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飼料的生產加工設備及生產加工方法與流程
2024-04-16 13:41:05
1.本發明屬於飼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飼料的生產加工設備及生產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2.隨著人們對食品安全、生態安全和環境保護的日益關注,對綠色、健康肉蛋奶產品需求量的日益增加,國內現有的飼料工業水平及產品質量遠遠達不到人們對安全的需求。目前在製備飼料時,一般需要對飼料進行造粒處理,需要將製備飼料所需要的原料進行碾碎處理,然後將所有原料進行均勻攪拌,最後才能將攪拌均勻的原料放入造粒機進而製備成飼料顆粒,但是在現有技術中,製備飼料時依然存在以下問題:
3.1、在進行原料攪拌時,目前的攪拌設備的攪拌維度較為單一,一般只對飼料進行單一方向的攪拌,使得各種原料在攪拌後的均勻程度較低,不能達到充分攪拌;
4.2、在進行原料攪拌時,由於攪拌棒的高速轉動,在攪拌時會產生粉塵,進而汙染環境,對工作人員的健康也有一定影響;
5.3、在進行原料攪拌時,由於攪拌棒一直伸入原料內,使得在攪拌後攪拌棒上不可避免會粘上較多的原料,需要人工進行清理,才不會影響後續飼料的製備,需要耗費較多的人力。
技術實現要素:
6.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出了一種飼料的生產加工設備,包括底座,底座上設置攪拌容器,攪拌容器由下料槽和上殼上下安裝組成,下料槽的一側通過豎直轉軸轉動設置在底座上,上殼通過豎直電動推桿可升降設置在底座上;
7.上殼內頂壁固定設置環形座、第一豎直軸、第二豎直軸和水平電動推桿,第一豎直軸與環形座的軸線相重合,第二豎直軸位於環形座內;第一豎直軸上轉動設置同軸固定連接的旋轉葉片和第一齒輪,第二豎直軸上轉動設置同軸固定連接的第二齒輪和第三齒輪,環形座的外壁上轉動設置內齒圈,環形座上開設貫穿其內壁和外壁的讓位口;第一齒輪和內齒圈均與第三齒輪嚙合;水平電動推桿上設置與第二齒輪嚙合的第一齒條,水平電動推桿驅動第一齒條水平移動,進而帶動旋轉葉片和內齒圈轉動;
8.內齒圈上固定設置延伸至下料槽底部的豎直滑杆,豎直滑杆上滑動設置滑塊,滑塊上設置水平延伸的攪拌組件,滑塊與環形座之間通過連杆連接,連杆的一端與環形座球鉸連接,連杆的另一端與滑塊球鉸連接,滑塊隨滑杆轉動的同時通過連杆帶動滑塊在下料槽中上下運動,滑塊帶動攪拌組件對下料槽中的飼料進行攪拌,旋轉葉片轉動產生向下的氣流以吹落攪拌組件上附著的飼料。
9.可選地,攪拌組件包括第一安裝軸和第一攪拌彈簧,第一安裝軸設置在滑塊上,第一攪拌彈簧的一端與第一安裝軸固定連接,第一攪拌彈簧的另一端水平延伸至下料槽中與滑塊相對的一側。
10.可選地,第一安裝軸轉動設置在滑塊上,內齒圈上固定設置延伸至下料槽底部的
豎直齒條,滑塊可移動的套設在豎直齒條上,第一安裝軸的一端固定設置第四齒輪,第四齒輪與豎直齒條嚙合,滑塊上下移動的同時,豎直齒條與第四齒輪嚙合傳動帶動第一安裝軸轉動。
11.可選地,豎直齒條的相對兩側對稱設置齒牙,攪拌組件還包括第二安裝軸和第二攪拌彈簧,第二安裝軸轉動設置在滑塊上,第二安裝軸的一端同軸固定設置第五齒輪,第二安裝軸的另一端與第二攪拌彈簧的一端固定連接,第二攪拌彈簧的另一端水平延伸至下料槽上遠離滑塊的相對另一側;豎直齒條位於第四齒輪和第五齒輪之間,第四齒輪與豎直齒條一側的齒牙嚙合連接,第五齒輪與豎直齒條相對另一側的齒牙嚙合連接。
12.可選地,滑塊上轉動設置中間軸,中間軸位於第一安裝軸和第二安裝軸之間,中間軸上同軸固定設置第六齒輪和撥動齒輪,第二安裝軸上同軸固定設置傳動齒輪,第六齒輪與傳動齒輪嚙合;第一攪拌彈簧的部分側部伸入至撥動齒輪的齒槽中,第二攪拌彈簧的部分側部伸入至撥動齒輪的齒槽中,撥動齒輪轉動的過程中撥動第一攪拌彈簧和第二攪拌彈簧震動。
13.可選地,自然狀態下,第一攪拌彈簧與第二攪拌彈簧相平行。
14.可選地,上殼的下端開口設置環形限位凸起,下料槽的上端開口內壁開設與環形限位凸起配合定位的止口。
15.可選地,第一豎直軸、第二豎直軸和環形座均一體成型設置於上殼上。
16.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飼料的生產加工方法,採用上述的生產加工設備進行加工,加工步驟如下:
17.s1、上料:控制豎直電動推桿推動上殼上升,使得豎直齒條和豎直滑杆退出下料槽,然後轉動下料槽與上殼上下錯開,向下料槽內加入原料後將下料槽迴轉到上殼的正下方,控制豎直電動推桿推動上殼下降至上殼與下料槽合併,完成上料;
18.s2、攪拌:控制水平電動推桿驅動第一齒條往復移動,進而帶動內齒圈轉動,同時使得滑塊轉動的同時上下滑動,實現攪拌組件對下料槽中的原料進行同步的上下攪拌和水平攪拌,此外第一齒條往復移動的同時帶動旋轉葉片轉動,產生向下的氣流將攪拌組件上附著的粉塵吹落;
19.s3、下料:攪拌完成後,控制豎直電動推桿推動上殼上升,使豎直齒條和豎直滑杆退出下料槽,轉動下料槽與上殼錯開,然後將下料槽內攪拌均勻的飼料取出,最後將上殼和下料槽復位合併,完成下料;
20.s4、飼料造粒:當飼料攪拌完成後,將充分攪拌的飼料放入造粒機內,製備成飼料顆粒,再通過烘乾裝袋,完成飼料的製備。
21.可選地,在步驟s3結束後,還包括:
22.s31、攪拌組件清理:控制水平電動推桿驅動第一齒條移動以帶動滑塊移動至最低點,然後控制第一齒條小幅度往復移動,使得第一攪拌彈簧和第二攪拌彈簧在下料槽中小幅度往復擺動,通過撥動齒輪的撥動作用,使得第一攪拌彈簧和第二攪拌彈簧頻繁震動,進而將黏在第一攪拌彈簧和第二攪拌彈簧上的飼料震落,完成攪拌組件的清理,最後將清理過程中震落的飼料進行收集。
23.本發明的一種飼料的生產加工設備,具有以下有益技術效果:
24.1、在本發明的飼料生產加工設備中,通過連杆拉動滑塊上下往復移動,進而使攪
拌組件能夠進行提供更加全方位的攪拌,保證攪拌均勻。
25.2、在本發明的飼料生產加工設備中,通過設置內齒圈,同時在內齒圈上設置豎直齒條和豎直滑杆,使得在內齒圈轉動時帶動攪拌組件轉動;通過第一安裝軸、第二安裝軸與豎直齒條相嚙合,使得在攪拌組件上下運動時可帶動第一攪拌彈簧和第二攪拌彈簧轉動,可通過第一攪拌彈簧和第二攪拌彈簧的螺旋結構對飼料原料進行橫向的攪拌動作,進而達到更好的攪拌效果。
26.3、在本發明的飼料生產加工設備中,通過設置撥動齒輪,使得在攪拌機構進行攪拌時,帶動撥動齒輪轉動,進而通過撥動齒輪的轉動帶動彈簧擺動,進而使得彈簧能夠提供更好的攪拌效果,保證原料攪拌均勻;
27.4、在本發明的飼料生產加工設備中,通過設置撥動齒輪,使得在攪拌完成、飼料原料取出後,通過撥動齒輪撥動第一攪拌彈簧和第二攪拌彈簧震動,可將黏在第一攪拌彈簧和第二攪拌彈簧上的飼料原料震下,進而完成對攪拌機構的清理,無需人工清理節省人力,並且震動落下的飼料原料還能落在下料槽內,避免浪費。
28.5、在本發明的飼料生產加工設備中,通過設置上殼和下料槽合併組成的攪拌容器,使得在飼料進行攪拌時,產生的粉塵不會飛揚到攪拌容器外,不會汙染外部環境,也不會危害工作人員的身體健康,同時由於在攪拌容器內設置旋轉葉片,在攪拌進行時,帶動旋轉葉片轉動,進而提供向下的氣流,通過氣流可將粉塵吹落,使得攪拌容器內的粉塵也不多,減少了在下料時粉塵飛揚的情況發生。
29.6、在本發明的飼料生產加工設備中,通過設置可轉動的下料槽,使得在下料時,通過豎直電動推桿推動上殼和下料槽分開,再通過下料槽旋轉,就能將下料槽打開,進而取放材料,方便快捷。
30.7、在本發明的飼料生產加工設備中,通過一根水平電動推桿便可以帶動完成對攪拌組件進行轉動、上下往復運動的控制,並且還能帶動攪拌彈簧進行旋轉,還能帶動撥動齒輪對攪拌彈簧進行撥動,而且還能帶動旋轉葉片進行轉動,結構緊湊,功能多樣,製造成本較低。
31.8、本發明的飼料生產加工方法中,依託本發明的生產加工設備,自動化加工,加工效率高,攪拌效果好,減小了環境汙染,保證了工作人員的身體健康。
附圖說明
32.圖1為本發明的剖視圖;
33.圖2為本發明圖1中a-a方向的剖視圖;
34.圖3為本發明圖1中b-b方向的剖視圖;
35.圖4為本發明圖1中c-c方向的剖視圖;
36.圖5為本發明圖1中d-d方向的剖視圖
37.附圖標記:1、底座;11、豎直轉軸;2、攪拌容器;21、上殼;211、環形座;212、第一豎直軸;213、第二豎直軸;214、環形限位凸起;22、下料槽;221、止口;3、豎直電動推桿;4、水平電動推桿;41、第一齒條;42、第一齒輪;43、第二齒輪;44、第三齒輪;45、旋轉葉片;5、內齒圈;51、豎直滑杆;52、豎直齒條;6、滑塊;61、第一安裝軸;611、第四齒輪;612、第一攪拌彈簧;62、第二安裝軸;621、第五齒輪;622、傳動齒輪;623、第二攪拌彈簧;63、中間軸;631、第
六齒輪;632、撥動齒輪;64、連杆。
具體實施方式
38.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介紹。
39.結合圖1-圖5所示,本實施例公開了一種飼料的生產加工設備,包括底座1,底座1上設置攪拌容器2,攪拌容器2由下料槽22和上殼21上下安裝組成,下料槽22的一側通過豎直轉軸11轉動設置在底座1上,上殼21通過豎直電動推桿3可升降設置在底座1上;上殼21內頂壁固定設置環形座211、第一豎直軸212、第二豎直軸213和水平電動推桿4,第一豎直軸212與環形座211的軸線相重合,第二豎直軸213位於環形座211內;第一豎直軸212上轉動設置同軸固定連接的旋轉葉片45和第一齒輪42,第二豎直軸213上轉動設置同軸固定連接的第二齒輪43和第三齒輪44,環形座211的外壁上轉動設置內齒圈5,環形座211上開設貫穿其內壁和外壁的讓位口,第三齒輪44部分穿過讓位口與內齒圈5嚙合;第一齒輪42與第三齒輪44嚙合;水平電動推桿4上設置與第二齒輪43嚙合的第一齒條41,水平電動推桿4驅動第一齒條41水平移動,進而帶動旋轉葉片45和內齒圈5轉動;內齒圈5上固定設置延伸至下料槽22底部的豎直滑杆51,豎直滑杆51上滑動設置滑塊6,滑塊6上設置水平延伸的攪拌組件,滑塊6與環形座211之間通過連杆64連接,連杆64的一端與環形座211球鉸連接,連杆64的另一端與滑塊6球鉸連接,滑塊6隨滑杆轉動的同時通過連杆64帶動滑塊6在下料槽22中上下運動,滑塊6帶動攪拌組件對下料槽22中的飼料進行攪拌,旋轉葉片45轉動產生向下的氣流以吹落攪拌組件上附著的飼料。
40.通過上述設置,採用水平電動推桿4作為驅動器,並通過第一齒條41、第二齒輪43、第三齒輪44和內齒圈5的傳動帶動豎直滑杆51上的滑塊6轉動,並通過連杆64拉動滑塊6在豎直滑杆51上豎向滑動,從而實現滑塊6上的攪拌組件在下料槽22中進行豎直方向以及水平方向的雙重攪拌,結構簡單,攪拌範圍廣,攪拌效果好,同時在水平電動推桿4的驅動下,通過第一齒條41、第二齒輪43、第三齒輪44和第二齒輪43的配合下,帶動旋轉葉片45轉動產生氣流,從而將攪拌組件上附著的粉料吹落,在攪拌的過程中進行自動清理,節省勞動力,清理方便,便於攪拌工作持續高效的進行,採用下料槽22和上殼21組合成攪拌容器2,降低了粉塵擴散範圍,保護了工作環境和工作人員的健康。
41.可選地,攪拌組件包括第一安裝軸61和第一攪拌彈簧612,第一安裝軸61設置在滑塊6上,第一攪拌彈簧612的一端與第一安裝軸61固定連接,第一攪拌彈簧612的另一端水平延伸至下料槽22中與滑塊6相對的一側。
42.通過上述設置,採用第一攪拌彈簧612對下料槽22中的物料進行攪拌,第一攪拌彈簧612在攪拌過程中產生形變,從而增加了攪拌範圍,提高了攪拌混合均勻度,採用第一攪拌彈簧612的螺旋結構可以提供更好的攪拌效果。
43.可選地,第一安裝軸61轉動設置在滑塊6上,內齒圈5上固定設置延伸至下料槽22底部的豎直齒條52,滑塊6可移動的套設在豎直齒條52上,第一安裝軸61的一端固定設置第四齒輪611,第四齒輪611與豎直齒條52嚙合,滑塊6上下移動的同時,豎直齒條52與第四齒輪611嚙合傳動帶動第一安裝軸61轉動。
44.通過上述設置,採用水平電動推桿4作為攪拌工作的驅動器,在第一齒條41、第二齒輪43、第三齒輪44、內齒圈5、豎直齒條52、第四齒輪611的配合作用下,帶動第一攪拌彈簧
612繞隨第一安裝軸61自轉,通過第一攪拌彈簧612的螺旋結構對飼料進行橫向的攪拌動作,從而增加了攪拌維度,達到了更好的攪拌效果。
45.可選地,豎直齒條52的相對兩側對稱設置齒牙,攪拌組件還包括第二安裝軸62和第二攪拌彈簧623,第二安裝軸62轉動設置在滑塊6上,第二安裝軸62的一端同軸固定設置第五齒輪621,第二安裝軸62的另一端與第二攪拌彈簧623的一端固定連接,第二攪拌彈簧623的另一端水平延伸至下料槽22上遠離滑塊6的相對另一側;豎直齒條52位於第四齒輪611和第五齒輪621之間,第四齒輪611與豎直齒條52一側的齒牙嚙合連接,第五齒輪621與豎直齒條52相對另一側的齒牙嚙合連接。
46.通過上述設置,採用水平電動推桿4作為攪拌工作的驅動器,在豎直齒條52、第一安裝軸61、第二安裝軸62以及若干個齒輪的傳動作用下,帶動第一攪拌彈簧612和第二攪拌彈簧623在下料槽22中進行攪拌工作,攪拌範圍廣,效率高。
47.可選地,滑塊6上轉動設置中間軸63,中間軸63位於第一安裝軸61和第二安裝軸62之間,中間軸63上同軸固定設置第六齒輪631和撥動齒輪632,第二安裝軸62上同軸固定設置傳動齒輪622,第六齒輪631與傳動齒輪622嚙合;第一攪拌彈簧612的部分側部伸入至撥動齒輪632的齒槽中,第二攪拌彈簧623的部分側部伸入至撥動齒輪632的齒槽中,撥動齒輪632轉動的過程中撥動第一攪拌彈簧612和第二攪拌彈簧623震動。
48.通過上述設置,通過中間軸63、第二安裝軸62以及若干齒輪的傳動作用下,帶動撥動齒輪632對第一攪拌彈簧612和第二攪拌彈簧623進行撥動,使得第一攪拌彈簧612和第二攪拌彈簧623在轉動的過程中產生震動,將黏在攪拌彈簧上的飼料震下,進而完成對攪拌組件的清理,無需人工清理,節省人力。
49.可選地,自然狀態下,第一攪拌彈簧612與第二攪拌彈簧623相平行。
50.通過上述設置,避免了第一攪拌彈簧612和第二攪拌彈簧623交叉接觸而影響攪拌工作。
51.可選地,上殼21的下端開口設置環形限位凸起214,下料槽22的上端開口內壁開設與環形限位凸起214配合定位的止口221。
52.通過上述設置,通過上殼21的環形限位凸起214與下料槽22的止口221配合定位,提高了上殼21與下料槽22的安裝穩定性,提高了上殼21與下料槽22的結合效率。
53.可選地,第一豎直軸212、第二豎直軸213和環形座211均一體成型設置於上殼21上。
54.採用本實施例的生產加工設備對飼料進行生產加工,加工步驟如下:
55.s1、上料:控制豎直電動推桿3推動上殼21上升,使得豎直齒條52和豎直滑杆51退出下料槽22,然後轉動下料槽22與上殼21上下錯開,向下料槽22內加入原料後將下料槽22迴轉到上殼21的正下方,控制豎直電動推桿3推動上殼21下降至上殼21與下料槽22合併,完成上料;
56.s2、攪拌:控制水平電動推桿4驅動第一齒條41往復移動,第一齒條41帶動第二齒輪43和第三齒輪44往復轉動,從而第三齒輪44帶動內齒圈5、第一齒輪42和旋轉葉片45往復轉動,內齒圈5帶動豎直滑杆51和豎直齒條52往復轉動,使得連杆64拉動滑塊6在豎直滑杆51上往復滑動,從而滑塊6帶動攪拌組件在轉動的同時上下往復運動,從而對下料槽22中的飼料原料進行攪拌;同時,滑塊6上的第一安裝軸61、第二安裝軸62和中間軸63通過若干齒
輪與豎直齒條52傳動,進而帶動第一攪拌彈簧612、第二攪拌彈簧623和撥動齒輪632自轉,攪拌彈簧的螺旋結構可以提供更好的攪拌效果。同時撥動齒輪632轉動以撥動第一攪拌彈簧612和第二攪拌彈簧623震動,從而將攪拌彈簧上附著的粉料震下,實現攪拌彈簧的自動清理。此外第一齒條41往復移動的同時帶動旋轉葉片45轉動,產生向下的氣流將攪拌組件上附著的粉塵吹落,進一步提高了攪拌組件的自動清理作用,減少粉塵的產生。
57.s3、下料:攪拌完成後,控制豎直電動推桿3推動上殼21上升,使豎直齒條52和豎直滑杆51退出下料槽22,轉動下料槽22與上殼21錯開,然後將下料槽22內攪拌均勻的飼料取出,最後將上殼21和下料槽22復位合併,完成下料;
58.s4、飼料造粒:當飼料攪拌完成後,將充分攪拌的飼料放入造粒機內,製備成飼料顆粒,再通過烘乾裝袋,完成飼料的製備。
59.本實施例的一種飼料的生產加工方法中,在步驟s3結束後,還包括:
60.s31、攪拌組件清理:控制水平電動推桿4驅動第一齒條41移動以帶動滑塊6移動至最低點,然後控制第一齒條41小幅度往復移動,使得第一攪拌彈簧612和第二攪拌彈簧623在下料槽22中小幅度往復擺動,同時通過撥動齒輪632的撥動作用,使得第一攪拌彈簧612和第二攪拌彈簧623頻繁震動,進而將黏在第一攪拌彈簧612和第二攪拌彈簧623上的飼料震落,完成攪拌組件的清理,最後將清理過程中震落的飼料進行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