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炸黃河:黃河崩害十萬百姓(傷敵八百自損一千)
2024-07-12 19:27:46 1
蔣介石一生中做出的最錯誤的決定就是花園口決堤事件,黃河決堤之後雖然阻擋了日軍的前行,甚至還淹死了一千多日軍,但是卻因此害死了數十萬中國百姓的生命!
蔣介石炸黃河
當年蔣介石為了拖延日軍的腳步,選擇讓黃河花園口決堤,最後造成了數十萬百姓的死亡。
1938年5月19日,侵華日軍攻陷徐州,並沿隴海線西犯,鄭州危急,武漢震動。於此,蔣介石親赴河南指揮戰鬥。在與日軍的作戰中,蔣介石為拖住侵華日軍,贏得時間。竟然下令詐開黃河花園口,花園口決口後,黃河水順著賈魯河迅速下洩。浩浩蕩蕩向豫東南流去。
這次決堤,的確贏得了寶貴的時間,淹死日軍1000餘人,但同時也給百姓造成了數十萬的死亡,真的值得嗎?
國民黨炸黃河的後果
黃河炸開以後,7年不能合攏,80%-90%的黃河水衝入兩條小型河流,最後灌入淮河,流進大海。這條路線稱為『黃泛區』,有400公裡長,50-80公裡寬,而且河道不固定,淹沒了44個縣,1000萬人受災,80萬人死亡!許多良田7年無法耕種。
黃泛區成了『新黃河』,從原來的河南、山東改道到安徽、江蘇。黃泛區東部成為日軍地盤,西部成為國民黨軍地盤。可惜只有4個月。武漢就被從長江東部進攻的日軍佔領了,蔣介石逃到四川重慶。
7年以後,1945年日本投降,又有了新問題:原來的河南、山東的黃河故道有800公裡長,因為7年沒有多少水,所以800公裡堤防損壞不少,而且有許多貧窮的農民住進了河道裡種地開荒。這時候,老蔣要求恢復黃河河道,修補花園口堤防。
山東為了恢復河道堤防,遷徙人口,當地軍民又遭到一次磨難。當時炸開的花園口缺口只有4米寬,但是7年以後,被黃河水衝刷擴張到1000米!工程艱巨,用了1年時間才完成。黃河恢復了以後,黃泛區的400公裡長土地才露出水面,農民再次遷徙回到老家,很多村莊只回來了一半的人口。
據說在炸花園口之前,先想炸黃河趙口的,由於扒趙口大堤不成功,日軍佔領開封以後又逼上來,所以國民黨軍隊向西移動,炸開了更接近鄭州的花園口。連美國將軍史迪威都不同意,認為蔣介石在黃泛區「播下了仇恨」,註定會失敗。這種愚蠢的做法確實是近代戰爭史上的敗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