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看沒看過《肖申克的救贖》這個世界分為兩種人

2023-04-02 00:57:51 2

原標題:這個世界分為兩種人,看過肖申克的救贖和沒看過肖申克的救贖。

這個世界,分為兩種人。看過肖申克的救贖的和沒看過肖申克的救贖的。生活也分為兩個階段,看肖申克之前的,和看過肖申克以後的。還沒看多肖申克的朋友們,請自行尋找片源,第一次如巨浪洶湧,走心走神走魂魄捲走你。看過肖申克的朋友,歡迎在文末留言,談談觀影感想和感受。肖申克的救贖是一部現實也超現實的老電影。到現在,他已經走過了23年,未曾老過。人類影史上,肖申克是全球觀眾真實票選出的.這個TOP1保持了23年,我想還會持續至少20年。之所以肖申克是個神奇永恆偉大的傳奇,因為,銀幕上和銀幕後的故事合二為一,珠聯璧合,人類歷史上這樣的事情再沒有第二樁。(外星人如果要了解地球人,我首推肖申克)這部片子我已經看了幾十遍不厭倦,如同一位低調寬厚深沉隨和的老友。我還沒孩子,如果有,當孩子長到10歲,我會陪著她/他看一遍肖申克,回答好孩子的所有問題。看過肖申克,我想孩子們會自己打通一扇光明的心窗,那裡溫暖熱烈的太陽永不落山。言歸正傳,肖申克到底是怎麼一部電影呢?故事情節就不在這裡一一展開了.肖申克是一座壓垮人毀滅人的監獄,主角含冤入獄,挖地道19年越獄逃生,而全片你看不到一個關於挖地道的鏡頭。神奇。

這部142分鐘算冗長篇幅的電影,所有人都是一旦開始就停不下來只有一口氣看到底。這裡,我重點談談銀幕前和銀幕後,所有偶然是如何因緣際會巧合的交匯在一起,成就了這個偉大永恆的傳奇。冥冥之中,這就是天意。話說1980年代,一位菜鳥電影新人–年輕導演FrankDarabont還是個在好萊塢底層艱辛打拼前景不明的小人物。作為美國著名通俗小說作家StephenKing的忠實粉絲,DARABONT人窮志大,---誓要拍出一部King小說改編的叫好叫座的經典電影。美國通俗小說家-奇人STEPHENKING幾十年來從沒向外界解釋為何當初選擇了菜鳥導演FRANKDARABONT.King的小說向來是好萊塢一大金礦,喜歡提攜後進的他有個著名規矩:需要敲門磚的新人導演買他的短篇小說只需支付一美元。1983年,二十出頭的Darabont遞給King一美刀,拿者小說《TheWomanintheRoom》拍成了業餘短片。但是Darabont真正的心頭好是中篇小說《DifferentSeasons》裡一篇監獄奇談名叫《RitaHayworthandShawshankRedemption》,想把它改成劇情長片的Darabont決定等自己混出點模樣再來找King。等到了1987年,Darabont終於拿到了在好萊塢的正式編劇頭銜——《ANightmareonElmStreet3》,他心想,也許時候到了。得到King首肯後,Darabont開始著手劇本改編。96頁長的小說原著文字距離電影影像太遠太遠,大部分內容是Red對獄友Andy的追憶,與好萊塢偏愛的故事片素材大相逕庭。照Darabont的話來說,King本人都「不明白怎麼把小說改編成電影劇本」,「可對我來說這再明顯不過。」即便如此,Darabont自覺時機尚未成熟,五年後才真正上馬改編,其間接的都是謀生混飯的編劇活計,這已經到了1992/1993.

改編過程中,一心「忠實原著」的Darabont沿用了小說的敘事手法,甚至將一些對白直接搬上銀幕。他也發揮創造了一些新的故事點,來加深電影主題,並添上好萊塢電影必須有的暴力佐料。在King的小說裡,老布這個小角色最後平淡無奇在養老院過世,而電影裡老布成了重要角色,給他安排的上吊結局更是引得全世界無數觀眾為之唏噓;小說裡小混混Tommy拿知曉Andy冤情作籌碼,換去了輕囚監獄,而電影裡的他卻「被火槍擊成碎片」;Darabont還把小說中諸位監獄長濃縮成Norton一人,他的結局也由鋃鐺入獄變為飲彈自盡。主角ANDY的扮演者TIMRobbins將完稿稱為「我所讀過最好的劇本。沒有之一。」RED的扮演者MORGANFreeman的評價沒那麼誇張,但也是:不是最好,至少也是最好的(電影劇本)之一。拼老命八周一口氣寫完改變劇本後,Darabont的好運氣來了:劇本落到了「監獄痴迷」的CastleRock影業公司資深女製片人LizGlotzer手上。

「不知啥緣故,我就是喜歡讀監獄本子。任何監獄電影劇本過來,(同事們)都會說:『噢,Liz會讀的。』」監獄電影從來算不上是票房保障,這也讓同事們為Liz向老闆不投拍肖申克自己就辭職炒老闆魷魚的威脅捏了一大把汗。但她的激情來自讀了劇本後的真情回應,都「不忍心讀完,是我這輩子讀過最好的劇本。」好萊塢眼光一流情懷一流的女製片人LIZGLOTZER-.幸運的是,公司創始人兼「教父」,同時也是成名大導演的RobReiner對這劇本也「怦然心動」了。Reiner給Darabont開出一個無法抗拒的價碼:300萬美刀,代價是DARABONT放棄,改由Reiner來導。1990年代三百萬美刀對於DARABONT是一筆天文數字。ROB本人也在KING的中篇集《DifferentSeasons》裡淘到過金子,把小說《TheBody》改成了奧斯卡提名的86年電影《Standbyme》;而後還拍過同樣大受好評的King小說改編電影《Misery》。

借著92年《AFewGoodMen》熱賣的東風,Reiner覺得正當紅的小湯哥-TomCruise是扮演AndyDufresne的最佳人選。雖然Darabont推銷劇本做的是連帶執導的一攬子買賣,CastleRock還是問他能否另作考慮,用「三百萬美刀」來換取Reiner與Cruise再度攜手的機會。出生於法國難民營,幼時在洛杉磯貧窮度日的Darabont感到了巨大的誘惑。「在我熬編劇的日子裡,幾乎連房租都交不起。」肖申克這票買賣還終於能讓他在編劇這門職業裡登堂入室。Glotzer也證實Darabont為此「深受折磨」。雪上加霜或者說錦上添花的是,CastleRock還答應:要是這次能妥協,會出足夠的錢資助Darabont拍任何其他他想編導的電影。然而,Darabont內心幾番掙扎後還是拒絕了ROB,「我不想為金錢拖延自己的夢想,然後,一直到死都沒做成我想做的事。」儘管如此,親執導筒的決定仍然讓DARABONT感覺極度緊張。做這行被操再容易不過。照合同辦事,(CastleRock)大可以在初次會議後就炒了我,說我不稱職什麼的,然後就,噢,我們會讓RobReiner代替你。」所以,大導演大製片人ROBReiner對得起自己在圈內「高風亮節」的名聲,最後扮演了Darabont的導師角色——不過,照Glotzer的說法,這事確也讓他內心留了個結:「Rob開玩笑說:《DifferentSeasons》在我桌頭放了這麼多年。按說我們總該讀過下一個故事吧!可我沒有。劇本和導演到位,選角隨之開始。

小說的敘事者是個愛爾蘭裔白人,Red這個諢號正由此而來。Darabont想到了他最愛的實力派演員GeneHackman、RobertDuvall,可他們都沒法接。還是慧眼識人的女製片人Glotzer撇開種族問題推薦了MorganFreeman。MORGAN當時已經50多了,不溫不火,半工半歇菜,接到劇本後大搞一掃立馬通電一般告知他的經紀人,不要錢他也要演。經濟人乾脆的回答,RED已經是你的。可以想像,FREEMAN心裡感覺像是終於中了大樂透。這就是真實的生活,為了一個屬於你的角色,需要耐心等待30年。肖申克演完,FREEMAN的人生開掛了,如今年近8旬的老男人老當益壯是好萊塢除了CLINTEASTWOOD以外的唯一一面大旗。看過肖申克,大家就知道,FREEMAN演的恰到好處,FREEMAN為這部片子定的大調剛剛好,正正好,一切都是天意。主角Andy首先給了90年代那些大明星們,TomHanks和大帥哥KevinCostner都拒絕了。小湯哥TomCruise很喜歡這劇本,甚至和電影人坐一起讀了本子,但最終決定放棄,只因為不想聽菜鳥導演DARABONT發號施令。甚至Cruise考慮過還是接下這片子,前提是Reiner來導。而Rob回復,不,如果你同意和(Darabont)一起拍,那是他的電影,所以TomCruise沒接。小湯後面二十年一再表示痛悔自己的決定。花瓶BradPitt原本已經接了Tommy這角色,結果因為末路狂花裡的浮誇輕浮小男人角色一炮打響,從此只想演主角,就此退出了肖申克。(我想說謝天謝地,幸虧花瓶沒來)Freeman堅稱是他推薦了TimRobbins,1993年憑《ThePlayer》榮膺坎城影帝的年輕的Robbins事業蒸蒸日上,算得上正往一線男星大步邁進。Robbins堅持要Darabont起用資深攝影師RogerDeakins,好平衡Darabont本人經驗上的不足。Deakins剛和Robbins在科恩兄弟的《TheHudsuckerProxy》有過合作。(攝像ROGERDEAKINS-肖申克的無冕之王)拍電影出外景沒棚拍舒坦,肖申克稱得上是極品標杆了:極緊的日程表意味著要在Mansfield潮溼的前大牢(製片方還就近搭了個巨大的囚室景)呆上三個多月,每周出勤六天,每天勞動15至18小時…「能有周日休息已經算開恩了,」Darabont說道。如今這座哥德式監獄舊址能引來不少肖申克粉絲朝聖,甚至當地還有店家售賣監獄模樣的蛋糕。

但在1993年,這個三年前因非人道居住環境而被關閉的監獄遺址還「是個非常陰暗的地方」。「你可以體會到痛苦,成千上萬人的痛苦。」片方僱傭的前囚犯分享了許多個人故事,與劇本裡的類似,「各種獄警的暴力行徑,把人從囚室上層扔下來,」Deakins說道。(黑心獄卒差點兒把ANDY從房頂上扔下去摔個半死或者摔死)Robbins記得「在那裡面呆了三個月。從來算不得抑鬱,因為Andy內心擁有希望。但有時,因為角色所經歷的情形,還是很陰暗。」Deakins也表示拍片時「氛圍很緊張。我在攝製的時候,有時會被表演深深感染。」讓Deakins打足雞血的那場戲也是Robbins的最愛:獄友們在夏日屋頂暢飲啤酒。它也是這部灰色調電影出現的第一處亮點。這場戲演得十分艱難,Freeman回憶道:「我們真的是在給屋頂上柏油。柏油保持熱度和黏度的時間很短。很容易就變幹變硬了,所以真得幹活。為了不同的鏡頭設置你得不停地幹,一再而再而再而再而再。」這一刷漆就是連續十五六個小時。Darabont記得這場戲很複雜,因為有個鏡頭運動要跟Freeman事先錄好的旁白做到完美匹配,結果拍了一條又一條。「記得拍到很好的一條。也是最後一條,我轉過身,背後有人淚流滿面,我就心想,得,這條成了。」Freeman回憶道:快收尾時,「我們已經筋疲力盡」,等演員們終於得以「坐下來喝那些啤酒,一瓶不剩,那真是樂事一樁。」犯人們在房頂喝啤酒,感受一刻ANDY冒險換來的自由感中間是導演DARABONT,右邊是ANDY/TIMROBBINSDARABONT和RED/MORGANFREEMAN.問起拍片時的緊張氣氛,Robbins給出了Andy式的淺淡莫測的微笑,只提了句,一切「艱難時刻…都和出工時間太長有關。」

還是Freeman更實在,「多數時候,張力出自演員與導演間。我記得和導演有過糟糕的一次,有過好幾次。」這些情形大多來自Darabont對重拍多條的堅持。「(我給他)的答案是不,」Freeman說道,「我不想演得過火。表演本身不難。可反覆去演卻又沒有明顯理由,這容易傷到活力。」Freeman還記得獄卒重走Andy跑路軌跡最終去到下水道那場戲,「我的角色一邊聽一邊笑,放聲大笑起來。這場戲我拍了太多遍。」Darabont最後給出了外交辭令:「我學到了很多。一名導演真心需要有個內在晴雨表,來度量任何演員的需要。」ANDY在房頂,快速思考,快速決定,快速冒險行動肖申克的初剪已一緊再緊,卻還是長約兩個半鐘頭。影片的結尾是在女製片的堅持下(本來就是她的點子)留住的:Red與Andy在芝華塔尼歐海灘重逢。ANDY寫給RED的簡訊。在這棵象徵愛情和友誼的老橡樹下,RED含淚讀完ANDY的簡訊,坐牢40年來,第一次心中充滿了希望。芝華塔尼歐,沒有回憶的大海。船上的是ANDY,走過來的是老RED.鏡頭推遠,海天一色,不在畫面裡,觀眾仍然能強烈感受到老友重逢擁抱。影片至此142分鐘,戛然而止。Darabont的原始結局與原著一致:Red乘在巴士上,渴望出境到達墨西哥,一個更開放式的尾巴。Darabont覺得Glotzer版結局太「商業」,Glotzer卻對此「自信滿滿,如果本意就是要二人重逢,何不讓觀眾擁有見證成真的喜悅呢?」一部節奏從容又帶上文學標籤的電影不像是熱門大片的料,但據Glotzer所述,肖申克試映的反響衝破雲霄,「我是說,那些試映是我這輩子見過最好的。」影評人大體表示認同。GeneSiskel將其與《OneFlewovertheCuckoo'sNest》對比,認為是「1994年最佳影片之一」;但洛城時報老牌影評人KennethTuran代表了少數派的意見,對影片之煽情給予批評,比作是「好一大團甜膩膩的棉花糖」。《肖申克的救贖》於1994年9月23日上映,片方的期待值相當高。依照好萊塢傳統,電影人會在當天四處奔忙,實地見證觀影反應。Glotzer記得她和Darabont「去了CineramaDome,那是最酷的影院」。這家位於日落大道,六十年代開張的影院有逾900個座席,但「沒人在那兒」——Glotzer將之歸咎於「洛城時報的劣評」。絕望的二人在外面拉住倆女生,當場「賣了票」,前提是如果看完不喜歡,到周一可以找CastleRock退款。「這就是我們盛大的開映日。」Freeman認為是片名惹的禍。「沒人能說出『ShawshankRedemption』。賣啥東西都得靠口耳相傳。

好吧,有朋友說:『呃,哥們兒,我看了這片子,那個…叫啥來著?Shank,Sham,Shim?差不多就這名吧。總而言之,棒極了。』咳咳,這樣可賣不出去。」1994是個電影大年,《PulpFiction》低俗小說和《ForrestGump》阿甘正傳在全世界掀起美式文化熱潮;肖申克的救贖卻只能在空蕩蕩的影廳裡寂寞放映,票房敗北,這部2500萬預算的中等製作初發行只勉強收回1600萬。到了95年初,肖申克終於迎來了起死回生的轉機。7項奧斯卡提名,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影帝(Freeman)和最佳改編劇本。頒獎季的重新發行給電影又回了些本錢,肖申克錄像帶成為該年最受歡迎的家庭錄影租賃片之一。回到90年代初,美國有線電視網先驅TedTurner急需為自己新打造的TNT電視網注入「高品質娛樂產品」。他已經擁有米高梅1948年前的電影片庫,但過時的早期有聲片不足以吸引新鮮觀眾,所以到93年Turner又購入了CastleRock擴大儲備。製作與發行集一身後,TNT跳過其他電視網的競爭,直接購入《肖申克的救贖》,說白了就是自己把電影賣給了自己。時間已過二十載,當時究竟賣了多少錢已無法確定——尤其考慮到收入肖申克帳目記錄的檔案盒已在某片廠失傳。許多說法表示Turner是以「比常規大製作電影低得多」(IMDB八卦頁面上的措辭)的價碼把片子賣給了自己。Darabont的記憶則是:「Turner當權期間,肖申克他在電視上想放多少遍就放多少遍。」在Glotzer看來,更可能的情形是,一部電影的授權費一般會和票房成績掛鈎,而肖申克慘澹的2800萬票房意味著一個大打折扣的底價,而TNT仍可憑此索取黃金時段的廣告價。無論這筆經濟帳究竟如何算,1997年6月,TNT首次放映肖申克就拿到了極高的收視率,而後自然是一放再放…再放。。。到現在,到永遠。「有人說:『隨便哪一天,打開電視就能看到《肖申克的救贖》。』」正是通過電視,肖申克與世界觀眾的紐帶真正結成。這部電影的流行「並非是像野草那樣生長,而是類似電影裡的老橡樹——緩慢生長。」Freeman說道。(在電影裡,老橡樹象徵這友誼和愛情)肖申克不是部小妞電影,整部片子只出現兩位女演員,加起來才說了23個詞(其中8個還是無聊床戲裡重複的「OMG)。正相反,肖申克是一部所謂的「男人哭吧哭吧」(guycry)電影。雖然Deakins豐富的攝影細節在小熒幕不復得見,電視上的肖申克給了男人們在家偷灑一滴淚的機會,最常見的是在老布上吊那場戲。(很多家庭觀眾投入到電影的感傷與煽情中——這正是某些影評人最詬病肖申克之處——.觀眾被Red與Andy不朽友情裡傳達出的希望不滅的主題深深打動。說到底,肖申克是一部關於人際關係,尤其男性關係的電影。Robbins說:「這是一部沒有追車戲的男性友情電影。」

Freeman開玩笑,「對我來說這就是一場戀愛。是兩個男人互相深愛著對方。」而這二十三年來,觀眾和這部電影間的戀情也正與這段友情交相輝映。拿遙控器換臺時,一轉到肖申克就遇上了吸鐵石效應。照Darabont的說法,大導演StevenSpielberg稱其為他的「口香糖電影」,「換句話說,一旦踩上就再也甩不脫。只得看完餘下的片子。」《It’saWonderfulLife》、《TheWizardofOz》這兩部史上收看之最的電影(來自美國國會圖書館的統計)也曾經歷與肖申克相似的歷程。同樣的票房失敗,同樣的被電視重放激發第二春。也正如《TheWizardofOz》的「There’snoplacelikehome」,來自肖申克的引語早已成為美國文化的一部分。「總是那句『Getbusylivingorgetbusydying,』」Freeman說道,「這句話最能激起同感。到底準不準備對自己人生做點什麼?」從T恤到紋身,從流行歌曲到布道,金句如今已無處不在。GETBUSYLIVING照片。肖申克的經典臺詞對白很多,刻在全世界觀眾心裡的就是這一句-要麼忙活,要麼等死。MorganFreeman對此深有體會,「跑到哪兒,總有人對我說:『《肖申克的救贖》——是我看過最棒的電影』」。TimRobbins表示同意,「我對天發誓,全世界——全世界——無論走到哪兒,總有人說:『這片子改變了我的人生』」,哪怕是世上最有名的前囚犯也不例外,「我見(曼德拉)時,他表達了對肖申克的鐘愛。」這麼一部長達142分鐘(對多數觀眾來說,這長度如同無期徒刑)的近代監獄片,究竟是如何成為全球文化現象的呢?借用片中一句臺詞來說:「地質學研究的是壓力與時間。總而言之就是如此,壓力與時間。」

肖申克公映時,美國著名流行文化雜誌Variety稱其為「未經打磨的鑽石」,如今這部電影經過了壓力(反覆觀看)和時間(二十三年)的考驗,最終成為一顆電影界的最巨大鑽石,「我相信這部電影對人們意義如此重大的原因之一是…無論你的人生境遇如何,它都適用,」Robbins說道,「不管你的監獄是自己痛恨的工作,還是一段勉力支撐的糟糕戀情;你的獄長是可惡的老闆,還是妻子或丈夫——它告訴你,內心深處可能還有自由在。而且,在人生的某一點,有個海灘上的窩心處在,我們都可以到達那裡。但有時候會花上一點時間。」對我來說,作為一枚狂熱發燒友,或者業餘編劇,或者影評人,或者劇裝設計師。。。。。。肖申克的救贖,有太多太多的魅力點,主題點,專業製作點可以深度挖掘。你無法想像資本主義如日中天的1990年代中後期,一對美國人馬拍出了痛批資本主義體制陰暗面,社會主義國家導演都拍不出來的正義正能量電影。而且我們看到了,一位菜鳥新人導演是如何率領一眾專業上爐火純青的電影人短短時間裡克服困難,完成這麼一個神奇且無法超越的永恆傳奇。23年來,肖申克裡人性的光輝,營養了,激勵了幾億人,或者十幾億,幾十億人,有很多人看過肖申克永遠放棄了自殺的念頭。就我本人來說,肖申克這座監獄隱喻的就是社會,芝華塔尼歐隱喻的是每個人的精神家園。ANDY和RED隱喻的是人生不孤獨不虛無,要跨越孤獨,要領悟愛情,收穫友誼,收穫自由,抵達自己的精神家園。19年的挖地道,隱喻的是人生強者都在實踐的長期拼搏堅持與奮鬥。即使在監獄裡,ANDY最初是被動的,懵了一下,但是很快就全身心投入,開始他的檯面上和臺面下的雙重運作。一直到實現自己追求的人生。影片最打動我的是ANDY和RED的深厚友情,用莊子的概念來說,ANDY做到了真人和至人兩個層次,用佛家的通俗話來說,ANDY做到了自渡和渡人。

同类文章
 美萊村慘案:美軍屠殺500多村民 罪惡元兇竟被減刑釋放

美萊村慘案:美軍屠殺500多村民 罪惡元兇竟被減刑釋放

美萊村慘案是發生在1968年美國與北越的戰爭中,美國的軍隊在越南美萊村製造了一場大屠殺,拿著機槍瘋狂掃射五百多名手無縛雞之力的婦女、兒童和老人,最讓人生氣的是製造這起慘案的元兇威廉·凱利中尉最後竟然被釋放了,美萊村慘案對於世界的影響是巨大的,下面讓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美萊村慘案的始末。美萊村慘案:美萊
 揭秘震驚世界的十大懸案 至今仍不知兇手是誰?

揭秘震驚世界的十大懸案 至今仍不知兇手是誰?

所謂的懸案就是神秘的,而且是一直找不到兇手的案件,人們把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十個案件成為「世界十大懸案」,這10個案件可謂是轟動全世界的10大案件,有的甚至向警方多次挑釁,不過可惜衣服無法追尋到真兇的下落,有的案件連死者的身份都無法確認,下面就跟著51區小編一起來看看吧!中國至今未破的人命懸案盤點?南
 深圳女模被害分屍案

深圳女模被害分屍案

因欠下賭債,藍牌車司機準備物色有錢乘客進行搶劫,而言語傲慢罵其是"屌絲"的女模特則成了他的刀下鬼,碎屍沉入汕頭海中腐爛,公安機關通過隆胸矽膠成功破案。2014年5月9日該案在深圳中院開庭,檢方指控被告人、藍牌車司機黃飛山犯有搶劫罪,他供認不諱,但辯稱自己並無殺人預謀,只是為了阻止被害人呼救不小心將其
 桂平挖蛇事件是真的嗎?傳說中16.7米長的超級大蛇真相

桂平挖蛇事件是真的嗎?傳說中16.7米長的超級大蛇真相

2009年一則桂平挖蛇事件引發很多人的關注,說是在桂平有一處地方施工隊挖到了一條16.7米長的大蛇,16.7米的大蛇我們聽都沒有聽說過,這類超級大蛇只存在恐怖片裡面沒想到卻在現實中出現了,真的有16.7米的大蛇嗎?下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桂平挖蛇事件的真相是什麼?桂平挖蛇事件:桂平挖蛇事件發生在2009
 銀河號事件的真相到底是什麼?詳解銀河號事件

銀河號事件的真相到底是什麼?詳解銀河號事件

銀河號事件是中國近些年遭受到的巨大恥辱,1993年美國人以獲得情報為理由強行指控中國銀河號貨輪攜帶有危險化學品,對銀河號進行了長達33天的扣押,銀河號事件的發生震驚了整個中國,並引起很多國民的不滿紛紛要求美國給一個說法,銀河號事件的真相到底是什麼呢?下面由51區小編為你詳解銀河號事件。銀河號事件:1

雲南挖出100歲蟒蛇4米長為2015之最

聽到蟒蛇大家就會覺得有點恐怖,因為在很多電影或者故事中蟒蛇都是能吃人的動物。2015年12月一個施工隊在中國雲南的楚雄市作業時,發掘出2兩大蟒蛇,經過測量其中有一條身長達到了將近4米(3.76米)。需要幾個人合力才能抬動,有專家稱此蟒蛇預計有100歲。目前蟒蛇已經被放回大自然,遼寧曾挖出16.7米蟒
 中國六大美女間諜都是誰?揭秘中國六大美女間諜的諜戰生涯

中國六大美女間諜都是誰?揭秘中國六大美女間諜的諜戰生涯

中國六大美女間諜都是誰呢?要知道間諜的工作可不是那麼容易就能做,除了要拿到情報之外,還要時刻提防身份暴露,女間諜就更不容易了,有時候甚至還要犧牲自己的身體來換取情報,中國六大美女間諜到底有怎樣的故事呢?接下來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中國六大美女間諜:蕭明華蕭明華出生於浙江省嘉興縣,抗戰勝利後,蕭明華在朋
 雲南迷人湖是真的嗎?真的能夠呼風喚雨嗎?

雲南迷人湖是真的嗎?真的能夠呼風喚雨嗎?

大家都知道人會聽話,狗一叫就過來也很聽話,但你知道湖也會聽話嗎?在雲南迷人湖非常聽話只要你一說話就會下雨,這是怎麼回事呢?一起跟著小編往下看看吧。迷人湖的神秘之處迷人湖位於雲娜高黎貢山的原始森林裡面,雲南迷人湖最寬處有150米左右,最窄也有60米左右,水不是很深只有1.5米,但是湖水常年不會幹涸,即

藍可兒離奇死亡事件的詳細經過

藍可兒,加拿大華裔,卑詩大學學生。2013年1月31日後失蹤,截至2013年2月14日仍未發現蹤跡。美國警方公布的錄像顯示藍可兒在洛杉磯市中心貧民區旁的酒店住宿時,曾在電梯有令人百思不解的怪異動作,令事件更感撲朔迷離。但警方強調藍可兒並無精神問題。美國當地時間2013年2月19日,失蹤三周的華裔女生

瑞典現神秘光柱自然奇景

這算是神跡嗎?2014年12月23日,一名居住在瑞典中部城市法倫(Falun, Sweden)的女性安娜(Anna)意外發現這個奇異的美景,並隨及將之拍下來。她說,當我們開車行進時,看到這種強烈的太陽光柱(sun支柱)和之上一個不尋常的漏鬥狀光暈,在天文學上稱之為上切弧(上部切arcs),這是個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