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良知為話題的作文
2024-07-22 13:32:47 1
作文一:良心在何處
人們常說:「動物是人類的朋友,保護動物,就是保護我們自己。」可是,人類是否將動物真的當成朋友看待呢?有些人為了掙錢,就大量捕殺野生動物,如山雞,穿山甲,貓頭鷹,青蛙等。他們把這些動物買給個大飯店,外國商販,活生生的動物變成了飯桌上的「野味」,哎,這是何等的慘不忍睹啊!
那些黑心的人們,你們只知道把自己的腰包填的鼓鼓的,你們哪知道這樣做會帶來多的的災難?們有青蛙,誰幫莊稼除掉害蟲?沒有貓頭鷹,誰來捉田裡的老鼠?沒有穿山甲,誰來除掉破壞樹木的白蟻?……這些有益動物,給人們貢獻了多少力量,難道我們們就這樣回報它們嗎?難道我們對動物做出的承諾就失效了嗎?難道你們就不怕遭到大自然的嚴厲懲罰嗎?你們的良知道德,人性又到哪裡去了?
朋友們,同學們,動物和我們人類有著相等的生存權利,它們也一樣有思想,有兒女情長,也一樣有尊嚴,朋友們,請趕快放下手中的獵槍,為了挽救那些瀕臨滅絕的珍貴動物們,不要做非法的買賣了!不要在不擇手段地傷害危在旦夕的野生動物了,生態災難不能重演!
作文二:扶起摔倒的良知
良知,是一個人成長的營養劑;良知,是一個社會前進的帆;良知,是一個國家長治久安的保證;良知,是人類存活於世界上必不可少的行囊!
何時,良知已摔倒?救人反成被告早已不是新鮮事,社會信任危機比經濟危機更來勢洶洶,強國變著法兒搶奪弱國從未停止……一切的一切,不禁讓人關上心房,個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但這樣的世界是不正常的,扶起摔倒的良知,已經刻不容緩。
福州老人突發高血壓倒地,周圍數十人,只有一名女子試圖去找老人身上有無帶藥,但被「好心人」制止,此後數小時再無人上前,直至老人氣絕身亡。這種事哪能不叫人捶胸頓足?假若某天倒在地上的是我們,當我們渴求被救助時,映入眼帘卻是一張張冷漠的臉,他們的心或許比他們的臉更冷。我們怎能不心寒?扶起摔倒的良知,是我們必須要做的事。良知,存在於我們的血液中,存在於我們的內心深處,找回他,喚醒他,我們才能活得心安理得。
「三聚氰胺」事件已經平息,「瘦肉精」接著上演,有色饅頭,毒豆芽,達文西家具,中國紅十字會又紛紛來襲。怕自己的孩子患腦結石,多少父母情願買外國奶粉;想著盤子裡的肉可能是「健美豬」,又有多少人選擇吃素,想著自己高價買來的外國家具竟是冒名頂替,想著自己捐給身處困境的人的錢不知用在何處,人們恐怕承受不起這種想像。當商家與企業追逐利益的同時,不知他們是否想過,自己也可能在遭受不良企業的侵害。物質財富不斷積累,但思想道德喪失殆盡的人,早晚有一天,他們只得在物質的島上孤獨生存。扶起摔倒的良知,讓社會真正成為人類的家園,人與人之間真正成為家人,沒有傷害,沒有欺騙,這正是當代青年人應該做的大事。
小悅悅時間刺痛了人們的神經,讓我們開始深思,在前進的路上,我們只顧追求財富,在被欺騙後,不再相信社會,以為這樣就可以免受傷害。當陳賢妹阿婆伸出手的那一刻,她證明:只有人與人用心交往,互相協助,我們才能真正地免受傷害。小悅悅走了,她留給了我們傷痛,留給了我們深思。扶起摔倒的良知,找回我們的愛與責任。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這是古人的志向,「吾身雖瘦,必肥天下」,這是溫總理的理想,找回良知找回責任,重建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與愛,則是千千萬萬個我們要去做的事。
作文三:用誠信守護良知的天空
一個人講信用,人們就會稱讚他,尊重他、信任他。
言而有信、一諾千金是我們祖先一代又一代偉給我們的美德。信用既是一種無形的力量,又是一種無形的財富,帶是連接友誼的無形紐帶。任何一個守信用的人都會得到他人的尊重。
從小就聽到一些大人評論誠信,有的人覺得誠信一文不值,是貶義詞;有的人說誠信只是一個小巧玲瓏、手工精美的工作花瓶,有來裝飾人類的品德;有的人說誠信是一個正派,維護人類。當今社會老實人維護著誠信,可大多數人都是一些手無寸鐵的老百姓,靠的是腳踏實地,勤勤懇懇,不耍一點小花招。往往有一些奸詐、虛偽的人,用自己的人格和尊嚴掘取財富,這些人就是不講誠信的人。
作為中華華民族的後繼者,要成才,就應該努力做守時、守信,言必信。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成長為可信、可靠、講信用的人。在祖國的大地上,長誠信的森林。
人以誠信為本。一個人一旦失去了誠信,將成為一個不誠實的人。一旦失去了誠信,身邊的人將一個個離開你,不再是你的朋友。你也將成為一個孤單的、寂寞的人。誠信兩字在人的生命中是多麼重要啊!
我們應該從小做個誠實守信的孩子,用誠信守護我們良知的的天空。
作文四:良知
曾經讀過這樣一個故事,某奶粉公司為擴大自己的知名度,開展一項「為聾啞兒童獻愛心」的行動。幾百名聾啞兒童統一著裝,在小操場上受獎領取屬於自己的一袋奶粉,有電視臺錄像,有公司經理的慷慨陳詞,有孩子們的「熱淚盈眶」。無奈天不作美,活動進行到高潮時卻下起雨來,於是收回奶粉,地點改設在教室裡,重新再來。
這種舉措放到經濟學裡,有一個新名詞,叫做「愛心廣告效應」。想來廣告的策劃者也真夠聰明,選擇了利用愛心來增加經濟效益,並選擇了社會的弱勢群體—聾啞兒童作為施恩對象,以博得人們的好感,從而對公司及其產品產生信任,仿佛多多購買,聾啞兒童就得以多多關懷。顯示自己的「良知」而「喚醒」他人的良知,把良知包裝出售,真是足夠高明。
對弱者的同情和援助本是人的良知中再自然不過的事情,是人道主義的起碼要求。堂堂一公司竟然在那些微薄的「愛心奶粉」中起動了歪腦筋,愣是把孩子們折騰得唇白臉青,使這一舉動完全喪失了本就寥寥的善意,豈不可鄙與可恨?
我不知道那一小袋劣質奶粉對於孩子們有多少實際的意義,但我清楚這將給公司帶來巨大的收益。相信在此之前公司一定算好這一細帳,於是他攜帶奶粉率領傳媒界浩浩蕩蕩開赴聾啞學校,把狹小的操場擠得水洩不通,把破敗的教學樓吵得搖搖欲墜,把原本活潑的孩子們弄得誠惶誠恐,這種包裝良知的行為,本身就是一種對良知的踐踏。
商品經濟的大潮早已襲遍全球,在這個日益商品化的社會中,我們更應該保持一點人性的尊嚴,把愛心商品化,把良知商品化,實際上就是對人類尊嚴的踐踏!
社會的發展不應以人性的淪喪為代價。社會的進步更應以文明的進步為標誌。拋棄那些包裝的良知假象,我們呼喚的是良知的真正回歸!
作文五:良心的歸宿
當良心在邪惡與正義之間徘徊時,請不要彷徨,鼓起勇氣去尋找良心永恆的歸宿。那裡風和日麗,鳥語花香,沒有你爭我奪,沒有功名利祿,有的只是玩耍嬉戲,純潔自然,一切都是那麼的和諧美好。在良心的歸宿中可以找到安慰、幸福、快樂。
良心的歸宿是奉獻。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在感動中國的得獎名單中有這麼一個名字「微塵」。他並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群體,更是一種精神。在多個捐款名單上出現「微塵」這個名字時,引導了許多像「微塵」一樣默默奉獻,發揚崇尚道義,患難相恤,不圖回報的傳統美德。奉獻,既利於別人,又益於自身。在奉獻的過程中可以提高自身素質,陶冶情操,還可以使自身價值得到升華。
良心的歸宿是真實。真實是自然,是淳樸,擁有無限的親和力。作為學生,我們也會時常迷茫。比如考試是否作弊,作弊可以得到高分,可以得到讚美和掌聲,但卻躲不過良心的敲打,審判。也許這不會被人知道,並不需要提心弔膽,但良心卻始終不會背棄我們。看一個人的狀態,就要看他醒來時的樣子,一個真實生活的人,是可以平靜對待生活的。厭倦了凡世的爾虞我詐之後,找到良心的歸宿之後,心靈是充實的,踏實的。
良心的歸宿是面對。有良心去面對是一種勇敢。在二戰結束後的時間裡,人們對日德法西斯充滿了敵視,而德國總統卻在猶太人面前下跪,懺悔他們以前犯下的滔天罪行。他的這一跪,並不是受到人們的唾棄,而是贏得了全世界人民的尊重和讚賞,而且在與許多國家外交關係上也冰釋前嫌,經濟文化交流也得到了更好的發展。當一個人能夠面對歷史,他的靈魂已經變得純潔。在他跪下之前,也許也經過了整夜的掙扎,但是,良心賜予了他勇氣,讓他選擇了光明。但相比之下,日本就更加可惡,不但不正視,還扭曲了歷史。難道他們的良心被狗吃了嗎?沒有良心,那麼根本就不配稱作「人」。希望上帝能發慈悲,讓他們做一回人。
良心的歸宿離我們並不遙遠,心懷善念,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
作文六:良心無價
如果以「什麼東西不能賣」為題向10位商界人士發問,恐怕會有10個不同的答案。這很正常,每個人的個性、習慣、修養等均不相同.我們似也沒有強求人家一致的必要。但是我想,至少有一樣東西大家都不能賣,那就是良心。
良心.說白了.是指人們對是非的發自內心的正確認識,特別是跟自己的行為有關的正確認識。良心無價,它是人類最寶責的精神財富;良心無價,它是為人處世的最高準則;良心無價,它是精神家園裡的最美。花朵」……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有沒有良心決定著一個人的形象}而對於一個經商者來說,則不僅關係到個人的形象.而且直接關係到消費者的利益,不可等閒視之。
材料中所述豆腐坊主人的話之所以讓人感動,是因為樸實的語言中道出了做人的準則。這位普普通通的豆腐坊主人之所以放著錢不掙而果斷地停業,我們可以用很多理由去解釋,但我覺得,最主要的還是他仍固守著一片純淨的精神家園,而精神家園裡最鮮豔的「花朵」.則是他那顆對他人負責對自己負責、充滿濃濃愛意的良心!
他深知良心的寶貴,所以格外珍惜它。遺憾的是,並非所有的「老闆」都像他那樣珍惜良心。君不見.在「孔方兄」的誘惑下。一些人早把良心拋到九霄雲外去了。理由倒也充分:「這年頭兒,無*不商,良心值幾個錢?」在他們眼中,精神與肉體、人格與尊嚴都可以堂而皇之地拿到市場上討價還價。於是,坑蒙拐騙理直氣壯,假冒偽劣暢行於市,「宰人之刀」到處高懸;此時,一些所謂的「文人」也不甘寂寞.炮製出一部部「拳頭+枕頭」的「商品」,急不可特地投向文化市場……凡此種種.究其實,或曰「金錢至上」、「道德滑坡」、「道德淪喪」,其實.不如說是良心連同商品一起賣掉了更貼切!
或日:這些人意識上、行為上產生種種「異化竹的原因,是客觀上受到封建意識和資產階級意識的侵蝕,是社會道德維護體系不完善和少數壞人的彩響.是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時期一些社會因素對人們心理、行為的綜合作用。隨著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和規範化,這種情況將會消失。這話有些道理.事實上卻不盡然。人之所以區別幹動物,不就是因為有思想、有感情、有道德、有辨別是非的能力嗎?那位豆腐坊主人乃至更多的善鳧的人們.其言行已完全證明:只要守住精神家園,守住良心,即使是物慾橫流百般誘惑.也會坐懷不亂的;喪失了良心.即使市場再規範.那些坑蒙拐騙的行為也不會絕跡。
清不要再尋找什麼客觀理由了。我們需要守住精神家園,讓我們在良心構築成的崇高面前保持應有的敬畏吧。當我們左右徘徊幾欲迷途時,清緊緊捏住自己的良心屯。這樣,我們便有了生存的自信。——這恐估不僅僅是對商界人士的忠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