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那個向左向右向後是什麼歌(抖音是愛麼是責任麼是窮 粵語版)
2023-04-08 16:11:20 2
作者 | 楊明
編輯 | 劉珊珊
1-30分鐘,橫屏,多為PGC(專業製作內容)。
近日,在多方報導下,被西瓜視頻「搶走」的第一個商業概念「中國視頻」越來越為人熟知。
按照這個定義,國外的YouTube是中國視頻的領頭羊。在中國,抖音和快手的時長從15秒延長到15分鐘。今天的今日頭條、微信視頻帳號、微博、百度手機、知乎、優酷、愛奇藝、騰訊視頻等各類內容平臺也都包含了中文視頻。10月中旬,虎牙鬥魚合併,也開始做中短視頻。
平臺、熱錢、內容生產者大規模湧入的原因很簡單。在各個視頻平臺的殘酷競爭中,市場已經從最初的藍海變成了完整的紅海——長視頻業務普遍艱難,短視頻是最強的兩個。花樣已定。據相關預測,信息量更大、信息密度更高的中國視頻將成為平臺內容的重要補充,甚至是賽道上突圍的關鍵。
「無論是從商業價值還是社會價值來看,中國視頻創作者的黃金時代正在到來。」 在西瓜玩好奇心大會上說,西瓜視頻總裁任立峰是這麼說的。
但就中國視頻而言,西瓜視頻與B站的較量仍是一場較量,前者剛剛宣布明年將補貼20億。各業務將以華視為中心,持續集中投資。. 後者在「破圈」中拓寬了內容邊界,在PUGC領域建立了較為完整的創意生態系統,並進行了一系列PGC探索,包括購買同人劇、國創、電影、和電視劇。還有自製的紀錄片。
這已經逐漸成為業界共識:就西瓜視頻和B站而言,雖然此前兩者在PUGC內容和UP主創方面的爭奪頻繁,但在中國視頻的賽道上,一場更激烈的較量在所難免——無論是誰贏得這場戰鬥將有更多的機會成為新一輪機遇的主角。
01
競爭不是零和遊戲
「對於西瓜視頻和B站來說,比賽其實早就開始了,但這不會是一場零和遊戲,誰勝誰負還不得而知。」 「那說。
西瓜視頻於2016年5月上線,其前身是今日頭條視頻,曾被視為今日頭條的視頻版。早期主要依靠PGC模式下的短視頻。上線一年內DAU突破1000萬,到2017年10月,累計用戶數達到2億。
更名後,西瓜視頻定位為PUGC(Professional User Produced Content)視頻平臺。不過在字節跳動內部,相比專注於年輕音樂娛樂社區的抖音,以及專注於下沉市場的小火山視頻,西瓜視頻的定位並不像現在這樣清晰。因此,在2018年,其日活躍度和用戶增長率,被他的兄弟抖音超越。
打破西瓜視頻選擇遊戲的方法是進入中長視頻市場。2018年8月,宣布進軍長視頻,投資40億打造網絡綜合IP。第一期節目是汪涵主持的《一號任務》,時長不超過15分鐘。這被視為西瓜視頻向長視頻發起進攻的信號,也讓平臺真正感受到了「多空」模式。
某種程度上抖音那個向左向右向後是什麼歌,這其實就是今天提出的「中國視頻」。
2019年1月17日,西瓜視頻宣布了全新的品牌定位:聚合多元文化的綜合視頻平臺——聚合內容生態500多個品類,原創、自製,正式向PUGC融合方向邁進。視頻平臺。簡單來說就是PUGC+版權內容的商業模式,中文版的YouTube。
至此,西瓜視頻近三年經歷了從PGC短視頻平臺→PUGC短視頻平臺→PUGC綜合視頻平臺的逐步轉型,內容領域逐漸覆蓋了短視頻、直播、長視頻等多種形式。
在此期間,B站原本定位於二次元元素的小眾社區,因為很多長視頻沒有版權,經常被捲入版權糾紛。僅2016年,他們就被愛奇藝、樂視、迅雷、PPTV等公司起訴50餘起。此後,2016年至2017年間,B站下架了包括電視劇在內的大量長視頻內容。
這讓B站為了和優愛騰在長視頻比賽中減肥,轉而投身PUGC。2018年上市時,B站明確定位為「中國知名視頻彈幕網站,ACG氛圍社區」,但實際上已經轉型為「中國版YouTube」。
之所以都想成為「YouTube」,是因為YouTube作為在全球範圍內的成功產品,已經形成了「PUGC內容-用戶內容消費-平臺廣告變現-創作者內容分享」的良性生態閉環。比較發達的YouTube類模式中短視頻還有很大的空間。
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短視頻內容領域,短視頻用戶對PGC內容的偏好度較高,PGC與UGC(User Produced Content)結合的視頻偏好率為3< @7.4% 上升到 43.6%。
因此,當西瓜視頻和B站繼續拓展內容品類,繼續投資PUGC,在視頻格式、創作者生態、內容品類、用戶消費習慣等方面不同程度接近YouTube時,直接競爭是不可避免的——是的。對優質內容創作者的激烈競爭一直是近兩年雙方競爭的焦點之一。
02
基礎盤生態分化的爭議
從用戶數據來看,目前兩者相當接近。截至2019年7月,西瓜視頻日活躍用戶5000萬;B站Q2社區日均活躍用戶為5100萬。在用戶粘性方面,西瓜用戶日均使用時長為104.9分鐘,B站用戶日均使用時長為87分鐘。與鬥快短視頻和有愛騰長視頻的日活躍用戶相比,兩者都有數倍的增長空間。
所以對於西瓜視頻和B站來說,當兩人直接在中國視頻賽道相遇時,更激烈的卡位爭奪戰或許還沒有開始。
不過,多位業內人士表示,雖然競爭在所難免,但西瓜視頻的「基礎盤」與B站還是存在相當大的差異,這些差異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B站適合學生、年輕白領等;西瓜視頻用戶更廣泛,以中青年群體為主;
2、B站是主社區,西瓜是主站臺,類似於一個有很多社區的城市;
3、 B站主打用戶搜索,西瓜主打智能推薦。
4、 B站更多的是情感上的共鳴,而西瓜更強調用戶和創作者之間的互補和共鳴。
這些基本套路的區別,會不會成為視頻賽道上兩位主力的較量,成為決定勝負的重要因素?
答案是肯定的。其實無論是YouTube、西瓜視頻、B站等播放器,他們通常都會發現自己比長視頻和短視頻複雜。內容、創作者系統、用戶生態、生態都比較複雜。合作、商業實現等都是關鍵的考慮因素。
從用戶生態來看,過去多年,B站作為一個年輕人社區,通過獨特的二次元社區文化,聚集了具有鮮明標籤的用戶群體,目標受眾更加明確。這意味著,雖然用戶粘性高,社區氛圍濃厚,但一個明顯的特點是「小而美」。其他用戶的流入存在很強的文化障礙——簡單來說,社區用戶覆蓋面相對較窄。很難歡迎小白用戶,還有更多的「中老年人」等陌生人。
這是B站前期發展的基礎,卻逐漸成為了它成長的桎梏。因此,在向泛二次元元素擴張的過程中,B站不願被認定為「小而美」的社區,開始了轟轟烈烈的「破圈」。其策劃的《後浪》在今年5月刷爆了朋友圈——最終目的是增加「對從未使用過或從未聽說過B站的用戶進行營銷」。
這裡的悖論是,不像用戶主動選擇,既然是破圈,難免會遇到新用戶湧入,老用戶流失的尷尬。粉絲「回歸」A站——原因在於,從老用戶的角度來看,亞文化群體的生活方式和身份與其他人不同,新用戶往往導致社區氛圍發生變化,最終招致老用戶的不滿.
在「B站變味」的同時,用戶總是要長大的。如何滿足不同年齡段用戶的需求,提高留存率是B站面臨的現實問題——除非新老用戶從B站湧入,Loss才能形成正剪刀差,內容和商業化也穩步增長,所以B站的發展會更順利。
從用戶生態對比來看,西瓜視頻比較簡單,沒有B站高的社區文化壁壘,內容和人群更廣泛——頭條數據顯示,25-35歲的中青年用戶佔比老上西瓜視頻高達50%。主要集中在二線以下城市,用戶覆蓋面比B站更廣,心態比成熟生活更有經驗,意味著內容需求更廣泛。這也是之前B站破圈的目的。
另一方面,西瓜視頻的用戶群與今日頭條的重疊度很高。就創作者和用戶之間的強關聯而言,它看起來不像社區那麼熱鬧,但社區的小圈子並沒有明確的界限。該平臺可以為用戶提供多樣化的內容生態。有句話說:「西瓜用戶忠於西瓜,B站用戶忠於UP主」。
03
搜索和推薦的協同問題
眾所周知,彈幕不僅成為B站社區重要的互動方式,由此產生的彈幕文化也構成了B站視頻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來自於用戶的情感共鳴——比如2019年。彈幕「AWSL」是屬於一群年輕人的情感表達。
西瓜視頻追求共鳴。「談到互動氛圍,我們有一個『共鳴』的概念抖音那個向左向右向後是什麼歌,而不僅僅是共鳴。」 在西瓜視頻總裁任立峰看來,共鳴是活潑的。基於作者的認可,形成了一個小圈子。文化交流的身份。共振旨在補充信息。例如,評論彈幕可能是一種基於內容的信息互補,信息互補的前提是能夠將視頻內容準確推送給目標受眾。
其實,共鳴和共鳴的不同選擇是目前最適合兩者互動氛圍的,這也是社區和城市定位不同造成的。
對於海量內容和海量用戶的匹配問題,西瓜專注於推薦,而B站則專注於搜索。
搜索的優勢在於B站可以為知道自己想看什麼的用戶提供服務。除了推薦場景、熱門、搜索、訂閱等,這些主動探索的場景可以滿足用戶的長尾搜索需求。
智能推薦的優勢在於利用推薦技術幫助用戶突破認知邊界,根據協同推薦策略,讓用戶在意想不到的情況下遇到自己感興趣的知識和內容。
目前,單純的推薦或搜索並不是最優選的,而是兩者的協同作用。YouTube 也採取了「搜索到推薦,然後到搜索+推薦」的方式。任立峰也承認,當用戶通過搜索主動表達意圖時,也應該基於這種主動表達的意圖更好地理解和協調推薦。
在卡位戰方面,西瓜視頻顯然還有一大優勢——那就是除了20億的補貼,還有抖音和今日頭條的運營體系和流量支撐。從規劃來看,即將支持橫屏的抖音將與西瓜視頻合作。一方面,西瓜視頻的中文視頻內容將繼續提供抖音;另一方面,兩者不斷加強產品協同,抖音將逐漸成為今日頭條之外的西瓜視頻流量的又一外援。對於創作者來說,擁有龐大的流量池無疑是一件好事。
從商業模式來看,「不錯」的西瓜視頻可以給予創作者更高的補貼和廣告分享激勵,從而形成商業閉環。與平臺盈利難、創作者激勵微薄的B站相比,西瓜優勢明顯。優勢——同時值得一提的是,在B站的財富分配上,馬太效應相比其他視頻平臺越來越明顯。
但總的來說,不管基礎盤的差異,以及西瓜視頻與B站未來的競爭,對於一個成熟的視頻平臺來說,優質創作者的數量和優質內容的豐富程度決定了軌道。競爭的關鍵。
「中國視頻平臺要培養更多的用戶忠誠度,必須保證長期、持續、豐富的內容供應,這就需要解決內容生產和內容分發的門檻。」 一位網際網路觀察者表示,這是因為 PGC 內容。選題、劇本、鏡頭邏輯和短視頻明顯不同,製作成本更高。平臺需要提供足夠的服務和產品能力來降低門檻。
對此,抖音官方剪輯工具「剪輯影」將成為西瓜視頻的官方創作工具,支持一鍵分享到西瓜視頻,並計劃在PC端推出專業版的剪輯視頻。相比之下,目前B站的創作門檻比較高,但B站也有自己的考量——用一定的創作門檻來保證UP主的視頻質量。
中國視頻戰場衝鋒已經吹響,從左到右,是西瓜視頻贏了紙牌遊戲,還是B站成功破圈,還是其他玩家脫穎而出,只有時間可以給我們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