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件檢具的製作方法
2024-01-31 13:02:15 1

本發明涉及檢具,尤其涉及一種適用於汽車發蓋外板的製件檢具。
背景技術:
在汽車車身的焊接製造過程中,白車身的精度是焊裝工藝水平的主要指標,高精度的白車身不僅可以改善總裝零部件的裝配,同時也能提升車身外觀間隙的品質。目前在整車開發過程中,汽車衝壓件單件、焊接總成大多採用檢具進行檢測驗收,確認衝壓件孔的精度及面的輪廓度等是否合格,滿足裝車要求。
衝壓檢具的設計結構直接影響檢測的操作便捷性和工作效率,零件定位放置是否到位也則會直接影響零件精度檢測結果的有效性和準確性。
本發明主要提供一種檢具夾緊定位、檢測裝置,用於衝壓檢具中,保證產品在檢具中穩固定位並可實現精度檢測,為板件精度檢測提供真實有效數據,促進車身精度提升。
現有技術方案汽車發蓋外板檢具設計為凸起放置,並採用凸檢的方式進行精度檢測,其主要結構包括:製件a、檢具基座01、檢具本體02、定位塊03、夾鉗04。其中,檢具基座01是檢具的安裝主體。檢具本體02通過螺釘固定安裝在檢具基座01上,根據製件輪廓加工的製件放置的支撐體。定位塊03固定安裝在零件邊緣周圈的檢具本體上,設計放置在發蓋外板相鄰的兩條邊上,每側放置兩個,作為定位基準與發蓋外板邊緣平面接觸用於零件放置時平面方向上的定位,實現發蓋兩個方向上的基準定位。夾鉗04均勻布置固定安裝在檢具基座01上,發蓋外板的周圈用於零件定位完成後將製件夾緊,避免精度檢測時製件發生位置移動,影響檢測結果。
使用方法:使用時先將製件放置在檢具本體上,然後手工移動、調整發蓋的位置,使安裝有定位塊03兩側的製件邊緣平面分別與定位塊03貼靠,完成基座定位。定位完成後使用夾鉗04將製件周圈夾緊,然後進行檢測。
現有技術方案存在以下問題:
(1)部分車型發蓋外板零件尺寸較大,製件中間區域通常剛性相對較差,採用凸檢的結構存在中間區域型面塌陷下沉的狀況,影響型面的精度檢測。
(2)發蓋外板為外板件,零件上無孔,無法使用孔定位,僅能使用邊定位。放置定位時,需要人工移動調整將發蓋外板製件相鄰兩側的邊緣型面貼靠在基準定位塊03上,零件位置調整時一人操作極為不便,需要兩人操作,且調整時工作效率較低。
(3)發蓋外板是通過邊緣折彎的包邊面貼靠在定位塊03上進行定位,當製件的包邊面精度不合格(折彎過度或存在回彈折彎不足)時,零件的定位會以不合格定位面為基準進行定位並檢測,導致檢測結果不具備有效性。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製件檢具,能夠防止製件尺寸過大中間塌陷,並且,該檢具易於對製件放置定位時進行調整,提高檢測的效率。
本發明的一種製件檢具,包括:檢具基座;檢具本體,固定設置在所述檢具基座上,所述檢具本體具有周圈符形本體和中部支撐本體,所述周圈符形本體具有與標準製件外形對應的外圈,所述中部支撐本體位於所述周圈符形本體內;對中裝置,用於調整待檢測製件的檢測位置,所述對中裝置具有對中部、拉杆連接部、旋轉連接部和定位部,其中,所述旋轉連接部具有旋轉連接塊,所述旋轉連接塊通過旋轉杆與旋轉基座轉動配合,所述旋轉連接塊的兩端分別用於連接拉杆連接部;所述拉杆連接部具有兩組,分別位於所述旋轉連接部的兩側,每個所述拉杆連接部靠近所述旋轉連接部的一端與所述旋轉連接塊樞接,遠離所述旋轉連接部的一端分別連接一個所述對中部;所述對中部具有滑動設置的安裝板,所述安裝板上具有安裝支架和通孔,所述安裝支架頂部設置有製件定位銷;所述定位部具有定位基座和定位銷,所述定位基座位於所述安裝板底部,並具有定位孔,所述定位銷穿過所述通孔與所述定位孔插接,以對所述安裝板定位。
如上所述的製件檢具,其中,所述定位部還具有:操作塊,位於所述安裝板之上,與所述定位銷頂端固定連接;軸套,套設在所通孔中,所述定位銷滑動地套設在所述軸套內;彈簧,位於所述軸套和所述定位銷之間;定位銷套,套設在所述定位孔內,與所述定位銷的底端插接配合。
如上所述的製件檢具,其中,所述操作塊底部形成安裝底孔,用於安裝所述定位銷,在所述安裝底孔的外周,形成凸起耳部;所述軸套頂部形成凹槽,與所述凸起耳部可拆卸的插接配合,在所述凹槽兩側的側壁頂部,形成圓弧槽,所述圓弧槽的深度小於所述凹槽的深度,所述圓弧槽用於託頂所述凸起耳部;和/或,在所述軸套上還形成有六角拆卸部。
如上所述的製件檢具,其中,所述軸套具有沿軸向貫通的導向孔,在所述凹槽的底面上具有與導向孔連通,且直徑小於所述導向孔的過孔,所述導向孔和所述過孔交界處形成第一臺階面;所述定位銷包括位於上部直徑較小的杆部,以及位於下部直徑較大的銷部,所述杆部和所述銷部之間形成第二臺階面;彈簧卡裝在所述第一臺階面和所述第二臺階面之間。
如上所述的製件檢具,其中,所述定位部還具有:限位杆,設置在所述檢具基座上,且位於所述安裝板的滑動方向上。
如上所述的製件檢具,其中,所述安裝支架頂部具有軸向的銷套安裝孔,以及垂直於所述銷套安裝孔的止轉孔;所述銷套安裝孔內設置有銷套,所述銷套具有內螺紋孔與所述製件定位銷螺紋連接,所述銷套外壁還具有止轉平面;螺釘或銷釘插入所述止轉孔,抵頂所述止轉平面,起到止轉的作用。
如上所述的製件檢具,其中,所述對中部還具有:下導向塊,固定設置在所述檢具基座上;上導向塊,與所述下導向塊滑動配合,所述安裝板固定設置在所述上導向塊上;連接塊,固定設置在所述上導向塊或者所述安裝板上,與所述拉杆連接部連接。
如上所述的製件檢具,其中,所述拉杆連接部具有拉杆、拉杆連接塊和鎖緊螺母,其中,所述拉杆由杆部和位於所述杆部兩端的螺紋連接部組成,螺紋連接部為外螺紋杆,每個所述螺紋連接部分別與一個所述拉杆連接塊螺紋連接,所述鎖緊螺母設置在所述螺紋連接部上;所述拉杆連接塊具有連接底孔和旋轉孔,所述連接底孔與所述螺紋連接部螺紋連接,所述旋轉孔通過螺栓或銷軸與所述旋轉連接塊樞接,或者與所述對中部連接。
如上所述的製件檢具,其中,所述旋轉杆具有杆體,在所述杆體頂部具有肩部,在所述杆體遠離所述肩部的一端具有防轉平面;所述旋轉基座上具有所述杆體插入的旋轉孔,以及垂直於所述旋轉孔的防轉底孔。
如上所述的製件檢具,其中,還包括:定位裝置和夾緊鉗,用於對所述待檢測製件定位夾緊;氣缸,用於推動所述安裝板滑動;和/或,所述檢具本體具有相對的一組貫通缺口,所述對中裝置位於所述缺口的連線上。
本發明的製件檢具的中部支撐本體可以保證製件不會發生中間的塌陷,對中裝置方便調整製件的位置,該對中裝置兩側的對中部通過拉杆連接部連接到一個旋轉連接部上,保證兩側移動的對稱性,從而對製件位置調整的精確度更高。進一步,對中裝置的定位部能夠高效精準的保證對中部在指定位置固定,為後續檢測提供穩定的固定環境。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技術檢具結構圖;
圖2為現有技術檢具部分結構圖;
圖3為現有技術檢具定位塊安裝結構圖;
圖4為本發明製件檢具應用結構(使用狀態)圖;
圖5為本發明製件檢具結構圖;
圖6為本發明製件檢具中對中裝置結構圖;
圖7為本發明製件檢具中對中裝置的局部示意圖;
圖8為凸7的爆炸圖;
圖9為本發明製件檢具中對中部局部結構圖;
圖10本發明製件檢具中上下導向塊結構圖;
圖11本發明製件檢具中定位部結構圖;
圖12為圖11的爆炸圖;
圖13定位狀態時本發明製件檢具中定位部剖視圖(鎖定);
圖14定位狀態時本發明製件檢具中定位部剖視圖(非鎖定);
圖15為本發明製件檢具中定位部軸套結構圖;
圖16為本發明製件檢具中定位部軸套斷面結構圖;
圖17為本發明製件檢具中定位部操作塊結構圖;
圖18為本發明製件檢具中拉杆連接部結構圖;
圖19為圖18的爆炸圖;
圖20為本發明製件檢具定位裝置示意圖;
圖21為圖20的爆炸圖。
附圖標記:
現有技術
01檢具基座03基準定位塊
02檢具本體04夾鉗
本申請:
a待檢測製件326定位銷套
1檢具基座327限位杆
2檢具本體33拉杆連接部
21周圈符形本體331拉杆
22中部支撐本體3311桿部
23基準墊塊3312螺紋連接部
3對中裝置332拉杆連接塊
31對中部3321旋轉孔
311安裝板3322連接底孔
312安裝支架333鎖緊螺母
3121銷套安裝孔34旋轉連接部
3122止轉孔341旋轉連接塊
313銷套342旋轉杆
3131內螺紋孔3421肩部
3132止轉平面3422防轉平面
314製件定位銷343旋轉基座
315上導向塊3431旋轉孔
316下導向塊3432防轉底孔
317連接塊4定位裝置
32定位部41夾鉗部
321操作塊42夾杆
3211凸起耳部43定位連接塊
3212安裝底孔44防松螺母
322定位銷45旋轉定位塊
3221桿部451第一定位面
3222銷部452第二定位面
323彈簧46轉軸
324軸套47定位板
3241凹槽471符形部
3242圓弧槽472安裝部
3243六角拆卸部5夾緊鉗
3244過孔
3245導向孔
325定位基座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描述本發明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僅用於解釋本發明,而不能解釋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本發明公開一種製件檢具,具有檢具基座1、檢具本體2、對中裝置3,在一些優選的實施方式中還具有定位裝置4,下面分別說明各零部件。
為了方便說明,待檢測製件a以汽車發蓋外板為例,以下簡稱製件a。
檢具本體2,固定設置在所述檢具基座1上,所述檢具本體2具有周圈符形本體21和中部支撐本體22,所述周圈符形本體21具有與標準製件外形對應的外圈,所述中部支撐本體22位於所述周圈符形本體21內。
參見圖4和圖5,在以汽車發蓋外板為例時,標準製件前端結構為弧形,對應的,周圈符形本體21也成弧形結構,弧形結構的中心設置上述的支撐本體22,優選的,在支撐本體22頂部還設置基準墊塊23,該基準墊塊23一般為橡膠件,用於託接製件a避免產生劃痕。
參見圖6對中裝置3用於調整待檢測製件a的檢測位置,所述對中裝置具有對中部31、拉杆連接部33、旋轉連接部34和定位部32,其中主要的結構說明如下:
如圖7到圖9所示,對中部31具有滑動設置的安裝板311,所述安裝板311上具有安裝支架312和通孔,所述安裝支架312頂部設置有製件定位銷314;優選的,安裝支架312頂部具有軸向的銷套安裝孔3121,以及垂直於所述銷套安裝孔3121的止轉孔3122;銷套安裝孔3121內設置有銷套313,所述銷套313具有內螺紋孔3131與所述製件定位銷314螺紋連接,所述銷套313外壁還具有止轉平面3132;螺釘或銷釘插入所述止轉孔3122,抵頂所述止轉平面3132,起到止轉的作用。安裝板311的滑動可以通過氣缸推動實現。
更優選的,對中部31還具有:下導向塊316,固定設置在所述檢具基座1上;上導向塊315,與所述下導向塊316滑動配合,所述安裝板311固定設置在所述上導向塊315上;連接塊317,固定設置在所述上導向塊315或者所述安裝板311上,與拉杆連接部33連接。以上參見7到圖10。
參見圖7和圖8,以及圖11到圖17,定位部32具有定位基座325和定位銷322,定位基座325位於安裝板311底部,並具有定位孔,所述定位銷322穿過所述通孔與所述定位孔插接,以對所述安裝板311定位。
優選的,定位部32還具有:操作塊321,位於所述安裝板311之上,與所述定位銷322頂端固定連接;軸套324,套設在所通孔中,所述定位銷322滑動地套設在所述軸套324內;彈簧323,位於所述軸套324和所述定位銷322之間;定位銷套326,套設在所述定位孔內,與所述定位銷322的底端插接配合。
操作塊321底部形成安裝底孔3212,用於安裝所述定位銷322,在所述安裝底孔3212的外周,形成凸起耳部3211;
所述軸套324頂部形成凹槽3241,與所述凸起耳部3211可拆卸的插接配合,此處插接配合是指耳部3211與凹槽3241之間可滑動,二者可以插接到一起,也可以分離。在所述凹槽3241兩側的側壁頂部,形成圓弧槽3242,所述圓弧槽3242的深度小於所述凹槽3241的深度,所述圓弧槽3242用於託頂所述凸起耳部3211;耳部3211與凹槽3241分離後,可以抵放在圓弧槽3242上。
所述軸套324上還形成有六角拆卸部3243,方便安裝和拆卸。
參見圖15到圖17,軸套324具有沿軸向貫通的導向孔3245,在所述凹槽3241的底面上具有與導向孔3245連通,且直徑小於所述導向孔3245的過孔3244,所述導向孔3245和所述過孔3244交界處形成第一臺階面;
定位銷322包括位於上部直徑較小的杆部3221,以及位於下部直徑較大的銷部3222,所述杆部3221和所述銷部3222之間形成第二臺階面;
彈簧323卡裝在所述第一臺階面和所述第二臺階面之間。
結合圖13和圖14,耳部3211與凹槽3241插接時,銷部3222位置靠下,能夠插入定位銷套326中,此時如圖13所示,為鎖定狀態,安裝板311不能滑動。而耳部3211與凹槽3241分離,抵放在圓弧槽3242上時,銷部3222位置靠上,與定位銷套326沒有插接關係,如圖14所示,此時為非鎖定狀態,安裝板311可以滑動。
所述拉杆連接部33具有兩組,分別位於所述旋轉連接部34的兩側,每個所述拉杆連接部33靠近所述旋轉連接部34的一端與所述旋轉連接塊341樞接,遠離所述旋轉連接部34的一端分別連接一個所述對中部31;
所述旋轉連接部34具有旋轉連接塊341,所述旋轉連接塊341通過旋轉杆342與旋轉基座343轉動配合,所述旋轉連接塊341的兩端分別用於連接拉杆連接部33;
定位部32還具有:限位杆327,設置在所述檢具基座1上,且位於所述安裝板311的滑動方向上。
拉杆連接部33具有拉杆331、拉杆連接塊332和鎖緊螺母333,其中,
拉杆331由杆部3311和位於所述杆部3311兩端的螺紋連接部3312組成,螺紋連接部3312為外螺紋杆,每個所述螺紋連接部3312分別與一個所述拉杆連接塊332螺紋連接,所述鎖緊螺母333設置在所述螺紋連接部3312上;拉杆連接塊332具有連接底孔3322和旋轉孔3321,所述連接底孔3322與所述螺紋連接部3312螺紋連接,所述旋轉孔3321通過螺栓或銷軸與所述旋轉連接塊341樞接,或者與所述對中部31連接。
參見圖18和圖19,旋轉杆342具有杆體,在所述杆體頂部具有肩部3421,在所述杆體遠離所述肩部3421的一端具有防轉平面3422;旋轉基座343上具有所述杆體插入的旋轉孔3431,以及垂直於所述旋轉孔3431的防轉底孔3432。
檢具本體2具有相對的一組貫通缺口,對中裝置3位於缺口的連線上。
下面說明定位裝置4,參見圖20和圖21,定位裝置4,用於固定待檢測製件a,所述定位裝置4具有底座、夾鉗部41、夾杆42、定位連接塊43、旋轉定位塊45以及定位板47;底座和所述定位板47分別固定設置在所述檢具基座1上,夾鉗部41一端設置在所述底座上,另一端與所述夾杆42連接,定位連接塊43設置在所述夾杆42上,所述定位連接塊43具有連接凹槽,所述旋轉定位塊45通過轉軸46與所述連接凹槽的兩壁樞轉連接;所述旋轉定位塊45具有至少一個定位面,所述定位面與所述定位板47配合夾緊所述待檢測製件a。
定位板47包括符形部471和安裝部472,所述安裝部472與所述檢具基座1固定連接,符形部471朝向所述旋轉定位塊45,並在朝向所述旋轉定位塊45的面上設置基準墊塊23,以避免劃傷製件a,此處基準墊塊23與支撐本體22頂部的基準墊塊23功能相同。
定位面包括呈夾角呈銳角設置的兩個定位面,分別為第一定位面451和第二定位面452。定位連接塊43上具有螺紋孔,所述夾杆42具有外螺紋,所述定位連接塊43和所述夾杆42螺紋連接,在所述夾杆42上還具有防松螺母44。
當然,在一些優選的實施例中,還具有夾緊鉗5,其與定位裝置4類似,不過,該夾緊鉗5是固定在檢具基座1上,其頭部具有卡爪,以夾緊製件a。
下面以一個實施例說明本申請的完整結構,為了方便理解,將各零部件拆解後,分別說明。
檢具基座1:本檢具的安裝主體。
檢具本體2:通過螺釘固定安裝在檢具基座1上,根據製件輪廓加工的製件放置的支撐體。檢具本體2主要包括周圈符形本體21、中部支撐本體22、基準墊塊23。
周圈符形本體21:為檢具本體的主要結構,沿製件周圈設置,固定安裝在檢具基座1上,用於製件支撐託料,其加工表面以製件型面為基準偏置設定尺寸加工,周圈設計可以減少檢具本體的使用量及減少製作加工量,同時降低檢具重量降低成本。
中部支撐本體22:為提高支撐效果,防止發蓋外板中間區域變形,周圈符形本體21內部、製件中間區域設置有四個中部支撐本體22,中部支撐本體22上均安裝有一各基準墊塊23,用於接觸製件支撐。
基準墊塊23還均勻布置在周圈符形本體21周圈的加工型面上,製件與基準墊塊23接觸支撐。
對中裝置3主要包括對中部31、定位部32、拉杆連接部33、旋轉連接部34。
對中部31:對中裝置3中作用於製件a的兩端,在製件a的兩側設置安裝,並通過拉杆連接部連接。
安裝板311:對中部31的安裝主體。
安裝支架312:通過螺釘銷釘固定安裝在安裝板311上,其上端頂部加工更有銷套安裝孔3121,用於安裝銷套313。其側面中的一側加工有與銷套安裝孔3121軸向垂直的止轉孔3122,通過螺釘或銷釘插入與銷套313上的止轉平面3132配合起到止轉的作用。
銷套313:為圓柱體結構,中間加工有內螺紋孔3131,用於安裝製件定位銷314;外表面加工有止轉平面3132,用於防止使用過程中發生轉動。銷套313的作用:製件定位銷314為螺紋連接,螺紋連接位置精度難以控制,若直接安裝在安裝製件312上,安裝後製件定位銷314在安裝支架312上表面的位置難以控制,且若螺紋底孔加工錯誤也會導致安裝支架312整體報廢。通過銷套313的使用,可以在製件定位銷314與銷套313配合安裝後,以銷套313規則的圓柱體進行定位安裝,便於實現安裝精度控制,此外,內螺紋加工錯誤僅更換加工銷套313即可,成本低。
製件定位銷314:上端為圓柱杆狀,通過位置移動後與製件邊緣接觸進行製件對中定位;下部加工有與銷套313配合的外螺紋,通過螺紋配合固定安裝在銷套313內部。
上導向塊315:固定安裝在安裝板311上,導向槽為類似「工」字形上下寬中間窄結構,中間窄的部分為內凹的等腰梯形結構。導向槽與下導向塊316配合進行導滑導向。該種導滑槽結構可以提高導滑導向精度。上導向塊運動通過氣動推動運動,並通過限位杆327進行限位。
下導向塊316:固定安裝在檢具基座1上,為「工」字形結構,兩側中間為內凹的等腰梯形結構,與上導向塊315配合。
連接塊317:固定安裝在安裝板311上,用於與拉杆連接部鉸接。
定位部32:定位部32主要用於對中裝置3運動到位後將對中裝置定位鎖死,防止再發生晃動,主要包括操作塊321、定位銷322、彈簧323、軸套324、定位基座325、定位銷套326、限位杆327。
操作塊321:為拿持操作部,下端為兩個加工的相對的凸起耳部3211,凸起耳部3211端部表面加工為圓弧面;凸起耳部3211中間為圓柱孔;圓柱孔底部加工有安裝底孔3212,用於連接定位銷322。
定位銷322:大致結構為階梯杆狀,分為杆部3221和銷部3222,其中杆部3221與操作塊321連接的一端加工有與操作塊321螺紋配合的外螺紋;杆部的另一端為銷部3222,用於上導向塊315運動到位後,通過定位銷322進行精確定位,從而實現製件定位銷314對製件的邊緣精確定位對中。
彈簧323:套在定位銷322的幹部,一端抵在銷部3222的臺階上,另一端作用在軸套324上,通過彈簧323使定位銷322存在兩種狀態。非定位狀態時,向上拉起操作塊321並旋轉90度,使操作塊上的凸起耳部3211卡在軸套324上的圓弧槽3242上,使得定位銷322的銷部完全退出定位銷套326,此時彈簧被壓縮;轉變為定位狀態時,拉起操作塊321並旋轉90度,使操作塊上的凸起耳部3211卡在軸套324上的凹槽3241內,此時銷部3222在彈簧伸長復原推動作用下進入定位銷套326內進行精定位,提高了操作方便性,同時也可以避免操作塊321級定位銷322軸線方向上無限位發生晃動。
軸套324:過盈配合安裝在安裝板311上,上部加工有用於定位銷322工作狀態轉變、工作狀態時與凸起耳部3211配合、且寬度相同的凹槽3241;凹槽底部中間加工有用於定位銷322的杆部3221通過的過孔3224;凹槽3241兩側上分別加工有非工作狀態時與凸起耳部3211圓弧端面配合的圓弧槽3242。軸套中間部分為六角拆卸部,周圈加工成類似於六角螺母結構,便於軸套324的安裝、拆卸;軸套324底部為導向孔3245,用於定位銷322的銷部3222上下運動導向。
定位基座325:通過螺釘銷釘固定安裝在檢具基座1上,上端加工有安裝孔用於固定安裝定位銷套326,側面加工有止轉孔,用於防止定位銷套326發生轉動。
定位銷套326:固定安裝在定位基座325上,與定位銷322配合進行精定位。
限位杆327:分別固定安裝在上導向塊315運動方向上、下導向塊316的兩端的檢具基座1上,安裝位置為上導向塊315左右運動的最大距離。限位杆327端部為聚氨酯材料,用於上導向塊315運動到位後的抵接行程限位。
拉杆連接部33:主要包括拉杆331、拉杆連接塊332、鎖緊螺母333
拉杆331:主體外部為正六邊形,兩端分別加工有外螺紋,通過螺紋配合連接拉杆連接塊332。
拉杆連接塊332:一端加工有與拉杆331螺紋連接的內螺紋孔3321,另一端為半圓狀且加工有旋轉鉸接孔3222,通過鉸接的方式與連接塊317連接。
鎖緊螺母333:拉杆331與連接塊317螺紋連接後,為防止長期使用後螺紋連接鬆動,通過鎖緊螺母333進行二次鎖緊,防松。
旋轉連接部34:主要包括旋轉連接塊341、旋轉杆342、旋轉基座343,用於實現兩側拉杆連接部33的連接。
旋轉連接塊341:其結構為工字形結構,左右伸長部分均將有通孔,通過轉軸與拉杆連接塊332連接。「工」字形立柱部分加工有通孔,用於安裝旋轉杆342,實現工字形連接塊341的轉動連接,從而實現兩側的拉杆連接部的鉸接。
旋轉杆342:主體為杆狀結構,一端有肩部3421,杆部上加工有防轉平面3422,使得旋轉杆342始終為固定狀態,保證工字狀態切換過程中的鉸接轉動效果。旋轉杆342安裝在旋轉基準343上。旋轉基座343通過螺釘固定安裝在檢具基座1上。
定位裝置4:主要包括夾鉗部41、夾杆42、定位連接塊43、防松螺母44、旋轉定位塊45、轉軸46、定位板47定位裝置4在產品大致平行於上導向塊315運動方向上的某邊上設置兩個。
夾鉗部41:與常規檢具夾鉗的轉動壓合部分結構一樣,可實現打開、閉合。
定位連接塊43:通過夾杆42固定安裝在夾鉗部41上,一端通過螺紋配合與夾杆42連接並使用防松螺母44鎖緊防松。另一端加工有凹槽,凹槽的兩側壁上加工有貫穿的旋轉孔。
旋轉定位塊45:通過轉軸46轉動連接安裝在定位連接塊43的凹槽內,旋轉定位塊上加工有定位後與發蓋邊緣折彎部分中,立起面接觸的第二定位面452,與立起面相連接的面為原始面,第一定位面451與原始面接觸。也即是,第一定位面451與第二定位面452之間的角度與檢具上產品邊緣對應折彎產品造型一致,因此,可通過旋轉定位塊的第一定位面451、第二定位面452卡入折彎處並調整貼合進行發蓋大致垂直於對中裝置方向的定位。另外,定位裝置4閉合時第一定位面451對應的周圈符形本體21上安裝有基準墊塊23,第二定位面452對應的定位板上端的符形部471上安裝有基準墊塊23。需要理解,附圖20和附圖21中的第一定位面451和第二定位面452的設置位置是為了方便理解而示出的,實際中可以根據需要確認具體的位置,以及配合關係。
定位板47:固定安裝在檢具本體1上,上端為符形部471,其上安裝有基準墊塊23,定位裝置4閉合時與第二定位面452配合夾緊製件的折彎面;下端為固定安裝部472。
夾緊鉗5:常規的夾鉗,用於定位完成後,製件周圈夾緊。
本發明製件檢具的使用方法:
初始狀態時,各夾鉗為打開狀態,對中裝置的兩個對中部31處於遠離製件邊緣位置
使用時,將製件發蓋外板放置在檢具本體2上,檢具本體2上的基準墊塊23與製件表面接觸支撐板件。通過氣路開關,通過氣動分別推動對中部31上的上導向塊315分別向製件靠近,對中裝置中的對中部31、拉杆連接部33、旋轉連接部34通過各部件之間的鉸接實現運動,運動至設定的位置後,抬起定位部32上的操作塊321並旋轉90度,然後鬆開操作塊321使定位銷322插入定位銷套326中進行精確定位,完成對中部31在產品製件水平一個方向(上導向塊315運動方向)上的對中定位。
隨後,使用定位裝置4實現水平方向大致垂直於上導向塊315運動方向的另一個方向上的定位。閉合夾鉗部41使旋轉定位塊45逐漸靠近產品製件,旋轉定位塊45的會與產品的a面接觸並發生轉動,微量調整使第一定位面451與第二定位面452分別逐漸貼合產品折彎面的兩個面直至完全貼合,完成另一個方向上的定位。由於通過旋轉定位塊45的第一定位面451與第二定位面452兩個相交面進行定位,該方向上的定位精度也較高。此外,在第一定位面451與第二定位面452逐漸靠近貼合的過程中也可以簡單的判斷該位置的折彎面精度是否合格。
定位完成後,閉合夾緊鉗5,將產品製件穩定夾持,防止檢測時發生晃動。
以上依據圖式所示的實施例詳細說明了本發明的構造、特徵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但本發明不以圖面所示限定實施範圍,凡是依照本發明的構想所作的改變,或修改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仍未超出說明書與圖示所涵蓋的精神時,均應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