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水流動狀組合物及其製造方法、以及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及其製造方法與流程
2023-11-30 23:47:26 5

本發明涉及含水流動狀組合物及其製造方法、以及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及其製造方法。
背景技術:
溶菌酶是蛋、動物的組織、體液、植物等生物界中廣泛存在的酶。工業上從蛋清分離出的溶菌酶被應用於食品和藥品(專利文獻1)。例如,溶菌酶由於具有抗菌作用而被廣泛用作消毒劑的成分。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5-221875號公報
技術實現要素:
發明要解決的問題
本發明人等發現:將溶菌酶在特定的條件下改性而得到的溶菌酶加工品具有諾如病毒失活作用,以及,將該溶菌酶加工品在極性有機溶劑的存在下保存時能夠抑制諾如病毒失活作用的降低,從而想到了本發明。
本發明提供能夠抑制諾如病毒失活作用降低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及其製造方法、以及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及其製造方法。
用於解決問題的方案
1.本發明的一個方式所述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是包含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前述含水流動狀組合物的下述規定的螢光強度為5000以上,前述含水流動狀組合物中,前述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在接觸極性有機溶劑的狀態下溶解於該含水流動狀組合物,前述含水流動狀組合物中的前述極性有機溶劑的含量為55質量%以上且90質量%以下。
螢光強度:按照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的濃度以固體成分換算達到0.05質量%且磷酸鹽的濃度達到0.2M的方式,用磷酸緩衝液(pH7.0)稀釋前述含水流動狀組合物,向所得稀釋液5mL中添加8mM的1,8-苯胺基萘磺酸的甲醇溶液25μL,針對使所得溶液在室溫下反應30分鐘後的該溶液,在激發波長390nm(激髮帶寬10nm)和螢光波長470nm(螢光帶寬10nm)的條件下測得的螢光強度。
2.根據上述1所述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其中,下述規定的抗諾如病毒活性能夠為3.0以上。抗諾如病毒活性:將對於諾如病毒液0.1質量份混合前述含水流動狀組合物1質量份而得到的諾如病毒混合液在室溫下放置1分鐘時的、從放置前的傳染性滴度的對數減去放置後的傳染性滴度的對數而得到的值。
3.根據上述1或2所述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其中,前述螢光強度能夠為6000以上。
4.根據上述1~3中任一項所述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其中,前述極性有機溶劑包含乙醇,前述乙醇的濃度能夠為55質量%以上且90質量%以下。
5.根據上述1~4中任一項所述含水流動狀組合物,其中,前述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的濃度以固體成分換算能夠為0.1質量%以上且10質量%以下。
6.根據上述1~5中任一項所述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其還能夠含有除乙醇之外的水溶性醇。
7.根據上述1~6中任一項所述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其中,前述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能夠源自蛋清溶菌酶。
8.根據上述1~7中任一項所述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能夠填充至噴霧式容器中。
9.根據上述1~7中任一項所述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能夠填充至泵式容器中。
10.根據上述1~7中任一項所述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能夠浸滲至無紡布中。
11.本發明的一個方式所述的細菌和/或病毒的失活方法包括使上述1~7中任一項所述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接觸對象物的工序。
12.本發明的一個方式所述的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的通過下述定義規定的螢光強度為4000以上:
螢光強度:按照前述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的濃度以固體成分換算達到0.05質量%且磷酸鹽的濃度達到0.2M的方式用磷酸緩衝液(pH7.0)進行稀釋,向所得稀釋液5mL中添加8mM的1,8-苯胺基萘磺酸的甲醇溶液25μL,針對使所得溶液在室溫下反應30分鐘後的該溶液,在激發波長390nm(激髮帶寬10nm)和螢光波長470nm(螢光帶寬10nm)的條件下測得的螢光強度。
13.根據上述12所述的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能夠是下述規定的抗諾如病毒活性為2.0以上的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
抗諾如病毒活性:將使諾如病毒液與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的2質量%水溶液等量混合而得到的諾如病毒混合液在室溫下放置1分鐘時的、從放置前的傳染性滴度的對數減去放置後的傳染性滴度的對數而得到的值。
14.本發明的一個方式所述的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的製造方法是製造上述12或13所述的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的方法,包括下述工序:將波長660nm下的光透射率超過70%、pH為5.0以上且7.0以下、並且溶菌酶和/或其鹽的濃度以固體成分換算為0.5質量%以上且7質量%以下的溶菌酶和/或其鹽的水溶液加熱至該水溶液的波長660nm下的光透射率達到70%為止的第一加熱工序;在前述第一加熱工序之後,加熱至前述水溶液的波長660nm下的光透射率達到低於70%的極小值,然後將該水溶液加熱至光透射率達到70%為止的第二加熱工序;以及,在前述第二加熱工序之後,在前述水溶液的波長660nm下的光透射率超過70%的狀態下進一步加熱該水溶液的第三加熱工序。
15.根據上述14所述的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的製造方法,其中,前述第三加熱工序的加熱條件能夠是加熱至將該第三加熱工序中得到的水溶液用0.45μm的膜濾器進行過濾而得到的物質與乙醇按照質量比計為1:1的比例混合時波長660nm下的光透射率達到85%以上為止的條件。
16.根據上述14或15所述的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的製造方法,其中,在前述第三加熱工序之後,還包括對前述水溶液進行噴霧乾燥或冷凍乾燥而得到粉末狀的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的工序。
17.本發明的一個方式所述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的製造方法包括:將極性有機溶劑與通過上述14~16中任一項所述的製造方法得到的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進行混合,從而得到前述極性有機溶劑的濃度為55質量%以上且90質量%以下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的工序。
18.本發明的一個方式所述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的製造方法包括:將極性有機溶劑與上述12或13所述的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進行混合,從而得到前述極性有機溶劑的濃度為55質量%以上且90質量%以下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的工序。
19.根據上述17或18所述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的製造方法,其中,在獲得前述含水流動狀組合物的工序中,能夠按照該含水流動狀組合物中的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的濃度以固體成分換算達到0.1質量%以上且10質量%以下的方式,將前述極性有機溶劑與前述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進行混合。
發明的效果
根據上述1~10中任一項所述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通過包含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前述含水流動狀組合物的下述規定的螢光強度為5000以上,在前述含水流動狀組合物中,前述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以接觸極性有機溶劑的狀態溶解於該含水流動狀組合物,前述含水流動狀組合物中的前述極性有機溶劑的含量為55質量%以上且90質量%以下,從而在具有諾如病毒失活作用的基礎上,能夠長期維持(例如以40℃維持2星期以上、通常為24星期以下)諾如病毒的失活作用。
上述含水流動狀組合物能夠用於例如藥品、醫藥外用品、化妝品、食品的清洗用途、或者衛生用途。此時,作為去除諾如病毒的用途,可以使用上述含水流動狀組合物。更具體而言,上述含水流動狀組合物例如以容納於容器(例如附帶噴嘴或噴霧器等的容器、或者未附帶噴嘴或噴霧器等的容器)的形態或者浸滲至無紡布的形態來使用。
此外,關於上述12或13所述的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通過使上述定義規定的螢光強度為4000以上而具有諾如病毒的失活作用,並且,通過使該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接觸極性有機溶劑,能夠長期維持諾如病毒的失活作用。
此外,根據上述14~16所述的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的製造方法,通過前述第一加熱工序、前述第二加熱工序和第三加熱工序,可以獲得具有諾如病毒的失活作用、且通過與極性有機溶劑接觸而能夠長期維持諾如病毒失活作用的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
此外,根據上述17和19所述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的製造方法,通過包括將極性有機溶劑與利用上述14~16中任一項所述的製造方法得到的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進行混合從而得到前述極性有機溶劑的濃度為55質量%以上且90質量%以下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的工序,可以獲得具有諾如病毒的失活作用、且能夠長期維持諾如病毒失活作用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
此外,根據上述18和19中任一項所述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的製造方法,通過包括將極性有機溶劑與上述12或13所述的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進行混合從而得到前述極性有機溶劑的濃度為55質量%以上且90質量%以下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的工序,可以獲得具有諾如病毒的失活作用、且能夠長期維持諾如病毒失活作用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
附圖說明
圖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所述的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的製造方法中,第一加熱工序、第二加熱工序和第三加熱工序中的加熱時間與透射率之間的關係的圖。
圖2是示出通過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得到的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的電泳(SDS-PAGE)結果的照片。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詳細說明本發明。應予說明,本發明中,在沒有特別說明的情況下,「份」表示「質量份」,「%」表示「質量%」。
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所述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是包含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前述含水流動狀組合物的下述規定的螢光強度為5000以上,前述含水流動狀組合物中,前述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在接觸極性有機溶劑的狀態下溶解於該含水流動狀組合物,前述含水流動狀組合物中的前述極性有機溶劑的含量為55質量%以上且90質量%以下。
螢光強度:按照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的濃度以固體成分換算達到0.05質量%且磷酸鹽的濃度達到0.2M的方式,用磷酸緩衝液(pH7.0)稀釋前述含水流動狀組合物,向所得稀釋液5mL中添加8mM的1,8-苯胺基萘磺酸的甲醇溶液25μL,針對使所得溶液在室溫下反應30分鐘後的該溶液,在激發波長390nm(激髮帶寬10nm)和螢光波長470nm(螢光帶寬10nm)的條件下測得的螢光強度。
本發明中,「含水流動狀組合物」是指含有水且具有可變形程度的粘度(例如為1~100000mPa·s)的組合物,是包括粘度低至能夠噴霧的程度的液狀組合物、以及凝膠狀組合物的概念。溶劑只要是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會均勻溶解或分散的溶劑就沒有特別限定,例如可以使用水、醇。此外,本發明中,「室溫」是指20℃以上且25℃以下。
[螢光強度和諾如病毒的失活作用]
從表面疏水性更高的觀點出發,本實施方式所述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的螢光強度優選為通過上述定義而規定的6000以上、更優選為6500以上、進一步優選為7000以上,通常為10000以下。本發明中規定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的螢光強度是含水流動狀組合物中包含的蛋白質的表面疏水性的指標。即可以說:本發明中規定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的螢光強度越高,則含水流動狀組合物中包含的蛋白質的表面疏水性越高,該含水流動狀組合物的表面疏水性越高,則諾如病毒的失活作用越高。
因此,本實施方式所述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的螢光強度主要起因於該含水流動狀組合物中包含的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的表面疏水性。通常,若提高蛋白質的表面疏水性,則蛋白質的疏水性部分彼此牽扯、聚集。本發明人等發現:存在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的表面疏水性越高則諾如病毒的失活作用越高的傾向。即,本實施方式所述的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具有諾如病毒的失活作用優異這一特徵。
本實施方式所述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中包含的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具有優異的諾如病毒失活作用的原因尚未明確,推測如下:第一,具有表面疏水性的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容易結合於諾如病毒的疏水性部位;第二,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是溶菌酶的改性物,通過改性而使溶菌酶加工品包含由溶菌酶所具有的S-S鍵的至少一部分開裂而得到的硫醇基(-SH),該硫醇基與諾如病毒的表面存在的S-S鍵進行結合;第三,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具有容易結合於諾如病毒的立體結構。
此外,本實施方式所述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能夠抑制諾如病毒的失活作用降低的原因尚未明確,推測如下:通過使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溶解於本實施方式所述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該含水流動狀組合物中包含的極性有機溶劑與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呈現相接觸的狀態,因此,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能夠維持可表現出諾如病毒失活作用的立體結構。
即,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由於表面疏水性高而與極性有機溶劑(尤其是乙醇)的親和性高,因此,溶菌酶加工品在該含水流動狀組合物中在接觸極性有機溶劑的狀態下,能夠維持使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能夠表現出諾如病毒失活作用的立體結構,其結果可推測:能夠維持諾如病毒的失活作用。
本發明中,含水流動狀組合物和後述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的螢光強度是通過Canadian Institute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985Vol.18No.4p.290-295記載的方法而測得的值。應予說明,本發明的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的螢光強度的測定中使用的磷酸緩衝液是利用磷酸二氫鈉和磷酸氫二鈉製備的。此外,本發明中的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的螢光強度是將0.2M磷酸緩衝液(pH為7.0、作為磷酸鹽而含有磷酸二氫鈉和磷酸氫二鈉)的螢光強度作為空白值而另行測定,並減去該空白值而得到的值。
本實施方式所述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和後述實施方式所述的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的螢光強度是指:使用日本分光株式會社製造的型號FP-8500螢光分光光度計,在激發波長為390nm、激髮帶寬為10nm、螢光波長為470nm、螢光帶寬為10nm、靈敏度為0.5秒、靈敏度低(約為270±10V)(電源頻率為(50/60Hz))、使用ペリスタシッパSHP-820型的條件下測定時的值。應予說明,也可以使用其它螢光分光光度計進行測定,此時,需要使靈敏度等測定條件符合本申請中規定的條件。
本實施方式所述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中,前述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在接觸前述極性有機溶劑的狀態下保存在該含水流動狀組合物中。即,本實施方式所述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中,前述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由於溶解於前述含水流動狀組合物,因此能夠在接觸前述極性有機溶劑的狀態下存在於該含水流動狀組合物中。
本發明人等獲得了如下的驚人發現:特定的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具有諾如病毒的失活作用,以及,在本實施方式所述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中,通過使前述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在接觸前述極性有機溶劑(尤其是乙醇等水溶性醇)的狀態下溶解在該含水流動狀組合物中,由此能夠抑制諾如病毒的失活作用降低,從而創造出本實施方式所述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
[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
本發明中,「溶菌酶」是指:具有將N-乙醯基葡糖胺與N-乙醯基胞壁酸的β-1,4鍵水解的性質的蛋白質。此外,本發明中,「溶菌酶加工品」是指溶菌酶的改性物,其具有與溶菌酶和/或其鹽不同的立體結構。
溶菌酶廣泛存在於蛋、動物的組織、體液、植物等生物界中,根據底物特異性和結構而大致分類為以下的5個種屬。
1.溶菌酶(細菌型)
2.溶菌酶(雞型)
3.溶菌酶(鵝型)
4.溶菌酶(噬菌體型;V類)
5.溶菌酶(CH型)
本實施方式所述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中,作為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的原料,上述5個種屬的溶菌酶均可以使用。這些溶菌酶之中,作為原料溶菌酶,優選為蛋清溶菌酶、人溶菌酶等溶菌酶(雞型)。本實施方式所述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中,從諾如病毒的失活作用更優異、成本低且容易獲取的觀點出發,作為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的原料溶菌酶,更優選為源自蛋清溶菌酶的溶菌酶。
此外,作為溶菌酶加工品的鹽,可列舉出食品添加物或藥學上可允許的鹽,可列舉出鹽酸、碳酸、磷酸、硼酸、六偏磷酸、硝酸、硫酸等無機酸的鹽;檸檬酸、酒石酸、琥珀酸、蘋果酸、醋酸、穀氨酸、甘油磷酸、葡糖酸等有機酸的鹽。溶菌酶的鹽之中,優選為無機酸鹽,從廣泛用作消炎劑、安全性已經確定的觀點出發,更優選為鹽酸鹽。
本實施方式所述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可以含有選自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中的至少1種。此外,本實施方式所述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中含有多種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時,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的濃度(固體成分換算)是指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的合計量的濃度(固體成分換算)。
(螢光強度)
本發明中規定的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的螢光強度是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的表面疏水性的指標。即可以說,本發明中規定的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的螢光強度越高,則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的表面疏水性越高,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的表面疏水性越高。
從表面疏水性更高、諾如病毒的失活作用更優異的觀點出發,通過下述定義規定的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的螢光強度優選為4000以上、更優選為5000以上,通常為10000以下。
前述螢光強度是指:按照前述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的濃度以固體成分換算達到0.05質量%且磷酸鹽的濃度達到0.2M的方式用磷酸緩衝液(pH7.0)進行稀釋,向所得稀釋液5mL中添加8mM的1,8-苯胺基萘磺酸的甲醇溶液25μL,針對使所得溶液在室溫下反應30分鐘後的該溶液,在激發波長390nm(激髮帶寬10nm)和螢光波長470nm(螢光帶寬10nm)的條件下測得的螢光強度值。應予說明,按照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的濃度以固體成分換算達到0.05質量%且磷酸鹽的濃度達到0.2M的方式用磷酸緩衝液進行稀釋具體是指:例如在測定以固體成分換算含有1質量%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的水溶液的螢光強度時,通過將前述水溶液5g與0.25M的磷酸緩衝液80mL投入至100mL的容量瓶中,然後用純化水定容至100mL來製備。
(濃度)
本實施方式所述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中,從能夠更可靠地抑制諾如病毒的失活作用降低這一點出發,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的濃度以固體成分換算優選為0.1質量%以上且10質量%以下、更優選為0.2質量%以上,進一步優選超過0.5質量%、例如為0.6質量%以上,最優選為0.7質量%以上,另一方面,優選為5質量%以下、更優選為4質量%以下、進一步優選為2質量%以下。
(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的抗諾如病毒活性)
本實施方式所述的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具有諾如病毒的失活作用。更具體而言,本實施方式所述的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的下述規定的抗諾如病毒活性優選達到2.0以上。
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的抗諾如病毒活性:將使諾如病毒液與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的2質量%水溶液等量混合而得到的諾如病毒混合液在室溫下放置1分鐘時的、從放置前的傳染性滴度的對數減去放置後的傳染性滴度的對數而得到的值。
(二聚體和三聚體)
前述溶菌酶加工品或其鹽可以包含約29KDa(KDa=103Da)的蛋白質和/或約36.5KDa的蛋白質。即,本實施方式所述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可以包含約29KDa的蛋白質和/或約36.5KDa的蛋白質。本實施方式所述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以及前述溶菌酶加工品或其鹽中包含約29KDa的蛋白質和/或約36.5KDa的蛋白質可通過後述實施例中示出的電泳來確認。應予說明,電泳可以使用市售的電泳試劑盒來進行。
推測約29KDa的蛋白質是溶菌酶加工品的二聚體,推測約36.5KDa的蛋白質是溶菌酶加工品的三聚體。
可推測:本實施方式所述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中,通過包含約29KDa的蛋白質和/或約36.5KDa的蛋白質,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以表面疏水性高的狀態存在於該含水流動狀組合物中。
(製造方法)
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可通過後述實施方式所述的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的製造方法一項中記載的第一加熱工序、第二加熱工序和第三加熱工序來製造。
[極性有機溶劑]
本實施方式所述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含有極性有機溶劑。本發明中,「極性有機溶劑」是指對於水具有親和性的有機溶劑,更具體而言,是指與水混合的有機溶劑。作為極性有機溶劑,可列舉出例如包括乙醇、甲醇、1-丙醇、2-丙醇、正丁醇等碳原子數為1以上且4以下(優選為3以下)的一元醇、甘油、乙二醇、二乙二醇、丙二醇、聚乙二醇、丁二醇、二丙二醇、山梨糖醇等多元醇等多元醇的水溶性醇(醇系溶劑);丙酮、甲乙酮等酮系溶劑;二噁烷、四氫呋喃、乙腈、N-甲基吡咯烷酮,可以單獨使用這些之中的1種或者組合使用2種以上。其中,從對生物體的負擔少的觀點出發,極性有機溶劑優選含有醇系溶劑,更優選含有乙醇。
本實施方式所述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中,從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的溶解性優異且能夠更可靠地抑制諾如病毒的失活作用降低的觀點出發,本實施方式所述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中的極性有機溶劑的濃度為55質量%以上且90質量%以下、優選為60質量%以上、更優選為65質量%以上。另一方面,優選為85質量%以下、更優選為80質量%以下。
本實施方式所述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含有乙醇作為極性有機溶劑時,從能夠更可靠地抑制諾如病毒的失活作用降低的觀點出發,本實施方式所述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中的乙醇濃度可以為55質量%以上且90質量%以下,優選為60質量%以上、更優選為65質量%以上,另一方面,優選為85質量%以下、更優選為80質量%以下。
[諾如病毒失活作用]
本發明中,諾如病毒失活作用可通過使用了後述實施例所述的方法(即感染了諾如病毒的小鼠細胞)的體系來進行評價。
更具體而言,本實施方式所述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具有諾如病毒失活作用。更具體而言,本實施方式所述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的下述規定的抗諾如病毒活性能夠達到3.0以上。應予說明,本發明中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的抗諾如病毒活性優選為分別針對溶菌酶加工品的濃度(固體成分換算)為0.1質量%以上且10質量%以下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而測定的值。此時,本實施方式所述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可以包含含有約29KDa和/或約36.5KDa的蛋白質的溶菌酶加工品或其鹽。
含水流動狀組合物的抗諾如病毒活性:將對於諾如病毒液0.1質量份混合前述含水流動狀組合物1質量份而得到的諾如病毒混合液在室溫下放置1分鐘時的、從放置前的傳染性滴度的對數減去放置後的傳染性滴度的對數而得到的值。
[諾如病毒失活作用的維持]
此外,本實施方式所述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即使在長期保存後也能夠維持諾如病毒失活作用。更具體而言,本實施方式所述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在40℃×75%RH下保存4星期後的抗諾如病毒活性相對於保存前的抗諾如病毒活性可以為50%以上(優選為70%以上、通常為100%以下)。
[除乙醇之外的水溶性醇]
本實施方式所述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可以進一步含有除乙醇之外的水溶性醇。作為除乙醇之外的水溶性醇,可列舉出上述水溶性醇。除乙醇之外的水溶性醇可作為極性有機溶劑而發揮功能。使用除乙醇之外的水溶性醇時,除乙醇之外的水溶性醇可以單獨使用或者組合使用2種以上。
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在水溶性和極性有機溶劑(尤其是乙醇)中的溶解性優異,因此,通過使本實施方式所述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進一步含有選自除乙醇之外的水溶性醇中的至少1種,能夠進一步提高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對於該極性有機溶劑(尤其是乙醇)的溶解性,其結果,在該含水流動狀組合物中能夠確保極性有機溶劑與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的接觸。
其中,從對生物體的負擔少的觀點出發,本實施方式所述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優選在包含乙醇的基礎上,還包含水和除乙醇之外的水溶性醇、或者含有其中的任一者。
本實施方式所述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包含除乙醇之外的水溶性醇時,其含量通常為0.1質量%以上且20質量%以下、優選為0.5質量%以上,另一方面,優選為10質量%以下。此時,從能夠進一步提高該含水流動狀組合物中的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的溶解性的觀點出發,本實施方式所述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包含乙醇和除乙醇之外的水溶性醇時,水溶性醇的含量相對於乙醇的含量優選為1/700以上且1/5以下。
本實施方式所述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包含水時,本實施方式所述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中的水含量通常為10質量%以上且50質量%以下、優選為15質量%以上、更優選為20質量%以上,另一方面,優選為40質量%以下、更優選為30質量%以下。此時,從能夠進一步提高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的溶解性的觀點出發,本實施方式所述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包含乙醇時,水的含量相對於乙醇的含量優選為1/3以上且1/1以下。
[其它原材料]
本實施方式所述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中,除了含有溶菌酶加工品、極性有機溶劑和水之外,還可以含有其它的配混原材料。
作為其它的原材料,可以適當組合使用例如甘氨酸、有機酸、苯甲酸鈉、山梨酸鈉、丙酸鈉、脫氫乙酸鈉、對羥基苯甲酸酯、亞硫酸鈉、EDTA、苯扎氯銨、苄索氯銨、葡糖酸洗必泰、氯烷基二氨基乙基甘氨酸、碘酊、聚乙烯吡咯烷酮碘、棕櫚酸化苯甲烴銨、三氯生、氯化二甲苯酚、異丙基甲基苯酚、ε-聚賴氨酸、乳鐵蛋白、乳鏈菌肽、細菌素、土當歸提取物、蘇合香提取物、菌陳蒿提取物、酶分解薏苡提取物、魚精蛋白提取物、薴側素、果膠分解物等抑菌劑。
本實施方式所述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根據需要還可以含有檸檬酸、檸檬酸鈉、氫氧化鈉、三乙醇胺等pH調節劑、生育酚醋酸酯等抗氧化劑、聚羧乙烯、羥乙基纖維素等增稠劑等添加劑、甘油脂肪酸酯、蔗糖脂肪酸酯等表面活性劑。
本實施方式所述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的粘度可以根據使用方法來適當確定。例如,通過製成能夠噴霧的粘度的液體製劑並填充至手扣式噴霧器、泵容器、擠壓容器、氣溶膠容器等容器,將包含本實施方式所述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的液滴噴霧至手指、食品、烹飪器具、家居環境、嘔吐物、排洩物等,從而能夠輕鬆地進行病毒的失活。即,上述容器包含本實施方式所述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
此外,通過在本實施方式所述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中浸漬失活對象物(例如手指、食品、醫療儀器、醫療器具、烹飪器具、家居環境),能夠輕鬆地進行病毒的失活。
此外,本實施方式所述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能夠以將其浸滲至無紡布中而得到的片材形態來使用。即,上述無紡布浸滲有本實施方式所述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此時,作為無紡布的材質,可列舉出例如紙、纖維。通過使將本實施方式所述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浸滲至無紡布而得到的片材片材接觸對象物的表面,能夠輕鬆地進行病毒的失活。
進而,通過將本實施方式所述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製成塗劑,能夠用作屬於化妝品或者藥品或醫藥外用品的皮膚外用劑。
[一例]
本實施方式所述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例如是包含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前述極性有機溶劑的含量為55質量%以上且90質量%以下,前述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的濃度為0.1質量%以上且10質量%以下。此時,在前述含水流動狀組合物中,前述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以接觸前述極性有機溶劑的狀態溶解於該含水流動狀組合物。
此時,前述極性有機溶劑包含乙醇,前述乙醇的含量能夠為55質量%以上且90質量%以下。
此外,此時,該含水流動狀組合物可以包含約29KDa的蛋白質和/或約36.5KDa的蛋白質。
進而,此時,該含水流動狀組合物的下述規定的抗諾如病毒活性能夠達到3.0以上。含水流動狀組合物的抗諾如病毒活性:將對於諾如病毒液0.1質量份混合前述含水流動狀組合物1質量份而得到的諾如病毒混合液在室溫下放置1分鐘時的、從放置前的傳染性滴度的對數減去放置後的傳染性滴度的對數而得到的值。
此外,該含水流動狀組合物在40℃×75%RH下保存4星期後的抗病毒活性相對於保存前的抗病毒活性能夠為50%以上(優選為70%以上、通常為100%以下)。
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所述的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的製造方法是製造上述定義中規定的螢光強度為4000以上的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的方法,其包括下述工序:將波長660nm下的光透射率超過70%、pH為5.0以上且7.0以下、並且溶菌酶和/或其鹽的濃度以固體成分換算為0.5質量%以上且7質量%以下的溶菌酶的水溶液加熱至該水溶液的波長660nm下的光透射率達到70%為止的第一加熱工序(以下也簡稱為「第一加熱工序」);在前述第一加熱工序之後,加熱至該水溶液的波長660nm下的光透射率達到低於70%的極小值為止,然後將該水溶液加熱至光透射率達到70%為止的第二加熱工序(以下也簡稱為「第二加熱工序」);以及,在前述第二加熱工序之後,在前述水溶液的波長660nm下的光透射率超過70%的狀態下進一步加熱該水溶液的第三加熱工序(以下也簡稱為「第三加熱工序」)。
根據本實施方式所述的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的製造方法,通過前述第一加熱工序、第二加熱工序和第三加熱工序,能夠得到上述定義中規定的螢光強度為4000以上的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並且,通過將極性有機溶劑與利用上述溶菌酶的製造方法得到的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進行混合,能夠得到包含該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且具有諾如病毒的失活作用、並且抑制諾如病毒的失活作用降低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
[加熱的機理]
圖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實施方式所述的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的製造方法中,第一加熱工序、第二加熱工序和第三加熱工序中的加熱時間與透射率之間的關係的圖。本發明人等發現:將包含溶菌酶的水溶液加熱時,波長660nm下的光透射率根據加熱時間而如圖1所示那樣地變化。推測該透射率的變化主要是所得溶菌酶加工品的表面疏水性的變化和水溶性的變化(水溶性的降低和緊隨其後的水溶性的增加)引起的。
如圖1所示那樣,通過第一加熱工序,波長660nm下的光透射率超過70%的水溶液的該光透射率降低而成為70%。更具體而言,通過第一加熱工序,水溶液的透明度降低。
此外,通過第二加熱工序,因第一加熱工序而成為70%的前述水溶液的波長660nm下的光透射率進一步降低,然後再次上升而能夠製成70%。更具體而言,如圖1所示那樣,通過第二加熱工序,該水溶液的波長660nm下的光透射率降低而降低至低於70%的極小值後,上升至70%為止。即,此時,通過目視而確認到水溶液的白濁和/或沉澱後(換言之,該水溶液的透射率(透明性)降低後),該白濁和/或沉澱可以陸續消失(換言之,該水溶液的透射率(透明性)上升)。
進而,通過第三加熱工序,在因第二加熱工序而成為70%的前述水溶液的波長660nm下的光透射率超過70%的狀態下進一步加熱該水溶液。更具體而言,在第三加熱工序中,該水溶液中優選不產生白濁和/或沉澱(換言之,該水溶液的透射率(透明性)得以維持)。
[第一加熱工序]
第一加熱工序的加熱對象是波長660nm下的光透射率超過70%(優選為80%以上、更優選為90%以上、通常為100%以下)、pH為5.0以上且7.0以下、並且溶菌酶和/或其鹽的濃度以固體成分換算為0.5質量%以上且7質量%以下的溶菌酶和/或其鹽的水溶液。
通過第一加熱工序,波長660nm下的光透射率超過70%的水溶液中的該光透射率達到70%表示該水溶液的透射率降低,例如可以通過目視來確認該水溶液的白濁。
即可推測:在第一加熱工序中,前述水溶液中的溶菌酶的立體結構和/或溶菌酶表面的表面疏水性上升、疏水性部分互相牽扯而聚集、前述水溶液中的溶菌酶的溶解性降低,作為其結果,該水溶液的波長660nm下的光透射率從超過70%降低至70%。
(原料)
第一加熱工序中,在水溶液中使用的作為原料的溶菌酶和/或其鹽可以使用上述含水流動狀組合物一項中例示出的溶菌酶和/或其鹽。從成本低且容易獲取的觀點出發,作為原料的溶菌酶和/或其鹽優選為蛋清溶菌酶。
(原料的濃度)
從能夠可靠地改變溶菌酶的立體結構且能夠防止溶菌酶聚集、提高諾如病毒的失活作用的觀點出發,在第一加熱工序中,水溶液中的溶菌酶的濃度優選為0.5質量%以上、更優選為1質量%以上,另一方面,優選為7質量%以下、更優選為5質量%以下。
(溶菌酶和/或其鹽的水溶液)
構成溶菌酶和/或其鹽的水溶液的溶劑是水,在不影響溶菌酶和/或其鹽在水中的溶解性的範圍內,也可以使用與水混合的有機溶劑。構成溶菌酶和/或其鹽的水溶液的溶劑中的水的比例通常為80質量%以上且100質量%以下。此外,構成溶菌酶和/或其鹽的水溶液的溶劑包含與水混和的有機溶劑時,構成溶菌酶和/或其鹽的水溶液的溶劑中的該有機溶劑的比例通常為1質量%以上且20質量%以下。
作為前述有機溶劑,只要是與水混合的有機溶劑即可,可列舉出例如甲醇、乙醇、1-丙醇、2-丙醇、乙二醇、丙二醇、甘油等醇系溶劑;丙酮、甲乙酮等酮系溶劑;乙腈、四氫呋喃、1,4-二噁烷等,它們可以單獨使用或者組合使用2種以上。
(pH)
從能夠防止溶菌酶的聚集且能夠提高所得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的表面疏水性的觀點出發,在第一加熱工序、第二加熱工序和第三加熱工序中,前述水溶液的pH優選為5.0以上、更優選超過5.0、進一步優選為5.5以上,另一方面,優選為7.0以下、更優選為6.5以下。
此外,根據需要,也可以使用酸(例如鹽酸、硫酸、硝酸等無機酸;檸檬酸、醋酸、磷酸等有機酸)、鹼(例如氫氧化鈉、氫氧化鉀等無機鹼)或緩衝液(例如醋酸緩衝液),將前述水溶液調整成上述範圍的pH。
例如,溶菌酶為溶菌酶的鹽(例如氯化溶菌酶)時,優選的是,在使用酸、鹼或緩衝液將水溶液的pH調整成上述範圍的pH的基礎上,進行第一加熱工序。
[第二加熱工序]
第二加熱工序中,以通過第一加熱工序得到的水溶液的波長660nm下的光透射率從70%達到低於70%的極小值並進一步達到70%的方式進行加熱是指:通過第一加熱工序得到的水溶液的透射率進一步降低後,轉為增加,通過目視能夠確認其逐漸變得透明。
即可推測:第二加熱工序中,隨著前述水溶液中的溶菌酶的立體結構的進一步變化、溶菌酶的表面疏水性的進一步提高,溶菌酶的水溶性暫時降低後再次提高,其結果,水溶液的波長660nm下的光透射率達到70%。
針對在第二加熱工序中隨著溶菌酶的表面疏水性的進一步提高,溶菌酶的水溶性暫時降低後再次提高的機理尚未明確,推測是因為:通過第二加熱工序,在第一加熱工序中產生的溶菌酶的聚集進一步加劇,接著,所聚集的溶菌酶彼此結合而變成線狀的聚集體,該聚集體溶解於前述水溶液,從而導致前述水溶液中的溶菌酶的溶解性上升。
如圖1所示那樣,通過第二加熱工序,該水溶液的波長660nm下的光透射率從70%降低至低於70%的極小值後,上升至70%為止。從能夠更可靠地改變前述水溶液中的溶菌酶的立體結構的觀點出發,基於第二加熱工序的該水溶液的波長660nm下的光透射率的極小值優選低於60%、更優選低於50%(通常為0%以上)。
第二加熱工序可以在第一加熱工序之後接著進行。即,第二加熱工序可以與第一加熱工序連續進行。
[第三加熱工序]
第三加熱工序中,在前述第二加熱工序之後,在前述水溶液的波長660nm下的光透射率超過70%的狀態下進一步加熱該水溶液。通過第一加熱工序、第二加熱工序和第三加熱工序,能夠得到溶菌酶加工品。
即可推測:第三加熱工序中,前述水溶液中的溶菌酶的立體結構進一步變化,在維持了溶菌酶的水溶性的狀態下,溶菌酶的表面疏水性進一步提高,其結果,水溶液的波長660nm下的光透射率能夠維持超過70%的值。
從能夠更可靠地改變前述水溶液中的溶菌酶的立體結構的觀點出發,第三加熱工序更優選加熱至該水溶液的波長660nm下的光透射率達到75%以上為止,更優選加熱至光透射率達到80%以上(通常為100%以下)。
進而,關於第三加熱工序,優選加熱至將通過第三加熱工序得到的水溶液用0.45μm的膜濾器進行過濾而得到的物質與乙醇以質量比計為1:1的比例進行混合時波長660nm下的光透射率達到85%以上為止,更優選加熱至達到90%以上(通常為100%以下)。
將通過第三加熱工序得到的水溶液用0.45μm的膜濾器進行過濾而得到的物質與乙醇以質量比計為1:1的比例進行混合時的波長660nm下的光透射率達到85%以上可以作為得到了上述定義中規定的螢光強度為4000以上的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的指標。
第三加熱工序可以在第二加熱工序之後接著進行。即,第三加熱工序可以與第一加熱工序和第二加熱工序連續進行。
第三加熱工序中,在前述透射率超過70%的狀態下被加熱而變得透明的水溶液即使恢復至室溫(例如25℃)也能夠維持該透射率(換言之,能夠維持透明性)。作為其原因,推測是因為:該水溶液中包含的溶菌酶等的形態即線狀的聚集體的立體結構即使在室溫下也得以維持。
(加熱溫度和加熱時間)
本實施方式所述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的製造方法中,從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的製造能夠實現高收率且能夠將該水溶液調整成第一加熱工序、第二加熱工序和第三加熱工序中分別規定的透射率的觀點出發,優選以第一加熱工序、第二加熱工序和第三加熱工序中的該水溶液的中心品溫達到70℃以上的方式進行加熱,從因加熱時間短而能夠縮短製造時間的觀點出發,更優選為80℃以上、進一步優選為90℃以上、通常可以為130℃,進而可以約為100℃以下。應予說明,第一加熱工序、第二加熱工序和第三加熱工序中的加熱時間可以根據加熱溫度和處理量以滿足各工序中規定的透射率的方式來適當確定。
更具體而言,第一加熱工序與第二加熱工序在相同的加熱溫度下連續進行時,關於第一加熱工序中的加熱時間和第二加熱工序中的加熱時間的合計,在中心品溫為70℃以上且75℃以下時優選為5分鐘以上且120分鐘以下,在中心品溫超過75℃且為80℃以下時優選為5分鐘以上且75分鐘以下,在中心品溫超過80℃且為85℃以下時優選為5分鐘以上且65分鐘以下,在中心品溫超過85℃且為90℃以下時優選為5分鐘以上且45分鐘以下,在中心品溫超過90℃且為95℃以下時優選為5分鐘以上且35分鐘以下,在中心品溫超過95℃且為100℃以下時優選為5分鐘以上且20分鐘以下。
關於第三加熱工序中的加熱時間,在中心品溫為70℃以上且75℃以下時優選為5分鐘以上且600分鐘以下,在中心品溫超過75℃且為80℃以下時優選為5分鐘以上且360分鐘以下,在中心品溫超過80℃且為85℃以下時優選為5分鐘以上且240分鐘以下,在中心品溫超過85℃且為90℃以下時優選為5分鐘以上且195分鐘以下,在中心品溫超過90℃且為95℃以下時優選為5分鐘以上且150分鐘以下,在中心品溫超過95℃且為100℃以下時優選為5分鐘以上且100分鐘以下。
第一加熱工序、第二加熱工序和第三加熱工序在相同的加熱溫度下連續進行時,關於第一加熱工序中的加熱時間和第二加熱工序中的加熱時間和第三加熱工序中的加熱時間的合計,在中心品溫為70℃以上且75℃以下時優選為125分鐘以上且720分鐘以下,在中心品溫超過75℃且為80℃以下時優選為80分鐘以上且435分鐘以下,在中心品溫超過80℃且為85℃以下時優選為70分鐘以上且305分鐘以下,在中心品溫超過85℃且為90℃以下時優選為50分鐘以上且240分鐘以下,在中心品溫超過90℃且為95℃以下時優選為40分鐘以上且185分鐘以下,在中心品溫超過95℃且為100℃以下時優選為25分鐘以上且120分鐘以下。
(噴霧乾燥/冷凍乾燥)
應予說明,本實施方式所述的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的製造方法中,在前述第三加熱工序之後,可以進一步包括使前述水溶液進行噴霧乾燥或冷凍乾燥而得到粉末狀的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的工序。
噴霧乾燥和冷凍乾燥按照常規方法進行即可。
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所述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的製造方法包括:將上述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更具體而言,是通過上述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的製造方法得到的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與極性有機溶劑進行混合,從而得到前述極性有機溶劑的濃度為55質量%以上且90質量%以下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的工序。即,上述實施方式所述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可通過上述製造方法來獲得。
本實施方式所述的製造方法中,從能夠更可靠地抑制諾如病毒的失活作用降低的觀點出發,在獲得含水流動狀組合物的工序中,優選的是,按照該含水流動狀組合物中的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的濃度以固體成分換算優選為0.1質量%以上且10質量%以下(更優選為0.2質量%以上、進一步優選超過0.5質量%、例如為0.6質量%以上、進一步優選為0.7質量%以上,另一方面,更優選為4質量%以下、進一步優選為2質量%以下)的方式,將前述極性有機溶劑與前述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進行混合。此時,可以進一步混合上述實施方式所述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一項中例示出的其它成分。
此外,本實施方式所述的製造方法中,從能夠更可靠地抑制諾如病毒的失活效果降低的觀點出發,在獲得前述含水流動狀組合物的工序中,優選的是,例如按照極性有機溶劑包含乙醇、該含水流動狀組合物中的乙醇濃度優選為55質量%以上且90質量%以下(更優選為60質量%以上、進一步優選為65質量%以上,此外,更優選為85質量%以下、進一步優選為80質量%以下)的方式,將前述極性有機溶劑與前述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進行混合。
可以採用將本實施方式所述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噴霧或塗布至要使病毒(諾如病毒)失活的對象區域、或者與要使病毒失活的對象物進行混合、或者攝取等方法(使病毒失活的方法)。
本實施方式所述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因含有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而具有病毒的失活作用。尤其是,本實施方式所述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通過含有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而具有諾如病毒的失活作用,並且,該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通過在接觸極性有機溶劑的狀態下溶解於該含水流動狀組合物,能夠抑制諾如病毒的失活作用降低,因此可長期維持諾如病毒的失活作用。
實施例
[實施例1]
向清水980g中添加溶菌酶(以雞蛋蛋清作為原料的蛋清溶菌酶)20g並混合,從而製備該溶菌酶的2質量%水溶液。其後,將前述水溶液在80℃的中心品溫下加熱10分鐘,其結果,該水溶液的波長660nm下的光透射率降低至70%(第一加熱工序)。接著,加熱至前述水溶液的波長660nm下的光透射率達到低於70%的極小值(20%)後,進一步將該水溶液以80℃進行60分鐘的加熱處理(第二加熱工序)。接著,前述水溶液的波長660nm下的光透射率上升,在超過70%的狀態下將該水溶液以80℃的中心品溫加熱110分鐘(第三加熱工序)。由此,得到含有2質量%溶菌酶加工品的水溶液。
應予說明,第3加熱工序後的水溶液的透射率為96%,用0.45μm的膜濾器進行過濾而得到的該水溶液與乙醇以質量比計為1:1進行混合時的透射率為97%。
將所得溶菌酶加工品的2質量%水溶液用0.45μm的膜濾器進行過濾後,將所得濾液25g與極性有機溶劑(乙醇60g、甘油1g)、水13g和甘油脂肪酸酯1g進行混合,從而得到試驗編號為1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
變更表1所示的條件,製備試驗編號為2~22的溶菌酶加工品。接著,按照表1的組成,製備包含各溶菌酶加工品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粘度:3mPa·s)。
[表1]
應予說明,試驗編號為1~22的各例中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和水溶液的波長660nm下的光透射率通過吸光光度計(型號「UV-2450」、株式會社島津製作所制)進行測定。表1中示出試驗編號為1~22的各例中的第一加熱工序之前的水溶液的波長660nm下的光透射率(%)、第二加熱工序中的波長660nm下的光透射率的極小值(%)、以及加熱結束時的水溶液的波長660nm下的光透射率(即,第三加熱工序後的水溶液的波長660nm下的光透射率)(%)。應予說明,試驗編號1~22連續進行第一加熱工序、第二加熱工序和第三加熱工序,表1的加熱時間是第一加熱工序、第二加熱工序和第三加熱工序中的加熱時間的合計。
試驗編號1~16中,將加熱前的水溶液的波長660nm下的光透射率超過70%、pH為5.0以上且7.0以下、並且溶菌酶和/或其鹽的濃度以固體成分換算為0.5質量%以上且7質量%以下的溶菌酶和/或其鹽的水溶液通過第一加熱工序將該水溶液加熱至水溶液的波長660nm下的光透射率達到70%為止,接著,通過第二加熱工序,將該水溶液加熱至前述水溶液暫時白濁後,白濁逐漸消失而透明性變高(波長660nm下的光透射率達到70%)為止,接著,通過第三加熱工序,一邊維持該水溶液的透明性(更具體而言,一邊維持前述水溶液的波長660nm下的光透射率超過70%的狀態),一邊加熱該水溶液,從而得到溶菌酶加工品。
此外,在用於獲得試驗編號為2~16的溶菌酶加工品的製造工序中,將通過第三加熱工序得到的水溶液用0.45μm的膜濾器進行過濾而得到的物質與乙醇以質量比計為1:1的比例混合時的波長660nm下的光透射率均為85%以上。
應予說明,試驗編號18和19中,水溶液的前述光透射率降低至低於70%(20%)後,沒有再次上升至70%以上。此外,試驗編號21中,水溶液的前述光透射率降低至低於70%(15%)後,雖然上升至40%,但沒有上升至70%以上。
[試驗例1]
本試驗例中,針對試驗編號為1~21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確認諾如病毒的失活作用和該失活作用的經時變化。
通過噬菌斑測定法,如下那樣地評價試驗編號為1~21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的抗諾如病毒活性。應予說明,試驗編號為1~21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的抗諾如病毒活性是分別針對溶菌酶加工品的濃度(固體成分換算)為表1所示數值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測得的值。
(巨噬細胞的培養)
(1)在6孔板中,將小鼠巨噬細胞確立細胞株(RAW264.7細胞)培養至鋪滿(confluent)的60~80%為止。
(諾如病毒液的製備)
(2)另一方面,如下那樣地製備諾如病毒的傳染性滴度(PFU/mL)為106~107PFU/mL左右的諾如病毒液。
首先,將小鼠巨噬細胞確立細胞株(RAW264.7細胞)培養至鋪滿為止,向鋪滿的細胞接種諾如病毒原液1mL,在37℃、5%CO2條件下培養2天。此時,作為諾如病毒原液,使用了Murine norovirus strain 1(MNV-1)(Effect of Food Residues on Norovirus Survival on Stainless Steel Surfaces)。
MNV-1由華盛頓大學(Washington University)的Herbert W.Virgin博士供給。
培養後,目視確認細胞已經剝離,重複進行4次凍融而破壞細胞,釋放出細胞中的病毒。其後,分取注入至50mL離心沉澱管中,進行離心分離(8000g、20分鐘),得到傳染性滴度(PFU/mL)為106~107PFU/mL左右的諾如病毒液。將該諾如病毒液在-80℃下保存,進行解凍來使用。針對該諾如病毒液,按照下述方法來測定傳染性滴度。
(諾如病毒混合液的製備)
(3)為了測定含水流動狀組合物的諾如病毒傳染性滴度,對於試驗編號為1~21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1質量份,添加通過(2)得到的諾如病毒液0.1質量份後,在室溫下放置1分鐘,從而得到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與諾如病毒的混合液(諾如病毒混合液)。
(傳染性滴度的測定)
接著,通過下述方法算出通過上述(2)製備的諾如病毒液的傳染性滴度和放置1分鐘後的混合液的傳染性滴度。
將前述諾如病毒混合液(或諾如病毒液)稀釋10x倍,作為稀釋樣品。此處,x為整數,採用後述(8)中通過目視而能夠數出噬菌斑數量的數值。即,通過(8)來調整稀釋倍率,使得噬菌斑數量達到10以上且100以下左右。應予說明,細胞因該混合液中的殘留醇的影響而發生變性,因此諾如病毒混合液(或諾如病毒液)未進行10倍稀釋。
(4)在(1)的板中,將撤掉全部培養液並放置特定時間後進行了稀釋的稀釋樣品以500μL/孔各接種2個孔。
(5)一邊以小鼠巨噬細胞確立細胞株(RAW264.7細胞)不會幹燥的方式進行振蕩,一邊在室溫下孵育1個小時,從而使小鼠巨噬細胞確立細胞株感染諾如病毒。
(6)將板上的500μL/孔的接種液全部去除,並以2ml/孔疊加1.5%Sea Plaque Agarose-DMEM(37℃),待其固化後,在37℃、5%CO2的條件下培養2天。
(7)向培養2天後的板中以2mL/孔疊加作為染色液的0.03%中性紅溶液,在37℃、5%CO2的條件下孵育1小時。
(8)在(7)的孵育後撤掉全部的0.03%中性紅溶液,通過目視來數出噬菌斑數量。根據所得噬菌斑數量和稀釋倍率來算出前述放置1分鐘後的諾如病毒混合液(或諾如病毒液)的傳染性滴度(PFU/mL)。應予說明,放置1分鐘前的諾如病毒混合液的傳染性滴度使用了前述諾如病毒液的傳染性滴度乘以諾如病毒混合液中的諾如病毒液與含水流動狀組合物的混合比率(0.1/1.1)而得到的值。
(9)通過下式來算出試驗編號為1~21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的抗諾如病毒活性。抗諾如病毒活性=Log10(放置1分鐘前的諾如病毒混合液的傳染性滴度)-Log10(放置1分鐘後的諾如病毒混合液的傳染性滴度)
試驗編號為1~9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在放置1分鐘後的傳染性滴度為104以下,如表1所示那樣,根據上述式子算出的抗諾如病毒活性為3以上。即可確認:試驗編號為1~9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通過包含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且上述規定的螢光強度為5000以上,從而在剛製造後具有諾如病毒失活作用。
此外可確認:試驗編號為1~9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中,通過使前述溶菌酶加工品和/或其鹽在接觸極性有機溶劑的狀態下溶解於該含水流動狀組合物,並且該含水流動狀組合物中的該極性有機溶劑的含量為55質量%以上且90質量%以下,即使在40℃×75%RH下保存2星期、4星期和8星期後也具有諾如病毒失活作用,諾如病毒失活作用的降低受到抑制。
更具體而言,可確認:試驗編號1~9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在40℃×75%RH下保存4星期後的抗諾如病毒活性相對於保存前(剛製造後)的抗諾如病毒活性為50%以上(70%以上)。
與此相對,可確認:試驗編號為10~15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由於極性有機溶劑的含量低於55質量%(為50質量%),因此在40℃×75%RH下保存2星期、4星期、8星期後,諾如病毒的失活作用降低。更具體而言,可確認:試驗編號為10~15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在40℃×75%RH下保存4星期後的抗諾如病毒活性相對於保存前(剛製造後)的抗諾如病毒活性降低至低於50%。
此外可確認:試驗編號為16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由於極性有機溶劑的含量低於20質量%(為0質量%),因此,在40℃×75%RH下保存4星期後的抗諾如病毒活性相對於保存前(剛製造後)的抗諾如病毒活性大幅降低。
進而可確認:通過試驗編號17~21製備的溶菌酶加工品的螢光強度低於4000,抗諾如病毒活性低。
此外,向通過試驗編號17~21製備的溶菌酶加工品中混合極性有機溶劑時發生白濁,因此,無法測定含有該溶菌酶加工品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的螢光強度和抗諾如病毒活性。
應予說明,試驗編號22中,製備了溶菌酶加工品的濃度為10質量%的水溶液,結果在室溫(25℃)的水溶液中產生沉澱,因此無法測定螢光強度和抗諾如病毒活性。
[試驗例2]
針對本試驗例中得到的溶菌酶加工品進行電泳。本試驗例中,變更試驗編號1中的加熱條件(加熱溫度、加熱時間和蛋清溶菌酶的濃度)來製備溶菌酶加工品。
更具體而言,向將蛋清溶菌酶的2質量%水溶液以80℃的加熱溫度進行了加熱時間為0分鐘、15分鐘、30分鐘、60分鐘、90分鐘和120分鐘的加熱時採集的該水溶液50μL中添加樣品緩衝液950μL,以100℃加熱10分鐘後,進行冰冷,將10μL(以溶菌酶加工品計為10μg)填充至電泳凝膠。應予說明,作為樣品緩衝液,使用了未添加2-巰基乙醇的緩衝液(非還原)。電泳的凝膠使用SDS-PAGEmini(TEFCO公司制、凝膠濃度為4-10%、凝膠厚度為1mm),以20mA的恆定電流進行泳動。染色液使用了考馬斯藍R250。
圖2是示出電泳結果的照片。如圖2所示那樣,在加熱時間為60分鐘、90分鐘和120分鐘的時刻,明顯檢測出表示約29KDa的蛋白質(推測為二聚體)和/或約36.5KDa的蛋白質(推測為三聚體)的帶。此外可確認:加熱時間越長,則表示這些蛋白質的帶越濃(即,生成的前述蛋白質的量增加)。此外可推測:在相同加熱溫度下,加熱時間越長,則該蛋白質的表面疏水性越會增加,能夠得到諾如病毒失活作用高的蛋白質。
[實施例2]
使用實施例1的試驗編號2中得到的溶菌酶加工品,將該溶菌酶加工品的濃度設為0.3質量%、0.6質量%和2質量%,除此之外,利用與試驗編號2相同的方法,得到試驗編號為23~26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針對試驗編號為23~26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測定通過上述方法測得的螢光強度和抗諾如病毒活性時,該螢光強度均為5000以上,此外,剛製造後以及在40℃×75%RH下保存8星期後的抗諾如病毒活性均為3.0以上。
[配混例1]
按照下述的配混比,使通過試驗編號9得到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與下述成分進行混合,從而製備凝膠狀的消毒劑(含水流動狀組合物)。
含水流動狀組合物(試驗編號為9) 98質量%
甘油 1質量%
聚羧乙烯 1質量%
[配混例2]
按照下述的配混比,使通過試驗編號9得到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與下述成分的混合物浸滲至無紡布中,製備成溼巾。
含水流動狀組合物(試驗編號5) 99質量%
PEG-40氫化蓖麻油 1質量%
產業上的可利用性
本發明的含水流動狀組合物例如作為對手指、身軀、醫療器械、學校、醫院、福利設施等設施、工廠、住宅等進行消毒的消毒劑、食品添加物、病毒(諾如病毒)的去除劑是有用的。
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說明如上所述。本發明包括與實施方式中說明的技術方案實質上相同的技術方案,例如功能、方法和結果相同的技術方案或者目的和結果相同的技術方案。此外,本發明包括將實施方式中說明的技術方案的非本質部分進行替換而得到的技術方案。此外,本發明包括與實施方式中說明的技術方案起到相同作用效果的技術方案或者能夠實現同一目的的技術方案。此外,本發明包括對實施方式中說明的技術方案附加公知技術而得到的技術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