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約糧食的作文
2024-07-26 04:31:45
導語: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節約糧食的作文,歡迎大家閱讀!
節約糧食作文一:一粒米
古人說的好:「日省一把米,月節一斤糧」。凡事貴在堅持。節約糧食,從一粒米開始。如果中國13億人口都能做到節約一粒米,那將是數量和價值不菲的糧食。
而今時,我們從解決溫飽問題到逐漸邁向小康生活,農民伯伯付出了多大的艱辛,國家獻出多少力量。有些同學把剩下的飯菜一股腦的倒掉了。你可知,含在我們嘴裡的已不再是一顆顆小飯粒,而是農民辛勤勞作而流下的汗珠。「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耙地、播種、插秧、澆水、殺蟲、除草、收穫,每一個環節都蘊含著農民多少辛勤的勞動,我們怎麼忍心把那用汗水澆灌的糧食隨手扔掉呢。你可知,這些飯菜消耗了農民伯伯多少精力,而現在我們竟不珍惜糧食,枉費了農民伯伯為我們流下的汗珠。想想吧,如果我們國家像一些邊遠山區和非洲的某些國家一樣。人口多,糧食少甚至沒有,自然災害頻頻發生。在那種絕境下,我們還會浪費糧食嗎?現在,人們拋棄了糧食,最終糧食也會離我們遠去。在我們看來,極不好吃的飯菜,也許是對他們來說也是饕餮盛宴,是他們做夢也想不到的。
每當我看到一碗一碗的剩飯被倒掉,仿佛能聽見那些米粒在我耳邊哭泣,在痛斥,在抱怨……如果我們再不珍惜糧食,以後我們還有飯吃嗎?到那時,想想當初,我們為什麼浪費糧食?又有什麼資格浪費糧食!先輩們為我們打下了讓我們吃飽的基礎,而我們現在浪費糧食。先輩們會想什麼?如果現在讓我們餓上一星期,讓我們體會一下非洲人民的飢餓感,到那時,我會想浪費糧食的人會越來越少,甚至沒有。現代生產的發展,社會財富的豐裕,不應當成為我們浪費的理由。
節約糧食,從一粒米開始,正如我國對待釣魚島態度一樣,中國絕不退讓半步;節約糧食,從一粒米開始,正如不漏掉一個小數點,避免給國家和人民帶來不可估量的財產損失;節約糧食,從一粒米開始,正如我們中學生節約每一分每一秒,學好每一門功課,為祖國的富強貢獻自己的力量。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食先輩之力,而不知其中之勞辛,是可恥的。同學們,節約糧食,從一粒米開始。讓我們從自身做起吧!
節約糧食作文二:愛糧食節約糧食
從以往的「民以食為天」隨著時代逐漸的發展漸漸演變成了「民以食為樂」越來越多新奇古怪花樣百出的食物出現在我們桌上,讓大家漸漸忘了食物原本的意義。
逢年過節,家裡常常來了許多人做客,一套套傳統的菜被端了上來,老人們的眼裡都布滿了笑容和滿足,而小孩子卻在旁邊拿著筷子嘴裡嘟囔著:「怎麼又是這些菜呀。」
記得那天,當桌上端上了菜,表妹就開始抱怨:「這些菜吃了那麼多年早膩了,我們出去吃肯德基麥當勞。」桌子被敲得咚咚的響,爺爺奶奶有些生氣了,眉間顯露出了一股滄桑感,雙目盯著那幾道菜,眼神飄得很遠:「你們這些小孩呀,現在整天就想著吃好的,其實有的吃就已經很不錯了,想當年我們那會吃飯吃肉都不是頓頓都有的呀!」
坐在一旁的大人們也開始議論道:「爸媽,現在是二十一世紀了,不要老是跟孩子們說舊時代的事,孩子們,總想著吃些好的,人之常情麼。過去的就過去了就別再想了。」
爺爺奶奶聽了,神情顯得有些尷尬和失望,無奈的搖了搖手:「說的是這樣沒錯,但是。。」「好了好了,別說這些了。」話還沒說完就被打斷了,他們深深的嘆了口氣。
飯吃完了,桌上剩許多剩飯剩菜,看著這些菜,爺爺奶奶想說些什麼但還是猶豫著沒有說什麼,安安靜靜的坐在旁邊同時我仿佛又聽到了他們的嘆息。
坐在一旁的我聽著大家的絮絮叨叨,想到在書上看到過的文章,現在的生活哪有好轉,那些受到戰爭侵略的人呢,他們不是跟爺爺奶奶那輩一樣麼。許多人因為戰爭飯都吃不飽,他們沒有心思去想吃好的,因為他們卻連吃飯都顯得有些奢侈。儘管我們現在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可是也不能處處都想到自己啊,也許節約一點食物節約一點水資源,那些人民也不會顯的那麼貧乏了。
想想現在全世界都倡導低碳環保,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減少對地球的汙染,在我們開始減少使用塑膠袋的次數是,在我們出門減少用汽車多步行時,在我們提倡全球關燈一小時時,也要想想,節約點食物也不是我們力所能及的麼,別再在飯桌上挑東撿西,別在沉迷於快餐無法自拔,讓那麼辛苦播種來的食物盡到他們原本應盡到的義務,這不是比原本在飯桌上留下一堆的剩飯剩菜來的更有意義麼?
在進行低碳環保時,也別忘了我們原本就應該做到的節食節糧,那是最簡單也是最應該我們需要作出的一份貢獻。
節約糧食作文三:節約糧食建議書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比喻糧食的來之不易,每一粒糧食我們都要愛惜,可人們卻知而不做。
比如,我們中午吃飯,有的同學只吃雞腿什麼的,剩下的米飯,菜,全都到水房倒掉,他們自己認為不好吃,不要了,那非洲的孩子們能有饅頭吃就高興的不得了,那要把這飯給他們,他們不得高興壞了,再說你倒掉的一粒米飯,一點菜,可都是農民伯伯很不容易,一點點種出來的呀!你隨手一倒,那農民伯伯的很多辛苦都白費了,要是換過來,別人隨手一倒,你去辛辛苦苦地種,你願意嗎?那為什麼你在倒的時候不去想想農民伯伯呢?糧食可是農民伯伯用汗水,用勤勞的雙手種出來的,人們啊,節約一些糧食吧,就按小的來說,全國每人節約一粒米就等於節約了13億粒米,如果毎人節約一些菜,那全國人一共就節約了13億那麼多的菜,吃驚吧,一粒米是很少,但你要堅持每天節約一粒,那你一年就節約了365粒米,那米就能再做成一碗米飯,去捐給一些貧苦的人,這樣就可以幫助一個人維持一頓飯,如果這個人已餓到極點,已快無法堅持時,這碗飯就說不定可以延長她的生命,一碗飯的力量無限大,有時在你眼裡是一碗即將被倒掉的飯,但在一個飢餓的人的眼裡卻是一碗維持生命的飯。
因此,我建議:重視抓好節約糧食。一是在建設節約型社會過程中,把宣傳對糧食的節約放在首位。充分利用報紙、廣播、電視、網絡及其他宣傳教育手段,廣泛宣傳當前國際市場糧食緊缺的嚴峻形勢、國家糧食政策和有關法律法規、勤儉節約傳統美德、節約糧食和食品先進經驗和典型事例,形成反對浪費糧食和食品強大聲勢。動員機關、部隊、企業、學校、街道、社區、鄉村各方力量共同參與,在全社會大力倡導崇尚節儉、適度消費、文明生活的理念。營造愛惜糧食、節約糧食光榮,浪費糧食可恥的濃厚氛圍,開展節糧食堂、節糧連隊、節糧企業、節糧學校、節糧社區創建活動,把節約糧食變成全民的自覺行動。我國是實行計劃生育的國家,對人口出生實行限制,也應該對過多飼養寵物限制,以減少對糧食的消耗。節約糧食的宣傳教育要常抓不懈,深入人心。
二是從娃娃抓起,從年輕人做起。在大中小學中普遍開展節約課程或者教育。家庭對孩子的節糧教育要從一天三頓飯做起,讓自覺珍惜糧食的習慣在餐桌上形成。所有的家長和所有的學校都應負起這個歷史性的責任,切實使他們從小就樹立起節約資源、節約糧食的意識,真正使這一代人從內心深處尊重農民的勞動成果,養成節約的良好習慣和素質。
一碗飯的組成著永遠是米,米的生產創造者永遠是農民,珍惜一碗飯就是珍惜一碗米;珍惜一碗米永遠是珍惜農民的勞動成果,同學們,讓我們一起珍惜每一粒糧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