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軸箱試漏密封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2-10 18:51:47 1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適用於發動機缸體上曲軸箱腔體的試漏密封裝置。
背景技術:
根據發動機的工作原理和結構可知,發動機內部的某些孔系和腔體是獨立密閉的,如果洩露,發動機將無法工作或直接報廢。而相關孔系和腔體的洩露大多發生在發動機的鑄造和加工過程中,因此,在發動機生產線中,對工件進行試漏是必不可少的。常見的工件試漏部分有油道試漏、水套試漏等。以油道孔試漏為例,首先要找出油道孔系中與外界相通的孔,然後用密封用橡膠將孔堵住,這樣油道孔系形成一個獨立密閉的腔體,再由試漏裝置上的試漏儀對油道孔系進行試漏檢測。現發動機的結構形式多樣,需要試漏腔體也不盡相同,其中一種形式的缸體曲軸箱腔體,其試漏檢測時,對腔體的密封提出了難題。圖1的(a) ~ (d)所示一種缸體曲軸箱腔體,缸體四個面上的粗黑線部分(以下稱密封輪廓錢)內的空間即是曲軸箱腔體與外界連通部分,一般的試漏方法是按照圖1中缸體四個面上的密封輪廓線仿形製作密封圈,然後通過試漏密封機構將仿形密封圈壓緊在密封輪廓線上即可,但此方法在圖1的情況下卻達不到密封效果,因為圖1中的密封輪廓線是開環的、不連續的,即使仿形密封圈做成連續的,也有一部分密封圈因工件上無接觸面而懸空,達不到密封效果。因此,如何對圖1情況下的腔體進行有效的密封是急需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一種曲軸箱試漏密封裝置,有效的密封缸體曲軸箱腔體,進而曲軸箱試漏檢測,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穩定、密封可靠。
本實用新型為實現上述目的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提出了曲軸箱試漏密封裝置,包括上板、中板、下板、導向柱及輸送輥道裝置,上板上安裝有油缸,導向柱固定於上板和下板之間,中板上固定有導向套,導向套與導向柱間隙配合,油缸與中板通過連接座連接,中板上安裝有底面封堵機構、前端面封堵機構及後端面封堵機構,下板上安裝有輥道支撐座、頂面封堵機構及工件定位機構,輸送輥道裝置位於中板和下板之間,固定於中板上的輥道拉杆與輸送輥道裝置連接,下板的下方設置有支腿,支腿與底座固定連接;頂面封堵機構、底面封堵機構、前端面封堵機構及後端面封堵機構上分別設置有與曲軸箱頂面、底面、前端面及後端面密封輪廓線對應的仿形密封圈,曲軸箱的頂面、底面、前端面和後端面的密封輪廓線均為閉環輪廓線,閉環輪廓線是經由補償板分別對曲軸箱頂面、底面、前端面和後端面的開環輪廓線補償後形成的。
所述輸送輥道裝置包括兩組牆板、兩條直線滑軌及兩組氣缸,兩組牆板組成用於輸送工件的輥道,兩條直線導軌設置於輥道的下方且與牆板垂直,每組牆板連接一個氣缸,氣缸用於驅動牆板沿直線導軌移動。
所述底面封堵機構、前端面封堵機構及後端面封堵機構均採用氣缸或油缸驅動。
所述補償板為金屬板,金屬板與曲軸箱之間鑲嵌有密封條,密封條與仿形密封圈垂直對接。
本實用新型採用金屬片補償工件密封面上密封輪廓線斷開的部分,然後採用密封裝置將閉環的仿形密封圈與補償後的工件密封面緊密貼合,以達到密封效果。本實用新型的密封裝置在油缸在縮回狀態時,輸送輥道將工件輸送到裝置內指定位置,工件定位機構將工件定位並抬起與輸送輥道脫離,隨後輸送輥道的牆板在氣缸和直線滑軌的作用下向兩側張開,此時油缸伸出,中板下降,通過輥道拉杆與中板關聯的輸送輥道下降,輸送輥道落座到輥道支撐座上,中板繼續下降,中板下降到位後,工件隨著工件定位機構下落到頂面封堵機構上, 此時底面封堵機構、後端面封堵機構、前端面封堵機構動作,與頂面封堵機構將曲軸箱腔體密封,試漏檢測結束後,底面封堵機構、後端面封堵機構和前端面封堵機構回原位,工件定位機構將工件抬起,油缸縮回,中板升起,輸送輥道隨之升起,油缸縮回到位後,輸送輥道牆板合併回原位,工件定位機構回原位並將工件落座到輸送輥道上,輸送輥道運行將工件送出裝置。本實用新型通過密封裝置及密封輪廓線補償解決了曲軸箱試漏困難的問題,密封裝置結構簡單可靠,實用性強。
附圖說明
圖1為缸體曲軸箱腔體密封輪廓線示意圖,其中(a)為前端面,(b)為後端面,(c)為底面,(d)為頂面;
圖2為補償後的缸體曲軸箱腔體密封輪廓線示意圖,其中(a)為前端面,(b)為後端面,(c)為底面,(d)為頂面;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補償板與密封圈的連接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密封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5為圖4的A-A向視圖;
圖6為圖4的左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本實用新型的曲軸箱試漏密封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確定曲軸箱頂面、底面、前端面和後端面的密封輪廓線20,見圖1中(a)~(d)中的粗黑線條;
2)將各端面的開環密封輪廓線採用金屬板21進行補償,金屬板21與曲軸箱之間鑲嵌有密封條23,見形成閉環密封輪廓線,見圖2中(a)~(d)中的粗黑線條;
3)按照各端面閉環輪廓線的形狀製作相應的仿形密封圈22,密封條23與仿形密封圈22垂直對接,保證無洩漏,見圖3,採用密封裝置將頂面、底面、前端面和後端面的仿形密封圈與分別與各端面的閉環密封輪廓線對應緊密貼合,完成曲軸箱各端面試漏前的密封操作。
經補償後的曲軸箱各端面採用如圖4-6所示的密封裝置進行密封,曲軸箱密封裝置包括上板2、中板7、下板11、導向柱3及輸送輥道裝置9,上板2上安裝有油缸1,導向柱3固定於上板2和下板11之間,三者組成密封裝置的整體框架。中板7上固定有導向套18,導向套18與導向柱3間隙配合,中板7可沿導向柱3在上板2和下板11之間移動。油缸1與中板7通過連接座4連接,中板7上安裝有底面封堵機構6、前端面封堵機構12及後端面封堵機構8,下板11上安裝有輥道支撐座17、頂面封堵機構15及工件定位機構10,輸送輥道裝置9位於中板7和下板11之間,固定於中板上的輥道拉杆5與輸送輥道裝置9連接,輥道拉杆5將輸送輥道裝置9吊在中板7上隨其移動,下板11的下方設置有支腿19,支腿19與底座固定連接,用於支撐裝置主體。
輸送輥道裝置9包括兩組牆板、兩條直線滑軌16及兩組氣缸13、14,兩組牆板組成用於輸送工件的輥道,兩條直線導軌16設置於輥道的下方且與牆板垂直,每組牆板連接一個氣缸,氣缸用於驅動牆板沿直線導軌移動。其中底面封堵機構6、前端面封堵機構12及後端面封堵機構8採用氣缸或油缸驅動。
曲軸箱密封裝置的工作描述:油缸1在縮回狀態時,輸送輥道9將工件輸送到裝置內指定位置,工件定位機構10由氣缸驅動將工件定位並抬起與輸送輥道9脫離,隨後輸送輥道9的兩組牆板在氣缸13、14和直線滑軌16的作用下向兩側張開,此時油缸1伸出,中板7下降,通過輥道拉杆5與中板7關聯的輸送輥道裝置9下降,輸送輥道裝置9落座到輥道支撐座17上,中板7繼續下降,中板7下降到位後,工件隨著工件定位機構10下落到頂面封堵機構15上,此時底面封堵機構6、後端面封堵機構8、前端面封堵機構12動作,與頂面封堵機構15將曲軸箱腔體密封,試漏檢測結束後,底面封堵機構6、後端面封堵機構8和前端面封堵機構12回原位,工件定位機構10將工件抬起,油缸1縮回,中板7升起,輸送輥道裝置9隨之升起,油缸1縮回到位後,輸送輥道裝置9牆板合併回原位,工件定位機構10回原位並將工件落座到輸送輥道裝置9上,輸送輥道裝置9運行將工件送出裝置。
本實用新型通過一種新的曲軸箱密封輪廓線補償方式及相應的密封裝置解決了曲軸箱試漏前密封困難的問題,結構簡單可靠,實用性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