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榨油機自動緩衝防卡機榨油裝置製造方法
2024-02-20 09:16:15 3
家用榨油機自動緩衝防卡機榨油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榨油機【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家用榨油機自動緩衝防卡機榨油裝置,其包括馬達、齒輪機構、榨膛、榨杆,榨膛設置有下料口、出油口,榨杆設置有螺紋、連接端,榨膛的內壁與榨杆之間開設有用於緩衝榨油原料的緩衝區域,且緩衝區域位於榨膛的出油口後端與下料口後端之間。當用戶選擇錯誤的榨油模式榨油、且過多的直徑較小榨油原料進入榨膛時,榨油原料可以在緩衝區域內緩衝循環,不至於卡機,從而防止用戶在選擇錯誤榨油模式時出現卡機的情況,避免榨杆、齒輪機構、馬達等零部件的損壞或報廢,降低家用榨油機的返修率,保證家用榨油機的使用壽命。因此,本發明很好地解決了用戶在選擇錯誤榨油模式時容易出現卡機的問題。
【專利說明】家用榨油機自動緩衝防卡機榨油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榨油機【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家用榨油機自動緩衝防卡機榨油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家用榨油機主要包括送料裝置、榨油裝置,送料裝置用於為榨油裝置送料,而榨油裝置用於對花生等榨油原料進行壓榨,再將油渣分離。譬如:中國專利申請號為201320504502.9,201420045189.1,201420044011.5 等專利申請。
[0003]現有技術的家用榨油機的榨油裝置,其包括馬達、齒輪機構、榨膛、榨杆。榨膛靠近齒輪機構一端的頂部設置有下料口,下料口用於接收送料裝置的出料口落下的榨油原料,榨膛另一端的底部設置有出油口。榨杆呈圓臺狀,榨杆的外側表面設置有螺紋,且螺紋外側與榨膛內壁的距離很小,榨杆靠近齒輪機構的一端設置有連接端。馬達與齒輪機構傳動連接,在榨油時,榨杆套設於榨膛內,且榨杆的連接端卡接於齒輪機構、榨膛靠近齒輪機構一端鎖扣固定,使馬達可以通過齒輪機構驅動榨杆在榨膛內轉動,對榨膛內的花生等榨油原料進行壓榨。
[0004]其中,因為不同的榨油原料,直徑大小不同。所以,家用榨油機在榨油前,首先要通過功能按鈕選擇需要榨油的榨油原料的榨油模式,例如:需要對花生榨油時選擇花生榨油模式,或者需要對菜籽榨油時選擇菜籽榨油模式。在選擇榨油模式後,家用榨油機的控制系統會根據榨油模式而控制送料裝置的出料口的大小,以控制下料速度,保證出油率較高,例如:選擇花生榨油模式時,控制送料裝置的出料口較大;選擇菜籽榨油模式時,控制送料裝置的出料口較小。
[0005]然而,經過實際使用調查,發現的問題是,由於各種原因,用戶會選擇錯誤的榨油模式,例如:在放入花生榨油時,卻選擇了菜籽榨油模式;或者在放入菜籽榨油時,卻選擇了花生榨油模式。其中,放入花生(直徑較大榨油原料)榨油時選擇了菜籽(直徑較小榨油原料)榨油模式的情況還好,只是出油率不高或者無法下料。但是,當出現放入菜籽(直徑較小榨油原料)榨油時卻選擇了花生(直徑較大榨油原料)榨油模式的情況,由於下料速度過快,使過多的菜籽通過下料口進入榨膛內,而家用榨油機馬達的功率又不大,這很容易導致榨杆卡死在榨膛內而不能轉動(即卡機),在出現卡機時,由於馬達繼續驅動齒輪機構工作,進而導致榨杆的連接端被擰壞(如:擰成麻花狀)而榨杆報廢或齒輪機構及馬達損壞而報廢,即出現卡機情況,肯定會導致家用榨油機嚴重損壞。另外,部分榨油原料由於硬度不一樣,也會有卡機情況。
[0006]因此,如何防止用戶在選擇錯誤榨油模式或榨油原料硬度不一樣時出現卡機的情況,這是家用榨油機行業,至今無法解決的一個難題。而現在的廠家,只能特別標識提醒用戶選擇正確的榨油模式,用戶在選擇錯誤榨油模式時,仍然會出現卡機的情況。
【發明內容】
[0007]本發明的目的在於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家用榨油機自動緩衝防卡機榨油裝置,它可以防止用戶在選擇錯誤榨油模式或榨油原料硬度不一樣時出現卡機的情況。
[0008]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家用榨油機自動緩衝防卡機榨油裝置,包括馬達、齒輪機構、榨膛、榨杆,所述榨膛設置有下料口、出油口,所述榨杆設置有螺紋、連接端,在榨油時所述榨杆套設於所述榨膛內,所述榨膛的內壁與榨杆之間開設有用於緩衝榨油原料的緩衝區域,且所述緩衝區域位於所述榨膛的出油口後端與下料口後端之間。
[0009]其中,所述榨膛的出油口後端與下料口後端之間的螺紋為後部螺紋,所述榨膛的出油口後端與榨膛前端之間的螺紋為前部螺紋,所述後部螺紋設置有凹陷區,該凹陷區與所述榨膛的內壁構成所述緩衝區域。
[0010]其中,所述後部螺紋設置有通過刀具切出的切面,使所述後部螺紋形成所述凹陷區。
[0011]其中,所述後部螺紋的兩側均設置有所述切面,且所述兩側的切面互相平行,使所述後部螺紋的兩側均形成所述凹陷區。
[0012]其中,所述後部螺紋也可以一側設置有所述凹陷區。
[0013]其中,所述後部螺紋也可以三側設置有所述凹陷區。
[0014]其中,所述後部螺紋也可以四側設置有所述凹陷區。
[0015]其中,所述後部螺紋也可以五側設置有所述凹陷區。
[0016]本發明有益效果在於:
[0017]當用戶選擇錯誤的榨油模式榨油、且過多的直徑較小榨油原料進入榨膛或榨油原料硬度不一樣時,榨油原料可以在本發明設置的緩衝區域內緩衝循環,不至於卡機,從而防止用戶在選擇錯誤榨油模式或榨油原料硬度不一樣時出現卡機的情況,避免榨杆、齒輪機構、馬達等零部件的損壞或報廢,降低家用榨油機的返修率,保證家用榨油機的使用壽命。因此,本發明很好地解決了用戶在選擇錯誤榨油模式或榨油原料硬度不一樣時容易出現卡機的問題。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8]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2為本發明的分解示意圖。
[0020]圖3為本發明的榨杆套設於榨膛時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4為圖3的主視圖。
[0022]圖5為圖4的A-A剖視圖。
[0023]圖6為本發明的榨杆的結構示意圖。
[0024]圖7為圖6的側視圖。
[0025]在圖1?7中包括:
[0026]I——馬達,2——齒輪機構,3——榨膛,31——下料口,311——下料口後端,32——出油口,321——出油口後端,4——榨杆,41——螺紋,411——後部螺紋,412——前部螺紋,413—凹陷區,414—切面,42——連接端,5——緩衝區域。【具體實施方式】
[0027]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0028]請參考圖1?7,本發明的家用榨油機自動緩衝防卡機榨油裝置,包括馬達1、齒輪機構2、榨膛3、榨杆4。榨膛3設置有下料口 31、出油口 32,下料口 31用於接收送料裝置的出料口落下的榨油原料,出油口 32可供壓榨出的油流出,本實施例的出油口 32為兩排的多個縫隙(見圖3);榨杆4設置有螺紋41、連接端42。在榨油時,榨杆4套設於榨膛3內,且榨杆4的連接端42卡接於齒輪機構2、榨膛3靠近齒輪機構2 —端鎖扣固定,使馬達I可以通過齒輪機構2驅動榨杆4在榨膛3內轉動,當有榨油原料從榨膛3後部的下料口 31進入時,榨杆4通過螺紋41將榨油原料往前傳送,待榨油原料被送至榨杆4的壓榨端(前端沒有螺紋41處),由於榨杆4的壓榨端與榨膛3內壁的距離非常小,從而榨油原料在榨杆4的壓榨端與榨膛3內壁之間壓榨出油,油從出油口 32流出、渣從榨杆4與榨膛3內壁之間的前端擠出。
[0029]如圖5所示,本發明榨膛3的內壁與榨杆4之間開設有用於緩衝榨油原料的緩衝區域5,且緩衝區域5位於榨膛3的出油口後端321與下料口後端311之間。當用戶選擇錯誤的榨油模式榨油、且過多的直徑較小榨油原料進入榨膛3(如:選擇花生榨油模式,卻放入菜籽榨油)時,過多往前傳送的榨油原料可以在緩衝區域5內緩衝循環回流(方向如圖5中的虛線箭頭所示),避免過多的榨油原料往前傳送(因為越往前,榨膛3內壁與榨杆4之間的距離越小,尤其是出油口後端321往前的區域,如果過多的榨油原料快速往前傳送,榨油原料會塞滿榨膛3內壁與榨杆4之間的空隙,使榨杆4卡死在榨膛3內而不能轉動,即卡機,特別是菜籽等直徑較小的榨油原料,被大量快速地往前傳送,極容易導致卡機),使榨杆4不會被卡死,即不至於卡機,從而防止用戶在選擇錯誤榨油模式時出現卡機的情況。
[0030]優選的,在本實施例中,假設榨膛3的出油口後端321與下料口後端311之間的螺紋41為後部螺紋411,榨膛3的出油口後端321與榨膛3前端之間的螺紋41為前部螺紋412,則後部螺紋411設置有凹陷區413,該凹陷區413與榨膛3的內壁構成緩衝區域5,即本實施例利用減少後部螺紋411的方法而騰出緩衝區域5。當然,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可知,其它方法構成緩衝區域5,也應該屬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0031]優選的,在本實施例中,後部螺紋411設置有通過刀具切出的切面414,使後部螺紋411形成凹陷區413。由於榨杆4的螺紋41通常是一體成型,且外徑相同(即與榨膛3內壁的距離相同),幾乎緊貼榨膛3內壁,所以,在榨杆4的螺紋41成型好後,再通過刀具切除後部螺紋411的一部分,形成凹陷區413,即本實施例是通過刀具切除後部螺紋411的一部分而形成凹陷區413。當然,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可知,其它方法形成凹陷區413,也應該屬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0032]優選的,在本實施例中,如圖5?7所示,後部螺紋411的兩側均設置有切面414,且兩側的切面414互相平行,使後部螺紋411的兩側均形成凹陷區413,即本實施例的後部螺紋411與榨膛3內壁之間構成兩個緩衝區域5 (見圖5),具體地說,後部螺紋411的一側切了 5圈螺紋41而具有5個切面414、另一側也切了 5圈螺紋41而具有5個切面414。當用戶選擇錯誤的榨油模式榨油、且過多的直徑較小榨油原料進入榨膛3時,過多往前傳送的榨油原料可以在兩側的緩衝區域5內緩衝循環回流(方向如圖5中的虛線箭頭所示),避免過多的榨油原料往前傳送,使榨杆4不會被卡死,即不至於卡機,從而防止用戶在選擇錯誤榨油模式時出現卡機的情況。因此,本實施例的結構,既騰出了足夠的緩衝區域5,也不影響後部螺紋411往前送料的推動力,可保證正確榨油模式下的出油率。
[0033]當然,作為另外的實施例,後部螺紋411也可以一側設置有凹陷區413、三側設置有凹陷區413、四側設置有凹陷區413或五側設置有凹陷區413,即通過刀具切除後部螺紋411的一側或多側,形成凹陷區413,構成緩衝區域5,均應該屬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0034]綜上所述,本發明的家用榨油機自動緩衝防卡機榨油裝置,可防止用戶在選擇錯誤榨油模式時出現卡機的情況,避免榨杆4、齒輪機構2、馬達I等零部件的損壞或報廢,降低家用榨油機的返修率,保證家用榨油機的使用壽命,從而很好地解決了用戶在選擇錯誤榨油模式時容易出現卡機的這一難題。另外,根據同樣的緩衝原理,針對部分榨油原料由於硬度不一樣而出現的卡機情況,這類問題也可以解決。
[0035]最後應當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本發明保護範圍的限制,儘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發明作了詳細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均屬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家用榨油機自動緩衝防卡機榨油裝置,包括馬達、齒輪機構、榨膛、榨杆,所述榨膛設置有下料口、出油口,所述榨杆設置有螺紋、連接端,在榨油時所述榨杆套設於所述榨膛內,其特徵在於:所述榨膛的內壁與榨杆之間開設有用於緩衝榨油原料的緩衝區域,且所述緩衝區域位於所述榨膛的出油口後端與下料口後端之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榨油機自動緩衝防卡機榨油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榨膛的出油口後端與下料口後端之間的螺紋為後部螺紋,所述榨膛的出油口後端與榨膛前端之間的螺紋為前部螺紋,所述後部螺紋設置有凹陷區,該凹陷區與所述榨膛的內壁構成所述緩衝區域。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家用榨油機自動緩衝防卡機榨油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後部螺紋設置有通過刀具切出的切面,使所述後部螺紋形成所述凹陷區。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家用榨油機自動緩衝防卡機榨油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後部螺紋的兩側均設置有所述切面,且所述兩側的切面互相平行,使所述後部螺紋的兩側均形成所述凹陷區。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家用榨油機自動緩衝防卡機榨油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後部螺紋的一側設置有所述凹陷區。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家用榨油機自動緩衝防卡機榨油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後部螺紋的三側設置有所述凹陷區。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家用榨油機自動緩衝防卡機榨油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後部螺紋的四側設置有所述凹陷區。
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家用榨油機自動緩衝防卡機榨油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後部螺紋的五側設置有所述凹陷區。
【文檔編號】B30B9/14GK103978718SQ201410242270
【公開日】2014年8月13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31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31日
【發明者】何裕松 申請人:何裕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