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傷外用藥膏的製作方法
2023-12-08 04:10:36 2
專利名稱:骨傷外用藥膏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骨傷外用藥膏,應用於人體骨折及軟組織挫傷、扭傷的治療。
背景技術:
治療骨外傷,西醫將骨折部位對正整復後用石膏固定著,再配以消炎藥, 令創傷部位自然生長骨痂癒合。這種治療方法讓患者住院治療時間長、痛苦多、 費用高。中醫則採用外敷膏藥治療骨外傷,這已有非常悠久的歷史。常見的民間 膏藥如狗皮膏、金絲膏、金不換膏等,從藥效看,它們多要求患者相繼使用多貼 才能康復,當創傷面積大需要同時使用多貼時,還會引起患者一些諸如發燒、過 敏、起膿泡等副作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上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無任何毒副作用、 能快速止痛、消腫散瘀、見效快、療程短、減少患者痛苦和經濟負擔的骨傷外用 藥膏。
本發明的目的可以通過下述技術方案達到骨傷外用藥膏,其特徵是由下 列重量組分均勻混合的藥散粉以1: 1. 7 2. 0的重量比例兌入蜂蜜拌勻製成的藥
膏白芷粉末8 11份、大黃粉末3 7份、梔子粉末8 11份、乳香粉末3 7 份、沒藥粉末3 7份、桃仁粉末3 7份、骨碎補粉末3 7份、木賊草粉末3 7份、赤芍粉末3 7份、紅花粉末3 7份。
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
(1) 可以根據骨傷部位的大小,靈活施藥,外加固定。
(2) 骨折整復後,檢査、觀察病情,更加方便。更有效地預防移位。
(3) 五天換一次藥,換藥簡單方便,減小移位風險。
(4) 止痛快,消腫快,骨痂生長快,大大減少病人的痛苦,又減輕病人的經濟 負擔。
(5) 藥源廣,加工簡單,成本低。
(6) 用於骨折。跌打扭傷,無過敏、不發癢等副作用。
(7) 臨床應用中,用藥1次痛止、腫消。
具體實施例方式
本發明下面作進一步的說明。各重量組分在《中藥臨床手冊》(上海中醫學 院方藥教研編,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1977年6月第1版)中的介紹如下-
1、白芷。藥用傘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芷或川白芷的根。處方用名白 芷香白芷。功效祛風解表,止痛,消腫排膿,燥溼止帶。2、 大黃。藥用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掌葉大黃或藥大黃等的根莖。處方用名 生軍生川軍生錦紋生大黃制軍制川軍制大黃酒川軍。功效攻積導滯,
瀉火涼血,行瘀通經。
3、 梔子。藥用茜草科常綠灌木梔子樹的成熟果實。處方用名炒山梔焦山梔 黑山梔生山梔。功效清熱瀉火,涼血解毒。
4、 乳香。藥用橄欖科喬木卡氏乳香樹及同屬植物切傷皮部所採得的油膠樹脂。 處方用名制乳香乳香燻陸香。功效活血止痛,生肌。
5、 沒藥。藥用橄欖科灌木或小喬木沒藥樹或其他沒藥屬植物皮部傷口滲出的 油膠樹脂。處方用名制沒藥炙沒藥。功效活血止痛,生肌。
6、 桃仁。藥用薔薇科落葉小喬木桃的成熟種仁。處方用名桃仁桃仁泥光 桃仁。功效活血祛瘀,潤腸。
7、 骨碎補。藥用水龍骨科常綠草本植物槲蕨的根莖。處方用名骨碎補申姜 毛薑猴姜。功效補腎,續傷。
8、 木賊草。藥用木賊科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木賊的全草。處方用名木賊草 功效疏風熱,退翳膜。
9、 赤芍藥。藥用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芍藥、草芍藥及川赤芍的根。處方用 名赤芍京赤芍炒赤芍。功效..清熱涼血,活血散瘀。
10、 紅花。藥用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紅花的筒狀花。處方用名紅花杜紅花白 平子。功效活血祛瘀,通經。
將上述每種組分的中草藥材經過挑選去除雜質,日曬烘乾去潮,粉碎,過 80目篩,製作成粉末組分。然後按下述用量配製藥散粉,每份10克
白芷粉末8 11份、大黃粉末3 7份、梔子粉末8 11份、乳香粉末3~7 份、沒藥粉末3 7份、桃仁粉末3 7份、骨碎補粉末3 7份、木賊草粉末3 7份、赤芍粉末3 7份、紅花粉末3 7份。
藥散粉最佳配製比例為-
白芷粉末10份、大黃粉末5份、梔子粉末10份、乳香粉末5份、沒藥粉 末5份、桃仁粉末5份、骨碎補粉末5份、木賊草粉末5份、赤芍粉末5份、紅 花粉末5份。
配製時,按各組份用量準確稱重、混合均勻,即製得藥散粉。將藥散粉一 個重量單位兌入1. 7 2. 0個重量單位的蜂蜜,使用不鏽鋼直片攪拌均勻即可制 得本發明藥膏。使用時,只要將本發明藥膏平攤在包紮棉布上,厚度5毫米,平攤面積視
創傷面大小而定,以藥膏能夠全面覆蓋創傷面為準。然後再把平攤的藥膏包紮在 創傷面上外加固定。五天換藥一次。大部分患者無需換藥, 一次即可痊癒。少數
患者連續2次用藥即痊癒。幾乎沒有使用3次或3次以上才能痊癒的。
下面是幾個治癒的病例。(1)林華英,女,62歲,家住南平石油公司職工 宿舍。於2000年初,右臂天骨骨折。經多家醫院治療數月,還是腫大青紫,仍 用三角巾掛著,後用本發明藥膏l次,腫全退,去掉掛在脖子上的三角巾,活動 自如。1次治癒。2004年12月16日下午,從兩張木方凳架上近1米高處踩空跌 下,腰背臂各處疼痛難忍,不能轉體,躺下不能翻身,咳嗽也痛,深夜12點也 痛得不能入睡。半夜求醫。使用本發明藥膏敷上外加膠布貼上,10分鐘後疼痛 開始減輕,接著疼痛全無,回家去睡。 一次治癒。2007年初騎自行車上街時被 摩託車撞倒在地,送醫院住院治療。出院後,胸部(乳頭下方)處仍是疼痛,坐 立不安,即來求醫。使用本發明藥膏貼上, 一次痛止,治癒,多年來天氣變化也 不再疼痛。
(2) 同上林華英的女婿,右鎖骨骨折。經公費治療,效果差,又痛又腫。 改用本發明藥膏,外用一次,痛止,腫消。五天後換藥一次鞏固,治癒。
(3) 林諜春,男,53歲,江西省廣豐縣家壇村人,在南平打工。於2002 年騎摩託車過村內相鄰房屋間的過道橋時跌入橋下溝中。摩託車從1米高處懸空 砸下,右大腿骨骨折等多處傷。先後由醫院及民間名醫治療。躺在床上疼痛徹夜 難眠,十分痛苦。經其同鄉工友指點後來求醫,改用本發明藥膏,當日痛止,次 日能扶牆緩慢行走,先後共用藥膏2次。14天後能跟隨其妻鄭氏身後一同運煤。 治癒。
權利要求
1、骨傷外用藥膏,其特徵是由下列重量組分均勻混合的藥散粉以11.7~2.0的重量比例兌入蜂蜜拌勻製成的藥膏白芷粉末8~11份、大黃粉末3~7份、梔子粉末8~11份、乳香粉末3~7份、沒藥粉末3~7份、桃仁粉末3~7份、骨碎補粉末3~7份、木賊草粉末3~7份、赤芍粉末3~7份、紅花粉末3~7份。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骨傷外用藥膏,應用於人體骨折及軟組織挫傷、扭傷的治療。它由下列重量組分均勻混合的藥散粉以1∶1.7~2.0的重量比例兌入蜂蜜拌勻製成的藥膏白芷粉末8~11份、大黃粉末3~7份、梔子粉末8~11份、乳香粉末3~7份、沒藥粉末3~7份、桃仁粉末3~7份、骨碎補粉末3~7份、木賊草粉末3~7份、赤芍粉末3~7份、紅花粉末3~7份。具有靈活施藥;檢查、觀察病情,更加方便;換藥簡便,減小移位風險;止痛快,消腫快,骨痂生長快,大大減少病人的痛苦;藥源廣等優點。
文檔編號A61K9/06GK101496875SQ20091011129
公開日2009年8月5日 申請日期2009年3月13日 優先權日2009年3月13日
發明者林炳堂 申請人:林炳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