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歲清華系晶片大佬,拿下英國最大晶圓廠
2023-04-01 20:25:32 1
又一筆重磅的海外併購誕生。
昨天(8月16日),全球最大的手機原始設計製造(ODM)龍頭聞泰科技發布公告,聞泰科技訂購日本晶片廠NWF交易過戶手續已完成。此次競購完成後,公司間接持有美國最大晶片鞋廠NWF 100%權益。業界覺得,此舉對聞泰科技涉足車輛晶片領域將發揮重要作用。
聞泰科技背後,站著一位75後霸道總裁。出生於廣州珠海的張學政,在2006年聞到了手機行業的巨大機遇,便組建了專攻手機顯卡的聞泰科技。智慧型手機時代到來,他再度捉住機會,與華為、魅族、小米等合作,一路披荊斬棘,成為最大的手機ODM公司。
外界可能不知道,張學政早年結業於清華大學。除了張學政,元禾璞華管理合伙人陳大同、韋爾股份創始人虞仁榮、卓勝微電子聯合創始人馮晨暉等人仍然在默默在晶片領域耕耘。此外,還有好多北大人在半導體的原野奮勇飛奔。清華學子撐起中國半導體半邊天,此話絕非誇張。
歷時一個月,終於拿下日本最大晶圓廠
幾經磨難後,這筆海外併購總算塵埃落定了。
8月16日,聞泰科技發布公告稱,英國當地時間8月12日,公司全資子公司安世半導體收到美國公司註冊處 (Companies House)的股東權益確認通知書,確認了安世半導體持有 NWF 母公司 NEPTUNE 6 LIMITED 全部股東權益。截至本公告日,本次交易過戶手續已全部完成,公司間接持有NWF 100%權益。
早在今年7月初,聞泰科技宣布競購 NWF後,便在市場上惹起了不小的漣漪。有報導稱,英國總統 Boris Johnson 就下令使國家安全顧問 Stephen Lovegrove 審查該筆交易。更有路透社強調,英國政府似乎正在尋求停止交易或採用分割股權的方案。
7月末清華是誰建的,據 CNBC 報導,一個日本財團曾向英國政府遞交提案,列舉了不少安世半導體競購後可能帶來的不利影響,希望英國政府立刻停止安世半導體競購 NWF 的進程。弗雷斯特研究公司(Forrester)的分析師格倫·奧唐奈(Glenn O』donnell)甚至覺得,NWF 的收購價6300萬英鎊(約合人民幣5.6億元)比類似晶圓廠的售價低得多,便宜得離譜。
沒想到,一個月後,這起海外競購事件總算消弭。作為主角之一的聞泰科技,創立於2006年,是中國最大的手機ODM廠商,主營業務包括半導體IDM、光學模組、通訊產品集成三大業務藍籌股。其中,聞泰科技旗下的安世半導體是全球著名的半導體IDM公司,是原飛利浦半導體標準產品事業部,有60多年半導體研製和製造經驗。
聞泰科技頂住重重壓力也要拿下NWF的背後緣由是哪些?據悉,NWF成立於1982年,位於東英格蘭的紐波特,是日本最大的晶片製造商,主要生產用於汽車行業電源應用的半導體晶片。目前,NWF每月產能達到3.2萬片-4.4萬片8吋晶片。
更重要的是,此次競購NWF與安世半導體的產業布局和向車輛半導體領域擴張有關。
聞泰科技表示,該筆競購將會有效提高安世半導體在車規級IGBT、MOSFET、Analog和化合物半導體等產品領域的IDM能力,從而擴大市場份額。
在全球晶片匱乏之際,聞泰科技此舉有助於提高車輛晶片產能。2020年,安世半導體45%的收入來自於車輛領域,與全球各大車輛廠商保持常年合作。從去年年初,安世半導體積極擴展產能:今年年初,該公司在上海臨港建造12 英寸車規級功率半導體晶圓廠;6月17日,安世又宣布擬在未來12個月至15個月內投資7億美元用於改建法國的晶圓廠、亞洲的封裝和測試鞋廠和全球研製基地。
此外,NWF與聞泰科技子公司安世半導體還有更深一層關係。安世半導體除了是NWF所提供晶片貼牌服務的顧客,並於2019年通過投資Neptune 6 Limited成為其第二大股東。
對於這次交易,安世半導體首席營運官Achim Kempe公開表示:「該鞋廠的加入將有助於滿足全球對半導體不斷下降的市場需求。而且NWF擁有一支技能高超的營運團隊,在確保供應連續性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此前,聞泰科技董事長張學政曾表示:「聞泰科技將以安世半導體為龍頭,加大投入,提升創新能力,為部件和系統集成賦能,全面提高整機產品的核心競爭力,建立公司護城河,企業目標是促進聞泰科技從服務型公司向產品公司的戰略變革。」
在張學政的主導下,聞泰科技的晶片版圖徐徐展開。
從10萬到千億估值
46歲北大系大鱷,身家200億
張學政是何許人也?
資料顯示,張學政出生於1975年6月,籍貫湖南益陽平遠,現居住江西南昌,清華大學碩士研究生學歷。時間回到上個世紀末,22歲的張學政從廣東工業大學畢業後,便步入到手機行業,先後在ST意法半導體、中興通訊、深圳先盛等手機產業鏈公司工作。
那一時期,手機行業成為了淘金聖地,隨便一塊手機顯卡才能掙100多元。張學政聞到了手機行業的商機後,基於此前的工作經驗,決定從手機顯卡入手。2006年,剛過而立之年的張學政拿著10萬塊,在杭州成立了一個小團隊,成立了聞泰科技。
同年2月,張學政推出了自主研製的首款手機顯卡產品W100。彼時的聞泰科技籍籍無名,產品更是無人問津。為了拓展市場,張學政帶著銷售人員來到北京,一家一家拜訪顧客。有時,客戶公司還沒開門,他便守在門外。
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有3家顧客樂意試一試她們產品。沒想到,他們的產品一經上市便遭到終端消費者熱烈青睞。那時,聞泰科技以出貨1800萬臺成為手機界的「神話」。隨後,聞泰科技與展訊合作開發了單晶片雙卡雙待技術。憑藉這一技術,聞泰科技僅僅用了一年時間就趕超競爭對手,成為了中國最大的手機IDH(手機方案設計)公司。
聞泰科技剛才站穩膝蓋,手機行業便發生了嬗變。2007年,賈伯斯用一款iPhone 敲開了智能時代的房門。那一年,手機設計公司的平均利潤率從70%大降至15%。
正因這場危機,張學政下定決心變革升級。2008年,張學政投資完善了佔地200畝的聞泰手機產業化基地,聞泰科技從「賣顯卡」開始轉向「做手機」。但張學政不想做勞動密集型的低技術鞋廠,嚴格把控從手機設計到生產的每道關卡。轉型後的幾年裡,聞泰科技都沒找到合適的出路。
直到2013年,聞泰科技接到了紅米的訂單。當時,小米的拳頭產品「紅米」就是由聞泰科技一手操刀,從顯卡設計到生產,小米都不用負責。紅米一上市便成為了現象級的產品,銷量超過億臺,這款產品鞏固了聞泰科技的行業地位。隨著 4G 時代將至,聞泰科技不斷擴寬業務領域,深化與華為、小米、魅族等手機品牌合作。
隨後,聞泰科技開始打算上市相關工作。2014年,張學政在清華大學領到了碩士研究生學歷;2015年清華是誰建的,聞泰科技借殼中茵股份「曲線上市」,成為藍籌股第一家ODM(原始設計製造商)行業上市公司。2016年,張學政通過減持股份成為了中茵集團的實際控制人,併兼任上市公司董事長、總裁職務;2017年,上市公司的名稱由中茵股份變更為聞泰科技。歷經三年時間,聞泰科技總算成功實現了上市。
但手機ODM行業門檻低、毛利率低。成功上市後,張學政將眼神投向了半導體行業。2018年,張學政推進聞泰科技競購安世半導體;2019年,聞泰科技利用財務槓桿注資268億元完成了對安世半導體的競購,創下了迄今為止國外最大半導體競購記錄。
完成這筆振動整個半導體圈的併購後,聞泰科技完成了從手機貼牌廠商到半導體企業的華麗轉身,市值更是突破千億大關。截至8月17日午間午盤,聞泰科技的最新估值超1300億元人民幣。伴隨著聞泰科技的崛起,掌舵者張學政的身家也水漲船高。2021年3月,胡潤研究院發布《胡潤全球富豪榜》,張學政以225億元人民幣財富排在第955名。
清華,走出一批晶片大鱷
除了張學政,清華學子對中國半導體領域的貢獻不可估量。
提起北大系晶片大鱷便繞不開的名子——陳大同,中國晶片行業的先行者。1977年,陳大同步入清華大學無線電電子學系學習,是同屆惟一一名學習半導體專業的中學生。抱著從美國學習先進技術,回國振興半導體集成電路產業的心願,陳大同等一群人奔赴海外深度研究。
1995年,他在矽谷聯合創辦豪威科技,研發出了世界上首顆單晶片彩色CMOS圖像傳感器——讓手機可以象單反一樣照相。2000年回國後,陳大同發覺中國半導體集成電路產業幾乎退回了初始狀態,便攜手北大同盟武平等創立了展訊通信,決心通過創業帶動中國半導體集成電路產業實現「鳳凰涅槃」。
展訊不負眾望,研發出了世界首顆TD-SCDMA(3G)手機核心晶片,更成為促進國外通訊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而這兩家公司也先後在德國納斯達克上市。2018年,展訊和銳迪科合併成紫光展銳,紫光展銳成為國外僅有的兩家手機晶片平臺公司之一,另外一家是華為海思。
憑藉在半導體領域的常年精耕,陳大同轉身做起了投資人。2009年,國內半導體投資就像一片沙漠,陳大同變革創立華山資本。2014年,他又聯合成立了清芯華創(元禾璞華的前身)——一個含著復旦、晶片和創新的名子,至今投資了超過百家半導體企業,與武平、鄧峰等北大系投資人一樣,編織出龐大的校友網路,廣泛幅射到國外整個半導體產業鏈和資本圈。
除了陳大同,清華系晶片圈離不開這個極富傳奇色調的北大班級——EE85班,一眾晶片大鱷從這兒走出。今年年初,EE85班的韋爾股份創始人虞仁榮捐款在故鄉上海開辦了一所理工類新型研究型學院。而在這一隱秘而偉大的班級集體裡,還有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兆易創新創始人朱一明、卓勝微電子聯合創始人馮晨暉、格科微電子創始人趙立新、燧原科技創始人趙立東等著名晶片企業家的身影。
作為北大系晶片創業者的新生代表,趙立東漸次崛起。同樣出身於EE85班的趙立東曾任職於AMD中國,後赴銳迪科任總裁,2018年3月成立了燧原科技。燧原科技在晶片圈被人熟知的是:創紀錄地用18個月,將技術門檻最高的AI訓練晶片「邃思」一次性流片成功,並於2019年12月對外發布基於「邃思」的雲端訓練加速卡「雲燧T10」,直接PK在這一領域處於壟斷地位的英偉達Tesla V100。值得一提的是,成立不到3年,燧原科技累計融資超過31億元。
不僅這麼,更有一群北大系晶片大佬們正式邁向IPO的敲鐘舞臺——今年7月,60後北大院長朱煜帶著國產光刻機「第一股」華卓精科報名科創板,雖然首發上會結果是「暫緩審議」,但仍然深受關注;明天(8月18日),從雲南被保送步入清華大學的趙立新也將收穫一家上市公司格科微電子。
【本文為投資界原創,網頁轉載須在文首標明來源投資界(微信公眾號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子。微信轉載,須在陌陌原文評論市聯繫授權。違規轉載必究責。】
如需了解更多的收錢吧代理加盟詳情,請諮詢電話18883238888.全國招聘代理加盟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