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電腦控制器的改良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4-02-15 07:47:15
專利名稱:微電腦控制器的改良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微電腦控制器,尤指一種結構模塊化、組裝拆卸便利且易於使用操 作的微電腦控制器結構。
技術背景
已知的微電腦控制器結構,較常見的如圖l所示,其控制器本體7多是以一體成型的主 殼體,配合複雜的組合而形成一完整的外殼,於該控制器本體7的一端具有向周緣擴張的環 凸緣,使其得以貫穿固定於配電箱面板6上預設的孔洞內,且該控制器本體7伸入配電箱面 板6背側的一端並設有一接線端子組7 3,可供結合複數導線6 l以銜接各相關組件,而該 控制器本體7裸露於配電箱面板6前側表面則設有一顯示屏7 1及複數控制按鍵7 2 ,使操 作者可經由控制按鍵7 2控制調整該控制器本體7的設定值(即顯示屏7 l的顯示內容);
然而,上述此種結構於實際應用時有下列缺失
1. 由於該控制器本體7的外殼結構複雜且整體的組裝極為不便,不但造成生產成本增加 ;同時其拆卸上亦極為不易,容易形成維修上的困擾。
2. 由於顯示屏7 l裸露於控制器本體7前側而缺乏保護,因此極易受不當的外力碰撞而 損壞,或受惡劣環境(如灰塵、油漬)影響而出現故障。
3. 由於該控制器本體7的接線端子組7 3與其顯示屏7 1、控制按鍵7 2分別設置於配 電箱面板6的後、前二側,因此無論是組配或維修時,皆會產生操作上的不便。
4. 由於複數導線6 l直接螺合於接線端子組7 3上,因此若有需要維修或更換控制器本 體7的場合時,必須逐一拆下各導線6 1,並於維修或更換完畢後,再逐一螺合各導線6 1
,此複雜的程序形成作業上的困擾。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微電腦控制器 的改良結構,其具有模塊化的結構,易於組裝、拆卸,可有效提升生產或維修時的效率。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微電腦控制器的改良結 構,其至少包括一主殼體、 一第一電路板、及一上殼蓋,其特點是所述主殼體設置於配電 箱面板上,其內部設有至少一側具開口的容置空間,於該容置空間的開口內側邊緣設有數向 下延伸的第一導槽;該第一電路板周緣設有數側凸部,該側凸部分別對稱於主殼體的第一導槽,該側凸部伸入第一導槽內形成定位,於該第一電路板上分別設有一顯示屏及一導線銜接 部;該上殼蓋設於該主殼體上,以蓋合遮覆容置空間的開口,並使該第一電路板的導線銜接 部得以向外顯露。
依上述結構,還包括一第二電路板,其中該主殼體的容置空間開口內側邊緣另設有複數 長度長於第一導槽的第二導槽,於該第二電路板的周緣設有複數側凸部分別對稱於各第二導 槽,該側凸部伸入第二導槽內形成定位,於該第二電路板上則設有一導線銜接部。
依上述結構,其中該透明掀蓋與上殼蓋分別於活動端的二旁側設有定位凸部,且於主殼 體的容置空間開口邊緣對應部位各設有第一、二凹部,使各定位凸部分別嵌入第一、二凹部 內,使該透明掀蓋、上殼蓋於蓋合時形成定位。
如此,本實用新型具有模塊化的結構,易於組裝、拆卸,可有效提升生產或維修時的效 率;具有多樣化的不同固定方式,可將控制器本體固定於配電箱面板外表面,以利於相關的 配線及維修作業的進行;具有可插拔的對外接線結構,可有效簡化(維修時)拆卸後的復原 組裝作業,提升維修效率;顯示屏上方設有保護的透明掀蓋,可有效保護顯示屏避免受外力 碰撞或惡劣環境影響而損壞故障。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功效及特徵獲致更具體的暸解,茲依下列
如下
附圖說明
圖l是已知微電腦控制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構造分解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組合外觀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第一應用情形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第二應用情形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第三應用情形示意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構造分解圖。
圖8是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整體組合外觀圖。
標號說明
1.主殼體11. . .容置空間
111..第二導槽112. .彈性部
113、115...定位孔穴114. .第一導槽
12...掀蓋軸孔121. .殼蓋軸孔
13...第一凹部131. .第二凹部
614....橫槽141. 縱槽
142...擋止部143...卡掣凸部
15....卡掣片151...彈性抵頂部
152...持握部153...卡掣部
16....容置凹孔161...磁性組件
17....固定孔171...固定組件
2、 20....第一電路板21、31....側凸部
22、 32、 201、 301...導線銜接部221、321...插座
222、 322...活動插頭24、71....顯示屏
25....端子插槽251...調控按鍵
3、 30....第二電路板4 上冗蓋
41、 51....樞軸部42、52....定位凸部
43....鏤空部5..透明掀蓋
6……配電箱面板61..導線
62....固定架621...側凸緣
7……控制器本體72....控制按鍵
73....接線端子組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見圖2及圖3所示,明顯可看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結構主要包括主殼體l 、 第一電路板2、第二電路板3、上殼蓋4及透明掀蓋5等部份,其中主殼體l內部設有一 ( 具二相鄰邊側)開口的容置空間1 1 ,於該容置空間1 1的一側開口內邊緣設有複數對稱且 向下延伸的第一、二導槽l 14、 111,於各第一、二導槽l 1 4、 1 1 l底端各設有一 定位孔穴l 15、 113,且該第二導槽l 1 l具有較長的延伸長度,而於該第二導槽l 1
l中段向定位孔穴l 1 3延伸一可分叉的彈性部1 1 2,另於容置空間l l的開口中段二旁 側分別設有二組對稱的掀蓋軸孔1 2及殼蓋軸孔1 2 1,又於容置空間l l開口二端部的二 旁側分別設有二組分別對稱的第一、二凹部l 3、 13 1,而於該主殼體1的底部周緣設有 複數貫通的固定孔1 7 ,且於該主殼體1的底面設有一橫槽1 4 ,於該橫槽1 4中段一側設 有一向旁側垂直延伸的縱槽l 4 1 ,另於該縱槽l 4 1內可套合一可滑移的卡掣片1 5,於 該卡掣片1 5中段設有一彈性抵頂部15 1,而卡掣片1 5的二端則分別設有一卡掣部1 5
3及一持握部1 5 2,第二電路板3則於周緣設有複數側凸部3 l分別對應於各第二導槽l1 1,使該側凸部3 l可伸入第二導槽l 1 1內並通過彈性部l 1 2後卡掣於定位孔穴1 1 3,以形成一較低位置的定位,於該第二電路板3上則至少設有一導線銜接部3 2,第一電 路板2於周側設有複數側凸部2 1分別對應於主殼體1的第一導槽114,使該側凸部2 1 可伸入第一導槽l 1 4內並卡掣於定位孔穴1 1 5,以形成一較高位置的定位,於該第一電 路板2 —側設有一可顯示設定值的顯示屏2 4及一端子插槽2 5 ,該端子插槽2 5可供一外 部的調整裝置經由一插接端子插入而形成電連接,並利用該調整裝置得以調整各設定值,而 於第一電路板2另一側則設有一導線銜接部2 2,上述導線銜接部2 2、 3 2分別由設於第 一、二電路板2 、 3上的插座2 2 1、 3 2 1及二活動插頭2 2 2 、 3 2 2所組成,且使插 座2 2 1 、 3 2 1與活動插頭2 2 2 、 3 2 2可相互插接結合而形成電連接,上殼蓋4的二 端旁側分別設有樞軸4 l及定位凸部4 2,該樞軸4 l伸入殼蓋軸孔l 2 1內形成一樞設, 而定位凸部4 2則可嵌入第二凹部1 3 1形成定位,使該上殼蓋4可蓋合遮覆於容置空間1 1開口臨導線銜接部2 2 、 3 2的一側,並使該第二電路板3的導線銜接部3 2得以直接向 外顯露,而於該上殼蓋4上另設有一鏤空部4 3 ,可供該第一電路板2的導線銜接部2 2對 外顯露,透明掀蓋5的二端旁分別設有樞軸5 1及定位凸部5 2 ,該樞軸5 1可伸入掀蓋軸 孔l 2內形成一樞設,而定位凸部5 2則可嵌入第一凹部1 3形成定位,使該透明掀蓋5可 蓋合遮覆於容置空間1 1開口臨顯示屏2 4 —側。
上述結構中,由於主殼體l的容置空間11具有二相鄰邊側的開口,因此其二旁的側壁 可於受力時產生一斜翹的彈性變形,以利於第一、二電路板2、 3分別以側凸部2 1、 3 1 伸入第一、二導槽l 14、 1 1 1內(且該彈性部l 1 2亦有利於側凸部3 l於較長的第二 導槽l 1 l內滑移),且該上殼蓋4、透明掀蓋5於樞轉後蓋合定位的設計,可形成一易於 組裝、拆卸的模塊化結構。
請參見圖4至圖6,可知上述第一實施例於實際應用時,可以複數固定組件l 7 1 (可為 螺栓)貫穿主殼體1周緣各固定孔1 7 ,以將該主殼體1定位於配電箱面板6上(如圖4所 示),且各活動插頭2 3、 3 3可與外部的導線6 l結合,利用其與二活動插頭2 2 2 、 3
2 2易於插拔的特性,以形成一可快速與外部組件銜接、分離的連接結構,再者,於該主殼 體1底面橫槽1 4 、縱槽1 4 1以外的部位,另設有複數可容納磁性組件1 6 1的容置凹孔
1 6 (如圖5所示),以利用該磁性組件l 6 1的磁性而可直接吸附於金屬材質的配電箱面 板6上;且於橫槽l 4中段另一旁側(縱槽l 4 l的對側)設有一向內凸伸的卡掣凸部l 4
3 ,而該縱槽1 4 1內中央則設有一擋止部14 2,以該擋止部1 4 2可牴觸於該卡掣片1 5的彈性抵頂部15 1,使該卡掣片1 5的卡掣部1 5 3可保持彈性凸伸於橫槽1 4內,以
8配合卡掣凸部l 4 3夾持於一片狀的固定架6 2二側邊緣預設的側凸緣6 2 l上(如圖6所 示),而該持握部l 5 2則可供操作者拉持操作該卡掣片1 5;藉由上述結構,得以形成各 種不同固定主殼體1的應用形態及變化。
請參見圖7及圖8,可知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實施例的結構,主要是以前述第一實施例為基 礎,其差異僅在於該第一電路板2 0上設有複數調控按鍵2 5 1 (以取代第一實施例中的 端子插槽2 5),可供直接操作調整該各設定值;且於該第一、二電路板2 0、 3 0上的各 導線銜接部2 0 1、 3 0 1皆為不可分離的固定形態結構。
綜合以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微電腦控制器的改良結構確可達成降低組裝成本、組裝拆 卸便利且易於使用操作的功效,實為一具新穎性及進步性的創作,依法提出專利申請;惟上 述說明的內容,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說明,舉凡依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手段與範疇所 延伸的變化、修飾、改變或等效置換,亦皆應落入本實用新型的專利申請範圍內。
權利要求權利要求1一種微電腦控制器的改良結構,其至少包括一主殼體、一第一電路板、及一上殼蓋,其特徵在於所述主殼體設置於配電箱面板上,其內部設有至少一側具開口的容置空間,於該容置空間的開口內側邊緣設有數向下延伸的第一導槽;該第一電路板周緣設有數側凸部,該側凸部分別對稱於主殼體的第一導槽,該側凸部伸入第一導槽內形成定位,於該第一電路板上分別設有一顯示屏及一導線銜接部;該上殼蓋設於該主殼體上,以蓋合遮覆容置空間的開口,並使該第一電路板的導線銜接部得以向外顯露。
2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微電腦控制器的改良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 對應該顯示屏的容置空間開口部位,另設有一蓋合遮覆顯示屏的透明掀蓋。
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微電腦控制器的改良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 主殼體於容置空間的開口二旁側中段分別設有二組對稱的掀蓋軸孔及殼蓋軸孔,該上殼蓋、 透明掀蓋上則分別對應設有樞軸。
4 如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微電腦控制器的改良結構,其特徵在 於所述第一電路板上設有供外部的以調整該顯示屏的顯示內容的調整裝置經由對應的插接 端子插入而形成電連接的端子插槽。
5 如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微電腦控制器的改良結構,其特徵在 於所述第一電路板上設有至少一供操作調整該顯示屏的顯示內容的調控按鍵。
6 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微電腦控制器的改良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 第一電路板上設有至少一供操作調整該顯示屏的顯示內容的調控按鍵。
7 如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微電腦控制器的改良結構,其特徵在 於所述結構還包括一第二電路板,所述主殼體的容置空間開口內側邊緣另設有數長度長於 第一導槽且向下延伸的第二導槽,該第二電路板的周緣設有數側凸部,該側凸部分別對稱於 各第二導槽,該側凸部伸入第二導槽內形成定位,於該第二電路板上則設有一導線銜接部。
8 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微電腦控制器的改良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 結構還包括一第二電路板,所述主殼體的容置空間開口內側邊緣另設有數長度長於第一導槽且向下延伸的第二導槽,該第二電路板的周緣設有數側凸部,該側凸部分別對稱於各第二導 槽,該側凸部伸入第二導槽內形成定位,於該第二電路板上則設有一導線銜接部。
9.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微電腦控制器的改良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結構還包括一第二電路板,所述主殼體的容置空間開口內側邊緣另設有數長度長於第一導槽 且向下延伸的第二導槽,該第二電路板的周緣設有數側凸部,該側凸部分別對稱於各第二導 槽,該側凸部伸入第二導槽內形成定位,於該第二電路板上則設有一導線銜接部。
10.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微電腦控制器的改良結構,其特徵在於所 述導線銜接部由一設於第一、二電路板上的插座及一與外部導線結合的活動插頭所組成,該 插座與活動插頭相互插接結合而形成電連接。
11.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微電腦控制器的改良結構,其特徵在於所 述透明掀蓋與上殼蓋分別於可活動的一端二旁側設有定位凸部,且於主殼體的容置空間開口 邊緣對應部位各設有第一、二凹部,該各定位凸部分別嵌入第一、二凹部內,使該透明掀蓋 、上殼蓋於蓋合時形成定位。
12.如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微電腦控制器的改良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主殼體的周緣設有數貫通的供數固定組件貫穿定位於配電箱面板上的固定孔。
13.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微電腦控制器的改良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主殼體的周緣設有數貫通的供數固定組件貫穿定位於配電箱面板上的固定孔。
14.如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微電腦控制器的改良結構,其特徵在 於所述主殼體的底面設有數容納固定磁性組件的容置凹孔,該主殼體以該磁性組件的磁性而直接吸附於金屬材質的配電箱面板上。
15.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微電腦控制器的改良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主殼體的底面設有數容納固定數磁性組件的容置凹孔,該主殼體以該磁性組件的磁性而直 接吸附於金屬材質的配電箱面板上。
16.如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微電腦控制器的改良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主殼體的底面設有一橫槽,且由該橫槽中段二旁側分別設有一向內凸伸的卡掣凸部 及一向外延伸的縱槽,於該縱槽中央設有一擋止部,且該縱槽內另設有一可滑移的卡掣片, 且於該卡掣片中段設有一彈性抵頂部牴觸於該擋止部,使該卡掣片的一端保持彈性凸伸於橫 槽內,以配合該卡掣凸部夾持於一片狀的固定架二側邊緣。
17.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微電腦控制器的改良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主殼體的底面設有一橫槽,且由該橫槽中段二旁側分別設有一向內凸伸的卡掣凸部及一向外延伸的縱槽,於該縱槽中央設有一擋止部,且該縱槽內另設有一可滑移的卡掣片,且於該 卡掣片中段設有一彈性抵頂部牴觸於該擋止部,使該卡掣片的一端保持彈性凸伸於橫槽內, 以配合該卡掣凸部夾持於一片狀的固定架二側邊緣。
18 如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微電腦控制器的改良結構,其特徵在 於所述上殼蓋上設有一供該第一電路板的導線銜接部直接對外顯露的鏤空部。
19 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微電腦控制器的改良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上殼蓋上設有一供該第一電路板的導線銜接部直接對外顯露的鏤空部。
專利摘要一種微電腦控制器的改良結構,包括一主殼體、一第一電路板、及一上殼蓋,該主殼體設置於配電箱面板上,其內部設有至少一側具開口的容置空間,於該容置空間的開口內側邊緣設有數向下延伸的第一導槽;該第一電路板周緣設有數側凸部,該側凸部分別對稱於主殼體的第一導槽,該側凸部伸入第一導槽內形成定位,於該第一電路板上分別設有一顯示屏及一導線銜接部;該上殼蓋設於該主殼體上,以蓋合遮覆容置空間的開口,並使該第一電路板的導線銜接部得以向外顯露,藉此具有模塊化的結構,易於組裝、拆卸,可有效提升生產或維修時的效率。
文檔編號G06F1/18GK201266350SQ20082030195
公開日2009年7月1日 申請日期2008年8月28日 優先權日2008年8月28日
發明者劉邦宇 申請人:臺灣儀控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