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詩人龔自珍在政治上的表現 他為什麼辭官?龔自珍暴斃之謎
2023-11-09 10:14:57 2
「龔自珍」這個名字,想來諸位讀者應該都很熟悉。大家對他最深的認識,大概就是他是一位著名的詩人,然後就是他的《己亥雜詩》了!
龔自珍青史留名,被後世人所熟知,的確是因為他的詩詞,特別是那一句「落紅不是無情物,化春泥更護花」更是廣為人知,被人們用來作為形容犧牲精神的名句。除了在詩詞方面的成就之外,龔自珍還是著名的散文家,為明清八大家之一。同樣的也曾如古代許多讀書人一樣,參加科舉,最後進入官場為官。
龔自珍在政治上的表現,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龔自珍在殿試之時,曾經效仿王安石的「上仁宗皇帝言事書」,寫了一篇《御試安邊撫遠疏》。這篇文章,是針對準格爾叛亂後的善後工作的評論。「臚舉時事,灑灑千餘言,直陳無隱,閱卷諸公皆大驚。」這篇文章提到了與新疆民生密切相關的施政、用人、治水、治邊等方面各個方面的改革主張。他的這些主張,在後來左宗棠收復新疆,恢復當地生產具有極高的借鑑作用。
第二,晚清之時,英國為了扭轉對中的貿易逆差,十分可恥的開始在中國傾銷鴉片。鴉片的危害,今天的人們英國都十分了解。針對這樣的情況,當時以林則徐為首的一幹大臣開始實行禁菸運動。龔自珍在當時全力支持林則徐禁菸,是一位憂國憂民的官員。
第三,就是對時事的議論和清朝弊政的批判。他對當時朝廷政治中的許多積弊都有十分清晰的認識,無論是他的散文還是他的詩詞,都有十分清晰的體現。《己亥雜詩》第一百二十九首「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言辭犀利,抨擊時弊,表現了作者火一樣的熱情和對當時政治積弊的恨其不爭。
龔自珍出生在一個官宦世家,祖父、父親都是清朝重要的官員。在這樣第一個家庭出生,龔自珍的道路基本已經是選定了的。子承父業,一般都會像他的先輩一樣,進入仕途。
龔自珍的仕途卻並不順利,從參加科舉考試開始,他就道路崎嶇。一共參加了六次會試,最終才終於進士及第,進入仕途。如此艱難的才戴上官帽,龔自珍最後卻選擇了辭官回鄉,這是為什麼呢?
龔自珍最後之所以會辭官,是因為他多次抨擊時弊,針對當時官場存在的問題出現了許多言辭犀利的言論。因為此事,他得罪了許多的權貴,受到了權貴們的打壓,後來又忤逆了上司,最後選擇了辭官。
他辭官的原因無非兩點,一是受到各方勢力的打壓,在朝中無法生存。二是,對當時處處存在問題,黑暗的官場的失望,使得他無法在朝廷中待下去。
1841年,龔自珍在丹陽暴斃,使得他原本想趕赴上海參加反抗外國侵略的打算落空名。用「暴斃」來形容龔自珍的死亡,就已經十分清楚的說明,龔自珍的去世存在問題。關於龔自珍到底是怎麼死的,有這樣幾種說法。
第一種是在與明善堂主人來往之時,因為主人的側福晉十分欣賞龔自珍,最後兩人發生私情。此事後來被明善堂主人察覺,雖然他引疾歸鄉,最後卻還是被明善堂主人給鴆死。
第二種說法,說的是龔自珍晚年之時迷戀一位私娼,名叫靈蕭,但是靈蕭卻又另有所愛。有一次龔自珍去找靈蕭的時候,正好遇見了靈蕭愛慕之人。龔自珍言明讓靈蕭斷絕與那個男人的往來,靈蕭表明上答應了,但是暗地裡卻經常與自己愛慕之人來往。龔自珍知道後,乾脆交給了靈蕭一包毒藥,讓靈蕭將毒藥端給男人喝。靈蕭拿了毒藥,最終卻用在了龔自珍身上。這藥是宮中傳出來的,無色無味,既不會讓人立即死,同時死後也檢查不出來。所以龔自珍喝了藥後,幾天後才去世。
還有說,龔自珍是被權貴穆彰阿毒死的。而《孽海花》則說,是被宗人府的同事毒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