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清理焙燒出爐後的預焙陽極碳塊的裝置及方法
2024-02-07 22:04:15 1
一種清理焙燒出爐後的預焙陽極碳塊的裝置及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清理焙燒出爐後的預焙陽極碳塊的裝置及方法,屬於預焙陽極碳塊生產領域。用於提高碳塊表面清理的效率,改善操作人員的工作環境,同時,改善了碳塊表面的清理效果,避免機械清理裝置清理時損壞碳碗孔表面,減少生產損失。第一推進裝置設置在第一碳塊通道的進料端處,第一碳塊通道的兩側分別設置有第一拋丸裝置,第一碳塊通道的兩側還設置有第二推進裝置和第二碳塊通道,且第一碳塊通道兩側分別設置有開口,第二碳塊通道的進料端與第一碳塊通道一側的開口對應設置,第一碳塊通道的終端處固定設置有第二拋丸裝置,翻轉裝置設置在第一碳塊通道和第二碳塊通道之間,所述第二碳塊通道上設置有第三拋丸裝置。本發明用於電解鋁預焙陽極碳塊的生產。
【專利說明】一種清理焙燒出爐後的預焙陽極碳塊的裝置及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清理預焙陽極碳塊的裝置及方法,屬於預焙陽極碳塊生產領域。
【背景技術】
[0002]在鋁電解生產工藝中,預焙陽極碳塊須經陽極焙燒爐焙燒後,經過清理用於陽極組裝。目前,大部分電解鋁廠陽極焙燒工段中對出爐後的預焙陽極碳塊表面所採用的清理方式,一般有兩種。對碳塊主要的外表面都採用彈簧式刮板的方式進行清理,對碳塊中的碳碗孔則採用人工清理或機械銑頭清理。而對碳碗孔的清理則是碳塊表面清理的重點。採用人工清理雖然能保證碳碗孔齒形不被損壞,但存在著效率低、操作人員工作環境惡劣的致命弱點;而採用機械銑頭清理雖然減輕了人工強度,但由於焙燒後的碳塊產生變形,外表面凹凸不平,附有渣料,對位困難,且碳碗孔內表面形狀複雜,機械清理裝置極容易將碳碗孔齒形損壞。如果碳碗孔齒形遭到損壞,則該碳塊即為廢塊。這樣給正常生產帶來較大損失。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清理焙燒出爐後的預焙陽極碳塊的裝置及方法,提高碳塊表面清理的效率,改善操作人員的工作環境,同時,改善了碳塊表面的清理效果,避免機械清理裝置清理時損壞碳碗,減少生產損失。
[0004]本發明方案如下:一種清理焙燒出爐後的預焙陽極碳塊的裝置,所述裝置包括第一推進裝置、第二推進裝置和清理裝置,所述清理裝置包括第一碳塊通道、第二碳塊通道和翻轉裝置,第一推進裝置設置在第一碳塊通道的進料端處,第一碳塊通道的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第一拋丸裝置,第一碳塊通道的左右兩側還相對設置有第二推進裝置和第二碳塊通道,且第一碳塊通道左右兩側與第二推進裝置和第二碳塊通道相對應的位置分別設置有開口,第二碳塊通道的進料端與第一碳塊通道一側的開口對應設置,所述第一拋丸裝置設置在第一碳塊通道的進料端和第二推進裝置之間,所述第一碳塊通道的終端處固定設置有第二拋丸裝置,翻轉裝置設置在第一碳塊通道和第二碳塊通道之間,所述第二碳塊通道上,沿進料方向的兩側分別設置有第三拋丸裝置。
[0005]所述第一推進裝置的推進端與第一碳塊通道的進料端之間設置有輸送輥道,輸送輥道的傳送方向垂直於第一碳塊通道的進料方向。
[0006]所述裝置還包括支架,第一推進裝置、第二推進裝置、輸送輥道和清理裝置均通過支架支撐。
[0007]所述第一碳塊通道、第二碳塊通道、輸送輥道和翻轉裝置,四者底面的水平高度相同,第一碳塊通道和第二碳塊通道均為直通道。
[0008]所述第一推進裝置和第二推進裝置均水平設置,且二者的水平高度相同,第一推進裝置和第二推進裝置的推進方向相互垂直。
[0009]所述第一拋丸裝置和第二拋丸裝置的拋丸頭指向第一碳塊通道的內側,且第一拋丸裝置的拋丸頭向第一碳塊通道的終端處傾斜,所述第三拋丸裝置的拋丸頭指向第二碳塊通道的內側,且第三拋丸裝置的拋丸頭向第二碳塊通道的進料端傾斜。
[0010]所述裝置還包括有拋丸回收分離系統,所述輸送輥道和清理裝置的下方還設置有拋丸渣料回收系統,拋丸渣料回收系統的出口端與拋丸回收分離系統的入口端相連通,拋丸回收分離系統的拋丸出口端分別通過拋丸輸送管與第一拋丸裝置、第二拋丸裝置和第三拋丸裝置的拋丸入口相連通。
[0011]一種清理焙燒出爐後的預焙陽極碳塊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將焙燒出爐後的預焙陽極碳塊放置在第一碳塊通道的進料端;
步驟二:啟動推進裝置,將所述碳塊逐塊推入第一碳塊通道中,並沿著第一碳塊通道推進,同時,啟動第一拋丸裝置和第二拋丸裝置,對碳塊進行拋丸清理,第一拋丸裝置對碳塊的左右兩端面和朝向推進裝置一側的碳塊底面進行拋丸清理,第二拋丸裝置對碳塊的頂面及碳碗孔表面進行拋丸清理;
步驟三:當碳塊被推進到第二推進裝置和翻轉裝置之間時,控制第一推進裝置收回推桿,啟動第二推進裝置,將碳塊推入到翻轉裝置中,啟動翻轉裝置,使翻轉裝置繞其進料方向的中心軸線旋轉η X 90°,η為正整數;
步驟四:再通過第二推進裝置將碳塊推入第二碳塊通道中,使碳塊在第二碳塊通道中推進,啟動第三拋丸裝置,對碳塊兩個側面進行拋丸清理;
步驟五:最後,通過第二推進裝置將陽極碳塊推出第二碳塊通道,收回第二推進裝置的推桿。
[0012]所述步驟一至步驟五,每一循環同時清理若干碳塊,在第一碳塊通道中,碳塊的碳碗孔朝向第一碳塊通道的終端。
[0013]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主要優點是採用機械化清理,設備結構簡單,提高了清理焙燒出爐後的預焙陽極碳塊的效率,提高了操作人員的工作環境,同時,本發明採用拋丸的方式對碳塊各個表面進行清理,改善了碳塊表面的清理效果,避免了機械清理裝置清理時損壞碳碗孔表面,減少生產損失,提高經濟效益。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左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5]實施例:
參照圖1和圖2,一種清理焙燒出爐後的預焙陽極碳塊的裝置,所述裝置包括第一推進裝置3、第二推進裝置4和清理裝置,所述清理裝置包括第一碳塊通道14、第二碳塊通道15和翻轉裝置16,第一推進裝置3設置在第一碳塊通道14的進料端處,第一推進裝置3的推進端與第一碳塊通道14的進料端之間設置有輸送輥道1,輸送輥道I的傳送方向垂直於第一碳塊通道14的進料方向,第一碳塊通道14的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第一拋丸裝置7,第一碳塊通道14的左右兩側還相對設置有第二推進裝置4和第二碳塊通道15,且第一碳塊通道14左右兩側與第二推進裝置4和第二碳塊通道15相對應的位置分別設置有開口,第二碳塊通道15的進料端與第一碳塊通道14 一側的開口對應設置,所述第一拋丸裝置7設置在第一碳塊通道14的進料端和第二推進裝置4之間,所述第一碳塊通道14的終端處固定設置有第二拋丸裝置8,翻轉裝置16設置在第一碳塊通道14和第二碳塊通道15之間,所述第二碳塊通道15上,沿進料方向的兩側分別設置有第三拋丸裝置9,所述第一拋丸裝置7和第二拋丸裝置8的拋丸頭指向第一碳塊通道14的內側,且第一拋丸裝置7的拋丸頭向第一碳塊通道14的終端處傾斜,所述第三拋丸裝置9的拋丸頭指向第二碳塊通道15的內偵U,且第三拋丸裝置9的拋丸頭向第二碳塊通道15的進料端傾斜,第一推進裝置3、第二推進裝置4、輸送輥道I和清理裝置均通過支架2支撐。
[0016]所述第一碳塊通道14、第二碳塊通道15、輸送輥道I和翻轉裝置16,四者底面的水平高度相同,第一碳塊通道14和第二碳塊通道15均為直通道,第一碳塊通道14和第二碳塊通道15均水平設置,且二者的水平高度相同,第一推進裝置3和第二推進裝置4的推進方向相互垂直。
[0017]所述裝置還包括有拋丸回收分離系統12,所述輸送輥道I和清理裝置的下方還設置有拋丸渣料回收系統10,拋丸渣料回收系統10的出口端與拋丸回收分離系統12的入口端相連通,拋丸回收分離系統12的拋丸出口端分別通過拋丸輸送管13與第一拋丸裝置7、第二拋丸裝置8和第三拋丸裝置9的拋丸入口相連通。
[0018]清理焙燒出爐後的預焙陽極碳塊的具體過程如下:
將焙燒出爐後的預焙陽極碳塊逐一通過輸送輥道I傳動到第一碳塊通道14的進料端處,且保證碳塊的碳碗孔方向朝向第一碳塊通道14的終端;
啟動推進裝置I,將所述碳塊逐塊推入第一碳塊通道14中,並沿著第一碳塊通道14推進,同時,啟動第一拋丸裝置7和第二拋丸裝置8,對碳塊進行拋丸清理,第一拋丸裝置7對碳塊的左右兩端面和朝向推進裝置一側的碳塊底面進行拋丸清理,第二拋丸裝置8對碳塊的頂面及碳碗孔表面進行拋丸清理;
當碳塊被推進到第二推進裝置4和翻轉裝置16之間時,控制第一推進裝置3收回推桿,啟動第二推進裝置4,將碳塊推入到翻轉裝置16中,啟動翻轉裝置16,使翻轉裝置16繞其進料方向的中心軸線旋轉η X 90°,η為正整數;
再通過第二推進裝置4將碳塊推入第二碳塊通道15中,使碳塊在第二碳塊通道15中推進,啟動第三拋丸裝置9,對碳塊的兩個側面進行拋丸清理,至此,碳塊的六個面均經過拋丸清理;
最後,通過第二推進裝置4將陽極碳塊推出第二碳塊通道15,收回第二推進裝置4的推桿;
拋丸渣料回收系統10將拋丸後的渣料回收,並輸送到拋丸回收分離系統12中,拋丸回收分離系統12將拋丸從渣料中分離出來,並通過輸送管13,將分理處的拋丸分別輸送到第一拋丸裝置7、第二拋丸裝置8和第三拋丸裝置9中,同時,將分離拋丸後的渣料排出。
【權利要求】
1.一種清理焙燒出爐後的預焙陽極碳塊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裝置包括第一推進裝置(3)、第二推進裝置(4)和清理裝置,所述清理裝置包括第一碳塊通道(14)、第二碳塊通道(15)和翻轉裝置(16),第一推進裝置(3)設置在第一碳塊通道(14)的進料端處,第一碳塊通道(14)的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第一拋丸裝置(7),第一碳塊通道(14)的左右兩側還相對設置有第二推進裝置(4)和第二碳塊通道(15),且第一碳塊通道(14)左右兩側與第二推進裝置(4)和第二碳塊通道(15)相對應的位置分別設置有開口,第二碳塊通道(15)的進料端與第一碳塊通道(14) 一側的開口對應設置,所述第一拋丸裝置(7)設置在第一碳塊通道(14)的進料端和第二推進裝置(4)之間,所述第一碳塊通道(14)的終端處固定設置有第二拋丸裝置(8),翻轉裝置(16)設置在第一碳塊通道(14)和第二碳塊通道(15)之間,所述第二碳塊通道(15)上,沿進料方向的兩側分別設置有第三拋丸裝置(9)。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清理焙燒出爐後的預焙陽極碳塊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推進裝置(3)的推進端與第一碳塊通道(14)的進料端之間設置有輸送輥道(1),輸送棍道(1)的傳送方向垂直於第一碳塊通道(14)的進料方向。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一種清理焙燒出爐後的預焙陽極碳塊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裝置還包括支架(2),第一推進裝置(3)、第二推進裝置(4)、輸送輥道(1)和清理裝置均通過支架(2)支撐。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一種清理焙燒出爐後的預焙陽極碳塊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碳塊通道(14)、第二碳塊通道(15)、輸送輥道(1)和翻轉裝置(16),四者底面的水平高度相同,第一碳塊通道(14)和第二碳塊通道(15)均為直通道。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清理焙燒出爐後的預焙陽極碳塊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推進裝置(3 )和第二推進裝置(4 )均水平設置,且二者的水平高度相同,第一推進裝置(3)和第二推進裝置(4)的推進方向相互垂直。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清理焙燒出爐後的預焙陽極碳塊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拋丸裝置(7)和第二拋丸裝置(8)的拋丸頭指向第一碳塊通道(14)的內側,且第一拋丸裝置(7)的拋丸頭向第一碳塊通道(14)的終端處傾斜,所述第三拋丸裝置(9)的拋丸頭指向第二碳塊通道(15)的內側,且第三拋丸裝置(9)的拋丸頭向第二碳塊通道(15)的進料端傾斜。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一種清理焙燒出爐後的預焙陽極碳塊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裝置還包括有拋丸回收分離系統(12),所述輸送輥道(1)和清理裝置的下方還設置有拋丸渣料回收系統(10),拋丸渣料回收系統(10)的出口端與拋丸回收分離系統(12)的入口端相連通,拋丸回收分離系統(12)的拋丸出口端分別通過拋丸輸送管(13)與第一拋丸裝置(7)、第二拋丸裝置(8)和第三拋丸裝置(9)的拋丸入口相連通。
8.—種清理焙燒出爐後的預焙陽極碳塊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將焙燒出爐後的預焙陽極碳塊放置在第一碳塊通道(14)的進料端; 步驟二:啟動推進裝置(1),將所述碳塊推入第一碳塊通道(14)中,並沿著第一碳塊通道(14)推進,同時,啟動第一拋丸裝置(7)和第二拋丸裝置(8),對碳塊進行拋丸清理,第一拋丸裝置(7)對碳塊的左右兩端面和朝向推進裝置一側的碳塊底面進行拋丸清理,第二拋丸裝置(8)對碳塊的頂面及碳碗孔表面進行拋丸清理; 步驟三:當碳塊被推進到第二推進裝置(4)和翻轉裝置(16)之間時,控制第一推進裝置(3)收回推桿,啟動第二推進裝置(4),將碳塊推入到翻轉裝置(16)中,啟動翻轉裝置(16),使翻轉裝置(16)繞其進料方向的中心軸線旋轉η Χ90°,η為正整數; 步驟四:再通過第二推進裝置(4)將碳塊推入第二碳塊通道(15)中,使碳塊在第二碳塊通道(15)中推進,啟動第三拋丸裝置(9),對碳塊兩個側面進行拋丸清理; 步驟五:最後,通過第二推進裝置(4)將陽極碳塊推出第二碳塊通道(15),收回第二推進裝置(4)的推桿。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一種清理焙燒出爐後的預焙陽極碳塊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一至步驟五,每一循環同時清理若干碳塊,在第一碳塊通道(14)中,碳塊的碳碗孔朝向第一碳塊通道(14)的終端。
【文檔編號】C25C3/12GK104419950SQ201310386919
【公開日】2015年3月18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30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30日
【發明者】張帆, 劉明 申請人:貴陽鋁鎂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