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軍大業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十篇
2023-04-01 12:41:38 3
電影《建軍大業》以大篇幅描繪南昌起義、三河壩戰役、秋收起義等著名戰役的過程。這次遊戲攻略投稿人給大家整理了建軍大業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供大家閱讀參考,希望大家喜歡。
建軍大業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一
唐代邊塞詩人高適曾在《別董大》中寫到「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以表達臨別時刻對友人那種無以言表的不舍。當萬家燈火、合家歡聚之時,是軍人駐守邊疆、保家衛國;當災害肆虐、危及生命之時,是軍人挺身而出、無私奉獻。軍人是祖國最忠誠的兒女,是真正無私無畏的勇士,是我們的「真心英雄」,無論何時何地,他們都站立在我們身後,讓我們享受著「靜好歲月」。
你一身戎裝,讓我懂你「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徵戰幾人回」的責任擔當。十年前,汶川地震讓巴蜀大地山搖地動、滿目瘡痍。石板下的孩子,哭泣的母親,翹首以盼的災區人民……十萬人民子弟兵,千裡馳援,他們不知疲倦,不講代價,一心想的就是早一秒鐘趕赴災區,多搶活一個生命。在戰爭年代裡,軍人用鮮活的生命篆刻爭取國家獨立和民族自由的無言墓志銘;在和平時期,人民子弟兵用青春年華交上一份無怨無悔的答卷。在人民眼裡,軍人就是那顆永不生鏽的螺絲釘,哪裡需要就往哪裡去;軍人是徵服自然災害的排頭兵,哪裡危險就往哪裡衝。正是對人民群眾深厚的熱愛詮釋著軍人對祖國和對黨的忠誠。對於軍人來說,一腔熱血,為的是人民的安寧;一腔熱血,為的是祖國的強盛。
你一身肝膽,讓我懂你「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無畏奉獻。在觀看電影《建軍大業》後,走出電影院,三河壩戰役的場面仍然迴蕩腦海。在三河壩戰役上,朱德三千軍隊與敵軍三萬軍隊經過兩天的激戰,由於損失慘重,決定留下200人拖住敵軍,為主力部隊的撤退贏得時間,看到戰士們一個個主動留下來,那種視死如歸情懷讓我潸然淚下。軍人是無畏的,枕戈待旦隨時準備著,哪裡有危險哪裡就是戰場,哪裡有危險就在那裡衝鋒。不管是徒手挖開交錯層疊的瓦礫營救廢墟下的百姓;還是長時間應急搶險,導致嘴唇乾裂、眼睛充滿血絲,這些都是軍人「紅色」的底蘊,軍人以勇敢的鬥志與無情的災難抗衡,只要祖國和人民有需要,他們就在哪裡出現,哪裡艱苦哪裡就有軍人果敢的身影。
你一身正氣,讓我懂你「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大義凜然。在電視劇《亮劍》中,我們深知作風剛直的「李雲龍」,也領略了臨危不亂和遇事冷靜的獨立團政委趙剛,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為了贏得革命戰爭的勝利、詮釋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前段時間網絡上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用來形容那些無私奉獻的人們。和平年代,軍人或許沒有戰時那麼轟轟烈烈,但是他們仍然選擇「負重前行」,因為他們深知有國才有家的道理,他們寧願犧牲小家,讓這個大家的每一個家庭能夠在一個和平安寧的環境中幸福快樂地生活著,這樣的無私奉獻詮釋了軍人「最可愛的人」的本色。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讓我們記住這些「可愛的人」,從他們的精神意志中讀懂他們的熱血、剛強、奉獻,讓「軍魂」注入到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來,指引我們成為懂他們的「知己」。
建軍大業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三
《建軍大業》是一部講述人民解放軍從誕生都成長的影片。影片以1927年南昌起義為主線、秋收起義為輔線,講述了以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先驅們,積極開展創建中國人民軍隊的探索和實踐紅色經典故事。這些革命先驅們當時都非常年輕,在他們風華正茂時就為國家和民族的命運,將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浴血奮戰,探索革命道路,在烽火歲月中無悔地奉獻出青春乃至生命。
在中國共產黨面臨存亡考驗的生死關頭,毛澤東一句:槍桿子裡面出政權,指明了共產黨必須依靠武裝革命的道路,要武裝無產階級部隊,要通過農村包圍城市,逐步奪取最終的勝利。
本片有兩個高潮片段。其一,周恩來等人率軍進攻南昌城,久攻不下,此時葉挺主動請戰,率炮兵部隊轟炸制高點,劇情被推向高潮。其二,朱德率3000人死守三河壩,以3000人抵抗錢大鈞部隊的10000人,在最後一天,錢大鈞的部隊發起總攻的時候,朱德留下的部隊嚴防死守,最終與錢大鈞的部隊同歸於盡,為先行軍爭取到寶貴的時間,最後朱德率殘餘部隊追上先行部隊,並整合部隊前往井岡山與毛澤東率領的部隊會合。
該影片生動再現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走過的曲折而又頑強的不平凡之路,為了取得勝利,多少的將士心懷堅定信念,拋頭顱、灑熱血。從南昌城頭的第一聲槍響,到今天擁有先進的武器裝備,人民解放軍走過的是一條披荊斬棘、一路壯大的道路。我們也更加感受到,黨的領導、祖國的強大、人民生活的安定富裕,都是因為有著人民軍隊這支鋼鐵隊伍做後盾,捍衛國家主權,保衛國家安全。在十八大後提出,要實現中國夢,這個夢離不開強軍夢。
在今天,仍有一些不懷好意的國家在企圖挑釁中國,然而,我們有理由相信,有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有強大的軍事做後盾,我們無畏無懼。
懷著對黨的忠誠,來看《建軍大業》,體會著那血與肉的歷史。我能想像,那時候的天空的顏色、河水的顏色、泥土的顏色;我能想像, 那時候的將軍的面容、士兵的面容、百姓的面容;我能想像,那時候的戰前的聲音、戰時的聲音、戰後的聲音;我還能想像到許多那時候的事物,都是那一堵堵承載著歷史的牆,告訴我的,我仿佛聽見了戰時將軍的指揮聲;我仿佛能聽見士兵戰鬥時的咆哮聲;我仿佛能聽見一顆顆手榴彈爆炸的聲音。戰爭是恐怖的,但沒這紅色的恐怖,就不會有今天這樣和平的生活。我必須去珍惜這份幸福,握住這份幸福。
看完了《建軍大業》,我的心情其實也是非常的複雜。我慶幸自己出生在黃金時代,我也為那些逝去的英靈默默哀悼。血染紅的旗在我的心中飄蕩,戰爭,好像就發生在昨天,離我很近;又好像發生在幾萬年前,離我很遙遠。心中有說不完的感慨。如果戰爭之苦加與我身,我又會如何去面對,會像前人那樣英勇神武嗎?答案是肯定的,如果我身處那時,也一定會為了自己的國家,自己賴以生存的土地獻上一份力量,這份力量,也許不是去拼刀子,但我也一定會用自己的方式,為它做出貢獻,不論是那時,還是現在。
即便是和平當下,我也要以自己的方式,去愛自己的國家,自己賴以生存的土地。我在做的是,面對這幸福;我要去做的,是保護這幸福;我的理想,是讓更多人體會到這幸福。我不是政治家,我只是一個學生,對於這樣的幸福,我想讓更多人感受到。我們和前人最大的區別就是他們沒有我們所有的幸福,我們沒有他們那麼多經歷,我們能感受到他們的經歷,他們卻不能體會我們的幸福。
通過《建軍大業》強烈地驚醒了睡在這幸福中的我,讓自我深刻的意識到這幸福的存在,這份幸福,就在我的身邊,無處不是。我必須將這份幸福,傳遞下去。軍旗升起的地方,是我生長的地方。我為這片土地感到驕傲!我為這份幸福感到美好!
建軍大業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四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__個歲月滄桑如火如荼,__年風雨兼程如歌如畫,__載不屈不撓終得如願以償。—《題記》
上個學期,我們觀看了紅色大片——《建軍大業》,感觸頗深……
該片講述了我黨為挽救中國革命而建立人民軍隊的那段崢嶸歷史。年輕的毛澤東、周恩來、賀龍等人不懼強權,正值青春的葉挺、粟裕等人在炮火紛飛的戰場英勇殺敵、不畏生死……此刻,即使身處和平年代的我也不禁熱血沸騰。
三河壩戰役是我感覺最激動人心的地方。
三天的戰事,三千人對三萬人,看似如飛蛾撲火一般卻又那麼的義無反顧,死的死,傷的傷,血染紅了江河,染紅了長空,染紅了他們誓死守護這片土地。每一個軍禮,都讓人為之動容。最後兩百人留下的時候,父子同軍,子走父留;兄弟同軍,弟去兄留。二百人的斷後,留下的是其他人撤出的希望,也是未來國家最後的希望。還記得朱德對蔡晴川說的那句:「做勇士,不做烈士。」現在想起,依舊會在我心靈的最深處掀起陣陣波濤,讓人不由得心生敬意。
最後三河壩的炮火聲聲帶走了那兩百位革命先烈們鮮活的生命……蔡晴川按下引爆器,朱德帶領著撤離的隊伍,駐足敬禮,讓人為之動容。二百人的斷後,換來了此岸的希望與彼岸的犧牲……
就像毛澤東同志說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在經過__年的艱苦奮鬥,我們終於勝利了……
在浩蕩的鐵流裡,我看見了他們偉岸的身驅,是他們,在為民族爭解放,為人民爭自由的戰鬥裡,創造了偉大的功勳。
在不凡的徵途上,我們聽見了他們有力的足音,他們手臂相挽,為世代和平,獻出了青春和生命。
在民族的復興中,是他們用無畏無敵的精神塑造著我們這些身處和平年代的幸運兒們,使我們能靜心學習,快樂成長!
__年的滄海桑田,__年的歷史巨變,__年的平地春雷,驀然回首,__載的不離不棄,__載的不曲不折;__載的勵精圖治,__載的改革創新。以革命先烈的鮮血為代價,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和平與和諧。
作為新一代的學生,我們要繼承革命先烈不屈不撓的精神,努力學習,用知識武裝自己,用博大的胸懷、寬闊的視野,去感知祖國與世界、戰爭與和平、未來與過去、責任與使命!
建軍大業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五
信仰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動力的源泉。
《建軍大業》這部影片為我們帶來了最為真實,最為樸實的軍人精神——唯黨和國家不可辜負。正是這樣的精神,讓我們在無數年後的今天過著安居樂業的生活,沒有戰爭,沒有恐懼。
《建軍大業》講述了八一南昌起義,這次起義是中國現代革命史上的一個偉大歷史事件,頭緒紛繁、人物眾多,而影片以精湛的技藝,真實、樸素、生動地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通過看這次電影,我深刻體會到革命政權的來之不易,今天我們的幸福生活都是用那些革命義士的鮮血換來的,是那麼的來之不易。
因此,我們更應該珍惜這一切,用我們的實際行動發揚黨的精神,堅信革命理想和信念,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一切從實際出發,腳踏實地,勤勤懇懇的工作並做好本職工作。在利益與金錢眼前、在困難、艱苦眼前,想一想為革命事業,在南昌起義總、在戰爭時期犧牲了的先烈們,想一想在和平年代裡英年早逝仁人志士們,難道還有什麼阻止不了,還有什麼困難不能解決的嗎?
《建軍大業》是一部好的歷史文獻故事片。它使我們牢記過去中國革命的鬥爭史;牢記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為黨和人民創建的豐功偉績;牢記革命先烈的犧牲和奮鬥。我們一定要繼承和發揚他們的精神,為我們偉大的祖國的昌盛和人民的幸福而奮鬥!時間一晃而逝,電影只看了不到兩小時就結束了,但是在南昌起義中的艱苦奮鬥的事跡使我們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這種精神將激勵著我們前行。 就讓我們帶著這份信仰,一起砥礪前行,讓我們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之林吧!
建軍大業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六
當一部紅色主旋律的電影,拍的不再以謳歌為目的,你就知道你遇見了多麼鮮活的生命,看見了多麼殘酷的歷史。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開篇四一二前夕的上海以灰黑色主調展現在影片中,山雨欲來的氣勢呼之欲出。接下來的遊行、與杜月笙的會面、周先生的鴻門宴、報社的屠殺都宣告了在那個別樣的時代共產黨員的力單勢薄,以及革命任務即將在各閥派的私心下即將宣告失敗。這個時候以周先生等人為代表的愛國人士扛起了革命大旗,為解放全國奔走各地,聚集了一大批有志之士,打響了南昌起義的第一槍,有勝利更不乏失敗,終於走出了「農村包圍城市」這一符合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星星之火就以燎原之勢蔓延了整個神州大地。
「我們今天所做的一切,無上光榮。」這是該劇唯一的信仰,當一支隊伍將書生、農民、工人、屠夫、學生等普羅大眾都集結在一起時,管理起來是尤其困難的,但他們卻做到了,只因為心中有希望,肩上有責任,對這個千瘡百孔的國家愛的深沉。為了創造一個富饒強大的國家,他們當初所做的一切,都無上光榮。而身為他們的後代子孫,我們也應該學習這種敢為人先,決不放棄的精神。我們也為擁有這樣的榜樣而感到無上光榮。
「要做勇士,不要做烈士。」朱德將軍的一句話說盡了戰爭的殘酷,在劇中紅軍不再是一個刻板印象,他們也會因為物資短缺而去「強借」銀行的資產。毛主席也不再是一個運籌帷幄的偉人,他會跟同志爭吵、會「賄賂」看押他的百姓、會打敗仗。而反動政府也不再是以往的貪婪、怕死形象。在南昌起義中賀龍為對手的敬禮,三河壩戰役中敵軍為犧牲的黃埔軍校友厚葬,都擺脫了教科書般的說教,詮釋了歷史中這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大家都在努力活著,也都為不同的信仰奉獻著。在一個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的世界,只有紅軍這支隊伍是為百姓而戰。
看完電影,你才發現。在歷史書上那短短的幾行字,卻是別人極其波瀾的一生。在我們的書上,毛主席也好,周總理也好,十大元帥十大將軍也好,都是能獨當一面的大人物。回到那個年代,他們有的也不過就是而立之年,有的甚至不到20歲。但在面對比自身實力強大太多的軍閥勢力,卻從不膽怯,亦不退縮。粟裕和林彪在門口站崗時的對話「現在不懂,總有一天會懂的。」於是他們都成了革命力量中的主力軍。周總理與宋慶齡的對話「為了革命,我們一起努力。」於是周總理帶著孫中山先生的教誨創造了一個自由民主的新中國。粟裕在主力部隊被伏擊後跟林彪會面說「我一定會打回南京城」。而現實中,在__年後解放南京城的就是粟裕麾下的第三野戰軍第七兵團,他真的打回了南京城。而毛主席一句槍桿子裡出政權也終於帶領廣大工農開天闢地。意氣風發,最是少年。
周總理在年幼時就說過,要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在如今的和平年代,我們不僅僅要刻苦讀書,我們更要在自己的崗位兢兢業業,讓生活安定,願國家富強。
建軍大業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七
在那個混亂的年代,軍閥紛爭,神州大地上狼煙四起,血流成河。有一幫人站了出來,他們夢想建造一個共產主義的國家並不斷奮鬥,他們就是共產黨。
影片講述在國民黨奪權叛變革命,瘋狂發動清共行為時,毛澤東、周恩來等人挺身而出,指出陳獨秀的右傾錯誤,並懂得了槍桿子裡出政權的硬道理。他們帶領共產黨發動起義,誓要組建一支真正屬於人民的軍隊。
令我感動的一幕是三千人死守三河壩,抵抗有三萬士兵的錢大鈞,為主力部隊爭取時間。經過兩天的鏖戰,共產黨軍隊損失慘重。在最後一天,為了更多人的安全撤離,二百人留下來死守陣地,最終,他們用生命拖延了寶貴的時間。在生死存亡前,有多少人能像那些戰士一樣,舍小家為大家,不顧個人利益,不惜自己的生命,為國家,為人民奉獻出自己的一切。在國家危難之際挺身而出,這才是真正的英雄。
「我們現在所做的一切,無上光榮!」這是共產主義軍的口號,也是他們的信仰,因為信仰,把不同的人凝聚在一起,那些農民、書生、兵頭,因為共產主義的信仰而被擰成一股繩,他們相互扶持,共同努力。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信仰是無比重要的,你自己有信仰,就會在遇到困難挫折的時候,想到自己的信仰,就會在困難面前站起來,勇敢地去迎接每一個挑戰,最終將會戰勝挑戰。共產黨就是這樣的過程中不斷奮鬥,不斷追求信仰,許多錚錚骨為他人,為起義,為國家不惜自我,勇敢頑強,靠的也是信仰,只有有了信仰,生活才不會迷茫,不會彷徨,生活才會有動力,才有勇氣戰勝挫折。
看看一個又一個無辜的人被殺害,不僅讓我心酸,更讓我學會珍惜,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可是,在前人血和淚的付出後,我們——幸福的享有者卻肆無忌憚地揮霍浪費。我有時在想,如果沒有前人的付出,我們能過上如此幸福的生活嗎?所以,讓我們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吧!幸福生活如果不珍惜,就像流星,只能捕捉一時的美麗,消失卻是永遠的。也許,只有緬懷過去,才能更好珍惜現在,展望未來!
影片中的一聲聲怒吼,一聲聲炮響,依舊在我耳邊縈繞。我的腦海裡只有八個字:錚錚鐵骨,鑄就輝煌!
建軍大業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八
影片一開頭導演便使用了大遠景鏡頭來拍攝一條彎曲的大河。一方面拍攝出大河的氣勢磅礴,象徵著革命浪潮逆不可擋,另一方面也為表現大河的蜿蜒曲折,象徵著革命之路並非一帆風順。
後來轉而拍攝-群有先進思想的青年正遊行示威卻遭到國民黨軍人機槍的瘋狂掃射,這場戲中,導演巧妙的運用了升格鏡頭以及特寫鏡頭拍攝遊行青年中槍後猙獰痛苦的表情以及已死青年滿臉鮮血的慘狀,又運用遠景鏡頭來表現傷亡人數之多,當成千上萬具屍體出現在同一畫面時,給觀眾造成了極大的視覺衝擊和心靈衝擊,深刻的揭露了國民黨慘無人道的統治,這也為下面講中國共產黨建立人民軍隊的不易埋卡了伏筆。
後導演運用仰拍鏡頭去拍攝第二師部的牌匾,給人一種極強的壓迫感,象徵著國民政府對人民的壓迫與剝削。無獨有偶,另一處場景鏡頭的運用也十分出色。在三河壩戰役中最後留下墊後的二百人引爆了炸彈,導演在拍攝這場戲時運用了大遠景的景別吐出展現了整個戰場的爆破程 度,讓觀眾感受到了戰爭的殘酷,並暗示著留下的二百人無一生還。
在色彩方面,導演在人物的服裝顏色上做了處理,比如蔣介石在影片中始終身穿黑色中山裝,黑色象徵著死亡和權利,身穿黑衣的蔣介石便是中國執掌大權的死神,而同樣叛變了革命的汪精衛則身穿一襲白衣,白色無論在戲曲中還是在日常生活中都代表著奸詐,導演將其服裝設計成白色,無疑是對汪精衛人物形象的最好詮釋。除此之外,在環境的整體色調上,導演也是別具心裁的。
在拍攝蔣介石所處別墅的外景時,導演將其設計成烏雲密布且下著傾盆大雨的陰森景象,整體呈現出較暗的色調。而借閃電製造出的紫色則與夜晚的黑色共同襯託出蔣介石黑暗的人物形象。
在士兵向蔣介石匯報前線戰況時,插入了一段戰爭情節,導演通過運用黑白色調來體現戰爭年代的社會動蕩和民不聊生,但戰火卻獨為紅色,象徵著建軍革命的熊熊烈火已經點燃。影片的高潮部分當屬南昌起義激烈的戰鬥場面,導演大面積的使用紅色來表現戰火四起,象徵著中國共產黨和當時四萬萬中國同胞的怒火瞬間爆發,給觀眾極其強烈的視覺衝擊感。
《建軍大業》這部影片之所以有如此之高的票房就得益於它對歷史的高度尊重,強大的視覺效果以及國人的拳拳愛國之心。除票房價值外,它對當代人加強和平主義教育也有著深遠的意義。
建軍大業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九
最近到電影院看了暑期新上線的電影《建軍大業》,影片對那段歷史的回望與紀念給我帶來了一些思考和啟發。__年前,有一群年輕人,為了理想和真理在浴血奮鬥,這群年輕人扛起了我們這個國家當時的希望和未來,這也讓我感受到一個有信仰的人,才能組建一支有信仰的軍隊。
歷史的車輪滾滾而過,留下了一代偉人抹不去的偉岸身影,當身處和平年代的我們回首這段歷史以後,又應該如何繼續傳承這種偉大的革命精神呢?
和平年代,雖然我們無法像革命先烈一樣投筆從戎,但是做一名堅守在普通崗位上兢兢業業履行著自己的職責的藍領工人也同樣值得尊重。我們應該牢記屬於高速收費人的使命,履行崗位職責。軍人的使命是保家衛國,而我們高速人站在交通行業的第一線,所承擔的使命就是為司乘人員的順暢通行保駕護航。青銀厚德文化體系中的「青銀使命」雖然只有短短十六個字,但是,深刻解讀它的內涵,同樣要求每一名工作人員牢記自己的崗位職責。我作為一名收費員,就要做好「三個表觀服務」,做到發卡、收費零差錯,儘自己最大努力為過往司乘服務,以各項優質服務,使司乘滿意。
作為____高速的一張名片,我們不僅僅要完成好自己的崗位職責,更要時刻學習青銀高速的厚德文化理念,加強自我的內在修養。通過學習青銀厚德文化,結合正在開展的崗位練兵活動,全面提高個人素質,奉獻自己,實現人生價值。青銀高速的快速發展不能僅僅依靠政治力量,更要藉助文化的力量,提升職工整體素質,打造更加完美的形象。
實現青銀高速的美好未來不能僅憑一腔熱血,要腳踏實地的向著共同的信仰進發,燃燒自己,奉獻自己,使自己和單位實現雙贏。
建軍大業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十
最近看了《建軍大業》,胸口滾燙,握緊雙拳!作為一個中國人,每一段歷史都應牢記在心!無論過往成功或失敗,此刻開始,從零開始,當勇士!
每一場硬仗,都要全力以赴!幾場硬仗,比如南昌起義、三河壩大決戰,每一場都驚心動魄,每一場都讓人感嘆指揮將領的滔天謀略,對將士們視死如歸的精神五體投地。在_裡,感同身受,驚嘆眼神堅毅背後的內心堅定,下一刻,我就要抗槍上場橫掃敵人的千軍萬馬。這是一次修煉也是一場磨礪,對於敵情的考量也是對自己的挑戰。球場如戰場,每一次比賽,無人預料結果,也無人知道__分鐘內會出現何種錯綜複雜的情況。
作為一名披甲上陣的戰士,你的選擇,只有全力以赴。一個有信仰的人,才能組建一支有信仰的軍隊!「要創造一支有革命信仰的軍隊!」當我聽到這句話時,胸腔熱血,雙拳緊握。在三河壩決戰大軍撤退的畏難之際,需要死鐵部隊掩護。三萬敵軍壓境,這些年輕的生命毫無懼色,「當勇士,不要當烈士!」成為每一個人年輕戰士的信仰,你看,蔡晴川的眼睛裡有光有血性!即使身中幾槍,但仍要跨過戰壕,點燃引爆器。以蔡晴川為首的掩護軍隊,無法稱為勇敢,而是孤勇!生死的較量、大我與小我的權衡,這些年輕卻飽受徵戰的命運,倘若沒有堅毅的靈魂和信仰,如何成為一支勢不可擋的雄獅部隊?剛開始比賽的那幾年,得失心很重,會在意每一個球的得失。但現在深感,比賽結果固然重要,但無論輸贏,我們對於足球的信仰沒有輸贏得失
在一次又一次的訓練和比賽中,汗水、淚水、血水,凝結在一起加深和兄弟們在一起並肩作戰的決心。是在心裡大聲吶喊:「我不認輸!」的體育精神!不能讓任何一個人倒下!賀龍帶領的部隊要端了敵人的老窩。拿著炸藥包的小戰士在槍林彈雨中倒下,炸藥包也隨之掉落在地上。幾乎在同時,另一位小戰士火速搶救起炸藥包朝老窩的方向狂奔而去,我疾呼過癮。炸藥包存在的意義是直搗黃龍,那在他為完成使命前,他便不會也不應該在任何一個地方爆炸。這是使命!是所有人為之努力的方向。
「一個人倒下了,千千萬萬的人站起來!」我們告別了生死的戰場,但在球場上一爭高下,賀龍的炸藥包,我們的那顆球!炸彈爆炸前,不能讓任何一個人倒下!每一場比賽結束,無論輸贏,都是磨礪!於我而言,下一場,一切從零開始!我們球場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