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輪發電機軸密封系統真空淨化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2-01 23:32:56 4
專利名稱:汽輪發電機軸密封系統真空淨化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真空淨化裝置,尤其是一種汽輪發電機軸密封系統真空淨化
直O
背景技術:
採用氫氣冷卻的發電機組,為了防止發電機內部氫氣通過轉子與端蓋處的間隙向 外洩漏,在發電機端蓋處設置了專門的密封裝置;目前大多採用雙流環密封油系統,此系統 由空側油和氫側油兩個相對獨立的供油系統組成,運行時,氫側油直接與發電機內部的氫 氣直接接觸,若氫側油中溶有有害氣體和水份,則油中溶有的氣(汽)體會揮發到發電機內 部,而使發電機內部的氫氣純度降低,威脅發電機組的安全運行;發電機組的實際運行中, 會出現氫側油箱油位過低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氫側油箱內部的浮球會自動打開,溶有有 害氣體的空側油就補入氫側油箱,造成氫側油中也溶有有害氣體,進而汙染了發電機內部 的氫氣,使發電機氫氣純度下降。氫氣純度降低對發電機運行造成的具體危害是(1)增加發電機的風摩損耗,降低發電機效率。(2)降低發電機的冷卻效率。(3)增加了發電機的提純用量,降低了發電機運行的經濟性。(4)降低了發電機運行的安全性。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提前對補入氫側油箱 內的空側油進行真空淨化處理,除去油中所含的有害氣體及水份,防止空側油對氫側油的 汙染,提高發電機氫氣運行的純度,保證發電機安全和經濟的運行的汽輪發電機軸密封系 統真空淨化裝置。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下述技術方案一種汽輪發電機軸密封系統真空淨化裝置,包括空側供油管路,空側供油管路上 分支出一補油管路,補油管路上依次串接節流孔和氫側油箱補油閥後與氫側回油箱連通, 節流孔與氫側油箱補油閥之間的補油管路上並聯有淨化裝置。所述淨化裝置包括進油管路、真空油箱、出油管路和出氣管路,所述進油管路上依 次串接進油截止閥、進油電磁閥、電加熱器後從真空油箱的一側下部伸入其內,且進油管路 依次再與真空油箱內的真空油箱浮球閥、旋轉霧化噴嘴串接,真空油箱內霧化噴嘴下部設 有淋雨盤;真空油箱的底部引出有出油管路,出油管路上依次串接有供油泵、濾油器、單向 閥和出口截止閥後與補油管路接通;在供油泵出口與真空油箱之間連接有溢流閥;真空油 箱側面上部分別裝設有光電開關和進氣電磁閥,真空油箱一側面上設有液位開關;真空油 箱頂部的引出有出氣管路,出氣管路上依次串接有冷凝器、真空電磁閥和真空泵,在冷凝器 底部裝有排汙閥。[0012]本實用新型利用真空薄膜蒸發原理提前對補入氫側油箱內的空側油進行真空淨 化處理,除去油中所含的有害氣體及水份,防止空側油對氫側油的汙染,提高了發電機氫氣 運行的純度,從而保證發電機安全和經濟的運行。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其中1.節流孔,2.進油截止閥,3.進油電磁閥,4.電加熱器,5.真空油箱浮球閥, 6.旋轉霧化噴嘴,7.淋雨盤,8.供油泵,9.濾油器,10.單向閥,11.出油截止閥,12.真空油 箱,13.冷凝器,14.真空電磁閥,15.真空泵,16.溢流閥,17.補油管路,18.氫側油箱補油 閥,19.氫側回油箱,20.空側供油管路,21.液位開關,22.進油管路,23.出油管路,24.出 氣管路,25.排汙閥,26.光電開關,27.進氣電磁閥。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如圖1所示,一種汽輪發電機軸密封系統真空淨化裝置,包括空側供油管路20,空 側供油管路20上分支出一補油管路17,補油管路17上依次串接節流孔1和氫側油箱補油 閥18後與氫側回油箱19連通,節流孔1與氫側油箱補油閥18之間的補油管路17上並聯 有淨化裝置,且淨化裝置的進油管路22和淨化裝置的出油管路23分別連接在補油管路17 上的靠近節流孔1和氫側油箱補油閥18處。淨化裝置進油管路22上依次串接進油截止閥2、進油電磁閥3、電加熱器4後自側 下部伸入真空油箱12,然後又依次串接真空油箱浮球閥5、旋轉霧化噴嘴6,真空油箱12內 設有淋雨盤7 ;淨化裝置出油管路23自真空油箱12下部引出,依次串接有供油泵8,濾油器 9,單向閥10,出口截止閥11,然後與補油管路17接通;在供油泵8出口與真空油箱12之間 連接有溢流閥16 ;真空油箱12側上部裝設有光電開關26和進氣電磁閥27,真空油箱12 — 側面上設有液位開關21,真空油箱12的出氣管路24自真空油箱12上部引出,依次串接有 冷凝器13、真空電磁閥14、真空泵15,在冷凝器13底部裝有排汙閥25。其工作原理是空側供油管路20內的空側油流經補油管路17上的節流孔1後,由於真空泵15的 抽吸作用,空側油會首先進入淨油裝置進油管路22內,依次流經進油截止閥2、進油電磁閥 3、電加熱器4、真空油箱浮球閥5,然後被旋轉霧化噴嘴6霧化,這樣在真空油箱12內的真 空狀態作用下,油中的氣體和水份被脫出,達到淨化的目的,淋雨盤7可以增加油液的脫氣 面積,使油液進一步得到淨化。油中脫出的氣(汽)體依次通過冷凝器13、真空電磁閥14後,被真空泵15排出;被 冷凝的汙液流到冷凝器13底部,經排汙閥25排出,油液在真空狀態下會產生大量的氣泡, 當真空油箱12內的氣泡高度超過光電開關26的安裝高度時,光電開關26會控制進氣電磁 閥27打開,使一小部分空氣進入真空油箱12內,消除真空油箱12內的氣泡,防止油液被真 空泵15排出。經過淨化的油液被供油泵8抽出,依次流經濾油器9,單向閥10,出口截止閥11,然 後流入補油管路17,由於在設計時供油泵8的出口流量大於氫側油箱19所需的補油量,所以流入補油管路17內被淨化的油液一部分通過氫側油箱補油閥18補入氫側油箱19,另一 部分則與流經節流孔1的空側補油匯合再次進入真空油箱12內進行真空淨化處理;這樣就 可以確保補入氫側油箱19內的油液是經過脫氣(汽)後潔淨的油,從而保證了發電機氫氣純 度可以維持在很高的狀態下長期運行,提高了發電機運行的安全性和經濟性。節流孔1可以縮小補油管路17的通流面積,防止已經淨化的油液混流入空側供油 管路20內,而降低淨化裝置的效率。淨化裝置投入運行時,若真空油箱12內的油位過高,則液位開關21動作,使淨化 裝置斷電停運,真空電磁閥14和進油電磁閥3均關閉,防止了油液的洩漏,單向閥10可以 防止油液倒流入真空油箱12內,溢流閥16起保護供油泵8的作用,防止泵超壓運行;當淨 油裝置由於某種原因停運時,空側供油管路20內的空側油也會直接通過節流孔1、氫側油 箱浮球閥18補入氫側油箱19,繼續維持發電機組的運行,不至於引起停機事故。
權利要求一種汽輪發電機軸密封系統真空淨化裝置,包括空側供油管路,其特徵在於空側供油管路上分支出一補油管路,補油管路上依次串接節流孔和氫側油箱補油閥後與氫側回油箱連通,節流孔與氫側油箱補油閥之間的補油管路上並聯有淨化裝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輪發電機軸密封系統真空淨化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淨 化裝置包括進油管路、真空油箱、出油管路和出氣管路,所述進油管路上依次串接進油截止 閥、進油電磁閥、電加熱器後從真空油箱的一側下部伸入其內,且進油管路依次再與真空油 箱內的真空油箱浮球閥、旋轉霧化噴嘴串接,真空油箱內霧化噴嘴下部設有淋雨盤;真空油 箱的底部引出有出油管路,出油管路上依次串接有供油泵、濾油器、單向閥和出口截止閥後 與補油管路接通;在供油泵出口與真空油箱之間連接有溢流閥;真空油箱側面上部分別裝 設有光電開關和進氣電磁閥,真空油箱一側面上設有液位開關;真空油箱頂部的引出有出 氣管路,出氣管路上依次串接有冷凝器、真空電磁閥和真空泵,在冷凝器底部裝有排汙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輪發電機軸密封系統真空淨化裝置,包括空側供油管路,空側供油管路上分支出一補油管路,補油管路上依次串接節流孔和氫側油箱補油閥後與氫側回油箱連通,節流孔與氫側油箱補油閥之間的補油管路上並聯有淨化裝置。本實用新型利用真空薄膜蒸發原理提前對補入氫側油箱內的空側油進行真空淨化處理,除去油中所含的有害氣體及水份,防止空側油對氫側油的汙染,提高了發電機氫氣運行的純度,從而保證發電機安全和經濟的運行。
文檔編號B01D19/00GK201676562SQ201020202359
公開日2010年12月22日 申請日期2010年5月25日 優先權日2010年5月25日
發明者王彥軍 申請人:王彥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