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狸貓換太子是真的嗎(歷史原型是一出皇家的)
2023-11-30 02:04:05
古典名著《三俠五義》裡,有一個故事叫《狸貓換太子》。大致情節如下:
宋朝第三代皇帝宋真宗,給兩個幾乎同時懷孕的妃子許諾:你們誰先生出兒子,就封誰的兒子為太子,生母為皇后。
其中的劉妃掐指一算,急了——按日子來講,李妃肯定比自己更快生出來。怎麼辦呢?貌若桃花卻心如蛇蠍的她,想出一條毒計。
劉妃串通太監郭槐,在李妃生下太子的時候,用一隻剝了皮的狸貓把太子換走。本來劉妃想把太子殺掉,但負責此事的宮女寇珠下不了手。寇珠與幾個善良的宮人把太子送出宮去。輾轉多處,太子被八賢王收養了。
生下「妖孽」的李妃就慘了,被打入了冷宮,後又流落民間。這邊劉妃果然生下一個兒子,兒子當太子,她也被封了皇后。但劉妃很快遭到報應,兒子六歲就夭折了。
宋真宗年事已高,再也生不出兒子來,可總得給大宋江山物色一個繼承人。於是,他找到了兄弟八賢王,把八賢王的兒子過繼到自己名下,封為太子。這個太子,正是當年被狸貓換走的孩子。他長大以後,就成了宋朝第四代皇帝宋仁宗。
京劇《狸貓換太子》中,宮女寇珠把太子放進化妝盒,送出宮去
流落民間的李妃遇到開封府尹包拯,聲淚俱下地鳴冤。包拯設計讓當年參與此事的郭槐說出真相,讓李妃與宋仁宗相認,惡毒的劉妃(已成為劉太后)自殺。
「狸貓換太子」最早出自元雜劇《金水橋陳琳抱妝盒》。故事被搬上戲臺後,賺足了民間的同情與淚水,當中的劉妃被罵得很慘。人們提起她,就像我們看到《還珠格格》裡的容嬤嬤一樣,咬牙切齒。
那麼,故事的原型又是怎樣的呢?
實際上,「狸貓換太子」是民間根據宋仁宗的身世,加上對內廷宮鬥的想像杜撰出來的。現在我們一起來擼擼真相吧。
崑劇《狸貓換太子》的宣傳畫報
真相:一出帝王家的「借腹生子」宋真宗四十多歲的時候,依然膝下無子。劉妃雖得寵,卻生不出兒子。於是,她讓手下的一名宮女李氏侍奉宋真宗。然後,劉妃收養了李氏與宋真宗生的孩子趙禎。趙禎就是日後的宋仁宗。
而李氏則一直留在劉妃(後來的劉太后)身邊,且逐步被冊封至宸妃。李氏死後,劉太后以皇后規格將她下葬。
導演這一出「借腹生子」的,正是宋真宗本人。除了想要繼承人之外,這齣「借腹生子」還蘊含了身為帝王的宋真宗,對心愛女人的一片痴情。
京劇《狸貓換太子》中,八賢王在大門外發現一個奇怪的化妝盒
一見鍾情,14載苦等,終成眷屬劉妃原名劉娥,出身低微,父母早亡,曾嫁給銀匠龔美。由於生活困苦,劉娥與龔美從成都逃難到京城開封。龔美給人打銀飾,劉娥則沿街賣藝,邊打撥浪鼓邊唱歌。
但是生活太艱難,龔美打算把劉娥賣掉。聽說了襄王趙恆正在物色女子,龔美就通過趙恆的幕僚張耆,推薦了劉娥。趙恆對劉娥一見傾心,異常寵愛。
北宋史學家司馬光《涑水見聞·卷六》有記:
「張耆時為襄王宮指使,言於王,得召入宮,大有寵。」
但是,宋太宗是不會允許兒子,娶劉娥這種低賤民女的。於是,趙恆就把劉娥藏在張耆的家了。這一藏就是14年.
一直等到公元997年,宋太宗駕崩後,趙恆登基為宋真宗,才把劉娥接入宮中。宋朝後宮的等級排序很嚴格,就算皇帝,也並非想怎麼封就怎麼封。
所以,劉娥剛進宮時沒有任何無名分。7年後,她才被封為正四品的美人。南宋史學家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篇·卷五十六》有記:
「景德元年,乙未,以後宮劉氏為美人、楊氏為才人。」
京劇《狸貓換太子》中,宋真宗收養了自己的親生兒子,父子正在下棋
偽造家世,借腹生子,「皇后之位」只給你幾年後,宋真宗的第一任皇后去世。真宗執意要封劉娥為皇后。但是,朝廷大臣一致反對。原因是劉娥出身太低微,且無子。
劉娥不想真宗為難,主動放棄當皇后。真宗甚為感動,就堅持不立後。他要想辦法,讓心愛的女人當上皇后。
首先,真宗給劉娥「創造」一份不低的家世。
據《宋史·卷242·列傳第一》記載,劉娥祖籍太原,祖父劉延慶在五代十國的後晉、後漢時任右驍衛大將軍,父親劉通在宋太祖時官居虎捷都指揮使,因領嘉州刺史,舉家前往成都。
然後,「借腹生子」解決無子的問題。
到此,劉娥的家世有了(雖然是假的),兒子也有了(也是假的)。宋真宗為她空置了五年的皇后之位,終於送到她手上。公元1012年,劉娥被封為皇后。
宋真宗這份深情,在帝王當中確實難得。而劉娥也沒有辜負真宗,她將養子趙禎視為己出,與另一個楊姓妃子共同撫育他長大。
儘管皇室與朝臣心裡都清楚這件事,但沒有人敢在趙禎面前提起。即使趙禎當了皇帝,依然以為劉太后就是自己的親生母親。
電視劇《包青天》裡,包拯告訴宋仁宗,找到了他的親生母親宸妃
太后去世,真相大白,皇帝痛哭流涕劉太后是如何對待宋仁宗的親生母親李宸妃呢?
原為宮女的宸妃,出身也是非常貧寒,家人流散。劉太后想到自己的真實身世,對她很同情。於是,劉太后派人去民間四處尋找宸妃的家人。
她終於找到了李宸妃的弟弟李用和。劉太后安排李用和,當了宋仁宗趙禎的近身侍衛。也就是,讓親生舅舅來保護宋仁宗。
如果劉太后真是一個惡毒無比的女人,她會這樣做嗎?
宸妃病死後,劉太后採納了朝臣的意見,將宸妃以皇后規格下葬。但是,宸妃致死也未能與宋仁宗母子相認。
公元1033年,劉太后崩逝。宋仁宗失去一生對他萬分慈愛的母親,非常傷心,哭到崩潰。與劉太后一起撫育宋仁宗長大的楊太妃,擔心皇帝的身體,就告訴他身世的真相。
南宋王銍《默記》有記:
「昭陵以章獻之崩,號泣過度。章惠太妃勸帝曰:此非帝母,帝自有母。宸妃李氏已卒,在奉先寺殯之。」
(她不是你的母親,你的母親是李宸妃,已經死了。)
宋仁宗大吃一驚。這時,與劉太后不和的八王趙元儼(《狸貓換太子》中的八賢王原型),趁機對他說:「陛下乃李宸妃所生,妃死以非命。」(你是李宸妃生的,她是被人害死的。)
這下不得了,又悲又恨的宋仁宗派人到奉先洪福院,下令開棺驗屍。回報說,李宸妃是以皇后之禮下葬,由於棺木用水銀養護,宸妃面色依然紅潤。證明,宸妃並非被毒死的。
京劇《狸貓換太子》中,宋仁宗與李宸妃母子相認
聽到這話,宋仁宗知道自己誤會了劉太后。他跪在劉太后靈柩前,哭著說:「從今以後,大娘娘一生清白了!」(仁宗一直叫劉太后為大娘娘,叫楊太妃為小娘娘。)
《龍川別志》有記:
「仁皇於章獻神御前,焚香泣告曰:自今大娘娘平生分明矣。」
然後,宋仁宗將劉太后和李宸妃的靈柩,一起送往永定陵,陪葬父親宋真宗。
本來一段宮廷暖史,被民間各種胡想猜測、加油添醋,成為了一部讓劉太后「人人得以誅之」的《狸貓換太子》,從元朝開始流傳至今。
也難怪,前朝武則天的故事過於深入人心。百姓對於殺掉兩個親生兒子、疑似殺掉一個親生女兒的武則天,印象深刻。宮廷的波譎雲詭、心狠手辣,確實也經常讓人瞠目結舌。
更何況,古時候的娛樂實在太少。無聊的家長裡短之餘,老百姓聽聽皇室裡驚心動魄的故事,也挺有滋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