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實施集中控制作業的多功能溫室大棚的製作方法
2023-12-01 20:53:56 1
專利名稱:可實施集中控制作業的多功能溫室大棚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農業耕作基礎設施,具體涉及一種可對大棚內實施集中控制地噴水、降溫,施肥、噴灑農藥以及滴灌等多種農事作業的,且具有較高承壓強度的多功能溫室大棚。
我國是農業大國,人口眾多,基礎設施落後,長期以來我國一直沿襲出傳統的農業耕作方式,受氣候、環境的影響較大。我國地域遼闊,緯度跨度大,南方可耕作兩季、三季乃至四季,而北方特別是東北、西北地區僅能耕作一季,造成了土地資源的浪費。現代農業科技的發展,改變了「靠天吃飯」的狀況,能夠營造適宜耕作的小環境的溫室技術得到了快速地發展、推廣與普及。不盡可用於種植,還可用於養殖,特別能夠滿足現代農業集約化經營管理的要求。由於我國經濟基礎弱,特別是廣大的農村經濟條件還比較差,在推廣大棚技術的初期,多採用因地制宜,因陋就簡的方式,根據地區的條件建造溫室大棚,這種大棚僅能滿足架構空間和保溫的基本需要,功能單一,作為整體框架僅能起支撐架空作用。標準化、集成化程度低,不便於工廠化加工製作、拆裝和運輸。而且易損壞,循環使用周期短,維護成本高。為此本設計人經過多年的革新研究,開發出了一種可對大棚內實施集中控制地噴水、降溫,施肥、噴灑農藥以及滴灌等多種農事作業的,且具有較高承壓強度的多功能溫室大棚,經試用效果良好。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易於工廠化標準化加工製作,拆裝、運輸方面,具有噴水、降溫,施肥、噴灑農藥以及滴灌等多種功能,並具有高承壓強度的溫室大棚。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主要由立柱、主橫梁、棚杆以及基礎幾部分組成,主橫梁為中空結構,其內部與沿其縱向均布的噴水管相聯通,噴水管的兩端分別裝有噴咀,棚杆沿大棚縱向展布,其頂部通過立杆固結於主橫梁上,中空的主橫梁通過一根中空的立柱及主供液管與供液系統相聯。
本實用新型採用中空的主橫梁、供液立柱結構,同時可配置滴灌系統使大棚具有了噴水、降溫,施肥、噴灑藥劑以及滴灌等多種功能。呈對稱弧形的棚杆結構增強了大棚的抗壓強度,不易積水、積雪,提高了防風吹和雪壓的能力。因此,本實用新型的多功能溫室大棚,可以集中控制地在室外實施多種農事作業,降低了作業者的勞動強度,保護了其免受藥劑及惡劣環境的危害。同時克服了傳統大棚強度低,抗風吹、雪壓能力弱的弊端。從而延長了大棚的使用壽命,降低了大棚的使用成本,提高了投入產出比和綜合經濟效益,為溫室大棚技術的推廣普及提供了技術上的保障。
以下結合附圖與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但本實用新型不限於附圖所示。
圖1為本實用新型多功能溫室大棚整體結構之半剖主視示意圖;圖2為
圖1之AA向視圖;圖3為
圖1之BB向視圖。
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主要由立柱1、主橫梁2、棚杆3以及基礎幾部分組成,主橫梁2為中空結構,其內部與沿其縱向均布的噴水管4相聯通,噴水管4的兩端分別裝有噴咀5,棚杆3沿大棚縱向展布,其頂部通過立杆6固結於主橫梁4上,中空的主橫梁4通過一根中空的立柱7及主供液管11與供液系統的出液口11相聯。
供液系統之供液泵8的進液口分別與供水池9和肥料、藥劑液池10相聯通。主供液管11一路通過空心立柱7聯通作為噴淋主管的主橫梁2,另一路聯通滴灌主管12。滴灌主管12可根據需要連接不同數量的通用滴灌管。
大棚的兩端通過立杆13支撐棚杆3,其中一端設有門杆14。
主橫梁2的管徑為40mm。噴水管4的管徑一般為15-20mm,相鄰兩管之間的距離為3.5-4.0m。噴咀5為水量可調的自動旋轉水咀。既作主橫梁,又作主噴淋管,一般可採用鍍鋅鋼管,或耐腐蝕高強度的複合管材製作。
棚杆3呈對稱弧形的,其弧度大小根據大棚的跨度及防積水、積雪的具體要求綜合設計。棚杆3的截面直徑為15mm,相鄰兩桿之間的距離為80-90mm,通過立杆6固結於主橫梁上。棚杆3可以採用管材,也可以採用強度相當的杆材,一般採用價格低廉的鍍鋅鋼管制作。立杆6與主橫梁之間可以採用連接件連接,也可以採用焊接等其他固結方式連接。
立柱1的管徑為50mm,相鄰兩管之間的距離為3.0-3.5m。供液立柱7位於主橫梁2的中部。一般長度的大棚,採用一根供液立柱7並設置於大棚的中部即可滿足噴水、施肥對均勻性的要求。立柱1與主橫梁2之間一般採用連接件連接,也可以焊接。
本實用新型的特點1、中空的主橫梁2和噴水管4等組成的噴灌裝置,既可以用於棚水灌溉,又可用於噴藥施肥;底部的滴灌主管12通過供液系統可實現滴灌作業。
2、可實現多種農事作業的集中控制。可集中噴灌、滴灌、降溫、施肥以及噴灑藥劑,既可將葉肥或藥劑之間通過噴淋噴灑到枝葉上,也可將肥料或藥劑直接通過滴灌施於根部,從而可以有效地提高肥料和藥劑的作用效果。
3、具有適時降溫的功能,可根據大棚的溫度情況對其實施降溫作業,改善作物的生長條件,減少病蟲害的發生。
4、由於實現了集中控制地在室外實施多種農事作業,降低了作業者的勞動強度,保護了其免受藥劑及惡劣環境的危害。
5、較現有的簡易溫室大棚增加了中央立柱和主橫梁,提高了大棚的承壓強度,提高了防風吹、雪壓的能力,克服了傳統大棚框架只能起到架構空間的作用,而且強度低,抗風吹、雪壓能力弱的弊端。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可實施集中控制作業的多功能溫室大棚技術,不僅具有能夠實施噴水、降溫,噴藥、施肥以及滴灌等多種農事作業的功能,而且棚體具有較高的承壓強度,從而延長了大棚的使用壽命,降低了大棚的使用成本,提高了投入產出比,為溫室大棚技術的推廣普及提供了技術上的保障。因此,實施本實用新型必將能夠取得可觀的經濟效益和良好的社會效益。
權利要求1.一種可實施集中控制作業的多功能溫室大棚,主要由立柱(1)、主橫梁(2)、棚杆(3)及基礎幾部分組成,其特徵是主橫梁(2)為中空結構,其內部與沿其縱向均布的噴水管(4)相聯通,噴水管(4)的兩端分別裝有噴咀(5),棚杆(3)沿大棚縱向展布,其頂部通過立杆(6)固結於主橫梁(4)上,中空的主橫梁(4)通過一根中空的立柱(7)及主供液管(11)與供液系統相聯。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實施集中控制作業的多功能溫室大棚,其特徵是主供液管(11)一路通過空心立柱(7)聯通作為噴淋主管的主橫梁(2),另一路聯通滴灌主管(12)。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實施集中控制作業的多功能溫室大棚,其特徵是供液系統之供液泵(8)的進液口分別與供水池(9)和肥料、藥劑液池(10)相聯通。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實施集中控制作業的多功能溫室大棚,其特徵是噴水管(4)的管徑為15-20mm,相鄰兩管之間的距離為3.5-4.0m。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實施集中控制作業的多功能溫室大棚,其特徵是棚杆(3)呈對稱弧形的,其截面直徑為15mm,相鄰兩桿之間的距離為80-90mm。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實施集中控制作業的多功能溫室大棚,其特徵是立柱(1)管徑為50mm,相鄰兩管之間的距離為3.0-3.5m,其上端通過與主橫梁(2)相固結。
7.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實施集中控制作業的多功能溫室大棚,其特徵是主橫梁(2)管徑為40mm。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實施集中控制作業的多功能溫室大棚,其特徵是噴咀(5)為水量可調的自動旋轉水咀。
9.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實施集中控制作業的多功能溫室大棚,其特徵是供液立柱(7)聯通於主橫梁(2)的中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可實施集中控制作業的多功能溫室大棚。其主橫梁(2)為中空結構,其內部與沿其縱向均布的噴水裝置相聯通,棚杆(3)通過立杆(6)固結於主橫梁(2)上;供液系統通過主供液管(11),分別聯通主橫梁(2)構成噴淋系統和滴灌系統。該溫室大棚具有噴水、降溫、施肥、噴灑藥劑以及滴灌等多種功能,克服了傳統大棚只起架構空間及保溫作用,且承壓強度低,抗風吹、雪壓能力弱的弊端,延長了大棚的使用壽命,降低了使用成本,提高了投入產出比。
文檔編號A01G9/14GK2419815SQ002230
公開日2001年2月21日 申請日期2000年5月19日 優先權日2000年5月19日
發明者舒智 申請人:舒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