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車鎖裝置的保護裝置、車鎖機構以及騎乘式車輛的製作方法
2023-12-05 06:49:51 1
專利名稱:用於車鎖裝置的保護裝置、車鎖機構以及騎乘式車輛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用於車鎖裝置的保護裝置、車鎖機構和騎乘式車輛。
背景技術:
在現有技術中公知一種用於車鎖裝置的保護裝置,其構造為使得通過擋板來開啟 或關閉鑰匙插孔。例如,根據專利文獻1所公開的車鎖裝置,擋板設置為能夠在閉合位置和 開啟位置之間旋轉,在閉合位置,罩部分的開口是閉合的;而在開啟位置,該開口是開啟的。 將磁鎖定部件設置到該擋板,並且該擋板由磁鎖定部件固定在閉合位置。片部分一體地設 置在該擋板上。用戶可以使用磁性鑰匙來打開磁鎖定部件,並且將擋板從閉合位置移動到 開啟位置。用戶可以操作片部分以將擋板從開啟位置移動到閉合位置。根據一種用於圓柱銷子鎖的裝置,扭力彈簧朝向鎖閉位置對擋板施加作用力。按 鈕設置為與擋板分離的主體,並且將擋板保持在開啟位置。用戶可以按下按鈕以解除對擋 板的保持。當按鈕被用來解除對擋板的保持時,扭力彈簧的作用力自動地將擋板移動到鎖 閉位置。[現有技術文獻][專利文獻][專利文獻 1] JP-A 2002-81244[專利文獻 2] JP-A 2003-23958
發明內容
[技術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於車鎖裝置的保護裝置、車鎖機構和騎乘式車輛,其 中,在車鎖裝置中,擋板不容易被用力打開,並且該車鎖裝置具有簡單的結構。[解決方案]根據本發明的用於保護車鎖裝置的保護裝置是一種用於保護車鎖裝置的保護裝 置,而該車鎖裝置包括鑰匙孔,其中,鑰匙可以插在其內,並且該保護裝置包括外殼、罩、擋 板、保持機構和操作件。外殼在與鑰匙孔對應的部分上包括開口。罩覆蓋外殼,並呈圓柱形。 罩在與外殼的開口對應的部分上包括開口。擋板布置於外殼和罩之間的空間中以在閉合位 置和開啟位置之間移動,其中,在閉合位置,罩的開口是閉合的;而開啟位置,罩的開口是開 啟的。保持機構將擋板保持在閉合位置。操作件是和擋板分離的零件。操作件在與擋板接 觸的同時沿罩的內周面旋轉,從而將擋板從開啟位置移動到閉合位置。[發明的有益影響]根據本發明的用於車鎖裝置的保護裝置,操作件是與擋板分開的零件。因此,在較 大的作用力施加到操作件的情況下,操作件會折斷,從而使用力打開擋板變得困難。操作件 還在和擋板接觸的同時沿罩的內周面旋轉,從而將擋板從開啟位置移動到閉合位置。因此, 可以使操作件的旋轉運動變得穩定,並且可以使用於移動擋板的結構得以簡化。
與本發明相比,在片部分和擋板被整體設置的結構中,如專利文獻1所描述的車 鎖裝置,通過施加在片部分的強力而用力打開擋板。如在專利文獻2所描述的用於保護圓 柱銷子鎖的裝置中,一種按鈕作為一個單獨的本體設置在擋板上的結構具有複雜的結構和 增加的部件數量。因此生產成本可能會增加。
圖1是用於車鎖裝置的保護裝置的外部立體圖。
圖2是該保護裝置的分解立體圖。
圖3是該保護裝置的截面側視圖。
圖4是示出具有該保護裝置和車鎖裝置的車鎖機構的立體圖。
圖5是外殼的俯視圖。
圖6是罩的俯視圖。
圖7是擋板的俯視圖。
圖8是操作件的俯視圖。
圖9是示出外殼、操作件和擋板的組裝狀態的視圖。
圖10是板件的俯視圖。
圖11是擋板在開啟位置時該保護裝置的俯視透視圖。
圖12是擋板在閉合位置時該保護裝置的俯視透視圖。
圖13A和圖1 是磁性鑰匙的俯視圖和側視圖。
圖14是根據另一實施例的保護裝置的俯視圖。
圖15是根據另一實施例的保護裝置的截面側視圖。
圖16A、圖16B和圖16C是示出根據另一實施例的保護裝置的操作的視圖
圖17是根據另一實施例的車鎖機構。
圖18是具有車鎖裝置和保護裝置的摩託車的側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1.結構圖1至圖3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用於車鎖裝置的保護裝置1。如圖 4所示,保護裝置1是用於保護例如圓柱銷子鎖的車鎖裝置90的裝置,並且與車鎖裝置90 一起構成車鎖機構100。車鎖裝置90有可以將鑰匙插在其中的鑰匙孔91。具體而言,車鎖 裝置90具有圓柱銷子93和鎖裝置外殼94。將鑰匙孔91設置到圓柱銷子93。鎖裝置外殼 94容納圓柱銷子93。保護裝置1從外面覆蓋並保護鑰匙孔91。將保護裝置1和車鎖裝置 90設置到摩託車或另一騎乘騎乘式車輛200,如圖18所示。騎乘騎乘式車輛200包括主車 體201、前輪202、後輪203、車鎖裝置90和保護裝置1。主車體201具有動力單元204、車架 (圖中未示出)、車體罩205、座位206、把手207和其他部件。前輪202和後輪203可轉動 地連接到主車體201。將保護裝置1和車鎖裝置90設置到主車體201。如圖1至圖3所示,保護裝置1包括外殼2、罩3、擋板4、保持機構5 (見圖3)、操 作件6和板件7。在下面的描述中,如圖2所示,沿著從外殼2朝向罩3通過外殼2、罩3和 操作件6的中心軸Al的方向被稱為「上」,而相反的方向被稱為「下」。
如圖4所示,外殼2是連接到車鎖裝置90的部分。外殼2形成為與鎖裝置外殼94 分離的本體。圓柱銷子93插入外殼2。更具體地,鎖裝置外殼94容納圓柱銷子93的部分 插入外殼2。螺釘98將外殼2固定到鎖裝置外殼94。如圖2和圖5所示,外殼2包括側面 部分21和上表面部分22。外殼2由鋁、樹脂或另一非磁性材料製成。側面部分21和上表 面部分22形成為整體單元。側面部分21的內部是空的,並且車鎖裝置90插入側面部分21 的內部(見圖幻。側面部分21包括柱體部分23和凸部M。柱體部分23基本上呈圓柱形。 凸部M設置為從柱體部分23側向突出。上表面部分22是一個板形部分,設置為覆蓋側面部分21的上端。當從中心軸Al 的方向看時,上表面部分22具有大於側面部分21的輪廓。開口 25在與車鎖裝置90的鑰 匙孔91相對應的位置處設置在上表面部分22上。開口 25呈圓形,並且基本上位於上表面 部分22的中心。擋板支撐部分沈設置在上表面部分22的上表面,以向上突起。擋板支撐部分沈 設置在開口 25的側向。擋板支撐部分沈呈圓柱形。如圖5所示,多個圓形凹孔27設置在 擋板支撐部分26的上表面。具體而言,根據本實施例,設置有4個凹孔27。凹孔27圍繞擋 板支撐部分26的中心呈環形排列。上表面部分22的外周面形狀是凹凸的,而且具有多個突起28a至^c。具體而言, 根據本實施例,設置有3個突起28a至^c。特別地,設置有第一突起^a、第二突起28b和 第三突起^c。突起28a至^c的每個呈弧形。在每個突起28a至^c的徑向向內設置可 使緊固螺釘92 (以下進一步描述)插在其中的孔29a至^c (見圖幻。第一突起28a和第 二突起28b之間的上表面部分22的外周面的一部分(或以下的「第一外周部分22a」)呈弧 形。擋板支撐部分26的一部分比第一外周部分2 進一步徑向向外突出。第二突起28b和 第三突起28c之間的上表面部分22的外周面的一部分(或以下的「第二外周部分22b」) 呈弧形。與上表面部分22的其他外周部分相比,第二外周部分22b位於進一步徑向向內。 上表面部分22的外周部分形為在第二外周部分22b處徑向向內縮進。在本實施例中,除非 另有規定,否則,「徑向外側」指的是沿以中心軸Al為中心的徑向的外側,而「徑向內側」指 的是沿以中心軸Al為中心的徑向朝向中心的那側。如圖2和圖6所示,罩3是一個用於從上方覆蓋外殼2的圓柱形部件。罩3由鋁 合金或另一種金屬製成,也可以由樹脂等製成。罩3的側面部分31覆蓋外殼2的上表面部 分22的外部。第一開口 33、第二開口 ;34和第三開口 35設置到罩3的上表面部分32。如圖3所示,第一開口 33設置在與鑰匙孔91相對應的罩3的上表面部分32的一 部分上,即與外殼2的開口 25對應的部分。第一開口 33呈圓形,並且布置在罩3的上表面 部分32的中心處。第二開口 34設置在與擋板4的磁性鑰匙插入部分45 (以下進一步描述)相對應 的罩3的上表面部分32的一部分上。第二開口 34呈圓形,並且其直徑大於第一開口 33的 直徑。第二開口 34布置於第一開口 33的徑向外側。第二開口 34的外周被圓柱部分36包 圍,圓柱部分36從罩3的上表面部分32向上突起。圓柱部分36可以被省略。第三開口 35的形狀沿罩3的上表面部分32的周向以弧形的形狀延伸。第三開口 35設置到與以下進一步描述的操作部分61的運動範圍相對應的罩3的上表面部分32的 一部分。第三開口 35位於第一開口 33的徑向外側。和第一開口 33的位置相比,第三開口35的位置更靠近罩3的上表面部分32的外周部分。第三開口 35位於沿周向距離第二開口 34 一段距離處。如圖6所示,多個凸臺37設置在罩3的上表面部分32的下表面處。凸臺37從下 表面向下突起。可供緊固螺釘92 (以下進一步描述)插在其中的螺釘孔38設置在每個凸 臺37上。擋板4被設置為能夠在罩3上旋轉。換而言之,擋板4被設置為能夠在外殼2和 罩3之間的空間中轉動。擋板4轉動從而從開啟位置移動至閉合位置,在開啟位置,第一 開口 33是開啟的(見圖11),而在閉合位置,第一開口 33是閉合的(見圖12)。擋板4轉 動從而從閉合位置移動至開啟位置。如圖2至圖7所示,擋板4包括旋轉中心部分41和鎖 閉部分42。擋板4由鋁、樹脂或另一非磁性材料製成。旋轉中心部分41和鎖閉部分42彼 此形成為一體。圓形凹部43設置到旋轉中心部分41的下表面。外殼2的擋板支撐部分沈插在圓 形凹部43內。凹部43的形狀略大於外殼2的擋板支撐部分沈的形狀。因此擋板4被支 撐為相對於外殼2的擋板支撐部分沈是可以旋轉的。結果,擋板4繞中心軸A2旋轉,中心 軸A2經過旋轉中心部分41的凹入部分43的中心和外殼2的擋板支撐部分沈的中心(見 圖9)。多個凹孔44被設置到凹部43。當擋板4在閉合位置時,凹孔44設置在與外殼2的 擋板支撐部分26上的上述凹孔27相對應的位置處。磁性鑰匙插入部分45設置在旋轉中心41的上表面上。磁性鑰匙插孔45呈圓柱 形,並且插在罩3的第二開口 34內。第二開口 34的內徑略大於磁性鑰匙插孔45的外徑。 因此擋板4設置為相對於罩3是可以旋轉的。凹入部分46設置在磁性鑰匙插孔45的上表 面上。凹入部分46的形狀與磁性鑰匙(以下進一步描述)的外形相匹配。當擋板4在閉合位置時,鎖閉部分42位於和罩3的第一開口 33相對應的位置處。 鎖閉部分42由此關閉第一開口 33。當擋板4在開啟位置時,鎖閉部分42位於和罩3的第 一開口 33不對應的位置處。結果,鎖閉部分42打開第一開口 33。鎖閉部分42和旋轉中心 部分41之間的擋板4的側面47的形狀呈曲線,使得在擋板4在閉合位置時,擋板4避開罩 3上的第一開口 33和外殼2上的開口 25(見圖11)。突起48(第二接觸部分)被設置到旋轉中心部分41的下表面。突起48自下表面 向下突起。突起48設置在相對於擋板4的旋轉中心與鎖閉部分42相反的一側。換而言 之,旋轉中心部分41位於鎖閉位置42和突起48之間。突起48位於相對於旋轉中心部分 41的下表面上的凹部43進一步位於磁性鑰匙插孔45的徑向向外處。突起48插在操作件 6 (以下進一步描述)上的孔66內。圖3所示的保持機構5是用於將擋板4保持在閉合位置處的機構。磁性鑰匙解除 通過保持機構5維持的對擋板4的保持。保持機構5包括多個彈簧51和多個鎖釘52。圖 3中,彈簧和鎖釘在某些情況下被標出,而在其他情況下則沒有被標出。每個彈簧51和鎖釘 52插在外殼2的擋板支撐部分沈上的凹孔27內。鎖釘52比外殼2上凹孔27的深度短, 而比擋板4上凹孔44的深度長。鎖釘53由磁鐵製成。彈簧51朝向擋板4對鎖釘施力。換 而言之,彈簧51使鎖釘52壓靠擋板4。當擋板4在閉合位置時,外殼2上的凹孔27和擋板 4上的凹孔44處於彼此對應的狀態,如圖3所示。因此使鎖釘52處於通過彈簧51的作用 力而被插入擋板4上凹孔44中的狀態。擋板4由此被保持在閉合位置。
如圖2和圖8所示,操作件6是和擋板4分離的部件。操作件6在與擋板4接觸 的同時沿罩3的內周面旋轉,從而將擋板4從開啟位置移動到閉合位置。操作件6包括操 作部分61和主體部分62。操作件由樹脂製成。操作部分61和主體部分62相互形成為一 個整體。操作部分61是從罩3上的第三開口 35向外突起的一部分。操作部分61呈突出 形,以從主體部分62向上突起。主體部分62呈圓形。主體部分62布置為與外殼2上的開口 25和罩3上的第一 開口 33同心,並且設置為能在罩3的內周面和外殼2的外周面之間圍繞上述的中心軸Al 旋轉。中心軸Al不同於擋板支撐部分沈的上述中心軸A2(見圖9)。換而言之,擋板4的 中心軸A2和主體部分62的中心軸Al彼此不同,並且沿主體部分62的徑向彼此相離。主 體部分62包括環形部分63、壁部分64和寬度部分65。環形部分63呈環形。外殼2的上表面部分22插在環形部分63的徑向內側。如 圖8所示,第一凹部63a、第二凹部6 和第三凹部63c設置在環形部分63的內周面上。每 個第一凹部63a、第二凹部6 和第三凹部63c分別與外殼2的第一突起^a、第二突起28b 和第三突起28c接觸,從而限制了操作件6的運動(見圖11和圖12)。壁部分64垂直設置 在環形部分63上。壁部分64設置為從環形部分63的上表面向沿中心軸Al的方向突出。 壁部分64設置為沿環形部分63的周向。壁部分64呈弧形。寬度部分65布置在環形部 分63上,並且其形狀比環形部分63寬。寬度部分65連接到壁部分64。操作部分61設置 於寬度部分65處。孔66 (第一接觸部分)設置於環形部分63處,而此處沒有設置壁部分 64和寬度部分65。如圖9所示,在外殼2的上表面部分22徑向插在環形部分63內的狀態下,外殼2 的擋板支撐部分26的一部分以重疊方式布置在環形部分63上方。環形部分63上的孔66 位於外殼2的擋板支撐部分沈側向。在外殼2的擋板支撐部分沈插在擋板4的凹部43 內的狀態下,擋板4的旋轉中心部分41以重疊方式布置於環形部分63上方。並且,環形部 分63上的孔66位於旋轉中心部分41的下面,而且擋板4上的突起48插在環形部分63上 的孔66內。因此,當操作件6旋轉時,擋板4的孔66的邊緣和擋板4的突起48接觸,並且 使擋板4以旋轉的方式移動。圖9示出了這樣一種狀態,其中操作件6被安裝到外殼2,而 且擋板4從安裝位置沿著中心軸A2的方向移動。板件7是位於外殼2的上表面部分22的下方的板形部件。板件7由金屬製成。如 圖10所示,板件7基本上呈環形,使得外殼2的側面部分21插在徑向內側,但是其形狀有 一部分被切掉,以與側面部分21的凸部M的形狀匹配。多個孔71設置在板件7上。圖2 所示的緊固螺釘92穿過板件7上的孔71、外殼2上的孔四和罩3的凸臺37上的螺釘孔 38的每個,從而外殼2和罩3緊固到板件7。防止設置在罩3的內周面和外殼2的上表面 部分22的外周面之間的操作件6移位。2.開啟和閉合操作現在將描述保護裝置1的開啟和閉合操作。如圖11所示,擋板4在開啟位置,而且鑰匙孔91處於打開狀態。在擋板4處於開 啟位置的狀態下,鎖閉部分42退回至與第一開口 33和開口 25不對應的位置。更詳細地說, 鎖閉部分42相對於開口 25定位成與操作部分61相反。在圖11中,罩3用雙點劃線表示。鎖閉部分42的一部分以重疊方式布置在環形部分63上方。擋板4的曲線側面47沿著外 殼2的開口 25的邊緣布置。在上述狀態下,擋板4上的凹孔44和外殼2上的凹孔27都布 置於彼此不對應的位置處。因此,鎖釘52沒有插在擋板4上的凹孔44內,而且擋板4沒有 被保持機構5保持。因此,擋板4可以自由地根據操作件6的運動而移動。在上述狀態下, 外殼2上的突起28b與操作件6上的第二凹部63b的一個端部接觸。並且,外殼2上的第 三突起^c與操作件6的第三凹部63c接觸。結果,操作件6的旋轉方向被限制為一個方 向。換而言之,操作件6可以向促使擋板4從開啟位置移動到閉合位置的方向移動(見箭 頭Bi),但是不能向相反的方向移動。在圖11和圖12中,向鎖釘52施加陰影是為了幫助理 解。擋板4上的凹孔44和外殼2上的凹孔27在有些情況下被標出,而在其他情況下未被 標出。當用戶將操作部分61從圖11所示的第一操作位置移動到圖12所示的第二操作 位置時,操作件6以旋轉的方式移動。當操作件6的旋轉運動旋轉性地移動孔66時,孔66 的邊緣推著並移動擋板4上的突起48。擋板4由此繞中心軸A2(見圖9)旋轉,並且朝向閉 合位置移動(見箭頭Bi)。如圖12所示,直到操作件6移動至外殼2的第二突起28b和操作件6的第二凹部 63b的另一端部接觸,並且外殼2的第一突起28a和操作件6的第一凹部63a接觸時,操作 部分61移動到第二操作位置,而擋板4移動到閉合位置。在擋板4處於閉合位置的狀態下, 鎖閉部分42位於與罩3上第一開口 33以及開口 25相對應的位置,並且關閉第一開口 33 和開口 25。在上述狀態下,擋板4上的凹孔44和外殼2上的凹孔27均布置於彼此對應的 位置處。因此鎖釘52通過彈簧51的作用力插在擋板4上的凹孔44內。保持機構5由此 保持擋板4。因此,在上述狀態下,擋板4和操作件6被固定不動。為了將擋板4從閉合位置移動到開啟位置,用戶首先使用磁性鑰匙解除保持機構 5對擋板4的保持。換而言之,用戶將如圖13所示的磁性鑰匙95插入擋板4的磁性鑰匙 插入部分45。圖13A是磁性鑰匙95的俯視圖,而圖1 是磁性鑰匙95的側視圖。磁性鑰 匙95和插入車鎖裝置90上的鑰匙孔91內的鑰匙97設置為一體。磁性鑰匙95具有多個 磁鐵96,其用於產生和鎖釘52相排斥的力。因此,當磁性鑰匙95插在擋板4的磁性鑰匙 插入部分45內時,磁性鑰匙95和鎖釘52之間產生的排斥力使鎖釘52抵抗彈簧51的作用 力朝向外殼2移動。鎖釘52由此從擋板4上的凹孔44退出,並且對擋板4的保持被解除。 因此用戶可以旋轉磁性鑰匙95而將擋板4從閉合位置移動到開啟位置。當用戶使用磁性 鑰匙95將擋板4從閉合位置移動到開啟位置時,操作件6沿與上述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轉, 並且操作部分61從第二操作位置返回到第一操作位置。3.特徵(1)在根據本實施例的用於車鎖裝置的保護裝置1中,操作部分61是一個和擋板 4分離的零件。因此,在將較大的力施加到操作部分61上的情況下,突起48會斷裂,或操 作件6以別的方式折斷,從而阻止操作件6的運動傳遞給擋板4。因此使擋板4受力打開 變得困難。並且,操作件6在與擋板4接觸的同時沿罩3的內周面旋轉,由此促使擋板4旋 轉。擋板4由此從開啟位置移動到閉合位置。因此,可以使用於移動擋板4的結構變得簡 單。即使在操作件6折斷的情況下,用戶可以使用磁性鑰匙95輕鬆地打開或關閉擋板4。(2)在根據本實施例的用於車鎖裝置的保護裝置1中,在環形部分63的內周面上的凹部63a至63c和外殼2的外周面上的突起28a至28c之間維持接觸,由此限制了操作 件6的運動。因此操作件6的運動可以通過一種簡單的構造而被限制。(3)在根據本實施例的用於車鎖裝置的保護裝置1中,壁部分64設置在操作件6 上。因此,操作件6可以穩定的方式布置,從而不會無規律地移動。(4)在根據本實施例的用於車鎖裝置的保護裝置1中,突起48設置於擋板4的旋 轉中心部分41,突起48設置在相對於擋板4的旋轉中心與鎖閉部分42相反的一側。操作 件6的旋轉運動通過突起48傳遞給擋板4,從而移動鎖閉部分42。因此,可以縮短用於使 鎖閉部分42移動的操作部分61的運動距離。操縱操作部分61的操作簡易性由此增加。(5)在根據本實施例的用於車鎖裝置的保護裝置1中,操作件6設置為在罩3的內 周面和外殼2的外周面之間旋轉,消除對用來旋轉地支撐操作件6的軸和用來支承軸的結 構的需要。保護裝置1的結構由此得以簡化。(6)在根據本實施例的用於車鎖裝置的保護裝置1中,操作件6形成為圓形形狀, 具有接近罩3的內徑的大形狀。操作部分61位於操作件6的外周部分附近。因此用於使 鎖閉部分42移動的操作部分61的運動角度可以減小。操縱操作部分61的簡易性由此增 加。(7)在根據本實施例的用於車鎖裝置的保護裝置1中,操作部分61是一個和擋板 4分離的零件。因此,關於操作部分61的布局的自由度比當操作部分61和擋板4設置為一 個整體時增加。換而言之,在操作件6和擋板4設置為一個整體的情況下,操作部分61的 位置被限定在擋板附近。當操作部分61是一個和擋板4分離的零件時,操作部分61可以 位於距擋板4 一段距離處。4.其他實施例儘管上面給出了關於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描述,但是本發明不僅限於上述實施例 的範圍;在不違背本發明本質的情況下,可以進行各種修改。(a)保護裝置1可以這樣被構造,使得操作部分61從第一操作位置移動到第二操 作位置並且擋板4移動到閉合位置之後,在擋板4保持在閉合位置的同時操作部分61自動 地從第二操作位置返回到第一操作位置。例如,如圖14和圖15所示,長孔67設置在操作件6的環形部分63上。長孔67 被設計為沿環形部分63的周向延伸。擋板4上的突起48插入長孔67內。在操作件6旋 轉時,在長孔67的邊緣和突起48保持接觸的同時長孔67從預定的第一位置移動到第二位 置,從而將擋板4從開啟位置移動到閉合位置。彈性件80設置在保護裝置1上。彈性件80 例如是彈簧。彈性件80沿著使長孔67從第二位置移動到第一位置的方向對操作件6施 力。第一位置是當操作部分61處於上述的第一操作位置時長孔67的位置,如圖16A所示。 第二位置是當操作部分61處於上述的第二操作位置時長孔67的位置,如圖16B所示。彈 性件80位於設置在外殼2的上表面部分22上的槽部81內。槽部81沿著罩3的周向呈弧 形。槽部81的一個周向端是閉合的,而另一端是打開的。如圖14所示,槽部81的打開的 端部被突起82關閉,從而與環形部分63設置為一體。當用戶移動操作部分61而使操作件 6旋轉時,突起82沿著槽部81移動。槽部81的閉合端部分和突起82之間的距離由此改 變。具體而言,當操作件6旋轉使得長孔67從第一位置移動到第二位置時,槽部81的閉合 端部分和突起82之間的距離減少,而且彈性件被壓縮(見圖16B)。
在上述的用於車鎖裝置的保護裝置1中,如圖16A和圖16B所示,當操作部分61在 擋板4處於開啟位置時從第一操作位置移動到第二操作位置時,長孔67從第一位置移動到 第二位置,並且長孔67的一端部分67a和擋板4上的突起48接觸,以使擋板4旋轉。擋板 4由此從開啟位置移動到閉合位置。當擋板4在開啟位置時,即當長孔67位於第二位置時, 彈性件80處於被突起84壓縮的狀態,如圖16B所示。因此,當用戶鬆開操作部分61時,彈 性件80的作用力使操作件6旋轉,使得長孔67從第二位置移動到第一位置。在這樣的情 況下,擋板4上的突起48不移動,僅僅是操作件6移動,使得長孔67的另一端部分67b靠 近突起48。因此,操作部分61在擋板4保持在閉合位置的同時返回到第一操作位置,如圖 16C所示。當磁性鑰匙95被用來將擋板4移動到開啟位置時,保護裝置1返回到圖16A所 示的狀態。當磁性鑰匙被用來打開擋板時的操作和上述實施例中的操作是一樣的。在保護裝置1中,當用戶操縱操作部分61來關閉擋板4時,操作部分61可自動地 返回到初始位置。因此方便地打開擋板4的操作。(b)構成保護裝置1的材料不僅限於上述的樹脂或金屬,也可以使用其他材料。(c)根據上面的實施例,儘管操作部分61設置在主體部分62的上表面,但是操作 部分61也可以設置在主體部分62的側面。(d)根據上面的實施例,儘管操作件6具有孔66並且擋板4具有突起48,可替換 地,突起可以設置在操作件6上並且孔可以設置在擋板4上。結構不僅限於突起和孔的結 合,其中建立接觸以將操作件6的運動傳遞給擋板4的其他構造也是可以的。(e)在上面的實施例中,突起28a至觀(3,即凸部設置在外殼2的上表面部分22 的外周面上,並且凹部63a至63c設置在操作件6的內周面上。然而,凹部可以設置在外殼 2的上表面部分22的外周面上,並且凸部可以設置在操作件6的內周面上。(f)保持機構5不僅限於如上述使用磁鐵的結構。只要擋板4能被保持在閉合位 置,另一結構也是可以的。(g)根據上述的實施例,外殼2形成為一個和車鎖裝置90分離的零件;然而,外殼 2可以和車鎖裝置90形成為一體,如圖17所示。在這種情況下,外殼2和上述的車鎖裝置 90的車鎖裝置外殼94形成為一體。換而言之,外殼2和車鎖裝置外殼94各是相同部件的 一部分。(h)本發明適用的騎乘騎乘式車輛的例子包括摩託車、越野車和雪地車。摩託車可 以是輕便型、速可達型或運動型的。[工業應用]根據本發明的保護裝置具備簡單的構造,並且實用,而該構造包括很難用力打開 的擋板。[參照標號說明]1 保護裝置2 外殼3 罩4 擋板5 保持機構6 操作件
25外殼的開口
33罩的開口
42鎖閉部分
48突起(第二接觸部分)
61操作部分
62主體部分
63a--63c 凸部
64壁部分
66孔(第一接觸部分
67長孔
80彈性件(施力件)
90車鎖裝置
201主車體
202前輪
203後輪。
權利要求
1.一種用於車鎖裝置的保護裝置,所述車鎖裝置包括鑰匙可插入其中的鑰匙孔,所述 保護裝置包括外殼,其在與所述鑰匙孔相對應的部分上包括開口 ;罩,其呈圓柱形,所述罩被構造為覆蓋所述外殼,所述罩在與所述外殼的所述開口相對 應的部分上包括開口;擋板,其布置在所述外殼和所述罩之間的空間中,所述擋板被構造為在閉合位置和開 啟位置之間移動,所述擋板被構造為在所述閉合位置關閉所述罩的所述開口,所述擋板被 構造為在所述開啟位置打開所述罩的所述開口;保持機構,其被構造將所述擋板保持在所述閉合位置;以及操作件,其設置為與所述擋板分離的本體,所述操作件被構造為在與所述擋板接觸的 同時沿所述罩的內周面轉動,以將所述擋板從所述開啟位置移動到所述閉合位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於車鎖裝置的保護裝置,其中,所述操作件包括 操作部分,其從所述罩向外突出;以及主體部分,其呈環形,所述主體部分和所述操作部分一體地形成。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於車鎖裝置的保護裝置,其中, 所述擋板包括突起,所述操作件包括沿所述主體部分的周向延伸的長孔,用以允許所述突起插入其中,並 且所述長孔被構造為在其邊緣與所述突起接觸的同時配合所述主體部分的旋轉從第一位 置移動到第二位置,以將所述擋板從所述開啟位置移動到所述閉合位置,並且所述保護裝置還包括施力件,所述施力件被構造為對所述操作件施加作用力,以將所 述長孔從所述第二位置移動到所述第一位置。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於車鎖裝置的保護裝置,其中,所述主體部分可轉動地布置在所述罩的所述內周面和所述外殼的外周面之間, 所述主體部分在其內周面上包括凹部或凸部,並且所述主體部分的所述凹部或所述凸部被構造為與所述外殼的所述外周面接觸,以限制 所述操作件的運動。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於車鎖裝置的保護裝置,其中,所述主體部分包括呈弧形 的壁部分,所述壁部分沿所述主體部分的中心軸方向突出,所述壁部分沿著所述主體部分 的周向布置。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於車鎖裝置的保護裝置,其中,所述主體部分包括被構造為與所述擋板接觸的第一接觸部分, 所述擋板被構造為旋轉以在所述閉合位置和所述開啟位置之間移動, 所述擋板包括鎖閉部分和第二接觸部分,所述鎖閉部分被構造為當所述擋板在所述閉 合位置時關閉所述罩的所述開口,所述第二接觸部分被構造為與所述第一接觸部分接觸; 並且所述擋板的旋轉中心軸位於所述鎖閉部分和所述第二接觸部分之間。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用於車鎖裝置的保護裝置,其中,所述擋板的所述旋轉中心 軸不同於所述主體部分的中心軸。
8.一種車鎖機構,包括車鎖裝置;以及根據權利要求1至7中任一項所述的保護裝置。
9. 一種騎乘式車輛,包括 車鎖裝置;以及根據權利要求1至7中任一項所述的保護裝置。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於車鎖裝置的保護裝置、車鎖機構以及騎乘式車輛。開口(25)設置到與鑰匙孔相對應的外殼(2)的一部分。罩(3)呈圓柱形。開口(33)設置到與外殼(2)的開口(25)對應的罩(3)的一部分。擋板(4)被構造為在閉合位置和開啟位置之間移動,其中,在閉合位置,罩(3)的第一開口(33)是閉合的;而在開啟位置,罩(3)的第一開口(33)是打開的。保持機構將擋板(4)保持在閉合位置處。操作件(6)與擋板(4)單獨地設置。操作件(6)在與擋板(4)接觸的同時沿罩(3)的內周面旋轉,以將擋板(4)從開啟位置移動到閉合位置。
文檔編號E05B71/00GK102080480SQ201010570770
公開日2011年6月1日 申請日期2010年11月29日 優先權日2009年11月27日
發明者吹田善一 申請人:山葉發動機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