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X載人飛船成功了,我們下一代夢想裡應該有星辰大海
2023-03-31 12:41:45 2
視頻:近距離觀察spaceX發射臺
今天凌晨,SpaceX載人飛船成功發射,美國在9年後再次具備載人航天能力。這次發射也引起了全球的關注。我們也是一個已經趕上航天工業的國家。去美國宇航局甘迺迪航天中心的旅行給了我一些關於下一代太空夢想的想法。
開始
2020年1月21日,我們三人在美國佛羅裡達州度過了春節假期。我們旅行的第一個目的地是甘迺迪航天中心。因為我們三個人對美國宇航局有濃厚的興趣,飛機一著陸,我們就直接租了一輛車,開車去了這個太空迷雲集的聖地。
特殊太空日遊
從進入美國宇航局附近的一家酒店,我體驗了無處不在的太空元素。一個1:1的太空人模型站在酒店的大廳裡。前臺可以直接預訂甘迺迪航天中心的各種組合票,包括甘迺迪航天中心的旅遊路線圖。
甘迺迪航天中心位於美國東部佛羅裡達州東海岸的梅裡特島,建於1962年7月。它是美國宇航局測試、準備和發射載人和無人飛船的最重要的地方。整個遺址長55公裡,寬10公裡,面積567平方公裡。這次SpaceX載人火箭發射是在39A發射臺發射的,升力為0+。
甘迺迪航天中心由四個部分組成:工業區、39號發射中心及其兩個發射場地LC-39A和LC-39B、飛機裝配大樓和遊客中心。我們能去的是最後一個遊客中心。特別是,甘迺迪航天中心遊客中心是一家私營企業,其運營不依賴美國政府的資助。然而,由於甘迺迪航天中心獨特的資源和獨特的展品,它已成為世界航天愛好者心目中的聖地,也是美國航天局向他人介紹其歷史和技術的基地。
參觀甘迺迪航天中心最重要的部分是KSC探索之旅,乘坐公共汽車到真正的火箭發射臺和太空計劃操作區進行近距離參觀。
旅遊巴士花了大約2個小時深入甘迺迪航天中心的中心,包括發射臺和垂直裝配室。這位公共汽車司機和高級導遊解釋了美國宇航局的標誌性建築,從技術到美國宇航局的八卦和政治故事。整個太空中心有一個巨大的沼澤。我們在公共汽車上看到了各種各樣的野生動物、鳥類、禿鷹和鱷魚。......
在整個巴士之旅中,你可以看到以下重要的地方:
1.這是視頻中看到的發射臺39A。發射臺39最初是為阿波羅計劃建造的。發射臺在南部,發射臺在北部。現在39A發射臺已經租給了SpaceX。這也是SpaceX載人飛船發射的地方。
2.VAB裝配大樓,或稱車輛裝配大樓,是世界上最大的單體建築之一。它有兩個世界上最大的門,最大的美國國旗和美國航天局的標誌。火箭在發射前在這裡組裝,然後運送到發射器。四個不同的火箭(包括土星5號)和太空梭的外部燃料箱和推進器已經在這裡組裝。當我們經過這裡時,我們還可以看到地面上的逃生塔模型。
3.從垂直會議室有兩條5.6公裡長的路。這兩條路是用來運送組裝好的火箭或太空梭的運輸車輛的。甘迺迪航天中心有兩輛運輸工具,每輛重2721噸,運載面積40×35米。它的速度只有1.6公裡/小時,從組裝大樓到發射地點需要5個小時。
阿波羅/土星五號火箭展廳
在公共汽車前面,你不能下車。巴士的倒數第二站將到達阿波羅/土星五號火箭展廳。土星五號運載火箭的發動機將是第一個進入大廳的景象。土星5號是歷史上最大的火箭,高110.6米。它也是有史以來最高、最重、最強大的運載火箭。
事實上,蕭艾和我非常喜歡整個參觀過程,但是蕭艾在進入博物館之前,對在公共汽車上觀看發射場地不太感興趣。
這是因為我們的父親和女兒在蘇州酒店花了三天時間清理含有1969塊穀物的樂高玩具(以紀念1969年阿波羅11號登月)。
這個博物館是真正的土星5號火箭,它是用手中的樂高積木建造的。蕭艾非常喜歡它。最吸引她的是土星5號下面有許多巨大的觸控螢幕來模擬月球探測器的著陸。觀眾應該小心控制計劃路線的速度、高度和方向。這種物理和實用的流行科學在美國的許多博物館中非常普遍。每當我看到對兒童如此友好的博物館,我總是感嘆我們這一代人沒有像孩子一樣有這麼好的啟蒙環境和條件,否則,許多人就不會找不到自己的興趣。
2
隨著土星5號的發射,自然成為阿波羅計劃的目標。除了太空衣、月球返回艙,甚至是從月球帶回來的石頭,遊客還可以觸摸到博物館。今生我們不能登上月球,但我們可以觸摸到月球。
坐在模擬阿波羅計劃的控制中心,看著土星第五次上升的歷史圖像,很難不對當時的圖像感到震驚。你知道,當美國把人類送上月球時,我們國家的大多數人家裡甚至沒有電視。在中斷了九年之後,美國仍然能夠依靠一家私營企業將人類提升到0+的水平,其空間科技實力和人才儲備證明了這一點。
亞特蘭蒂斯號太空梭展廳
最後,我們乘公共汽車回到甘迺迪航天中心博物館展覽區,在那裡可以從遠處看到巨大的太空梭模型。這個博物館是亞特蘭蒂斯號太空梭博物館,在那裡展示了真正的亞特蘭蒂斯號太空梭和1:1哈勃望遠鏡模型。
真正的亞特蘭蒂斯號傾斜了45度,頂部艙門打開,機械臂伸展以保持其飛行模式在太空。
這個展廳有一個特別的項目,就是體驗太空梭發射的全過程:從太空梭起飛、飛行到著陸的全過程,以及視覺、聽覺和觸覺的多維體驗。在too 空中,當機艙蓋打開時,當你抬頭看到地球的那一刻,就像漂浮在too 空中回頭看地球一樣。我們享受這一切,就像在4D娛樂中心一樣。
最後,我對孩子們體驗到的迷你臺0+深感震驚。它看起來像一個簡單的玩具一樣的結構,但是它引起了孩子們的興趣。照片上的孩子可能剛剛學會走路,可能不知道他/她在「tai 空站」。然而,在他/她脫下鞋子進入tai 空艙的一天後,他/她可能真的成為一名在tai 空站旅行的太空人。
結論
一整天的參觀讓我們不滿意,我們一直在尋找機會計劃在未來幾天參觀甘迺迪航天中心的火箭發射任務。儘管我們最終沒能看到推遲發射的成功,但我還是有些遺憾地說,今年我可能有機會去文昌看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的發射。蕭艾非常高興。這次旅行為蕭艾熱愛太空打開了一扇窗。我相信,如果其他孩子有機會接近太空,許多人將有動力成為真正的科學家,而不只是停留在「我長大後想成為科學家」的想像中。
住在美國的蘿拉給我講了一個故事。她的一個鄰居是一架F-16戰鬥機的女飛行員。她成為女飛行員的原因很簡單。她年輕時,她的父母帶她去看航空展。一名飛行員把她抬進了F-16戰鬥機的駕駛艙。如此簡單的動作使她成為一名真正的戰鬥機飛行員。
美國之所以能夠在9年後再次將人口提升到0+是因為它強大的技術力量。同時,它也離不開強大的人才儲備。馬斯克只用了6039個SpaceX就實現了將美國人送回太平洋的目標。自阿姆斯特朗時代(甘迺迪航天中心之旅和與太空人共進午餐)以來,一定有人對太空著迷。
中國的載人航天也在進步。我們的技術水平正在從世界最高水平下降,但我們的基礎科學普及水平還遠未達到真正的技術水平。我們既沒有像馬斯克這樣的有進取心的企業家來激勵年輕人,也沒有人和機會來「把年輕一代帶進駕駛艙」
也許有一天,我們後朗將不再從喋喋不休的聲音中獲取知識,不再需要從百度的整個家族中篩選有價值的信息,也不再需要從收集房地產資金的假圖書館中學習航空和航天的流行科學。只有到那時,我們的航空技術才會真正進步。
因為年輕一代的人才是各級科技的創造者和使用者,所以他們心中所種的熱愛科學和航空航天的草,可以成長為未來中國航空航天的參天大樹。
我們的下一代應該夢想一片星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