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控絲錐磨槽機的製作方法
2024-04-12 17:50:05 2
1.本發明涉及數控技術領域,具體為數控絲錐磨槽機。
背景技術:
2.絲錐是一種加工內螺紋的工具,按照形狀可以分為螺旋槽絲錐、刃傾角絲錐、直槽絲錐和管用螺紋絲錐等,按照使用環境可以分為手用絲錐和機用絲錐,按照規格可以分為公制,美制和英制絲錐等,絲錐是製造業操作者在攻絲時採用的最主流的加工工具。
3.公開號cn214393711u公開了一種數控磨床結構,通過傾角感應器、轉動座和液壓推桿的設置,使數控磨床在對加工件進行邊角打磨的過程中,工作人員可根據加工件的邊角的傾斜角度通過控制臺控制液壓系統進行液壓推桿的伸展,使工作檯在液壓推桿的作用下進行角度的轉動,傾角感應器可對工作檯的傾斜角度進行檢測,並將檢測到的數據傳遞給控制臺使工作檯在達到指定傾斜角度後停止液壓推桿的伸縮,使通過夾具固定在工作檯上的加工件邊角可得到數控磨床的打磨,無需人工對加工件的支撐,不會對工作人員造成傷害的情況,但是該專利在實際使用過程中還存在以下問題:
4.該數控磨床結構在對工件進行加工時,只能夠對工件進行單方面的角度調節,不能夠根據工件加工的狀態進行多方位的調節,當工件加工完成一面時,需要對工件進行轉動,或者對工件進行升降調節,從而能夠對工件進行全方位的加工,然而該數控磨床結構只通過夾具對工件進行夾持,在加工時,不能夠根據實際需要進行工件位置的調整,需要人工進行輔助,由於零件不完全對稱,一旦發生轉動,其位置可能發生偏移,從而導致加工的工具與零件的位置發生偏差,從而影響零件加工的準確性。
5.提出了數控絲錐磨槽機,以便於解決上述中提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6.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數控絲錐磨槽機,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提出的該數控磨床結構在對工件進行加工時,只能夠對工件進行單方面的角度調節,不能夠根據工件加工的狀態進行多方位的調節,當工件加工完成一面時,需要對工件進行轉動,或者對工件進行升降調節,從而能夠對工件進行全方位的加工,然而該數控磨床結構只通過夾具對工件進行夾持,在加工時,不能夠根據實際需要進行工件位置的調整,需要人工進行輔助,由於零件不完全對稱,一旦發生轉動,其位置可能發生偏移,從而導致加工的工具與零件的位置發生偏差,從而影響零件加工準確性的問題。
7.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數控絲錐磨槽機,包括工具機床身組件,以及安裝於工具機床身組件兩側的數控系統組件和配電櫃組件;
8.所述工具機床身組件頂部設置有機罩組件,且機罩組件的底部設置有基座;
9.還包括:
10.所述基座的頂部固定安裝有x軸傳動組件,所述x軸傳動組件的頂部設置有y軸傳動組件,所述y軸傳動組件的頂部設置有z軸傳動組件;
11.其中,z軸傳動組件的頂部一側固定安裝有a軸組件,所述a軸組件包括a軸上銀轉臺,所述a軸上銀轉臺的一側固定安裝有分度頭座,所述a軸上銀轉臺遠離分度頭座的一側固定安裝有花盤,所述花盤的中部一側固定安裝有筒夾座,所述筒夾座的內部固定連接有彈簧夾頭,所述a軸上銀轉臺的一側中心位置固定安裝有油缸;
12.其中,基座遠離x軸傳動組件的一側固定安裝有砂輪迴轉組件,所述砂輪迴轉組件包括轉臺伺服電機,所述轉臺伺服電機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轉臺安裝環,所述轉臺安裝環的頂部固定連接有砂輪上銀轉臺,所述砂輪上銀轉臺的頂部固定連接有迴轉立柱,所述迴轉立柱的頂部固定連接有開槽主軸,所述開槽主軸的一側轉對公連接有砂輪法蘭盤,所述砂輪法蘭盤的一側轉動連接有開槽砂輪。
13.優選的,所述x軸傳動組件包括x軸底板,所述x軸底板的頂部兩側固定安裝有x軸上銀導軌滑塊,x軸底板的頂部中心位置固定安裝有x軸端支撐,所述x軸端支撐的一側固定連接有x軸聯軸器,所述x軸聯軸器的一側固定連接有x軸電機座,所述x軸電機座的一側固定連接有x軸伺服電機,所述x軸伺服電機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x軸滾珠絲槓。
14.優選的,所述y軸傳動組件包括y軸底板上,所述y軸底板上的頂部兩側固定安裝有y軸上銀導軌滑塊,所述y軸底板上的頂部中心位置固定安裝有y軸端支撐,所述y軸端支撐的一側固定連接有y軸聯軸器,所述y軸聯軸器的一側固定連接有y軸電機座,所述y軸電機座的一側固定連接有y軸伺服機,所述y軸伺服機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y軸滾珠絲槓。
15.優選的,所述z軸傳動組件包括z軸立柱,所述z軸立柱的一側對稱安裝有z軸上銀導軌滑塊,所述z軸立柱的一側中心位置固定連接有z軸軸端支撐,所述z軸軸端支撐的頂部固定連接有z軸聯軸器,所述z軸聯軸器的頂部固定連接有z軸電機座板,所述z軸電機座板的頂部固定連接有z軸伺服電機,所述z軸伺服電機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z軸滾珠絲槓,所述z軸滾珠絲槓的端部固定連接有z軸絲槓螺母座,所述z軸絲槓螺母座與分度頭座固定連接。
16.優選的,所述x軸上銀導軌滑塊的兩側對稱安裝有x軸防護板,所述x軸防護板與y軸底板上固定連接,所述x軸防護板的端部固定連接有x軸尾端擋板,所述x軸尾端擋板的外側固定連接有x軸側防護擋。
17.優選的,所述y軸上銀導軌滑塊的兩側固定連接有y軸側防護擋板,所述y軸側防護擋板的頂部固定連接有y軸上託板,所述y軸底板上的端部固定安裝有y軸尾端擋板,所述y軸尾端擋板的頂部一側與x軸尾端擋板的頂部一側均固定連接有y軸風琴罩。
18.優選的,所述z軸絲槓螺母座的內部固定連接有配重底座,所述配重底座的頂部一側固定安裝有氣缸上座,所述氣缸上座的底部固定連接有z軸氣缸,所述z軸氣缸的底部光釘連接有氣缸底座,所述氣缸底座與z軸立柱固定連接,所述z軸立柱的頂部一側固定安裝有z軸上護板,所述z軸立柱的底部一側固定連接有z軸風琴罩,所述z軸絲槓螺母座與分度頭座固定連接,所述配重底座與z軸滾珠絲槓螺紋連接。
19.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該數控絲錐磨槽機,通過設置a軸組件利用筒夾座和彈簧夾頭對工件進行夾持固定,通過砂輪法蘭盤與開槽砂輪能夠對工件進行開槽,通過設置x軸傳動組件、y軸傳動組件和z軸傳動組件能夠實現橫向、縱向和豎直方向的移動,其具體內容如下:
20.1.通過設置a軸組件利用筒夾座和彈簧夾頭對工件進行夾持固定,通過砂輪法蘭盤與開槽砂輪能夠對工件進行開槽,通過轉臺伺服電機帶動砂輪上銀轉臺和迴轉立柱轉
動,從而實現砂輪法蘭盤和開槽砂輪進行水平方向的轉動,能夠對工件新型不同角度的開槽,同時,通過在對工件進行開槽時,利用a軸上銀轉臺能夠實現工件的轉動,並配合砂輪法蘭盤和開槽砂輪能夠實現對角度的開槽;
21.2.通過設置x軸傳動組件、y軸傳動組件和z軸傳動組件能夠實現橫向、縱向和豎直方向的移動,將砂輪軸增加數控系統控制的迴轉平臺使砂輪軸可以和其他四軸一起形成五軸聯動,能夠完成更加複雜的動作,加工出更加複雜的產品,同時將工件軸調整安裝到z軸上,並將z軸安裝在xy滑臺上,這樣使工具機動作更加的靈活,同時節約空間。
附圖說明
22.圖1為本發明整體三維結構示意圖;
23.圖2為本發明中工具機床身組件三維結構示意圖;
24.圖3為本發明中z軸傳動組件三維結構示意圖;
25.圖4為本發明中x軸傳動組件和y軸傳動組件三維結構示意圖;
26.圖5為本發明中a軸組件三維結構示意圖;
27.圖6為本發明中砂輪迴轉組件正視結構示意圖。
28.圖中:1、工具機床身組件;2、機罩組件;3、數控系統組件;4、配電櫃組件;5、基座;6、x軸傳動組件;7、y軸傳動組件;8、z軸傳動組件;9、a軸組件;10、砂輪迴轉組件;11、x軸底板;12、x軸上銀導軌滑塊;13、x軸電機座;14、x軸伺服電機;15、x軸聯軸器;16、x軸端支撐;17、x軸滾珠絲槓;18、x軸防護板;19、y軸底板上;20、y軸上銀導軌滑塊;21、y軸伺服機;22、y軸電機座;23、y軸聯軸器;24、y軸端支撐;25、y軸滾珠絲槓;26、y軸上託板;27、y軸尾端擋板;28、y軸風琴罩;29、x軸尾端擋板;30、y軸側防護擋板;31、x軸側防護擋;32、z軸立柱;33、z軸電機座板;34、z軸伺服電機;35、z軸上護板;36、z軸上銀導軌滑塊;37、z軸聯軸器;38、z軸軸端支撐;39、z軸滾珠絲槓;40、a軸上銀轉臺;41、分度頭座;42、油缸;43、z軸氣缸;44、氣缸底座;45、氣缸上座;46、配重底座;47、z軸絲槓螺母座;48、筒夾座;49、彈簧夾頭;50、花盤;51、z軸風琴罩;52、轉臺伺服電機;53、轉臺安裝環;54、砂輪上銀轉臺;55、迴轉立柱;56、開槽主軸;57、砂輪法蘭盤;58、開槽砂輪。
具體實施方式
29.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條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30.請參閱圖1-6,本發明提供技術方案:數控絲錐磨槽機,包括工具機床身組件1,以及安裝於工具機床身組件1兩側的數控系統組件3和配電櫃組件4,工具機床身組件1頂部設置有機罩組件2,且機罩組件2的底部設置有基座5,基座5的頂部固定安裝有x軸傳動組件6,x軸傳動組件6的頂部設置有y軸傳動組件7,y軸傳動組件7的頂部設置有z軸傳動組件8,其中,z軸傳動組件8的頂部一側固定安裝有a軸組件9,a軸組件9包括a軸上銀轉臺40,a軸上銀轉臺40的一側固定安裝有分度頭座41,a軸上銀轉臺40遠離分度頭座41的一側固定安裝有花盤50,花盤50的中部一側固定安裝有筒夾座48,筒夾座48的內部固定連接有彈簧夾頭49,a軸上銀
轉臺40的一側中心位置固定安裝有油缸42,其中,基座5遠離x軸傳動組件6的一側固定安裝有砂輪迴轉組件10,砂輪迴轉組件10包括轉臺伺服電機52,轉臺伺服電機52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轉臺安裝環53,轉臺安裝環53的頂部固定連接有砂輪上銀轉臺54,砂輪上銀轉臺54的頂部固定連接有迴轉立柱55,迴轉立柱55的頂部固定連接有開槽主軸56,開槽主軸56的一側轉對公連接有砂輪法蘭盤57,砂輪法蘭盤57的一側轉動連接有開槽砂輪58,通過設置a軸組件9利用筒夾座48和彈簧夾頭49對工件進行夾持固定,通過砂輪法蘭盤57與開槽砂輪58能夠對工件進行開槽,通過轉臺伺服電機52帶動砂輪上銀轉臺54和迴轉立柱55轉動,從而實現砂輪法蘭盤57和開槽砂輪58進行水平方向的轉動,能夠對工件新型不同角度的開槽,同時,通過在對工件進行開槽時,利用a軸上銀轉臺40能夠實現工件的轉動,並配合砂輪法蘭盤57和開槽砂輪58能夠實現對角度的開槽。
31.x軸傳動組件6包括x軸底板11,x軸底板11的頂部兩側固定安裝有x軸上銀導軌滑塊12,x軸底板11的頂部中心位置固定安裝有x軸端支撐16,x軸端支撐16的一側固定連接有x軸聯軸器15,x軸聯軸器15的一側固定連接有x軸電機座13,x軸電機座13的一側固定連接有x軸伺服電機14,x軸伺服電機14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x軸滾珠絲槓17,x軸上銀導軌滑塊12的兩側對稱安裝有x軸防護板18,x軸防護板18與y軸底板上19固定連接,x軸防護板18的端部固定連接有x軸尾端擋板29,x軸尾端擋板29的外側固定連接有x軸側防護擋31,通過x軸伺服電機14帶動x軸滾珠絲槓17轉動,利用x軸滾珠絲槓17上的絲母與x軸滾珠絲槓17螺紋連接的特點從而帶動y軸底板上19在x軸方向上移動。
32.y軸傳動組件7包括y軸底板上19,y軸底板上19的頂部兩側固定安裝有y軸上銀導軌滑塊20,y軸底板上19的頂部中心位置固定安裝有y軸端支撐24,y軸端支撐24的一側固定連接有y軸聯軸器23,y軸聯軸器23的一側固定連接有y軸電機座22,y軸電機座22的一側固定連接有y軸伺服機21,y軸伺服機21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y軸滾珠絲槓25,y軸上銀導軌滑塊20的兩側固定連接有y軸側防護擋板30,y軸側防護擋板30的頂部固定連接有y軸上託板26,y軸底板上19的端部固定安裝有y軸尾端擋板27,y軸尾端擋板27的頂部一側與x軸尾端擋板29的頂部一側均固定連接有y軸風琴罩28,通過y軸伺服機21帶動y軸滾珠絲槓25轉動,利用y軸滾珠絲槓25上的絲母與y軸滾珠絲槓25螺紋連接的特點從而帶動y軸上託板26在y軸方向上移動。
33.z軸傳動組件8包括z軸立柱32,z軸立柱32的一側對稱安裝有z軸上銀導軌滑塊36,z軸立柱32的一側中心位置固定連接有z軸軸端支撐38,z軸軸端支撐38的頂部固定連接有z軸聯軸器37,z軸聯軸器37的頂部固定連接有z軸電機座板33,z軸電機座板33的頂部固定連接有z軸伺服電機34,z軸伺服電機34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z軸滾珠絲槓39,z軸滾珠絲槓39的端部固定連接有z軸絲槓螺母座47,z軸絲槓螺母座47與分度頭座41固定連接,z軸絲槓螺母座47的內部固定連接有配重底座46,配重底座46的頂部一側固定安裝有氣缸上座45,氣缸上座45的底部固定連接有z軸氣缸43,z軸氣缸43的底部光釘連接有氣缸底座44,氣缸底座44與z軸立柱32固定連接,z軸立柱32的頂部一側固定安裝有z軸上護板35,z軸立柱32的底部一側固定連接有z軸風琴罩51,z軸絲槓螺母座47與分度頭座41固定連接,配重底座46與z軸滾珠絲槓39螺紋連接,通過z軸伺服電機34帶動z軸滾珠絲槓39轉動,利用z軸絲槓螺母座47與z軸滾珠絲槓39螺紋連接的特點帶動配重底座46在z軸方向上移動。
34.工作原理:在使用該數控絲錐磨槽機之前,需要先檢查裝置整體情況,確定能夠進
行正常工作,根據圖1-圖6所示,首先在使用該數控絲錐磨槽機時,通過油缸42進行伸縮調節,帶動筒夾座48進行展開與收縮,同時配合彈簧夾頭49實現對工件的夾持,通過啟動轉臺伺服電機52帶動轉臺安裝環53和砂輪上銀轉臺54轉動,使砂輪上銀轉臺54頂部的迴轉立柱55帶動開槽主軸56和砂輪法蘭盤57轉動,使砂輪法蘭盤57內部的開槽砂輪58對工件進行開槽,其次,當需要改變工件的位置時,通過x軸伺服電機14帶動x軸滾珠絲槓17轉動,利用x軸滾珠絲槓17上的絲母與x軸滾珠絲槓17螺紋連接的特點從而帶動y軸底板上19在x軸方向上移動,通過y軸伺服機21帶動y軸滾珠絲槓25轉動,利用y軸滾珠絲槓25上的絲母與y軸滾珠絲槓25螺紋連接的特點從而帶動y軸上託板26在y軸方向上移動,最後,通過z軸伺服電機34帶動z軸滾珠絲槓39轉動,利用z軸絲槓螺母座47與z軸滾珠絲槓39螺紋連接的特點帶動配重底座46在z軸方向上移動,配合a軸與開槽主軸56能夠實現五軸聯動的效果,能夠完成更加複雜的加工動作,使工具機動作更加的靈活,同時節約空間。
35.本說明書中未作詳細描述的內容屬於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公知的現有技術。
36.儘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徵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