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WiMAX測距的負荷自適應退避的方法和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12-11 17:09:07 1
專利名稱:用於WiMAX測距的負荷自適應退避的方法和系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公開的某些實施例一般涉及無線通信,尤其涉及用於減少測距信道負荷的方法。概述某些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用於無線通信系統的方法。該方法一般包括監視在N個上行鏈路幀的時段上分配給測距信道的傳輸機會的數目L ;監視在M個上行鏈路幀中傳送的包含關於測距碼的信息的收到測距響應消息的數目K ;在第M個上行鏈路幀之時或之後作為K和L的函數來估計測距信道荷載因子;以及基於此測距信道荷載因子來調整測距退避窗的大小。某些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用於無線通信系統的裝置。該裝置一般包括用於監視在N 個上行鏈路幀的時段上分配給測距信道的傳輸機會的數目L的邏輯;用於監視在M個上行鏈路幀中傳送的包含關於測距碼的信息的收到測距響應消息的數目K的邏輯;用於在第M 個上行鏈路幀之時或之後作為K和L的函數來估計測距信道荷載因子的邏輯;以及用於基於此測距信道荷載因子來調整測距退避窗的大小的邏輯。某些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用於無線通信系統的設備。該設備一般包括用於監視在N 個上行鏈路幀的時段上分配給測距信道的傳輸機會的數目L的裝置;用於監視在M個上行鏈路幀中傳送的包含關於測距碼的信息的收到測距響應消息的數目K的裝置;用於在第M 個上行鏈路幀之時或之後作為K和L的函數來估計測距信道荷載因子的裝置;以及用於基於此測距信道荷載因子來調整測距退避窗的大小的裝置。某些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用於無線通信系統的電腦程式產品,該電腦程式產品包括其上存儲有指令的計算機可讀介質,這些指令能由一個或更多個處理器執行。這些指令一般包括用於監視在N個上行鏈路幀的時段上分配給測距信道的傳輸機會的數目L的指令;用於監視在M個上行鏈路幀中傳送的包含關於測距碼的信息的收到測距響應消息的數目K的指令;用於在第M個上行鏈路幀之時或之後作為K和L的函數來估計測距信道荷載因子的指令;以及用於基於此測距信道荷載因子來調整測距退避窗的大小的指令。附圖簡述為了能詳細地理解本公開上面陳述的特徵所用的方式,可以參照實施例來對以上簡要概述的內容進行更具體的描述,其中一些實施例在附圖中解說。然而應該注意,附圖僅解說了本公開的某些典型實施例,故不應被認為限定其範圍,因為本描述可以允許有其他同等有效的實施例。
圖1解說根據本公開的某些實施例的示例無線通信系統。圖2解說根據本公開的某些實施例的可在無線設備中利用的各種組件。圖3解說根據本公開的某些實施例的可用在無線通信系統內的示例發射機和示例接收機。圖4A解說根據本公開的某些實施例的用於時分雙工(TDD)的示例0FDM/0FDMA 幀。
圖4B解說根據本公開的某些實施例的具有多個傳輸機會的測距信道的示例結構。圖5示出根據本公開的某些實施例的估計測距信道荷載因子的過程。圖5A解說能夠執行圖5中解說的操作的示例組件。圖6示出根據本公開的某些實施例的基於測距信道的負荷來確定恰當測距退避窗大小的過程。圖6A解說能夠執行圖6中解說的操作的示例組件。詳細描述措辭「示例性」在本文中用於表示「用作示例、實例或解說」。本文中描述為「示例性」的任何實施例不必被解釋為優於或勝過其他實施例。微波接入全球互通(WiMAX)標準規定基於爭用的測距用於初始同步,其中移動站 (MS)能隨機地選取測距信道內的傳輸機會(TO)來向服務基站(BQ發送測距碼。傳輸機會可被定義為在其中MS能被允許開始傳輸測距碼的隙。測距信道可以是WiMAX上行鏈路子幀的一部分並且可包括多個TO。 然而,如果一個以上MS正在相同的TO上發送測距碼,則有很高概率會與其他測距碼發生衝突並且測距碼傳輸可能會失敗。在衝突的情形中,MS可能需要運行隨機測距退避以推遲重傳。隨機退避可始於在具有初始預定大小的退避窗中傳輸測距碼。每次發生衝突時,退避窗大小可以被加倍直至達到預定最大窗大小。以此方式,就可以傳送具有較高冗餘程度的測距碼,這降低了由於與其他測距碼衝突而造成傳輸失敗的概率。然而,隨機退避規程不能迅速降低測距信道的負荷。事實上,可能要花費若干個退避傳輸來使測距信道的負荷穩定,從而導致測距過程有不必要的延遲。示例性無線通信系統本文中所描述的技術可以用於各種寬帶無線通信系統,包括基於正交復用方案的通信系統。此類通信系統的示例包括正交頻分多址(OFDMA)系統、單載波頻分多址 (SC-FDMA)系統等。OFDMA系統利用正交頻分復用(OFDM),這是一種將整個系統帶寬劃分成多個正交副載波的調製技術。這些副載波也可以被稱為頻調、頻槽等。在OFDM下,每個副載波可以用數據來獨立調製。SC-FDMA系統可以利用交織式FDMA(IFDMA)在跨系統帶寬分布的副載波上傳送,利用局部式FDMA(LFDMA)在由毗鄰副載波構成的塊上傳送,或者利用增強式FDMA (EFDMA)在多個由毗鄰副載波構成的塊上傳送。一般而言,調製碼元在OFDM下是在頻域中發送的,而在SC-FDMA下是在時域中發送的。基於正交復用方案的通信系統的一個具體示例是WiMAX系統。代表微波接入全球互通的WiMAX是基於標準的寬帶無線技術,它提供長距離上的高吞吐量寬帶連接。現今有兩種主要的WiMAX應用固定WiMAX和移動WiMAX。固定WiMAX應用是點對多點的,從而例如為家庭和企業實現寬帶接入。移動WiMAX提供寬帶速度下蜂窩網絡的完全移動性。IEEE 802. 16x是為固定和移動寬帶無線接入(BWA)系統定義空中接口的新興標準組織。IEEE 802. 16x在2004年5月批准了用於固定BWA系統的「IEEE P802. 16-修訂版 d/D5-2004」並在2005年10月公布了用於移動BWA系統的「IEEE P802. 16e/D12,2005年 10 月」。IEEE 802. 16-2004 的最新修訂版 「IEEE P802. 16 修訂版 2/D6,2008 年 7 月」這一草案標準現在將合併來自IEEE 802. 16e和勘誤表的材料。這些標準定義了至少四個不同的物理層(PHY)和一個媒體接入控制(MAC)層。這四個物理層中的OFDM和OFDMA物理層分別是固定和移動BWA領域中最流行的。圖1解說可以在其中採用本公開的實施例的無線通信系統100的示例。無線通信系統100可以是寬帶無線通信系統。無線通信系統100可為數個蜂窩小區102提供通信, 其中每個蜂窩小區由基站104來服務。基站104可以是與用戶終端106通信的固定站。基站104也可以替換地用接入點、B節點、或其他某個術語稱之。圖1描繪了遍布系統100的各種用戶終端106。用戶終端106可以是固定(S卩,靜止)的或移動的。用戶終端106可以替換地用遠程站、接入終端、終端、訂戶單元、移動站、 臺、用戶裝備等稱之。用戶終端106可以是諸如蜂窩電話、個人數字助理(PDA)、手持式設備、無線數據機、膝上型計算機、個人計算機等無線設備。可以對無線通信系統100中在基站104與用戶終端106之間的傳輸使用各種算法和方法。例如,可以根據0FDM/0FDMA技術在基站104與用戶終端106之間發送和接收信號。 如果是這種情形,則無線通信系統100可以被稱為0FDM/0FDMA系統。促成從基站104向用戶終端106傳輸的通信鏈路可以被稱為下行鏈路(DL) 108,而促成從用戶終端106向基站104傳輸的通信鏈路可以被稱為上行鏈路(UL) 110。替換地,下行鏈路108可以被稱為前向鏈路或前向信道,而上行鏈路110可以被稱為反向鏈路或反向信道。蜂窩小區102可以被分為多個扇區112。扇區112是蜂窩小區102內的物理覆蓋區。無線通信系統100內的基站104可以利用將功率流集中在蜂窩小區102的特定扇區 112內的天線。這樣的天線可被稱為定向天線。圖2解說可在無線通信系統100內採用的無線設備202中可利用的各種組件。無線設備202是可被配置成實現本文中所描述的各種方法的設備的示例。無線設備202可以是基站104或用戶終端106。無線設備202可包括控制無線設備202的操作的處理器204。處理器204也可被稱為中央處理單元(CPU)。可包括只讀存儲器(ROM)和隨機存取存儲器(RAM)兩者的存儲器206向處理器204提供指令和數據。存儲器206的一部分還可包括非易失性隨機存取存儲器(NVRAM)。處理器204通常基於存儲在存儲器206內的程序指令來執行邏輯和算術運算。存儲器206中的指令可供執行以實現本文中所描述的方法。無線設備202還可包括外殼208,該外殼208可內含發射機210和接收機212以允許在無線設備202與遠程位置之間進行數據的發射和接收。發射機210和接收機212可被組合成收發機214。天線216可被附連至外殼208且電耦合至收發機214。無線設備202 還可包括(未示出)多個發射機、多個接收機、多個收發機、和/或多個天線。無線設備202還可包括可用來盡力檢測和量化收發機214收到的信號電平的信號檢測器218。信號檢測器218可檢測諸如總能量、每副載波每碼元能量、功率譜密度等信號、 以及其它信號。無線設備202還可包括可供用於處理信號的數位訊號處理器(DSP) 220。無線設備202的各種組件可由總線系統222耦合在一起,除數據總線之外,總線系統222還可包括電源總線、控制信號總線和狀態信號總線。圖3解說可在利用0FDM/0FDMA的無線通信系統100內使用的發射機302的示例。 發射機302的諸部分可實現在無線設備202的發射機210中。發射機302可實現在基站104中以供在下行鏈路108上向用戶終端106發射數據306。發射機302也可實現在用戶終端106中以供在上行鏈路110上向基站104發射數據306。待發射的數據306示為作為輸入被提供給串-並(S/P)轉換器308。S/P轉換器 308可將傳輸數據拆分成M個並行數據流310。M個並行數據流310隨後可作為輸入被提供給映射器312。映射器312可將這M 個並行數據流310映射至M個星座點上。映射可以使用諸如二進位相移鍵控(BPSK)、正交相移鍵控(QPSK)、8相相移鍵控(8PSK)、正交振幅調製(QAM)等某種調製星座來進行。因此,映射器312可輸出M個並行碼元流316,每個碼元流316與快速傅立葉逆變換(IFFT) 320 的M個正交副載波之一相對應。這M個並行碼元流316在頻域中表示,並且可由IFFT組件 320轉換成M個並行時域採樣流318。現在將提供關於術語的簡注。頻域中的M個並行調製等於頻域中的M個調製碼元,等於頻域中的M映射和M點IFFT,等於時域中的一個(有用)OFDM碼元,等於時域中的 M個採樣。時域中的一個OFDM碼元Ns等於Ncp (每OFDM碼元的保護採樣數)+M(每OFDM 碼元的有用採樣數)。M個並行時域採樣流318可由並-串(ΡΛ)轉換器3M轉換成0FDM/0FDMA碼元流 322。保護插入組件3 可在0FDM/0FDMA碼元流322中的相繼0FDM/0FDMA碼元之間插入保護區間。保護插入組件326的輸出隨後可由射頻(RF)前端3 上變頻至合需發射頻帶。 天線330隨後可發射得到的信號332。圖3還解說了可在利用0FDM/0FDMA的無線設備202內使用的接收機304的示例。 接收機304的諸部分可在無線設備202的接收機212中實現。接收機304可實現在用戶終端106中以供在下行鏈路108上接收來自基站104的數據306。接收機304也可實現在基站104中以供在上行鏈路110上接收來自用戶終端106的數據306。所發射的信號332被示為在無線信道334上傳播。當由天線330'接收到信號 332'時,收到信號332'可由RF前端328'下變頻成基帶信號。保護移除組件326'隨後可移除先前由保護插入組件3 插入諸0FDM/0FDMA碼元之間的保護區間。保護移除組件326'的輸出可被提供給S/P轉換器324'。S/P轉換器324'可將 0FDM/0FDMA碼元流322'分成M個並行時域碼元流318',這些碼元流中的每一個與M個正交副載波之一相對應。快速傅立葉變換(FFT)組件320'可將這M個並行時域碼元流318' 轉換至頻域中並輸出M個並行頻域碼元流316'。解映射器312'可執行先前由映射器312執行的碼元映射操作的逆操作,由此輸出M個並行數據流310'。P/S轉換器308'可將M個並行數據流310'組合成單個數據流 306'。理想情況下,此數據流306'與先前作為輸入提供給發射機302的數據306相對應。 注意要素308' ,310' ,312' ,316' ,320' ,318'和324'皆可存在於基帶處理器340『 中。示例性0FDM/0FDMA 幀現在參見圖4,描繪了用於時分雙工(TDD)實現的0FDM/0FDMA幀400作為典型而非限定性示例。可使用0FDM/0FDMA幀的其他實現,諸如全雙工和半雙工頻分雙工(FDD), 在這種情形中,除了下行鏈路(DL)和上行鏈路(UL)消息兩者是在不同載波上同時傳送以外,幀是相同的。在TDD實現中,每個幀可被分成DL子幀402和UL子幀404,其可由小保護區間406分隔開——或者更具體地,由發射/接收和接收/發射過渡間隙(分別是TTG和 RTG)分隔開——以力圖防止DL和UL傳輸衝突。DL UL子幀比可在從3 1到1 1的範圍中變化,以支持不同的話務分布。在0FDM/0FDMA幀400內,可包括各種控制信息。例如,幀400的第一 0FDM/0FDMA 碼元可為前同步碼408,其可包含用於同步的若干導頻信號(導頻)。前同步碼408內部的固定導頻序列可允許接收機304能估計頻率和相位誤差並同步到發射機302。不僅如此,可利用前同步碼408中的固定導頻序列來估計和均衡無線信道。前同步碼408可包含經BPSK 調製的載波並且通常為一個OFDM碼元長。前同步碼408的載波可以是經功率推升的並且通常比WiMAX信號中的數據部分在頻域中的功率電平高几分貝(dB)(例如,9dB)。所使用的前同步碼載波號可指示使用了該區劃中的3段之中的哪個。例如,載波0、3、6···可指示將使用段0,載波1、4、7…可指示將使用段1,而載波2、5、8…可指示將使用段2。幀控制頭部(FCH) 410可跟隨在前同步碼408之後。FCH 410可提供幀配置信息, 諸如當前0FDM/0FDMA幀的可使用子信道、調製和編碼方案、以及MAP消息長度。概括幀配置信息的諸如下行鏈路幀前綴(DLFP)之類的數據結構可被映射到FCH 410。繼FCH 410 之後,DL-MAP 414 和 UL-MAP 416 可指定用於 DL 和 UL 子幀 402、404 的數據陣發分配和其他控制信息。在OFDMA的情形中,多個用戶可獲分配該幀內的數據區域, 並且這些分配可在DL和UL-MAP消息414、416中指定。MAP消息可包括關於每個用戶的陣發概況,該陣發概況定義在特定鏈路中使用的調製和編碼方案。由於MAP消息包含需要到達所有用戶的關鍵信息,因此DL和UL-MAP消息414、416往往可在非常可靠的鏈路上被發送,諸如具有1/2編碼率和重複編碼的BPSK或QPSK。0FDM/0FDMA幀的DL子幀402可包括各種位長度的含有正被傳達的下行鏈路數據的DL陣發。由此,DL-MAP 414不僅可描述下行鏈路區劃中所包含的陣發的位置及下行鏈路陣發的數目,還可描述它們在時間(即,碼元) 和頻率(即,子信道)方向上的偏移量和長度。同樣,UL子幀404可包括各種位長度的由正被傳達的上行鏈路數據構成的UL陣發。因此,作為下行鏈路子幀402中的第一陣發被傳送的UL-MAP 416可包含關於給不同用戶的UL陣發的位置的信息。UL子幀404可包括如圖4A中所解說的附加控制信息。UL子幀 404可包括分配給移動站(MQ以供反饋DL混合自動重複請求確收(HARQ ACK)的UL ACK 418和/或分配給MS以供在信道質量指標信道(CQICH)上反饋信道狀態信息的UL CQICH 420。此外,UL子幀404可包括UL測距子信道422。UL測距子信道422可被分配給MS以供執行閉環的時間、頻率和功率調整、以及帶寬請求。總而言之,前同步碼408、FCH 410、 DL-MAP 414和UL-MAP 416可攜帶使得接收機304能正確地解調收到信號的信息。圖4B更詳細地示出作為UL子幀404的一部分的具有多個傳輸機會(TO)的測距子信道422的示例結構。傳輸機會可被定義為在其中移動站(MQ能被允許開始傳輸測距碼的任何微型隙。子幀內所分配的傳輸機會的數目可取決於測距信道的總大小以及個體傳輸的大小。對於0FDMA,可對DL和UL中的傳輸能使用不同的「模式」。時域中使用特定模式的區域一般被稱為區劃。一種類型的區劃稱為DL-PUSC(下行鏈路子信道部分使用)並且可以並不使用對其可用的子信道全體(即,DL-PUSC區劃可僅使用特定的子信道群)。可以有總共6個子信道群,其能被指派給最多達3個段。由此,段可包含1到6個子信道群(例如,段0包含頭兩個子信道群,段1包含接下來兩個子信道群,並且段2包含末兩個子信道群)。另一種類型的區劃被稱為DL-FUSC(下行鏈路子信道完全使用)。與DL-PUSC不同, DL-FUSC並不使用任何段,而是能將全部陣發分布在完整的頻率範圍上。測距信道負荷的示例件檢杳WiMAX標準規定了基於爭用的測距,其中MS能隨機地選取測距信道內的傳輸機會 (TO)來向服務BS發送測距碼以用於初始同步的目的。如果一個以上MS正在相同的TO上發送測距碼,則非常有可能在不同測距碼之間發生衝突並且測距碼的傳輸可能失敗。在衝突的情形中,MS可能需要運行隨機退避規程來推遲重傳並降低由於衝突而造成的傳輸失敗的概率。隨機退避規程可始於在具有預定義初始大小的退避窗中傳輸測距碼。每次當發生衝突時,退避窗大小可以被增大直至達到預定義的最大窗大小。以此方式,由於與其他測距碼衝突而造成傳輸失敗的概率被顯著降低。初始退避窗大小和最終退避窗大小可由服務BS 在上行鏈路信道描述符(UCD)廣播消息中預定義。例如,在初始測距期間,「初始測距退避開始」欄位和「初始測距退避結束」欄位的類型-長度-值(TLV)被包括在UCD消息中。然而,隨機退避不能迅速降低測距信道的負荷。事實上,可能要花費若干個退避傳輸來使測距信道的負荷穩定。本公開提議了能允許MS按估計的測距信道負荷來自適應地調整退避窗大小的方法。為了估計測距信道的負荷,MS可監視在若干幀裡收到的測距響應(RNG-RSP)消息。RNG-RSP消息可指示MS在其中可傳送測距碼的TO和幀號。由於RNG-RSP消息是廣播消息(連接標識符CID = OxFFFF),因此由相同BS服務的所有移動站都能接收並解析任何所廣播的RNG-RSP消息。如果MS觀察到大量RNG-RSP消息,則MS可知曉測距信道的負荷
很1 。圖5示出了估計測距信道荷載因子的過程。在過程500的開頭,在510處,MS可監視在幀號為j,j+Ι,…,j+N-1的N個連貫幀上分配給測距信道的TO數目,並計數這些幀上的TO總數
權利要求
1.一種用於無線通信系統的方法,包括監視在N個上行鏈路幀的時段上分配給測距信道的傳輸機會的數目L ;監視在M個上行鏈路幀中傳送的包含關於測距碼的信息的收到測距響應消息的數目K;在第M個上行鏈路幀之時或之後作為K和L的函數來估計測距信道荷載因子;以及基於所述測距信道荷載因子來調整測距退避窗的大小。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M^N0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在第M個上行鏈路幀之時或之後作為K和L 的函數來估計測距信道荷載因子包括估計K與L的測距信道荷載因子比。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基於所述測距信道荷載因子來調整測距退避窗的大小包括如果已發生所傳送的測距碼與所述系統中的其他測距碼之中的至少一個之間的第k 次接連衝突,並且所估計的測距信道荷載因子大於預定義閾值,則將測距退避窗的大小增大到比所述測距退避窗的先前大小大2倍以上,其中k > 1。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還包括如果已發生所傳送的測距碼與所述系統中的其他測距碼之中的至少一個之間的第k 次接連衝突,並且所估計的測距信道荷載因子不大於所述預定義閾值,則將所述測距退避窗的大小相對於所述測距退避窗的先前大小增大到2倍,其中k > 1。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還包括如果發生所傳送的測距碼與其他測距碼中的至少一個之間的首次衝突,則根據上行鏈路信道描述符(UCD)消息中指定的初始測距退避開始欄位的值來設置預退避窗大小。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還包括如果已發生所傳送的測距碼與所述系統中的其他測距碼之中的至少一個之間的首次衝突,並且所估計的測距信道荷載因子大於所述預定義閾值,則將所述測距退避窗的初始大小設置為相對於所述預退避窗大小大2倍以上的值。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還包括如果已發生所傳送的測距碼與所述系統中的其他測距碼之中的至少一個之間的首次衝突,並且所估計的測距信道荷載因子不大於所述預定義閾值,則將所述測距退避窗的初始大小設置為相對於所述預退避窗大小剛好大2倍的值。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測距退避窗的最大大小是基於所述UCD 消息中指定的初始測距退避結束欄位的值來確定的。
10.一種用於無線通信的裝置,包括用於監視在N個上行鏈路幀的時段上分配給測距信道的傳輸機會的數目L的邏輯;用於監視在M個上行鏈路幀中傳送的包含關於測距碼的信息的收到測距響應消息的數目K的邏輯;用於在第M個上行鏈路幀之時或之後作為K和L的函數來估計測距信道荷載因子的邏輯;以及用於基於所述測距信道荷載因子來調整測距退避窗的大小的邏輯。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M彡N。
12.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用於在第M個上行鏈路幀之時或之後作為K和L的函數來估計測距信道荷載因子的邏輯包括用於估計K與L的測距信道荷載因子比的邏輯。
13.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用於基於所述測距信道荷載因子來調整測距退避窗的大小的邏輯包括用於如果已發生所傳送的測距碼與所述系統中的其他測距碼之中的至少一個之間的第k次接連衝突並且所估計的測距信道荷載因子大於預定義閾值則將測距退避窗的大小增大到比所述測距退避窗的先前大小大2倍以上的邏輯,其中k > 1。
14.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還包括用於如果已發生所傳送的測距碼與所述系統中的其他測距碼之中的至少一個之間的第k次接連衝突並且所估計的測距信道荷載因子不大於所述預定義閾值則將所述測距退避窗的大小相對於所述測距退避窗的先前大小增大到2倍的邏輯,其中k > 1。
15.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還包括用於如果發生所傳送的測距碼與其他測距碼之中的至少一個之間的首次衝突則根據上行鏈路信道描述符(UCD)消息中指定的初始測距退避開始欄位的值來設置預退避窗大小的邏輯。
16.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還包括用於如果已發生所傳送的測距碼與所述系統中的其他測距碼之中的至少一個之間的首次衝突並且所估計的測距信道荷載因子大於所述預定義閾值則將所述測距退避窗的初始大小設置為相對於所述預退避窗大小大2倍以上的值的邏輯。
17.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還包括用於如果已發生所傳送的測距碼與所述系統中的其他測距碼之中的至少一個之間的首次衝突並且所估計的測距信道荷載因子不大於所述預定義閾值則將所述測距退避窗的初始大小設置為相對於所述預退避窗大小剛好大2倍的值的邏輯。
18.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測距退避窗的最大大小是基於所述 UCD消息中指定的初始測距退避結束欄位的值來確定的。
19.一種用於無線通信的設備,包括用於監視在N個上行鏈路幀的時段上分配給測距信道的傳輸機會的數目L的裝置;用於監視在M個上行鏈路幀中傳送的包含關於測距碼的信息的收到測距響應消息的數目K的裝置;用於在第M個上行鏈路幀之時或之後作為K和L的函數來估計測距信道荷載因子的裝置;以及用於基於所述測距信道荷載因子來調整測距退避窗的大小的裝置。
20.如權利要求19所述的設備,其特徵在於,M^N0
21.如權利要求19所述的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用於在第M個上行鏈路幀之時或之後作為K和L的函數來估計測距信道荷載因子的裝置包括用於估計K與L的測距信道荷載因子比的裝置。
22.如權利要求19所述的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用於基於所述測距信道荷載因子來調整測距退避窗的大小的裝置包括用於如果已發生所傳送的測距碼與所述系統中的其他測距碼之中的至少一個之間的第k次接連衝突並且所估計的測距信道荷載因子大於預定義閾值則將測距退避窗的大小增大到比所述測距退避窗的先前大小大2倍以上的裝置,其中k > 1。
23.如權利要求19所述的設備,其特徵在於,還包括用於如果已發生所傳送的測距碼與所述系統中的其他測距碼之中的至少一個之間的第k次接連衝突並且所估計的測距信道荷載因子不大於所述預定義閾值則將所述測距退避窗的大小相對於所述測距退避窗的先前大小增大到2倍的裝置,其中k > 1。
24.如權利要求19所述的設備,其特徵在於,還包括用於如果發生所傳送的測距碼與其他測距碼之中的至少一個之間的首次衝突則根據上行鏈路信道描述符(UCD)消息中指定的初始測距退避開始欄位的值來設置預退避窗大小的裝置。
25.如權利要求M所述的設備,其特徵在於,還包括用於如果已發生所傳送的測距碼與所述系統中的其他測距碼之中的至少一個之間的首次衝突並且所估計的測距信道荷載因子大於所述預定義閾值則將所述測距退避窗的初始大小設置為相對於所述預退避窗大小大2倍以上的值的裝置。
26.如權利要求M所述的設備,其特徵在於,還包括用於如果已發生所傳送的測距碼與所述系統中的其他測距碼之中的至少一個之間的首次衝突並且所估計的測距信道荷載因子不大於所述預定義閾值則將所述測距退避窗的初始大小設置為相對於所述預退避窗大小剛好大2倍的值的裝置。
27.如權利要求19所述的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測距退避窗的最大大小是基於所述 UCD消息中指定的初始測距退避結束欄位的值來確定的。
28.一種用於無線通信系統的電腦程式產品,所述電腦程式產品包括其上存儲有指令的計算機可讀介質,所述指令能由一個或更多個處理器執行且所述指令包括用於監視在N個上行鏈路幀的時段上分配給測距信道的傳輸機會的數目L的指令;用於監視在M個上行鏈路幀中傳送的包含關於測距碼的信息的收到測距響應消息的數目K的指令;用於在第M個上行鏈路幀之時或之後作為K和L的函數來估計測距信道荷載因子的指令;以及用於基於所述測距信道荷載因子來調整測距退避窗的大小的指令。
29.如權利要求觀所述的電腦程式產品,其特徵在於M> N。
30.如權利要求觀所述的電腦程式產品,其特徵在於,所述用於在第M個上行鏈路幀之時或之後作為K和L的函數來估計測距信道荷載因子的指令包括用於估計K與L的測距信道荷載因子比的指令。
31.如權利要求觀所述的電腦程式產品,其特徵在於,所述用於基於所述測距信道荷載因子來調整測距退避窗的大小的指令包括用於如果已發生所傳送的測距碼與所述系統中的其他測距碼之中的至少一個之間的第k次接連衝突並且所估計的測距信道荷載因子大於預定義閾值則將測距退避窗的大小增大到比所述測距退避窗的先前大小大2倍以上的指令,其中k > 1。
32.如權利要求28所述的電腦程式產品,其特徵在於,所述指令還包括用於如果已發生所傳送的測距碼與所述系統中的其他測距碼之中的至少一個之間的第k次接連衝突並且所估計的測距信道荷載因子不大於所述預定義閾值則將所述測距退避窗的大小相對於所述測距退避窗的先前大小增大到2倍的指令,其中k > 1。
33.如權利要求觀所述的電腦程式產品,其特徵在於,所述指令還包括用於如果發生所傳送的測距碼與其他測距碼之中的至少一個之間的首次衝突則根據上行鏈路信道描述符(UCD)消息中指定的初始測距退避開始欄位的值來設置預退避窗大小的指令。
34.如權利要求33所述的電腦程式產品,其特徵在於,所述指令還包括用於如果已發生所傳送的測距碼與所述系統中的其他測距碼之中的至少一個之間的首次衝突並且所估計的測距信道荷載因子大於所述預定義閾值則將所述測距退避窗的初始大小設置為相對於所述預退避窗大小大2倍以上的值的指令。
35.如權利要求33所述的電腦程式產品,其特徵在於,所述指令還包括用於如果已發生所傳送的測距碼與所述系統中的其他測距碼之中的至少一個之間的首次衝突並且所估計的測距信道荷載因子不大於所述預定義閾值則將所述測距退避窗的初始大小設置為相對於所述預退避窗大小剛好大2倍的值的指令。
36.如權利要求觀所述的電腦程式產品,其特徵在於,所述測距退避窗的最大大小是基於所述UCD消息中指定的初始測距退避結束欄位的值來確定的。
全文摘要
本公開的某些實施例提供了用於根據測距信道的負荷來決定測距退避窗的大小的自適應技術。移動站計數(510)在N個連貫幀上分配給測距信道的傳輸機會的總數L。移動站計數(520)在M個連貫幀上接收到的測距響應消息的總數K,並在第M幀結束時演算(530)測距信道荷載因子R為K與L之比。
文檔編號H04W74/08GK102257871SQ200980151871
公開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請日期2009年12月14日 優先權日2008年12月18日
發明者李國鈞, 金湯 申請人:高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