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德芳的金鐧是誰賜的?為什麼最後沒有當上皇帝?
2023-04-01 05:10:48
趙德芳,是宋太祖趙匡胤的第四個兒子,在民間的傳說中更是被譽為八賢王,而在趙匡胤暴斃之後趙光義繼位,趙德芳通過戲劇的渲染以金鐧可上打昏君下打饞臣的形象出現成就了八賢王的稱號,趙德芳的金鐧是誰賜的呢?為什麼沒有當上皇帝呢?
趙德芳簡介:
趙德芳,宋太祖趙匡胤第四子,宋太宗趙光義之侄,宋真宗趙恆的堂兄,北宋宗室。歷任檢校太保、貴州防禦使、興元尹、山南西道節度使、同平章事、檢校太尉等。太平興國六年,病逝,時年23歲,追贈中書令、岐王,諡號康惠。後加贈太師,改封楚王、秦王。六世孫為宋孝宗趙眘,七世孫為宋光宗趙惇,八世孫為宋寧宗趙擴。在戲曲演義中,趙德芳也被虛構為手持金鐧,上打昏君,下打讒臣的正氣凜然的「八賢王」形象,是正義化身,出現於楊家將、包青天、三俠五義等故事中。
趙德芳金鐧是誰賜的?
趙德芳在民間演義戲曲之中,是個手拿金鐧,上打昏君,下打讒臣正義人物,嫉惡如仇的形象在民間廣為傳播。但其實,趙德芳的手裡並沒有金鐧,金鐧都是民間藝術家以他的原型虛構出來的東西。
據演義中所說,宋太祖趙匡在陳橋兵變之前,曾允諾自己的弟弟趙光義。說是將來如果登上天子之位,等自己死後要傳給弟弟。不曾想,這句話還真就被趙光義記住了。也就成了後面「燭光斧影」事件的伏筆。太祖暴斃之後,趙光義繼位,成為宋太宗。當時天下眾說紛紜,說他是弒君篡位。總之宮中內外,各種說法都有。當時的皇后賀氏,領著太祖之子趙德芳,上殿質問太宗。
也許是太宗也覺得有愧於他們,於是便賜給趙德芳一柄金鐧,讓他代替太祖一系監察朝事,戲中詞句如下:孤賜你金鑲白玉鎖,加封你一親王,二良王,三忠王,四晉王,五德王,六敬王,上殿不參王,下殿不辭王,再賜你凹面金鐧,上打昏君,下打讒臣。正是因為這句戲文,才有了八賢王的稱呼,和那柄讓奸佞讒臣們談之色變的金鐧。這個角色雖然是虛構的,但也是當時老百姓們的一種心聲。
趙德芳為什麼稱八賢王?
有關楊家將的故事或戲劇中,總有一個正氣凜然,仗義執言的八賢王,他詼諧、機智,周旋於皇帝、奸臣、楊家將之間,往往在最關鍵的時刻助楊家將一臂之力,似乎是當時朝中一位舉足輕重的人物。《宋史·宗室傳》記載:太祖有四個兒子,第四子德芳被封為秦王,任山南西道節度使、同平章事等重要職務,太平興國六年病亡,才二十三歲。他在世的時候,楊家將中老令公楊業還活著,六郎楊延晤也未任邊關統帥,因此這個趙德芳與楊家將不會發生什麼關係。
有人認為,八賢王應是宋太祖的皇位繼承人趙德昭,他聰明英武,喜慍不形於色,深得太祖信任,曾「賜金簡一柄,如不法之屬得專誅戮」。太祖傳位給皇弟太宗,德昭失去了當天子的機會,太宗雖然封他為武功郡王,朝會時位列宰相之上,但內心對這位頗有韜略的侄子存有戒心。尤其是太平興國四年出徵幽州時,一天夜間,一件偶發的事情使軍營中驚擾不安,軍士到處尋找太宗卻不知其蹤影,有人提出立德昭為帝。
太宗得知,更為不滿。回朝後,當德昭提醒他論功行賞時,他以充滿懷疑、忌恨的口吻說:「待汝自為之,賞未晚也!」德昭聞言,退而自刎,因為他深知在猜忌心極重的太宗手下,決不會得到善終。人們對這位失去皇位又死於非命的皇子十分同情,就讓他化為公正無私、一忠二孝、有上殿不參、下殿不辭,上打昏君、下打讒臣特權的八賢王,幫助楊家將對付那些危害朝政的權臣。但是,德昭從未被封為八賢王,怎麼會平白無故地與八賢王沾邊?
因此,又有人認為,八賢王之稱得之於太宗第八子元伊。此人「廣顙豐頤,嚴毅不可犯,天下崇憚之,名聞外夷」,時入呼之日「八大王」。雖然,這八大王的作為與八賢王的故事相距甚遠,但他的事跡影響、豐富了八賢王的傳說,還是有可能的。
總之,「八賢王」在歷史上找不到一個完全與之對應、吻合的人物。他是由宋初宗室的一些軼聞,加上人民群眾的感情傾向,經過劇作家的藝術加工,融合而成的人物。在民間傳說中,他的出現,不僅增加了戲劇性的衝突,還滿足了人們崇敬忠臣、懲處權奸的心理要求。正因為這樣,這位虛構的戲劇性人物「八賢王」趙德芳,才會如此栩栩如生地活在人們的印象中。
趙德芳為什麼沒有當皇帝?
《涑水紀聞》裡說:太祖去世時已是四鼓。宋皇后叫內侍王繼恩把皇子趙德芳叫來。王繼恩考慮到太祖早就打算傳位於晉王光義,卻找來了趙光義,進宮後,宋皇后問:「德芳來了嗎?」王繼恩回答:「晉王來了。」宋皇后驚詫莫名,後來突然醒悟,哭著對趙光義說:「吾母子之性命,皆託官家。」
另外,據說趙光義以弟弟的身份繼承兄長的帝位,是他母親杜太后的意見。說是杜太后臨終時,曾對趙匡胤說:「如果後周是一個年長的皇帝繼位,你怎麼可能有今天呢?你和光義都是我兒子,你將來把帝位傳與他,國有長君,才是社稷之福啊!」趙匡胤表示同意,於是叫宰相趙普當面寫成誓詞,封存於金匱裡,這就是所謂的「金匱預盟」,也就是趙光義「兄終弟及」的合法根據。但是「金匱預盟」在初版的《太祖實錄》卻未見記載,在第二次編修的新錄中才被提及,因而是否確有其事,仍疑點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