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自發電智能連續捕鼠籠的製作方法
2024-02-01 06:21:15 1

本實用新型涉及捕鼠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自發電智能連續捕鼠籠。
背景技術:
老鼠是四害之首,它不僅盜食糧食,咬壞人們的衣物,更嚴重的是還到處傳播鼠疫等流行性疾病,直接威脅了人們身心健康和正常的生活秩序。目前鼠患問題依然比較嚴重,然而人們還一直沿用傳統的捕鼠裝置來捕殺老鼠。
例如,通常使用的鐵製夾子,其中鐵製夾子容易誤傷兒童和家養的寵物,靈敏性較低,且在夜間抓到老鼠後就失去繼續捕鼠功能,不能連續工作;採用投放鼠藥的方法則很容易造成誤傷,危及家禽,危害到人類的食物鏈,人一旦誤食,也有中毒的可能,危險性較大。
現有技術中出現的智能捕鼠器,成本高、耗電大,不適合大範圍推廣。綜上,現有捕鼠裝置成本高,捕鼠效率低下,不能連續捕鼠,更有甚者會危害到人類自己,針對這些情況,有必要研發一種極度省電的智能捕鼠裝置來解決這一問題。
此外,有一些場地容易被老鼠光顧,但是又要嚴格的防火要求,比如國家糧庫。因此不允許在糧庫安裝市電。因此有必要設計一款不需要外接電源、自行發電、極度省電、安全可靠的智能捕鼠裝置來解決這一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低成本(單電機執行兩個動作)、最優化(單電機旋轉實現連續撲捉),捕鼠效率高(光電檢測和連續動作),極度省電(自發電),能夠多次重複使用,可進行連續捕鼠的自發電智能連續捕鼠籠。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自發電智能連續捕鼠籠,其特徵在於,包括一側的捕鼠室、以及另一側翻轉室、發電室和儲鼠室,翻轉室、發電室和儲鼠室依次上下設置,所述捕鼠室內設有誘餌,在捕鼠室下端兩側安裝有第一光電傳感器,捕鼠室一側還開設有進鼠籠門,所述捕鼠室與翻轉室之間通過誘導通道連通;所述翻轉室內設有翻板和第二光電傳感器,翻板設於發電室的 一側,老鼠通過翻板從翻轉室中滑入發電室內,所述發電室中安裝有圓柱形的發電籠子,圓柱形籠子的中軸外側安裝有發電電機,老鼠在發電籠子內奔跑,發電電機將發電籠子的轉動能轉化為電能。
優選地,還包括打開進鼠籠門的拉門裝置,所述拉門裝置具有拉門電機、第一極限開關、第二極限開關、第一齒條和第二齒條,拉門電機的輸出端連接有兩個齒輪,第一齒條和第二齒條分別與兩個齒輪嚙合連接,第一極限開關設於第一齒條末端位置的一側、在第一齒條的末端位置設有向外凸出的凸起,在第一齒條的中部位置處設有擋板,第二極限開關設於第二齒條前端位置的一側,第二齒條上設有可觸發所述第二極限開關的觸發杆,所述第二齒條的後端部設在有彈簧。
優選地,所述翻板的底部設有槓桿,槓桿具有支撐點,並且支撐點位於槓桿上更靠近發電室的一端,第二齒條的下端設置有撞擊杆,撞擊杆的下端部與槓桿上更靠近發電室的一端抵接,並且撞擊杆和槓桿互相配合的端部具有斜面,使得撞擊杆撞擊槓桿後,槓桿上更靠近發電室的一端會向下轉動。
優選地,所述第二齒條的後端部設在有彈簧。
優選地,所述發電籠子內設有高壓探頭,所述高壓探產生電壓,當檢測出發電電機輸出電壓小於設定閾值時,啟動高壓探頭擊打老鼠,使老鼠繼續向單方向奔跑。
優選地,一段時間內,間隔幾次的數次高壓擊打老鼠後,若檢測出發電電機輸出電壓仍小於設定閾值時,啟動推門電機打開發電室推門,老鼠進入發電室下方的儲鼠室內。
優選地,還包括主控裝置和蓄電池,發電電機產生的電能輸送至蓄電池內,所述蓄電池為主控裝置提供工作電源。
優選地,所述第一光電傳感器和第二光電傳感器分別與主控裝置連接。
優選地,所述發電籠子靠近翻板的一側具有供老鼠進入的開口,發電籠子的中軸為尖銳設計,防止老鼠站立在中軸上,造成老鼠有可能從中軸處向發電籠子入口處逃脫。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自發電智能連續捕鼠籠,通過控制進鼠籠門的開啟與關閉,提高捕鼠的操作靈敏度,克服了現有捕鼠裝置在捕鼠過程中反應不靈敏,導致老鼠逃脫、以及會傷及其他動物或人的缺陷,捕鼠效率高,適於廣泛推廣。
本實用新型通過發電籠子機械傳動產生電能,存入蓄電池,使得老鼠自髮帶電,不同於現有智能捕鼠器耗電大、成本高的特點,本實用新型老鼠自髮帶電,使得捕鼠過程極度省電,成本低,實現了智能捕鼠的最優化設計。
附圖說明
圖1本實用新型自發電智能連續捕鼠籠立體示意圖;
圖2本實用新型自發電智能連續捕鼠籠側視圖;
圖3為圖1去除翻轉室後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另一視角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拉門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拉門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另一視角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
結合圖1-圖8所示,一種自發電智能連續捕鼠籠,包括一側的捕鼠室1、以及另一側翻轉室2、發電室3和儲鼠室4,翻轉室2、發電室3和儲鼠室4依次上下設置。所述捕鼠室1內設有誘餌11,在捕鼠室下端兩側安裝有第一光電傳感器12,用於感應老鼠是否進入捕鼠室1。捕鼠室1一側還開設有進鼠籠門13,捕鼠室1與翻轉室2之間通過傾斜設置的誘導通道10連通,老鼠通過誘導通道10從捕鼠室1爬入翻轉室2內。
發電室3中安裝有圓柱形的發電籠子31,圓柱形籠子的中軸外側安裝有發電電機,老鼠在發電籠子內奔跑,發電電機將發電籠子的轉動能轉化為電能。發電籠子31內設有高壓探頭311,高壓探頭311會間斷性產生500v左右的電壓,當檢測出發電電機輸出電壓小於設定閾值時,啟動高壓探頭擊打老鼠,使老鼠繼續奔跑。數次擊打老鼠後,若檢測出發電電機輸出電壓仍小於設定閾值時,啟動推門電機打開發電室3推門,老鼠進入發電室3下方的儲鼠室4內。老鼠進入發電室3下方的儲鼠室4內後,推門電機復位,關閉發電室推門。
進鼠籠門13通過拉門裝置打開,所述拉門裝置包括拉門電機101、第一極限開關105、第二極限開關106、第一齒條103和第二齒條104。拉門電機101的輸出端並排軸連接有兩個齒輪:第一齒輪115和第二齒輪114,兩個齒輪都是只有一部分的圓柱面上設有齒牙,另 一部分圓周面為光滑的曲面。第一齒條103與第一齒輪115嚙合連接、第二齒條104與第二齒輪114嚙合連接。第一極限開關105設於第一齒條103末端位置的上方,在第一齒條103的末端位置設有向上凸出的凸起107。在第一齒條103的中部位置處設有擋板,第一齒條103上的齒牙位於擋板和凸起107之間。
沿著齒輪的軸向方向:第一齒輪115表面的齒牙相位與第二齒輪114表面的齒牙相位錯位設置,並且沿著齒輪的轉動方向,第一齒輪115的起始齒牙相位領先於第二齒輪114的起始齒牙,第一齒輪115的終止齒牙相位也領先於第二齒輪114的終止齒牙相位。因此在轉動時,相比於第二齒輪,第一齒輪115的起始齒牙更先與齒條嚙合和脫扣,第一齒輪115的終止齒牙也更先與齒條嚙合和脫扣。
另外,第一齒輪115的終止齒牙相位也領先於第二齒輪114的起始齒牙,相位先後分別為:第一齒輪115的起始齒牙>第一齒輪115的終止齒牙>第二齒輪114的起始齒牙>第二齒輪114的終止齒牙,形成一個循環。
也可以是第二齒輪114的起始齒牙相位領先於第一齒輪115的終止齒牙相位,相位先後分別為:第一齒輪115的起始齒牙>第二齒輪114的起始齒牙>第一齒輪115的終止齒牙>第二齒輪114的終止齒牙。
第一齒條103的前端連接有拉繩15,拉繩15繞過橫梁14與進鼠籠門13連接。誘惑老鼠用的誘餌掛在誘餌11上。拉門電機101轉動時,拉門電機101上的第一齒輪115和第二齒輪114順時針轉動,第一齒輪115第一齒條103向右移動,拉繩15拉動進鼠籠門13打開。當第一齒輪115上的最後一個齒牙咬合第一齒條103的時候,第一齒條103上的凸起107碰觸第一極限開關105,第一極限開關105發送信號控制拉門電機101停止旋轉並鎖定不動,表示進鼠籠門13已打開到最高位置。如果第一傳感器12檢測到老鼠進入大門後,啟動拉門電機101繼續順時針旋轉,瞬間,第一齒輪115的最後一個齒牙與第一齒條103脫扣,進鼠籠門13在重力下關閉並拉動拉繩15,使得第一齒條103向左回退,回退到一定位置時,通過擋板限位,使第一齒條103有保證回退到原位。拉門電機101繼續轉動,拉門電機101上的兩個齒輪繼續順時針轉動,第二齒輪114帶動第二齒條104向右移動,第二齒條104的後端部彈簧112繼續被壓縮,當第二齒輪114上的最後一個齒牙咬合第二齒條104的時候,第二齒條104上的凸起109碰觸第二極限開關106,第二極限開關106發送信號控制拉門電機101停止旋轉並鎖定不動,表示翻轉老鼠進入發電倉工作已經準備就緒。此時,彈簧112勢能積蓄,等待第二光電傳感器23檢測到老鼠到位後,啟動拉門電機101繼續轉動,第二齒輪114上的最後一個齒牙與第二齒條104瞬間脫扣,彈簧112積蓄勢能 也瞬間釋放,帶動第二齒條104一側撞擊杆108的下端部與槓桿110斜角端猛烈撞擊,造成槓桿110圍繞支撐點111猛烈翻轉,最終帶動翻板21猛烈轉動,從而把老鼠打入發電室3。(沒有明顯示意圖)請參考修改。
第二極限開關106設於第二齒條104前端位置的下方,第二齒條104上向下設有可觸發所述第二極限開關的觸發杆109,所述第二齒條104的後端部設在有彈簧112。
翻轉室2內設有翻板21和第二光電傳感器23,翻板21設於發電室3的一側,老鼠會通過翻板21從翻轉室2中滑入發電室3內。
翻板21的底部設有槓桿110,槓桿110具有支撐點111,並且支撐點不在槓桿110的中間位置,而是位於槓桿上更靠近發電室3的一端。第二齒條104的下端設置有撞擊杆108,撞擊杆108的下端部與槓桿110上更靠近發電室的一端抵接,並且撞擊杆和槓桿互相配合的端部具有斜面,使得撞擊杆108撞擊槓桿110後,槓桿110上更靠近發電室的一端會向下轉動。
結合圖7所示,如上所述,在拉門電機101連接的齒輪與第一齒條103發生脫扣時,並不影響另外一個齒輪與第二齒條104的配合,另外一個齒輪的齒牙咬合住第二個齒條104繼續順時針旋轉,齒輪在拉門電機101的帶動下使第二齒條104向右移動,第二齒條104壓縮彈簧112。當齒輪上的最後一個齒牙咬合第二齒條104的時候,第二齒條104上的觸發杆109觸碰第二極限開關2,第二極限開關2發送信號控制拉門電機101停止旋轉並鎖定不動,表示翻轉踏板準備到位。如果第二光電傳感器23檢測到老鼠靠近翻板21後,發送信號啟動拉門電機101繼續順時針旋轉。瞬間,齒輪與第二齒條104上的最後一個齒牙脫扣,在彈簧112彈力下,第二齒條104回彈,第二齒條104下端的撞擊杆108撞擊槓桿110,槓桿110發生轉動,槓桿110上遠離發電室3的一端向上翹起並朝上撞擊翻板21,使翻板21轉動,將老鼠翻轉進入發電籠子31。
發電籠子31靠近翻板21的一側具有供老鼠進入的開口,發電籠子31的中軸為尖銳設計,防止老鼠從中軸處逃脫。
整個捕鼠籠還包括主控裝置和蓄電池,所述蓄電池為主控裝置提供工作電源,方便攜帶,便於野外使用。第一光電傳感器12、第二光電傳感器23、第一極限開關、第二極限開關均與主控裝置電連接。
具體的,本實用新型自發電智能連續捕鼠籠分為捕鼠室1、翻轉室2、發電室3和儲鼠室4四部分,每部分工作流程如下:
一、捕鼠室1,打開捕鼠室一側的進鼠籠門13,等待老鼠進入,老鼠受捕鼠室內誘餌 11的誘導,進入捕鼠室中,此時,第一光電傳感器12檢測到老鼠已經進入捕鼠室1中,進鼠籠門13關閉,老鼠無法從進鼠處逃脫,被迫通過誘導通道10進入翻轉室2中。
二、翻轉室2,翻轉室2內安裝有第二光電傳感器23,第二光電傳感器23在感應到老鼠進入翻轉室2後,觸發翻板21翻轉,老鼠滑入發電室3中。
三、發電室3,老鼠進入發電室3後,高壓探頭間斷性的產生500v左右高壓,刺激老鼠奔跑並防止反方向奔跑。當老鼠奔跑帶動發電籠子31旋轉,發電籠子31中軸發電電機將旋轉動能轉化為電能,輸出到蓄電池內。若老鼠疲憊,停止跑動,發電電機輸出電壓低於設定閾值,啟動高壓探頭擊打老鼠,使得老鼠奔跑。但是,多次擊打老鼠後,仍然檢測發電電機輸出出電壓小於設定閾值時,啟動推門電機,打開發電室推門,老鼠由發電室3掉入儲鼠室4中。
四、儲鼠室4,老鼠從發電室3進入儲鼠室4後,將老鼠關在其中即完成捕鼠。如需取出儲鼠室內的老鼠,則將儲鼠室倉門打開將儲鼠室內的老鼠倒出即可。當然,由於儲鼠室與捕鼠室是隔離分開的,因此,儲鼠室內可以儲存多隻老鼠,也可連續使用多天不用取鼠,從而提高捕鼠的效率。
其中,在老鼠進入發電室後,進鼠籠門重新開啟,等待下一隻老鼠入籠,重複下一次捕鼠工作,以實現連續捕鼠。
在上述發電室3中,當有一隻老鼠時,優選的,可經過3次電壓檢測以及高壓擊打,當最後檢測出電壓值小於設定閾值時,即認定老鼠無力,打開發電室推門,使得老鼠從發電室進入儲鼠室。
在上述發電室3中,當發電室內有第二隻老鼠進入時,不必經過3次電壓檢測,只要當檢測出電壓值小於設定閾值,即可直接打開發電室推門,讓第一隻老鼠進入儲鼠室內,再對第二隻老鼠自發電電壓進行檢測。
本實用新型自發電智能連續捕鼠籠,將老鼠喜歡的誘餌裝在捕鼠室內,當老鼠覓食而到達誘餌下方後,第一光電傳感器感應到老鼠進入捕鼠室,進鼠籠門關閉,老鼠被困在捕鼠籠中。本實用新型通過控制進鼠籠門的開啟與關閉,提高捕鼠的操作靈敏度,克服了現有捕鼠裝置在捕鼠過程中反應不靈敏,導致老鼠逃脫、以及會傷及其他動物或人的缺陷,捕鼠效率高,適於廣泛推廣。
本實用新型通過老鼠在翻板上的機械傳動產生能量,帶動發電機發電,使得老鼠自發電進入發電室內,發電室內的高壓探頭檢測自發電電壓,當自發電電壓由高降低時,表明老鼠奔跑速度減慢,此時,激發高壓擊打,迫使老鼠繼續奔跑,通過多次電壓值檢測,直 至當檢測出電壓值小於設定閾值時,即認定老鼠無力或發電電壓過低。不同於現有智能捕鼠器耗電大、成本高等特點,本實用新型老鼠自髮帶電,使得捕鼠過程極度省電,成本低,實現智能捕鼠的最優化設計。
本實用新型同時具備誘捕、捕捉、儲鼠功能,完成一個智能捉捕過程,工作穩定可靠,極度省電,成本低,且對人畜沒有任何毒害,不汙染空氣,環保節能,還能連續捕鼠,捕鼠效率高。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