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魚為什麼會集體自殺?盤點近年來鯨魚自殺事件
2023-03-30 10:00:25 1
鯨魚集體自殺是在整個自然界中一種超級反常的事情,鯨魚為什麼會集體自殺呢?在我們看來鯨魚集體自殺無異於像是一隻豬落入了惡了好幾天的老虎口中只有死路一條,但依然有那麼多的鯨魚集體自殺事件發生,鯨魚究竟為什麼會集體自殺呢?下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世界第一個有記載鯨魚擱淺:
據記載,遠在1783年,曾有18條抹香鯨衝往歐洲易北河口,在那裡等死。次年,在法國奧迪艾尼灣又有32條抹香鯨擱淺。18世紀,一些航海家在塔斯發現恐怖的鯨魚墳場,一堆堆的腐屍和白骨散布在海灘上,呈現一片悽慘景象。而世界上第一個有記錄鯨魚擱淺的是希臘大哲學家亞里斯多德,他直率告訴人們:「鯨魚為什麼會擱淺我無法回答。」古代的著名學者普盧塔赫卻把鯨魚擱淺現象解釋為「集體自殺」。這顯然是不科學的。因為鯨魚不可能具有人類那樣豐富的感情,再說鯨魚一旦擱淺後,往往顯得驚恐,甚至發出悲慘的求救聲。
鯨魚集體自殺事件:
1918年曾有約1000隻鯨魚在紐西蘭外島查塔姆群島擱淺;
1970年美國佛羅裡達州皮爾斯堡的沙灘,150多條逆戟鯨不顧死活地衝上海岸;
1979年7月17日,加拿大歐斯峽海灣,130多條鯨死去;
1985年約450頭鯨魚在北島奧克蘭附近擱淺;
2005年3月10日,廣東吳川長8米重約4噸大鯨擱淺死亡;
2008年3月11日,一頭2噸多重鯨在海南擱淺死亡;
2008年9月1日, 三千斤重鯨擱淺金沙灘;
2008年8月30日晚上,一頭重達3000斤的成年日本喙鯨在青島開發區金沙灘海域擱淺。
鯨魚為什麼會集體自殺?
解釋一:
1.地形論
荷蘭學者範、希·杜多克認為,鯨擱淺可能與海岸地形氣象條件有關,因為它們多發生在坡度平緩的海岸。當鯨向這裡發射超聲波信號時,其回聲信號會失真,使它根本探測不出深水的位置,從而導致迷途。研究證明,坡度平緩的海岸並不引起回聲信號的混亂。擱淺的鯨群多發生在坡度平緩的海岸處是事實,這是因為在其他地形如海峽或懸崖峭壁等處不可能擱淺。因此地形的影響缺乏說服力。
2.失常論
有人認為鯨群可能受到意外的刺激而倉惶出逃,或為了躲避捕食者的追擊或人的騷擾而有意登陸擱淺的。
3.嚮導論
有些人認為有些鯨喜歡群聚,群中常有某個成員充當領導,整個群往往隨其一起遊泳,一起覓食,也一起逃跑。當「頭頭」因病或遇害而上岸擱淺時,整群鯨也就隨之同歸於盡。
4.返祖論
一般都承認鯨是由陸生祖先演變而來的,而在其由陸生到完全水生的漫長歷史演變過程中,它們的祖先一定出現過許多中間類型,即水陸兩棲生活。當它們在水裡遇到不利情況時,就逃上陸地,尋找安全之處躲避風險,久而久之便形成鯨的一種習性。故有人提出一種假說,認為鯨擱淺是遵循其祖先所確立的道路所致。
5.病因論
越來越多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病因上。鯨之所以離水上岸,主要是由於病魔纏身,身體虛弱不堪,無力駕馭風浪,隨波逐流被海水推上海岸,或是有意爬上海岸尋求喘息之機。因為在這裡它不必每喘一口氣都要掙扎著浮出水面。
6.攝食論
有人認為鯨的近岸攝食習性對其擱淺有一定的影響。當魚和烏賊徊遊近岸或產卵生殖時,鯨群也跟蹤而來,由於嘴饞貪吃,戀食忘返,造成退潮後擱淺。
解釋二:
荷蘭科學家杜多克,為了探明自殺的原因,在1962年分析研究了26種鯨計133樁的自殺事例,其中包括成群的和單只的。他發現,自殺的場地通常總是在低海岸,水下是沙灘、沙地,或者是淤泥的地區,再不就是遠遠地伸到海裡去的海角。鯨的測位器官之所以不辨東西南北,主要是緩解的砂質海底造成的:鯨發出的信號一落到那上面就衰減了,不能再回到鯨那兒。一旦回聲測位器官無法測向,就只好胡亂地遊來遊去,以致身陷絕地。
還有一種重要的因素是:平時,齒鯨類發出低頻率的啪啪聲,並注意接收從遠處傳來的帶著信息的回波,這樣就能準確地判斷周圍的地形地物。可是,當迫近捕捉物時,它們就發出越來越高的頻率,並全神貫注於高頻率的回聲,因而就往往顧此失彼,忽略了低頻回聲所帶來的關於附近海岸地形的不詳信息。所以,鯨在攝食時,發生「自殺」的危險是直線上升的。
前蘇聯生物科學博士、海洋哺乳動物專家託米林認為,鯨集體「自殺」比單頭「自殺」情況複雜得多,還牽涉到生理學和動物心理學的因素,而物理原因不過是集體「自殺」慘劇的最初一環而已。具體地說,鯨的保護同類的本能,才是造成所謂「自殺」現象的主要原因。
這種保護同類的本能,是大自然關懷整個鯨種族的生存,而不是關懷一頭海獸安危的一種體現。因而它們一接到信號,就象士兵接到命令一樣,能立刻赴援。在這種情況下,鯨類的救護同類的本能大大壓倒了保護自身的本能,所以完全將自身安危置諸度外,不顧一切,勇往直前,向著發出信號的地方衝波逐浪而去。每當一頭鯨因回聲測位功能受到幹擾而陷入絕境時,它就發出遇難信號,其它鯨接到信號後受本能的驅使,便急忙趕來援救,而實際上是遊向自己的墳場,使它們自己同樣陷進遇難者先前陷進的那種困境。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