏捷,能沾、粘、連、隨應變萬端之勁」,化勁是武術勁法中的最高境界。
在現實中有很多練武之人,沒有練好各種勁法,功夫尚未真正上身,只會打定步拳,打不好活步拳;只會打套路拳,而打不好隨機應變的應用拳,墨守成規,練用嚴重脫節。
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沒有練出周身的整勁及混元勁,所以很多人對傳統武術的實戰性和應手即僕的說法產生了種種質疑,這不足為奇。
我想,在這個問題上,央視五套正在熱播的《武林大會》的王佔軍和陳自強的尚佳表現是最好的回答。
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什麼叫做周身輕靈空接手,發放全在點中求,裡裡外外都是點,星星點點都是拳」的含義,對於習練武術,不怕你想不到,就怕你練不到。
你要真的做到了人無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妙,達到了四如境界,即體整如鑄、肌肉如一、體如鉛灌、毛髮如戟、周身一家的話,你從心理上,就不懼怕同任何人動手。你不一定是最能打的,但你已達到了武術的高深境界。
練習32式太極拳的3個要點
一、用意放鬆
練習32式大極拳時要精神貫注思想集中,使中樞神經系統保持一定的緊張度,引導動作屈伸開合,使處處能符合要點要求,恰到好處,沒有過分或不夠的地方,這就是古人所說的用意。
放鬆是指全身肌肉,在中樞神經系統的控制下,除了維持運動速度和保持肢體位置所應有的緊張度外,儘量放鬆,減少不必要的能量消耗以節省體力。
古人所謂「用意不用力」的不用「拙力」,就是指這多餘不必要的力而言。能用意放鬆,就能更好地使經絡寬暢氣血流通,有利於內勁的增長和增進身體健康。
二、連綿不斷
練習32式大極拳時一勢一式,要像「長江大海」一樣,一浪接一浪地連綿不斷「滔滔不絕」。
成式時動作雖略有停頓而意識仍然不停,下一勢緊接著上一式,在兩者之間可用小圈圈來貫串銜接。所謂小圈圈,實際上就是古人所說的「往復須有摺疊」的摺疊。
有摺疊來來去去就沒有斷續的痕跡。這樣才能達到連綿不斷一氣呵成的要求,給鍛鍊者以十分舒適的感覺,提高了鍛鍊興趣;在技擊上也就能達到「運勁如抽絲」、「斷而復連」、「斷而能接」、「不丟不頂」、「有縫即滲」的要求。
三、周身完整
所謂相隨就是古人所說的「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腰動腳動手動,眼光也隨著而動」的上下相隨;
所謂相合,不僅要機體在形式上做到不同側的肩和胯,肘和膝,手和足相向或相背地有呼應著落的所謂「外三合」,更重要的是要求意識,呼吸和動作的相互配合,作到所謂意與氣合,氣與勁合的「內三合」。
這樣才能真正做到「周身一家」、「無有缺陷」的完整。在技擊上,也就是使對方沒有空隙可乘。
結語:通過上述介紹,我們知道如何學習32式太極拳及階段、要點。在學習32式大極拳無論在做任何一個動作,或擺任何一個架式,都要做到周身能相隨相合地完整。想要學好32式太極拳首先要堅持每天鍛鍊。長期堅持你會發現,太極拳不僅對你身體有很大的好處,而且對緩解疲勞的作用也很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