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納米Ag(Ⅰ)/Ag(Ⅲ)/TiO2複合材料的製備方法
2024-01-27 18:05:15 1
專利名稱:一種納米Ag(Ⅰ)/Ag(Ⅲ)/TiO 2 複合材料的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納米TiO2複合材料的製備方法,特別涉及一種納米Ag(I)/Ag(III)/TiO2複合材料的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銳鈦礦相的TiO2是具有光催化特性的材料,它利用太陽光、螢光燈中的紫外光作激發源而具有抗菌效應,作用效果持久,且具有淨化空氣、處理汙水、自潔淨等光催化效應,其實現的前提是紫外光的激發,所以,在沒有紫外光存在的場合,即使是銳鈦礦相的TiO2也無抗菌效果,以銳鈦礦相的TiO2為載體的納米載銀二氧化鈦複合材料(Ag/TiO2)是理想的抗菌材料,在沒有紫外線激發時也具有強的抗、抑菌性,其中的銀是一價銀Ag(I)。研究表明Ag(II)、Ag(III)的抗菌性是Ag(I)的50~200倍,而且Ag(III)的殺菌速度是Ag(I)的240倍,因此如果能製備Ag(II)/TiO2或Ag(III)/TiO2抗菌複合材料將會大大提高載銀二氧化鈦複合材料的抗菌性能,由於Ag(III)的氧化性比Ag(I)高很多,E°Ag(I)/Ag=0.799伏,而E°Ag(III)/Ag>2伏,因此,Ag(II)/TiO2或Ag(III)/TiO2抗菌複合材料還會具有更強催化氧化活性。
目前,Ag/TiO2和含高價銀的活性炭、磷酸鹽和銀鋅抗菌複合材料已經製備成功,而且有很好的應用(柳清菊,張瑾,朱忠其等。載銀TiO2無機抗菌劑的製備及性能研究。功能材料。2005.3(36)474~476;馬登峰,彭兵,柴立元等。載銀納米二氧化鈦抗菌粉體的製備工藝研究。精細化工中間體。2006.2,36(1)63~66;黃嶽元,米鈺,郭人民等。TiO2基納米複合抗菌劑研究。化學工程。2004.8,32(4)46~48;黃嶽元,米鈺,郭人民等。TiO2/Ag納米抗菌材料。西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10,33(5)566~571;劉雪峰,塗銘旌。稀土負載型納米二氧化鈦抗菌劑的研製。現代化工。2005.7,145~147;劉雪峰,張利,塗銘旌。納米Ce/TiO2無機抗菌劑的製備及其性能評價。過程工程學報。2004.6,4(3)256~260;韓慶利1,金振興,黃紅豔。微波乾燥製備Ag/TiO2的光催化活性試驗研究。環境保護科學。2005.10,31(131)6~12;章福祥,張秀,陳繼新等。Ag/TiO2複合納米催化劑的製備和表徵及其光催化活性。催化學報。2003.11,24(11)887~880;趙高凌,韓高榮。銀納米粒子P二氧化鈦複合薄膜的溶膠凝膠法製備及其光學性質的研究。材料科學與工程。2001,19(1)21~25;何進,陳星弼,楊傳仁。TiO2(Ag)納米半導體薄膜的製備及其光催化性能。電子元件與材料。1999,213~17;王志群。複合型銀系無機抗菌劑。申請專利號98111623.X;塗銘旌;鄢慶偉;毛健;張小麗。一種銳鈦型納米TiO2複合無機抗菌劑及其製備方法。申請專利號200410081239.2;張文鉦;王廣文;代大慶。一種含高價銀磷酸鹽無機抗菌劑及其製備方法。申請專利號200310105878.3;鄭榮宇;羅小明;蘭平等。一種載銀殺菌活性炭及其製備方法與應用。專利公告號CN1720801;鄭榮宇;蔣華德;羅小明。一種含銀、鋅複合型殺菌劑及其製備方法與應用。專利公告號CN1751577)。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製備工藝簡單、易操作、汙染少的納米Ag(I)/Ag(III)/TiO2複合材料的製備方法。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的技術方案是首先將質量濃度為25%的氨水與去離子水按1∶1的體積比混合製成氨水溶液,然後將AgNO3溶解在氨水溶液中製成濃度為0.001~0.01mol/L的AgNO3氨溶液;其次將Ti(SO4)2溶解於去離子水中,配製成濃度為0.02~0.2mol/L的Ti(SO4)2溶液;在40~80℃攪拌下,按AgNO3氨溶液與Ti(SO4)2溶液為1∶1~1∶1.5體積比將AgNO3氨溶液流加到Ti(SO4)2溶液中或將Ti(SO4)2溶液流加到AgNO3氨溶液中,得到白色膠體溶液;持續攪拌並將所得膠體溶液升溫至90~100℃,恆溫2小時,然後在膠體溶液中加入KOH或NaOH,並控制KOH或NaOH的濃度為0.05mol/L,再加入K2S2O8晶體或質量濃度為30%的H2O2溶液,控制K2S2O8或H2O2的濃度為0.05~0.1mol/L,在50~90℃,快速攪拌恆溫處理5~10h,然後在40~80℃下靜置12~24h;真空過濾並經去離子水洗滌除去SO42-離子後,於90℃乾燥20~24h後,將其研磨為粉體;將上述所得粉體於500~600℃處理2h,隨爐冷卻,得到納米Ag(I)/Ag(III)/TiO2,其中主要晶體組成為銳鈦礦型TiO2,其中載有Ag(II)或Ag(III)。
本發明以AgNO3氨溶液為複合材料提供銀,同時提供沉澱鈦離子的沉澱劑,是實現一步合成的關鍵物質;在攪拌條件下兩種溶液的混合保證了均勻性、控制了沉澱時的過飽和度和晶體的生長;混合後升溫到90~100℃和攪拌主要目的是揮發除氨、降低溶液的pH值到5~6,使Ag+通過離子交換或吸附進入到TiO2晶體中;「加入KOH或NaOH及K2S2O8晶體或H2O2溶液,將Ag(I)轉化成Ag2O2,K2S2O8是強氧化劑,Ag2O2中其中一個銀為Ag(I),另一個為Ag(III),因此所得到的複合材料為納米Ag(I)/Ag(III)/TiO2。加靜置可以使晶體更加完整;粉體於500~600℃處理目的在於得到銳鈦礦型的TiO2晶體,同時將Ag(I)、Ag(III)固定在晶體中,增加其穩定性。本發明採用Ti(SO4)2作為原料,與採用納米TiO2或偏鈦酸為原料製備納米二氧化鈦複合材料相比,價格便宜,可使生產成本大大降低,由於沒有酸水解過程既可以降低成本又能減少酸汙染。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1,首先將質量濃度為25%的氨水與去離子水按1∶1的體積比混合製成氨水溶液,然後將AgNO3溶解在氨水溶液中製成濃度為0.001mol/L的AgNO3氨溶液;其次將Ti(SO4)2溶解於去離子水中,配製成濃度為0.2mol/L的Ti(SO4)2溶液;在60℃攪拌下,按AgNO3氨溶液與Ti(SO4)2溶液為1∶1體積比將AgNO3氨溶液流加到Ti(SO4)2溶液中或將Ti(SO4)2溶液流加到AgNO3氨溶液中,得到白色膠體溶液;持續攪拌並將所得膠體溶液升溫至90℃,恆溫2小時;然後在膠體溶液中加入KOH,並控制KOH的濃度為0.05mol/L,再加入K2S2O8晶體,控制K2S2O8濃度為0.07mol/L,在80℃,快速攪拌恆溫處理6h,然後在40℃下靜置24h;真空過濾並經去離子水洗滌除去SO42-離子後,於90℃乾燥24h後,將其研磨為粉體;將上述所得粉體於500℃處理2h,隨爐冷卻,得到納米Ag(I)/Ag(III)/TiO2,其中主要晶體組成為銳鈦礦型TiO2,其中載有Ag(II)或Ag(III)。
實施例2,首先將質量濃度為25%的氨水與去離子水按1∶1的體積比混合製成氨水溶液,然後將AgNO3溶解在氨水溶液中製成濃度為0.01mol/L的AgNO3氨溶液;其次將Ti(SO4)2溶解於去離子水中,配製成濃度為0.06mol/L的Ti(SO4)2溶液;在40℃攪拌下,按AgNO3氨溶液與Ti(SO4)2溶液為1∶1.3體積比將AgNO3氨溶液流加到Ti(SO4)2溶液中或將Ti(SO4)2溶液流加到AgNO3氨溶液中,得到白色膠體溶液;持續攪拌並將所得膠體溶液升溫至94℃,恆溫2小時;然後在膠體溶液中加入NaOH,並控制NaOH的濃度為0.05mol/L,再加入質量濃度為30%的H2O2溶液,控制H2O2的濃度為0.05mol/L,在60℃,快速攪拌恆溫處理9h,然後在60℃下靜置18h;真空過濾並經去離子水洗滌除去SO42-離子後,於90℃乾燥20h後,將其研磨為粉體;將上述所得粉體於600℃處理2h,隨爐冷卻,得到納米Ag(I)/Ag(III)/TiO2,其中主要晶體組成為銳鈦礦型TiO2,其中載有Ag(II)或Ag(III)。
實施例3,首先將質量濃度為25%的氨水與去離子水按1∶1的體積比混合製成氨水溶液,然後將AgNO3溶解在氨水溶液中製成濃度為0.005mol/L的AgNO3氨溶液;其次將Ti(SO4)2溶解於去離子水中,配製成濃度為0.1mol/L的Ti(SO4)2溶液;在70℃攪拌下,按AgNO3氨溶液與Ti(SO4)2溶液為1∶1.5體積比將AgNO3氨溶液流加到Ti(SO4)2溶液中或將Ti(SO4)2溶液流加到AgNO3氨溶液中,得到白色膠體溶液;持續攪拌並將所得膠體溶液升溫至98℃,恆溫2小時;然後在膠體溶液中加入KOH,並控制KOH的濃度為0.05mol/L,再加入K2S2O8晶體,控制K2S2O8的濃度為0.09mol/L,在50℃,快速攪拌恆溫處理10h,然後在80℃下靜置12h;真空過濾並經去離子水洗滌除去SO42-離子後,於90℃乾燥23h後,將其研磨為粉體;將上述所得粉體於530℃處理2h,隨爐冷卻,得到納米Ag(I)/Ag(III)/TiO2,其中主要晶體組成為銳鈦礦型TiO2,其中載有Ag(II)或Ag(III)。
實施例4,首先將質量濃度為25%的氨水與去離子水按1∶1的體積比混合製成氨水溶液,然後將AgNO3溶解在氨水溶液中製成濃度為0.003mol/L的AgNO3氨溶液;其次將Ti(SO4)2溶解於去離子水中,配製成濃度為0.15mol/L的Ti(SO4)2溶液;在50℃攪拌下,按AgNO3氨溶液與Ti(SO4)2溶液為1∶1.2體積比將AgNO3氨溶液流加到Ti(SO4)2溶液中或將Ti(SO4)2溶液流加到AgNO3氨溶液中,得到白色膠體溶液;持續攪拌並將所得膠體溶液升溫至92℃,恆溫2小時;然後在膠體溶液中加入NaOH,並控制NaOH的濃度為0.05mol/L,再加入質量濃度為30%的H2O2溶液,控制H2O2的濃度為0.06mol/L,在90℃,快速攪拌恆溫處理5h,然後在50℃下靜置20h;真空過濾並經去離子水洗滌除去SO42-離子後,於90℃乾燥21h後,將其研磨為粉體;將上述所得粉體於560℃處理2h,隨爐冷卻,得到納米Ag(I)/Ag(III)/TiO2,其中主要晶體組成為銳鈦礦型TiO2,其中載有Ag(II)或Ag(III)。
實施例5,首先將質量濃度為25%的氨水與去離子水按1∶1的體積比混合製成氨水溶液,然後將AgNO3溶解在氨水溶液中製成濃度為0.007mol/L的AgNO3氨溶液;其次將Ti(SO4)2溶解於去離子水中,配製成濃度為0.02mol/L的Ti(SO4)2溶液;在80℃攪拌下,按AgNO3氨溶液與Ti(SO4)2溶液為1∶1.4體積比將AgNO3氨溶液流加到Ti(SO4)2溶液中或將Ti(SO4)2溶液流加到AgNO3氨溶液中,得到白色膠體溶液;持續攪拌並將所得膠體溶液升溫至100℃,恆溫2小時;然後在膠體溶液中加入KOH,並控制KOH的濃度為0.05mol/L,再加入質量濃度為30%的H2O2溶液,控制H2O2的濃度為0.1mol/L,在70℃,快速攪拌恆溫處理7h,然後在70℃下靜置16h;真空過濾並經去離子水洗滌除去SO42-離子後,於90℃乾燥22h後,將其研磨為粉體;將上述所得粉體於510℃處理2h,隨爐冷卻,得到納米Ag(I)/Ag(III)/TiO2,其中主要晶體組成為銳鈦礦型TiO2,其中載有Ag(II)或Ag(III)。
本發明操作簡單,一步合成,不需酸水解過程,不消耗酸,汙染小,成本低廉,易於工業化生產;所得材料為納米Ag(I)/Ag(III)/TiO2複合材料,顆粒大小為30~40nm,主要晶體組成為銳鈦礦型TiO2,與目前的Ag/TiO2(其中銀為Ag(I))複合材料相比具有更強光催化作用和抗菌性。其顯著特點是一步合成、工藝簡單;載銀是在納米級的TiO2膠體溶液中進行,混合比傳統方法更加均勻,銀與二氧化鈦接觸面積比現有方法中的大很多,載銀不僅僅在表面進行,而是在所有的納米二氧化鈦顆粒中進行,降低了銀的氧化變色程度,因而十分有利於得到銀分散非常均勻、變色程度較小、催化活性和殺菌性能很強的納米Ag(I)/Ag(III)/TiO2。
權利要求
1、一種納米Ag(I)/Ag(III)/TiO2複合材料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
1)首先將質量濃度為25%的氨水與去離子水按1∶1的體積比混合製成氨水溶液,然後將AgNO3溶解在氨水溶液中製成濃度為0.001~0.01mol/L的AgNO3氨溶液;
2)其次將Ti(SO4)2溶解於去離子水中,配製成濃度為0.02~0.2mol/L的Ti(SO4)2溶液;
3)在40~80℃攪拌下,按AgNO3氨溶液與Ti(SO4)2溶液為1∶1~1∶1.5體積比將AgNO3氨溶液流加到Ti(SO4)2溶液中或將Ti(SO4)2溶液流加到AgNO3氨溶液中,得到白色膠體溶液;
4)持續攪拌並將所得膠體溶液升溫至90~100℃,恆溫2小時,
5)然後在膠體溶液中加入KOH或NaOH,並控制KOH或NaOH的濃度為0.05mol/L,再加入K2S2O8晶體或質量濃度為30%的H2O2溶液,控制K2S2O8或H2O2的濃度為0.05~0.1mol/L,在50~90℃,快速攪拌恆溫處理5~10h,然後在40~80℃下靜置12~24h;
6)真空過濾並經去離子水洗滌除去SO42-離子後,於90℃乾燥20~24h後,將其研磨為粉體;
7)將上述所得粉體於500~600℃處理2h,隨爐冷卻,得到納米Ag(I)/Ag(III)/TiO2,其中主要晶體組成為銳鈦礦型TiO2,其中載有Ag(II)或Ag(III)。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納米Ag(I)/Ag(III)/TiO2複合材料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首先將質量濃度為25%的氨水與去離子水按1∶1的體積比混合製成氨水溶液,然後將AgNO3溶解在氨水溶液中製成濃度為0.001mol/L的AgNO3氨溶液;其次將Ti(SO4)2溶解於去離子水中,配製成濃度為0.2mol/L的Ti(SO4)2溶液;在60℃攪拌下,按AgNO3氨溶液與Ti(SO4)2溶液為1∶1體積比將AgNO3氨溶液流加到Ti(SO4)2溶液中或將Ti(SO4)2溶液流加到AgNO3氨溶液中,得到白色膠體溶液;持續攪拌並將所得膠體溶液升溫至90℃,恆溫2小時;然後在膠體溶液中加入KOH,並控制KOH的濃度為0.05mol/L,再加入K2S2O8晶體,控制K2S2O8濃度為0.07mol/L,在80℃,快速攪拌恆溫處理6h,然後在40℃下靜置24h;真空過濾並經去離子水洗滌除去SO42-離子後,於90℃乾燥24h後,將其研磨為粉體;將上述所得粉體於500℃處理2h,隨爐冷卻,得到納米Ag(I)/Ag(III)/TiO2,其中主要晶體組成為銳鈦礦型TiO2,其中載有Ag(II)或Ag(III)。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納米Ag(I)/Ag(III)/TiO2複合材料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首先將質量濃度為25%的氨水與去離子水按1∶1的體積比混合製成氨水溶液,然後將AgNO3溶解在氨水溶液中製成濃度為0.01mol/L的AgNO3氨溶液;其次將Ti(SO4)2溶解於去離子水中,配製成濃度為0.06mol/L的Ti(SO4)2溶液;在40℃攪拌下,按AgNO3氨溶液與Ti(SO4)2溶液為1∶1.3體積比將AgNO3氨溶液流加到Ti(SO4)2溶液中或將Ti(SO4)2溶液流加到AgNO3氨溶液中,得到白色膠體溶液;持續攪拌並將所得膠體溶液升溫至94℃,恆溫2小時;然後在膠體溶液中加入NaOH,並控制NaOH的濃度為0.05mol/L,再加入質量濃度為30%的H2O2溶液,控制H2O2的濃度為0.05mol/L,在60℃,快速攪拌恆溫處理9h,然後在60℃下靜置18h;真空過濾並經去離子水洗滌除去SO42-離子後,於90℃乾燥20h後,將其研磨為粉體;將上述所得粉體於600℃處理2h,隨爐冷卻,得到納米Ag(I)/Ag(III)/TiO2,其中主要晶體組成為銳鈦礦型TiO2,其中載有Ag(II)或Ag(III)。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納米Ag(I)/Ag(III)/TiO2複合材料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首先將質量濃度為25%的氨水與去離子水按1∶1的體積比混合製成氨水溶液,然後將AgNO3溶解在氨水溶液中製成濃度為0.005mol/L的AgNO3氨溶液;其次將Ti(SO4)2溶解於去離子水中,配製成濃度為0.1mol/L的Ti(SO4)2溶液;在70℃攪拌下,按AgNO3氨溶液與Ti(SO4)2溶液為1∶1.5體積比將AgNO3氨溶液流加到Ti(SO4)2溶液中或將Ti(SO4)2溶液流加到AgNO3氨溶液中,得到白色膠體溶液;持續攪拌並將所得膠體溶液升溫至98℃,恆溫2小時;然後在膠體溶液中加入KOH,並控制KOH的濃度為0.05mol/L,再加入K2S2O8晶體,控制K2S2O8的濃度為0.09mol/L,在50℃,快速攪拌恆溫處理10h,然後在80℃下靜置12h;真空過濾並經去離子水洗滌除去SO42-離子後,於90℃乾燥23h後,將其研磨為粉體;將上述所得粉體於530℃處理2h,隨爐冷卻,得到納米Ag(I)/Ag(III)/TiO2,其中主要晶體組成為銳鈦礦型TiO2,其中載有Ag(II)或Ag(III)。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納米Ag(I)/Ag(III)/TiO2複合材料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首先將質量濃度為25%的氨水與去離子水按1∶1的體積比混合製成氨水溶液,然後將AgNO3溶解在氨水溶液中製成濃度為0.003mol/L的AgNO3氨溶液;其次將Ti(SO4)2溶解於去離子水中,配製成濃度為0.15mol/L的Ti(SO4)2溶液;在50℃攪拌下,按AgNO3氨溶液與Ti(SO4)2溶液為1∶1.2體積比將AgNO3氨溶液流加到Ti(SO4)2溶液中或將Ti(SO4)2溶液流加到AgNO3氨溶液中,得到白色膠體溶液;持續攪拌並將所得膠體溶液升溫至92℃,恆溫2小時;然後在膠體溶液中加入NaOH,並控制NaOH的濃度為0.05mol/L,再加入質量濃度為30%的H2O2溶液,控制H2O2的濃度為0.06mol/L,在90℃,快速攪拌恆溫處理5h,然後在50℃下靜置20h;真空過濾並經去離子水洗滌除去SO42-離子後,於90℃乾燥21h後,將其研磨為粉體;將上述所得粉體於560℃處理2h,隨爐冷卻,得到納米Ag(I)/Ag(III)/TiO2,其中主要晶體組成為銳鈦礦型TiO2,其中載有Ag(II)或Ag(III)。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納米Ag(I)/Ag(III)/TiO2複合材料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先將質量濃度為25%的氨水與去離子水按1∶1的體積比混合製成氨水溶液,然後將AgNO3溶解在氨水溶液中製成濃度為0.007mol/L的AgNO3氨溶液;其次將Ti(SO4)2溶解於去離子水中,配製成濃度為0.02mol/L的Ti(SO4)2溶液;在80℃攪拌下,按AgNO3氨溶液與Ti(SO4)2溶液為1∶1.4體積比將AgNO3氨溶液流加到Ti(SO4)2溶液中或將Ti(SO4)2溶液流加到AgNO3氨溶液中,得到白色膠體溶液;持續攪拌並將所得膠體溶液升溫至100℃,恆溫2小時;然後在膠體溶液中加入KOH,並控制KOH的濃度為0.05mol/L,再加入質量濃度為30%的H2O2溶液,控制H2O2的濃度為0.1mol/L,在70℃,快速攪拌恆溫處理7h,然後在70℃下靜置16h;真空過濾並經去離子水洗滌除去SO42-離子後,於90℃乾燥22h後,將其研磨為粉體;將上述所得粉體於510℃處理2h,隨爐冷卻,得到納米Ag(I)/Ag(III)/TiO2,其中主要晶體組成為銳鈦礦型TiO2,其中載有Ag(II)或Ag(III)。
全文摘要
一種納米Ag(I)/Ag(III)/TiO2複合材料的製備方法,將AgNO3溶解在氨水中製成AgNO3氨溶液;將Ti(SO4) 2溶解於去離子水中製成Ti(SO4) 2溶液;將AgNO3氨溶液與Ti(SO4) 2溶液混合得到白色膠體溶液;在膠體溶液中加入KOH或NaOH,及K2S2O8晶體或H2O2溶液,在50~90℃攪拌處理,40~80℃下靜置處理後;再在真空過濾並經去離子水洗滌除去SO4 2-離子後,乾燥研磨為粉體;將粉體於500~600℃處理2h,隨爐冷卻即可。本發明操作簡單,一步合成,不需酸水解過程,不消耗酸,汙染小,成本低廉;所得材料為納米Ag(I)/Ag(III)/TiO2複合材料,顆粒大小為30~40nm,主要晶體組成為銳鈦礦型TiO2。
文檔編號A01P1/00GK1934953SQ200610104710
公開日2007年3月28日 申請日期2006年10月9日 優先權日2006年10月9日
發明者楊輝, 張 林 申請人:陝西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