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十大家常菜 小油菜炒肉片上榜,手把肉排名第二
2023-04-01 15:58:54 1
在內蒙古家常菜菜譜中,有不少內蒙古的特色菜,如烤羊腿、手把肉、血腸、爆炒羊羔肉、巴盟燴菜、清燉羊肉等等,這些都是內蒙古人愛吃的家常菜。
1、烤羊腿
內蒙人喜歡吃哪些菜?毫無疑問,在內蒙古受歡迎的就是各種羊肉菜了,牧民們平時吃的羊肉,都是自己家裡養殖的,想吃的時候直接現宰現吃。烤羊腿就是從烤全羊演變而來,經過長期的發展,在羊腿烘烤過程中逐步增加了各種配料和調味品,使其色香味俱全,顏色褐紅、味道香醇、肉質酥爛,是呼倫貝爾招待賓客的一道佳餚名菜,也是內蒙人愛吃的佐酒下飯菜餚。
2、手把肉
手把肉就是大家熟知的手把羊肉,因為淨手後吃肉時一手把著肉,一手拿著刀,所以得名「手把羊肉」。手把肉是我國內蒙古地區著名的民族傳統菜,相傳有近千年的歷史。這道經典菜餚,也是內蒙古人愛吃的家常菜。手把肉製作過程簡單明快,挑選膘肥肉嫩的羊,就地宰殺,扒皮入鍋,放入一小把鹽,進行蒸煮,吃時蘸下調配好的醬料即可,其肉鮮嫩,原汁原味,極具民族特色。
3、血腸
在內蒙還保留著原始的飲食生態觀,在一個個家庭餐桌上樸素的傳承著。羊血腸便是這樣的存在,是蒙古民族常見的一道菜品。內蒙古地區,無論是農民還是牧民,每宰一隻羊,羊血不單獨煮食,而是將羊血灌入小腸內煮沸而食,當然也可以煎烤或者蒸鍋加熱食用,風味更佳。
4、爆炒羊羔肉
爆炒羊羔肉是一道非常典型的西北特色菜品,也是內蒙古人愛吃的特色家常菜。這道特色菜餚,做法比較簡單,材料在當地來說比較容易,精選上等的羊羔,肉質細嫩,再加上豐富的配料,大火爆炒羊羔肉迅速成熟,是一道簡單易做的家常菜餚。其色澤紅亮,肉質軟嫩,滋味醇厚,加上香辣的口感,真是無比得美味。
5、巴盟燴菜
巴盟燴菜又叫巴盟豬肉燴酸菜,是內蒙古西北部一道深受歡迎的家常菜。在西部地區冬天乾燥寒冷,巴盟燴菜的湯汁濃鬱飽滿,食材吸足了調料,排骨肥而不膩,酸菜酸香爽口,綿軟的土豆,滑溜的粉條,湯少而不幹硬,配上一碗香噴噴的米飯,絕對是件幸福的事。這道美味的菜餚雖然沒有賣相,但味道卻是極好的,是內蒙古西北部地區人們家餐桌上常備的菜餚。
6、清燉羊肉
內蒙古家常菜有哪些?用羊肉和白蘿蔔搭配在一起,製作的清燉羊肉這道燉菜,肉色白嫩,湯色清亮,大限度的保留了羊肉獨有的鮮香,是西北和華北地區各民族喜愛的羊肉家常菜。這道家常菜,做法很簡單,把焯好水的羊肉,放入鍋中與配料一起爆炒一會兒,起鍋放入高壓鍋或砂鍋中,加入白蘿蔔一起燉即可,是一道超級簡單又好吃的家常美味菜餚。
7、小油菜炒肉片
小油菜又叫湯匙菜、瓢兒白,營養豐富,是許多人生活中常吃的青菜,一般多用於清炒。而在內蒙古家常菜菜譜中,小油菜一般是搭配羊肉或豬肉一起清炒,製作而成的小油菜炒肉片便是內蒙古地區人們餐桌上為常見的一道家常菜。這道菜葷素搭配合理,從側面意義看出了內蒙古人對吃肉的熱愛,味道很不錯,吃著十分過癮。
8、羊雜碎
羊雜碎是內蒙古當地特色的家常菜,也是大西北地區常見的傳統風味美食,由羊的頭、心、肝、腸、肚、蹄、血等部位為材料,放入有各種調料的鍋內混合燴制而成,故又名「羊雜燴」。這道內蒙古的特色菜,在呼和浩特享有盛名,深受本地各族人民的歡迎,以當地的回族群眾善製作,做法頗為純正。其香味撲鼻、誘人食慾,盛入碗中,鮮紅油亮;吃到口中,肥而不膩,令人胃口大開。
9、涼拌苦菜
苦菜的別名很多,有苦齋婆、苦廊萍等,中文學名叫山苦蕒、苦蕒菜,蒙古語稱「伊德爾一伊德爾瑙高」。涼拌苦菜就是一道內蒙古草原上常見的風味小菜,做法也很簡單,把苦菜嫩葉洗淨,放入開水鍋裡焯一下,撈出來後,加上食鹽、蒜末、米醋、白糖等調味品即可,吃起來味稍苦、微澀,別有一番風味。
10、涼拌沙蔥
沙蔥廣泛分布於我國內蒙古自治區,故此也叫蒙古蔥。在內蒙古地區,沙蔥常作為餡料製作成沙蔥包子。除此之外,沙蔥還可做成菜或小菜,存儲保質期可達5~6個月。涼拌沙蔥就是一道內蒙古很受歡迎的家常菜,做法是把沙蔥嫩莖洗淨,放入開水鍋裡焯一下,撈出拌上食鹽、米醋等各種適宜的調味品,吃起來別有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