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外殼加工方法及模具的製作方法
2023-12-01 22:34:36 1
手機外殼加工方法及模具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一種手機外殼加工方法及模具。
【背景技術】
[0002]傳統的手機外殼加工工藝包括以下步驟:下毛坯料;NC粗銑;納米注塑;NC細銑;後處理。毛坯料為扁平的長方體,下料後直接對毛坯料粗銑,將其大部分銑掉以形成手機外殼的基本形狀。這種加工方法存在以下缺點:1、對原材料的利用率非常低,只有35%,造成材料成本很大的浪費;2、NC加工時間長,每件產品都需要65分鐘,生產效率很低;3、設備投資大;4、產品生產良率低,只有60%。
【發明內容】
[0003]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手機外殼加工方法及模具。
[0004]為了達到以上目的,本發明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手機外殼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下毛坯料;
步驟二:通過模具對毛坯料進行冷擠後成形為外殼坯料;
步驟三:對外殼坯料進行NC粗銑;
步驟四:NC粗銑後進行納米注塑;
步驟五:納米注塑後進行NC細銑。
[0005]進一步地,步驟二中,冷擠成形為外殼坯料後,對外殼坯料進行旋切,除去其四周的廢邊,之後再進行步驟三。
[0006]進一步地,步驟五完成後,進行後處理加工。
[0007]本發明還提供了另一技術方案:一種用於上述的手機外殼加工方法的模具,它包括具有能夠放置毛坯料的型腔的成形下模、與成形下模相連接的下限位部、能夠插入型腔內並擠壓毛坯料的成形衝頭、與成形衝頭相連接並能夠與下限位部相移動配合的上限位部。
[0008]進一步地,噹噹模具處於合模狀態時,成形衝頭插入型腔,上限位部與下限位部相配合連接,噹噹模具處於開模狀態時,成形衝頭脫離型腔,上限位部與下限位部相脫離。
[0009]進一步地,當模具處於合模狀態時,上限位部插入下限位部的內側。
[0010]進一步地,模具還包括下本體、連接在下本體上的多個導向柱、上本體、連接在上本體上並與導向柱相對應滑動配合的多個導向槽,成形下模連接在下本體上,上限位部和成形衝頭連接在上本體的下方。
[0011 ]更進一步地,當模具處於開模狀態時,導向槽與導向柱相脫離,當模具處於合模狀態時,導向柱插入導向槽O
[0012]更進一步地,當模具處於合模狀態時,下限位部的頂端與上本體相抵。
[0013]進一步地,該模具用於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手機外殼加工方法的步驟二中。
[0014]由於採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手機外殼加工方法及模具,通過對毛坯料先進行冷擠,再進行NC粗銑,相較現有技術具有以下優點:
1.對原材料的利用率高,達到85%,大大減少了對材料的浪費,降低了材料成本;
2.經過冷擠之後的外殼坯料已經基本形成外殼的形狀,再進行NC粗銑,使每件產品的NC粗銑加工時間只需25分鐘,只有原來的三分之一的時間,極大地縮短了加工時間,提高了效率;
3.設備投資小,只有過去的三分之一;
4.良率得到了極大的提高,由過去的60%提升到90%以上,並且加工品質穩定。
【附圖說明】
[0015]附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中用於手機外殼加工方法的模具的結構示意圖,其中,模具處於開模狀態;
附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中用於手機外殼加工方法的模具的結構示意圖,其中,模具處於合模狀態。
[0016]圖中標號為:
1、成形下模;2、型腔;3、下限位部;4、成形衝頭;5、上限位部;6、毛坯料;7、下本體;8、導向柱;9、上本體;10、導向槽。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下面對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發明的優點和特徵能更易於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
[0018]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手機外殼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下毛坯料;
步驟二:通過模具對毛坯料進行冷擠後成形為外殼坯料;
步驟三:對外殼坯料進行NC粗銑;
步驟四:NC粗銑後進行納米注塑;
步驟五:納米注塑後進行NC細銑。
[0019]在一種更為優選的實施方案中,步驟二中,冷擠成形的外殼坯料的四周具有廢邊,因此,在冷擠成形後對外殼坯料進行旋切,除去其四周的廢邊,之後再進行步驟三。
[0020]在一種更為優選的實施方案中,步驟五完成後,進行後處理加工。
[0021]本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用於上述的手機外殼加工方法的模具,該模具為上述步驟二中上述的模具。
[0022]參照附圖1和附圖2,該模具包括具有能夠放置毛坯料6的型腔2的成形下模1、與成形下模I相連接的下限位部3、能夠插入型腔2內並擠壓毛坯料6的成形衝頭4、與成形衝頭4相連接並能夠與下限位部3相移動配合的上限位部5。
[0023]本實施例中的模具還包括下本體7、連接在下本體7上的多個導向柱8、上本體9、連接在上本體9上並與導向柱8相對應滑動配合的多個導向槽10,成形下模I連接在下本體7上,上限位部5和成形衝頭4連接在上本體9的下方。
[0024]當模具處於開模狀態時,如附圖1所示,成形衝頭4上移並脫離型腔2,上限位部5與下限位部3相脫離,導向槽10與導向柱8相脫離。當該模具處於合模狀態時,如附圖2所示,成形衝頭4下移插入型腔2並擠壓毛坯料6,使毛坯料6被擠壓成形為手機外殼的基本形狀,SP外殼坯料,導向柱8插入導向槽10,上限位部5與下限位部3相配合連接,如附圖2所示的本實施例中,當模具在合模時,上限位部5隨著成形衝頭4下移,插入下限位部3的內側,並且當模具處於合模狀態時,下限位部3的頂端與上本體9的下表面相抵,阻止成形衝頭4繼續下移。
[0025]本發明手機外殼加工方法及模具,通過對毛坯料先進行冷擠,再進行NC粗銑,相較現有技術具有以下優點:1.對原材料的利用率高,達到85%,大大減少了對材料的浪費,降低了材料成本;2.經過冷擠之後的外殼坯料已經基本形成外殼的形狀,再進行NC粗銑,使每件產品的NC粗銑加工時間只需25分鐘,只有原來的三分之一的時間,極大地縮短了加工時間,提高了效率;3.設備投資小,只有過去的三分之一;4.良率得到了極大的提高,由過去的60%提升到90%以上,並且加工品質穩定。
[0026]以上實施方式只為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於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了解本發明的內容並加以實施,並不能以此限制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凡根據本發明精神實質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內。
【主權項】
1.一種手機外殼加工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下毛坯料; 步驟二:通過模具對所述的毛坯料進行冷擠後成形為外殼坯料; 步驟三:對所述的外殼坯料進行NC粗銑; 步驟四:NC粗銑後進行納米注塑; 步驟五:納米注塑後進行NC細銑。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機外殼加工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步驟二中,冷擠成形為外殼坯料後,對所述外殼坯料進行旋切,除去其四周的廢邊,之後再進行步驟三。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機外殼加工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步驟五完成後,進行後處理加工。4.一種用於權利要求1-3任一項中所述的手機外殼加工方法的模具,其特徵在於:它包括具有能夠放置所述毛坯料(6)的型腔(2)的成形下模(1)、與所述成形下模(I)相連接的下限位部(3)、能夠插入所述型腔(2)內並擠壓所述毛坯料(6)的成形衝頭(4)、與所述成形衝頭(4)相連接並能夠與所述下限位部(3)相移動配合的上限位部(5)。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模具,其特徵在於:當該模具處於合模狀態時,所述的成形衝頭(4)插入型腔(2),所述的上限位部(5)與下限位部(3)相配合連接,當模具處於開模狀態時,所述的成形衝頭(4)脫離型腔(2),所述的上限位部(5)與下限位部(3)相脫離。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模具,其特徵在於:當模具處於合模狀態時,所述的上限位部(5)插入所述下限位部(3)的內側。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模具,其特徵在於:它還包括下本體(7)、連接在所述下本體(7)上的多個導向柱(8)、上本體(9)、連接在所述上本體(9)上並與所述導向柱(8)相對應滑動配合的多個導向槽(10),所述的成形下模(I)連接在所述下本體(7)上,所述的上限位部(5)和成形衝頭(4)連接在所述上本體(9)的下方。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模具,其特徵在於:當模具處於開模狀態時,所述的導向槽(10)與導向柱(8)相脫離,當模具處於合模狀態時,所述的導向柱(8)插入導向槽(10)。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模具,其特徵在於:當模具處於合模狀態時,所述下限位部(3)的頂端與所述上本體(9)相抵。10.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模具,其特徵在於:該模具用於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手機外殼加工方法的步驟二中。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手機外殼加工方法及模具。手機外殼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下毛坯料;通過模具對毛坯料進行冷擠後成形為外殼坯料;對外殼坯料進行NC粗銑;NC粗銑後進行納米注塑;納米注塑後進行NC細銑。一種用於上述的手機外殼加工方法的模具,它包括具有能夠放置毛坯料的型腔的成形下模、與成形下模相連接的下限位部、能夠插入型腔內並擠壓毛坯料的成形衝頭、與成形衝頭相連接並能夠與下限位部相移動配合的上限位部。本發明手機外殼加工方法及模具,通過對毛坯料先進行冷擠,再進行NC粗銑,對原材料的利用率高,大大減少了對材料的浪費,縮短了加工時間,提高了效率,設備投資小,良率得到了極大的提高,並且加工品質穩定。
【IPC分類】B21C25/02, B23P15/00, B29C45/00
【公開號】CN105710614
【申請號】CN201610280658
【發明人】陳忠仁, 郭啟才
【申請人】通達宏泰科技(蘇州)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