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動機支架的製作方法
2024-02-03 04:49:15
發動機支架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發動機支架(1)。該發動機支架(1)包括安裝在車體上的車體側託架(30)、及安裝在動力單元上的動力單元側託架(20),車體側託架(30)與動力單元側託架(20)通過隔著安裝橡膠(11)結合在一起的外筒部件(13)和內筒部件(12)而相互連接,安裝橡膠(11)與動力單元側託架(20)之間,設置有兼用作熱屏蔽板的側擋板橡膠(14)。採用本實用新型的結構,能夠減少部件個數、降低製造成本、減輕發動機支架的重量。
【專利說明】發動機支架
【技術領域】
[0001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發動機支架。
【背景技術】
[0002]現有技術中,存在一種具備安裝於在車體前部向寬度方向延伸的橫梁上的車體側託架、及安裝於由發動機及變速器等構成的動力單元上的動力單元側託架的發動機支架。該發動機支架中,動力單元側託架的外側(動力單元側託架的寬度方向的外側),設置有用於屏蔽動力單元所釋放的輻射熱的熱屏蔽板。並且,在車體側託架與動力單元側託架之間,設置有用於抑制車輛行駛中動力單元的振動以提高操縱穩定性的側擋板橡膠。
[0003]然而,上述現有技術中,由於熱屏蔽板與側擋板橡膠是相互獨立地設置的,所以存在部件個數增加、製造成本升高、發動機支架變重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4]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夠使部件個數減少、製造成本降低、重量減輕的發動機支架。
[0005]作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發動機支架,該發動機支架包括,安裝在車體前部的橫梁上的車體側託架、及安裝在動力單元上的動力單元側託架,所述車體側託架與所述動力單元側託架通過隔著安裝橡膠結合在一起的外筒部件和內筒部件而相互連接,其特徵在於:所述安裝橡膠與所述動力單元側託架之間,設置有兼用作熱屏蔽板的側擋板橡膠。
[0006]具有上述結構的本實用新型的發動機支架的優點在於,由於安裝橡膠與動力單元側託架之間設置有兼用作熱屏蔽板的側擋板橡膠,所以,與相互獨立地設置側擋板橡膠和熱屏蔽板的現有技術的結構相比,能夠減少部件個數、降低製造成本、減輕發動機支架的重量。
[0007]在上述本實用新型的發動機支架中,較佳為,在所述內筒部件的軸向的兩個端部附近,一對所述側擋板橡膠分別被配置在所述安裝橡膠的端部與該端部對面的所述動力單元側託架的連接片之間。採用該結構,由於在內筒部件的軸向的兩個端部附近,一對側擋板橡膠分別被配置在安裝橡膠的端部與該端部對面的動力單元側託架的連接片之間,所以,能夠在安裝橡膠的軸向的兩側區域屏蔽來自動力單元的輻射熱,與在內筒部件的軸向的一側設置熱屏蔽板的現有技術的結構相比,熱屏蔽效果更好。而且,還能使車輛行駛時的操縱穩定性進一步得到提聞。
[0008]在此情況下,較佳為,所述一對側擋板橡膠被配置為,在垂直於所述內筒部件的軸向的面上分別覆蓋著所述安裝橡膠的兩端。採用該結構,能夠更有效地阻擋動力單元的輻射熱傳到安裝橡膠。
[0009]另外,在上述本實用新型的發動機支架中,較佳為,所述外筒部件被固定在所述車體側託架上、且內部容納著所述安裝橡膠,所述一對側擋板橡膠上分別設有壁厚大於其它部位的壁厚的厚壁部,所述外筒部件的軸向的兩個外端面分別與各自對面的所述側擋板橡膠的所述厚壁部的內側面相抵接。採用該結構,由於外筒部件的軸向的兩個外端面分別與各自對面的側擋板橡膠的厚壁部的內側面相抵接,所以,在車輛行駛時,若容納有安裝橡膠的外筒部件在軸向上移動,則該外筒部件的移動能被側擋板橡膠限制,因而,能夠提高操縱穩定性。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圖1是表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的發動機支架的立體圖。
[0011]圖2是從內筒部件的軸向看到的發動機支架的圖。
[0012]圖3是圖2中的100-100線上的截面圖。
[0013]圖4是圖2中的200-200線上的截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以下,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0015]如圖1及圖2所示,發動機支架I包括,發動機支架主體10、安裝在車體2側的車體側託架20、安裝在動力單元3側的動力單元側託架30。在此,發動機支架I是為了防止動力單元3運轉時的振動傳到車體2上而設置的。車體2包括在車體前部(前進方向)向車體寬度方向延伸的橫梁等(未圖示)。動力單元3包括發動機及變速器等(未圖示)。
[0016]另外,如圖3及圖4所示,發動機支架主體10還包括,由彈性材料構成的安裝橡膠
11、具有圓筒形狀的內筒部件12、具有圓筒形狀且內徑大於內筒部件12的外筒部件13、及一對側擋板橡膠14。
[0017]安裝橡膠11具有所需的彈性。具體而言,安裝橡膠11的截面形狀被設定為,在車體的前後(長度)方向、左右(寬度)方向、及上下(高度)方向上都具有所需大小的彈性的形狀。本實施方式中,如圖3及圖4所示那樣,安裝橡膠11為錐形,即,安裝橡膠11的長度方向的中間部位的徑向厚度最厚、越靠兩端的部位的徑向厚度越薄。
[0018]另外,如圖3及圖4所示那樣,安裝橡膠11的軸向中心部位形成有通孔11 a。該通孔11 a中嵌插著內筒部件12。另外,安裝橡膠11被容納在外筒部件13中。由此,外筒部件13與內筒部件12通過安裝橡膠11而結合在一起。
[0019]在內筒部件12的軸向的兩個端部附近,一對側擋板橡膠14分別被固定在安裝橡膠11的一側的端部與該端部對面的動力單元側託架30的連接片32之間、及安裝橡膠11的另一側的端部與該端部對面的動力單元側託架30的連接片33之間。S卩,在安裝橡膠11的兩端的外側,一對側擋板橡膠14相向而對地套在內筒部件12的兩端附近的外周面上。
[0020]如圖2所示,從內筒部件12的軸向看時,側擋板橡膠14為圓形。一對側擋板橡膠14分別覆蓋著安裝橡膠11的兩端。另外,如圖3及圖4所示,一對側擋板橡膠14被配置為,在垂直於內筒部件12的軸向的面上分別覆蓋著安裝橡膠11的兩端。
[0021]在此,內筒部件12的軸向是指內筒部件12的延伸方向,即,圖1、圖3、及圖4中的A方向。
[0022]另外,如圖2及圖4所示那樣,在側擋板橡膠14的外周邊緣附近形成有壁厚大於其它部位的壁厚的厚壁部15。具體而言,側擋板橡膠14的靠外周邊緣附近的厚壁部15的壁厚大於側擋板橡膠14的中心附近的壁厚。
[0023]並且,如圖4所示那樣,厚壁部15的內側面15 a與外筒部件13的外端面13 a相抵接。由此,車輛行駛中,安裝橡膠11 (外筒部件13)在軸向上的移動被限制在距離L I的範圍內。
[0024]通常,在未設置側擋板橡膠14的情況下,車輛行駛中,安裝橡膠11 (外筒部件13)在軸向上的移動範圍在距離L 2之內。在此,距離L 2是外筒部件13的外端面13 a與動力單元側託架30的連接片32 (33)的內側面32 b (33 b )之間的距離。
[0025]側擋板橡膠14既有限制車輛行駛中安裝橡膠11在軸向上的移動的範圍從而提高車輛行駛中的操縱穩定性的功能,又有作為熱屏蔽板而屏蔽動力單元3釋放出的輻射熱的功能。詳細而言,通過對用於提高車輛行駛中的操縱穩定性的側擋板橡膠14附加熱屏蔽功能,便能用側擋板橡膠14取代上述現有技術中相互獨立地設置的熱屏蔽板和側擋板橡膠這兩個部件。
[0026]另外,如圖3所示那樣,外筒部件13與車體側託架20固定連接在一起。車體側託架20具備基底部21、及豎立在基底部21上的立壁22。車體側託架20的立壁22通過焊接而與外筒部件13連接成一體。車體側託架20的基底部21與車體2固定連接在一起。SP,如圖1所示那樣,通過使插通在基底部21上形成的孔部(未圖示)和車體2上形成的孔部(未圖示)中的螺栓40與螺母(未圖示)的螺合,車體側託架20被固定連接在車體(橫梁)2上。
[0027]動力單元側託架30包括基底部31、連接片32及連接片33。基底部31被形成為平板狀。在基底部31的規定位置上,形成有貫通其厚度的通孔31 a。通過使插通在該通孔31 a中的螺栓(未圖示)與動力單元3的規定部位上形成的內螺紋等(未圖示)螺合,動力單元側託架30的基底部31便與動力單元3固定連接在一起。
[0028]連接片32及連接片33分別被形成在動力單元側託架30的基底部31的兩端(A方向的兩端),並從基底部31向動力單元3的相反側延伸。如圖4所示那樣,連接片32與連接片33之間配置著發動機支架主體10的內筒部件12。這些連接片32、連接片33、及內筒部件12通過插通在內筒部件12的通孔12 a中的螺栓41、及與該螺栓41螺合的螺母42而被固定連接在一起。具體而言,在連接片32與連接片33之間配置了內筒部件12、且內筒部件12的兩端套上了一對側擋板橡膠14的狀態下,將螺栓41插通在連接片33的孔部33a、內筒部件12的通孔12 a、及連接片32的孔部32 a中,然後將該螺栓41擰入螺母42中來進行固定連接。
[0029]本實施方式中,如上所述那樣,通過在安裝橡膠11與動力單元側託架30之間設置兼用作熱屏蔽板的側擋板橡膠14,來取代現有技術中用於提高車輛行駛中的操縱穩定性的側擋板橡膠和用於屏蔽動力單元釋放的輻射熱的屏蔽板,能夠減少部件個數、降低製造成本、減輕發動機支架的重量。
[0030]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如上所述那樣,通過在內筒部件12的軸向的兩個端部附近,將一對側擋板橡膠14分別配置在安裝橡膠11的端部與該端部對面的動力單元側託架30的連接片32 (33)之間,能夠在安裝橡膠11的軸線的兩側區域屏蔽動力單元3釋放的輻射熱,並抑制動力單元3的振動,所以,與動力單元側託架的外側設置熱屏蔽板,在車體側託架與動力單元側託架之間設置抑制動力單元振動的側擋板橡膠的現有技術的結構相比,能進一步提高熱屏蔽性能及車輛行駛中的操縱穩定性。
[0031]另外,本實施方式中,如上所述那樣,通過將一對側擋板橡膠14配置為,在垂直於內筒部件12的軸向的面上分別覆蓋著安裝橡膠11的兩端,能夠有效地阻擋輻射熱從動力單元3傳到安裝橡膠11。
[0032]另外,本實施方式中,如上所述那樣,通過使被固定在車體側託架20上的外筒部件13的軸向的兩個外端面13 a分別與一對側擋板橡膠14的厚壁部15的內側面15 a相抵接,在車輛行駛中,若容納著安裝橡膠11的外筒部件13在軸向上移動,則該外筒部件13的移動能被側擋板橡膠14限制在規定範圍內,從而,能夠提高操縱穩定性。
【權利要求】
1.一種發動機支架,包括安裝在車體前部的橫梁上的車體側託架、及安裝在動力單元上的動力單元側託架,所述車體側託架與所述動力單元側託架通過隔著安裝橡膠結合在一起的外筒部件和內筒部件而相互連接,其特徵在於: 所述安裝橡膠與所述動力單元側託架之間,設置有兼用作熱屏蔽板的側擋板橡膠。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動機支架,其特徵在於: 在所述內筒部件的軸向的兩個端部附近,一對所述側擋板橡膠分別被配置在所述安裝橡膠的端部與該端部對面的所述動力單元側託架的連接片之間。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發動機支架,其特徵在於: 所述一對側擋板橡膠被配置為,在垂直於所述內筒部件的軸向的面上分別覆蓋著所述安裝橡膠的兩端。
4.如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發動機支架,其特徵在於: 所述外筒部件被固定在所述車體側託架上、且內部容納著所述安裝橡膠, 所述一對側擋板橡膠上分別設有壁厚大於其它部位的壁厚的厚壁部, 所述外筒部件的軸向的兩個外端面分別與各自對面的所述側擋板橡膠的所述厚壁部的內側面相抵接。
【文檔編號】B60K5/12GK203543629SQ201320704547
【公開日】2014年4月1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8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8日
【發明者】虻川文浩 申請人: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