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精神傳承有我心得
2023-04-01 21:04:51
以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為主要內容的五四精神,歷經一代代人傳承、發揚與積澱,早已融入民族血液,成為民族復興之路上的重要精神支柱。下面是範文模板網為大家收集的關於2022五四精神傳承有我心得精選五篇。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五四精神傳承有我心得1
「五四」是青年的節日,是奮鬥者的節日。唯有奮鬥的青春,才能讓中國不斷奮進!
最美青春是奮鬥,奮鬥者永遠年輕。五四精神,仿佛一座永恆的燈塔,它的光芒照耀著一代又一代中國青年磨礪青春,奮鬥前行。
面對突如其來新冠肺炎疫情的歷史考驗,新一代中國青年不畏艱險、衝鋒在前、真情奉獻,展現了深厚的家國情懷和壯美的歷史擔當。衝鋒時,他們義無反顧,不計生死,夜以繼日,為了挽救每一個生命而挺身戰鬥。凱旋後,他們回歸平凡,默默工作,不忘初心,將英雄的光彩收藏在奮鬥青春的歷史之中。
20_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面對歷史的重任,新一代中國青年堅守崗位、決戰一線、無怨無悔,展現了永久奮鬥的身影和奮勇前進的姿態。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他們朝乾夕惕,以艱苦奮鬥的人生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陣地上建功立業。在人生最美好的年華,他們夙興夜寐,讓錦繡青春在決戰脫貧攻堅的戰場上綻放光彩。
青春何處風光好?唯有奮鬥最動人。為人民戰鬥、為祖國獻身、為幸福生活奮鬥,把最美好的青春獻給祖國和人民,是一代代中國青年的赤子情懷。只爭朝夕,不負韶華,永久奮鬥,是新一代中國青年的人生主題。家國情懷、天下情懷,是新一代中國青年的精神底色。新時代中國青年的青春,將在無比壯麗偉大事業的奮鬥中得到磨礪,將在為祖國、為人民、為民族、為人類的奉獻中煥發更加絢麗的光彩!
五四精神傳承有我心得2
青春是迷人的。很多人在青春年華裡就譜寫出了輝煌燦爛的人生。宋朝的辛棄疾年僅21歲,就領兵抗金,「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魯迅先生也是21歲東渡日本,立下了「我以我血薦軒轅」的豪邁誓言;我們敬愛的周總理19歲就寫下了氣壯山河的詩句「大江歌罷掉頭東」,決心把青春獻給祖國解放事業……他們是華夏的鐵骨精魂,是永遠不落的星辰;他們是挺立潮頭的英雄,是無數人心中的楷模!
撫摸時代的豐碑,追尋英雄的足跡,心潮澎湃人們不難發現,英模們那一顆顆愛國之心,那一腔腔沸騰熱血,凝聚成了兩個字:奉獻!各位朋友,「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我們既然選擇了講臺,就選擇了默默奉獻。其實,奉獻對任何人都不苛刻。不能長成參天大樹做棟梁之才,不妨是一顆小草為春天獻上一絲新綠;不能成為高山昭示一種雄壯,何不當一塊路碑,為迷途的為旅人拂去心頭的陰雲;不能像海洋用寬闊的胸懷擁抱百川,又怎麼不可以是一條小溪為入旱的土地捧上甘露。
我們的奉獻應該是赤誠的奉獻、無私的奉獻、崇高的奉獻。我們的奉獻像火把,是無怨無悔的燃燒,是至死不渝的真情。我們的奉獻像一泓清泉,是長年的流淌,是不計名利的付出。我們的奉獻,更像一首經久不息的頌歌,永遠迴蕩在廣袤的神州大地。
魯迅先生說過:「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份熱發一份光。就像螢火一般,好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雖然時代不同了,但魯迅先生這種精神依然適用於我們今天,適用於我們這些教育工作者。
朋友們,奉獻是神聖的,偉大的祖國需要我們奉獻;火熱的生活需要我們奉獻;青春是有限的,有限的青春正企盼著你的奉獻。朋友們,憑著歲月賜約我們的年輕臂膀和滿腔熱情,伸出你年輕的雙手吧!擎起希望的火炬,讓我們闢風斬浪,走向輝煌的明天,讓我們的青春在奉獻中閃光。
五四精神傳承有我心得3
五月令人嚮往,值得讚美。上世紀之初,1919年五月,中國熱血青年作為一支新生的社會力量登上了歷史舞臺,掀起了偉大的五四愛國主義運動。91個春秋過去了,以愛國主義、振興中華為核心的五四精神一直激勵著我們青年一代,並逐漸成為熱血青年的一種神聖的精神追求。
青春最好的不是年華,而是我們的心境。這個心境就是用五四精神指引,在社會進步中扮演積極而具有建設性的角色。這個角色首先要熱愛我們的工作單位及其崗位。一個國家是由千千萬萬個單位有機組成的,踐行五四精神首先要從愛單位開始,沒有這一點,弘揚五四精神僅僅是一句空話,找不到現實落腳點。因此,我們要在做好本職工作上,從甘心奉獻上做起,有損於單位形象的話不說,與單位這個大局向違背的事不做,時時刻刻從單位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去約束自己,這才能夠體現愛單位、愛祖國的五四精神。
其次要勤奮工作。有位哲人說過:人生求樂的方法,最好莫過於勞動。一切樂境,都可由勞動得來,一切苦境,都可由勞動解脫。也許,在市場經濟利益觀作用下,有些人為個人想的多了,為單位想的少了。衛生也打掃,但打掃的不乾淨;領導、同事們安排的工作也做,但是拖拖拉拉;領導沒有安排的,不積極主動去做。最終,人浮於事,疲於應付,工作毫無聲色。我們青年一代絕不能感染這種價值觀,無論是國家大事還是單位小事,我們都應該積極參與、積極進取、勤奮工作,做到今日事、今日畢,培養高效的工作作風和吃苦的加班精神。青春雖然是短暫的,但作為青春的我們年輕一代,要用個人勤奮工作,打造一個青春的崗位,一個青春的單位,承擔起歷史賦予我們的責任。
「凡事都要腳踏實地去作,不弛於空想,不騖於虛聲,而惟以求真的態度作塌實的工夫。以此態度求學,則真理可明,以此態度作事,則功業可就。」這是無產階級革命家李大釗的告誡我們青年一代的,讓我們一起共勉吧!因為他不僅為青年人指出了實現青年之志的道路,也為我們踐行五四精神,做好本職工作找到了方法。
最後,祝願青年朋友們、同事們,以弘揚五四精神為己任,激揚青春風採,成為自己青春的主人、成為建設國家的棟梁。
五四精神傳承有我心得4
梁啓超先生說得好:「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 天下有大事嗎?集小善則為大善。 從的「五四」愛國運動起,青年就站在愛國的前沿,憑著一股力量,學生們勇敢地遊行不怕警察的鎮壓和逮捕。這股;性靈裡跳;生命裡震蕩的真。但任何小事大事。集小惡則成大惡,站了起來;憑著一股力量,力量,是從筋骨裡迸;血液裡激純而可貴的愛國思想。這股力量是多麼悲苦, 啊!在它的面前,人的愛生之念,畏站在新世紀的門檻,遙望未來世界曙光的時候,我們看到的是:世界科技的飛速發展;經濟全球化趨勢的日已呈現;綜合國力的競爭日益激烈。科技革命與知識經濟使中國面臨更嚴峻的挑戰。從國力強弱這個意義上來說,八十年前五四運動所面臨的情勢,今天的中國青年同樣面對。所以,我們紀念五四運動、學習李向群敬業精神,就是要發揚五四『縈民族危亡與襟懷』,樹立『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使命意識,學習李向群『捧給戰友的儘是愛,獻給人民的都是情』的奉獻情結。為國家在科技革命大潮中立於不敗之地,立足本職崗位,敬業愛崗,努力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愛國當先敬業,敬業就是愛國。這就是我們隊青春使命的最好答卷。
青年,是五四精神的繼承者,是民族的希望和國家的未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寄託著一代代中國青年的追求和理想。五四精神昭示我們:青年的前途與國家的命運密不可分。青年人只有把個人的理想融入廣大人民的共同理想之中,把個人的奮鬥融入祖國和民族的發展之中,不斷從人民群眾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才能真正實現人生的理想和價值。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反映了全體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華民族的共同理想,也是青年人應該樹立的理想信念。
五四精神是啟蒙與救亡的自覺廣泛的統一;是知識分子與勞動群眾的兒童椅;是刻苦耐勞的精神與進取創新精神的統一;是獨立自主的精神與無私奉獻精神的統一。因此,我們不但應當繼承五四精神,而且應當弘揚五四精神。
我們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擁抱時代;我們呢是初升的太陽,用生命點燃未來。讓我們弘揚五四精神,點燃青春之火,肩負時代責任,振興我偉大中華,奮鬥吧!
五四精神傳承有我心得5
「繼承和發揚愛國主義精神,要體現在行動中。」如果祖國需要我們拋頭顱,灑熱血的話,每一個又正氣的中國人都會毫不猶豫地為捐軀。但是,現在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祖國並不需要我們上戰場。那麼,我們應該如何來愛國呢?我認為,作為一名當代大學生,我們首先要做到的是熱愛自己的學校。一個連自己學校都不愛的人,又怎麼可能熱愛自己的國家呢?熱愛學校是一種非常具體而切近的行動。河池學院為我們提供了優良的學習環境,學院老
師為培養我們成才而兢兢業業,這裡是我們成長的搖籃。作為河池學院的學生,我們沒有理由不去熱愛自己的學校。我們要像愛護我們的眼睛一樣去維護學院的形象,我們要真心實意的尊敬我們的老師,尊重所有為學生服務的叔叔,阿姨們,我們自覺的保護學院的一草一木,美化自然環境,創造高雅的人文環境。我們更要珍惜時間,刻苦學習,努力拼搏,奪取各學科優異的成績,將來為祖國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而今,我們正值風華正茂之時,青春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我們充滿活力,激情和憧憬,意味著青春的花開花謝讓我們擁有青春的夢,還有淡淡的雲,淡淡的風,淡淡的年歲在那青春年華裡。但也需要冷靜的思考。每個人的青春價值和青春亮度是不同的。21世紀是一個充滿希望和挑戰的世紀,是一個機遇與成功並存的世紀。一個有價值的人生應該是:無怨無悔的昨天,豐碩盈實的今天,充滿希望的明天。有人說,19世紀是英國人的世紀,20世紀是美國人的世紀,而21世紀,就是我們中國人的世紀。中國經歷幾十年的`艱苦建設,已取得了「乘長風,破萬裡浪」的迅猛發展,但我們不能忘記,我國仍然是一個發展中的國家,還有許多地方有待完善的發展,要想國家富強,就必須努力,而希望就寄托在我們這一代人的身上。在我們這個文盲、半文盲數以億計的國度裡大學生既被除數社會過度期待,同時也高度地期待社會,那種求平淡的心態傷腦筋是不思進取的藉口。當我們疲倦地走過無數個三百六十五天,才發現留在身後的除了那份平淡,什麼也沒有。不再回頭的,不只是那古老的晨光,也不只是那個夜晚的星群和月亮,還有我們的青春在流逝著。有一句俗話說,能登上金字塔的生物只有兩種:鷹和蝸牛。雖然,我們不能人人都像雄鷹一樣一飛沖天,但我們至少可以像蝸牛那樣憑著自己的耐力默默前行。四年,我們所幸擁有這四年,讓我們拿出行動來,用激情唱響人生最壯美的青春之歌,用青春繪就人生最美麗的生命畫卷,不再為落葉傷感,為春雨掉淚;也不要滿不在乎地揮退夏日豔陽,讓殘冬的雪來裝飾自己的面紗。
弘揚「五·四」精神,點燃愛國熱情,展現青春風採,拿出我們嘗試的勇氣,拿出我們青春的熱情,大學四年畢業時,再回首,我們沒有平淡、遺撼的青春。讓我們的青春飛揚吧!
五四精神傳承有我心得相關文章:
★ 弘揚一二九精神演講稿三分鐘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