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改進的自行車花鼓的製作方法
2023-12-10 21:14:42 3

本發明涉及自行車配件領域,具體是一種改進的自行車花鼓。
背景技術:
自行車在生活中越來越普及,是大多數人的日常代步工具。隨著經濟的發展,自行車的樣式也越來越多,功能也越來越多,各種綜合性能也越來越好。自行車在使用的過程中,因遇到各種不利的因素,使得自行車發生一定的磨損以及損害,從而造成自行車發生損壞;而且由於自行車各部件的性能的局限作用,自行車的整體性能還有待改進。目前大部分自行車輪組主要是由輪圈、輻條和花鼓組成。而花鼓很大程度上決定一個輪組的重量、耐用性、整體剛性等主要指標。目前的自行車花鼓結構主要分為珠檔結構和軸承結構,珠檔結構的花鼓因為其受力結構合理、製造成本低被廣泛使用,但是也因為其結構較為複雜所以整體重量都較重,因此主要應用於低端市場;而軸承花鼓因為其結構簡單,重量較輕,被普遍應用於中高端市場,但是其也存在受力不合理的問題,主要是殼體裡面的右側的支撐軸承位於主軸中間位置,使得主軸承受很大的彎曲力矩,大幅降低花鼓運行時的整體剛性,降低騎行品質。而且殼體右側支撐軸承位於花鼓中央位置,從而使得該軸承承受著絕大部分的力使得其過早損壞,降低花鼓的耐用度。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改進的自行車花鼓,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改進的自行車花鼓,包括主軸、右側軸承、左側軸承、殼體和卡基殼體,所述右側軸承和左側軸承分別安裝在主軸的兩端,所述主軸的兩端安裝在車架上,所述主軸、右側軸承、左側軸承安裝在殼體內,所述卡基殼體安裝在殼體的一端,所述卡基殼體與殼體之間設置有軸承裝置。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方案:所述殼體與卡機殼體之間設有用於將來自卡機殼體的扭力傳遞到殼體的棘輪裝置。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方案:所述主軸上分別安裝有位於右側軸承和左側軸承外側的邊蓋。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方案:所述殼體上安裝有用於將卡機殼體限位的螺母。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結構合理,可以承載更大的力,可減輕花鼓的重量,並且提高花鼓的滑動性能。
附圖說明
圖1為普通的自行車花鼓的剖視圖。
圖2為本發明中改進的自行車花鼓的剖視圖。
圖3為自行車踩踏示意圖。
圖中:1-主軸;2-右側軸承;3-左側軸承;4-殼體;5-卡基殼體;6-軸承裝置;7-邊蓋;8-限位螺母;9-棘輪裝置;10-車架;11-飛輪;12-鏈條13-鏈輪;14-腳踏。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請參閱圖2,本發明實施例中,一種改進的自行車花鼓,包括主軸1、右側軸承2、左側軸承3、殼體4和卡基殼體5。主軸1的兩端安裝在車架10上,主軸1設置在殼體4內,主軸1與殼體4的兩端之間設有右側軸承2和左側軸承3,從而使得殼體4可以繞著主軸1的軸心線旋轉,右側軸承2和左側軸承3起到承擔所有負載。在右側軸承2和左側軸承3和車架10之間分別設有邊蓋7,邊蓋7對這兩顆軸承起到軸向定位和保護的作用。卡基殼體5安裝在殼體4的一端,其外表面用於安裝飛輪裝置,卡基殼體5與殼體4之間設置有軸承裝置6(該軸承裝置可為滑動軸承裝置,也可以為滾動軸承裝置),從而使得卡基殼體5圍繞著殼體4的軸心線旋轉,也就是說卡機殼體5也是沿著主軸1的軸心線旋轉;限位螺母8設於卡基殼體5的外側,並且螺紋連接與與殼體4的一端之上,起到對卡基殼體4的軸向定位作用。卡基殼體5與殼體4之間設有棘輪裝置9,其作用是將飛輪傳遞於卡基殼體5的扭力傳遞到殼體4。
請結合參閱圖1和圖2,普通花鼓結構中的右側軸承2靠近主軸1的中間位置,顯而易見的是,這樣使得主軸1在受到負載時容易發生彎曲形變,並且因為右側軸承2靠近花鼓的中心線受力點,而左側軸承3原理中心線受力點,從而使得右側軸承2承受了大部分的負載,所以也容易損壞。而本發明的創新點是將右側軸承2設於主軸1右側接近車架的位置,顯而易見的是,這樣主軸1在受到負載時,其所受到的彎曲力矩明顯小於傳統花鼓中主軸1所受到的彎曲力矩,因此主軸1更不容易發生彎曲形變,從而使得輪組的整體剛性大幅度的提升,改善了騎行品質,而且因為右側軸承2和左側軸承3分別遠離中心線受力點,從而可以令這兩顆軸承共同均衡的承擔負載,從而大大的提升了軸承的耐用度。
而從另一角度看,請結合參閱圖1、圖2和圖3,在普通花鼓結構中,卡基殼體5是通過軸承裝置6安裝與主軸1之上的,在這種情況下,在負載較重的踩踏(過程為騎行者踩下腳踏14帶動鏈輪13、鏈輪13帶動鏈條12、鏈條12帶動飛輪11、飛輪11帶動卡基殼體5、卡基殼體5通過棘輪裝置9帶動殼體4)階段,卡基殼體5與主軸1之間是有相對旋轉運動的,因此軸承裝置6是承擔著較高壓力的工作壓力的。而本發明的花鼓結構中的卡基殼體5是通過軸承裝置6安裝與殼體4之上的,完全獨立於主軸1之外,在這種情況下,在負載較重的踩踏(過程為騎行者踩下腳踏14帶動鏈輪13、鏈輪13帶動鏈條12、鏈條12帶動飛輪11、飛輪11帶動卡基殼體5、卡基殼體5通過棘輪裝置9帶動殼體4)階段,卡基殼體5與殼體4是同步旋轉的,也就是說此時軸承裝置6的內外側是處於同步旋轉狀態的,這意味著此時軸承只受到靜壓力而內外側沒有發生相對旋轉運動,因此軸承裝置6的工作壓力明顯低於普通花鼓結構中的軸承裝置6的工作壓力。所以和普通花鼓結構相比,降低了軸承裝置6的工作壓力,提升了花鼓的耐用度。
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發明不限於上述示範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發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徵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發明。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範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發明的範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範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發明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技術特徵:
技術總結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改進的自行車花鼓,包括主軸、右側軸承、左側軸承、殼體和卡基殼體,右側軸承和左側軸承分別安裝在主軸的兩端之上,主軸的兩端安裝在車架之上,主軸、右側軸承、左側軸承安裝與殼體內部,卡基殼體安裝在殼體的一端,卡基殼體與殼體之間設置有軸承裝置,主軸兩端分別安裝有位於軸承外側的邊蓋。本發明結構合理,優化了受力結構,使得花鼓可以承載更大的力,進一步減輕花鼓的重量,提高花鼓的使用壽命,並且提高花鼓的滑動性能。
技術研發人員:沈小芳;周楊剛;俞孝愛;遊嘉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上海赤焰實業有限公司
技術研發日:2016.02.23
技術公布日:2017.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