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一種防治生薑土傳病害的技術方法與流程

2024-04-08 16:41:05

本發明涉及一種防治生薑土傳病害的技術方法,屬於農作物病害防治領域。



背景技術:

生薑是姜科姜屬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在我國作為一年生作物栽培,是我國重要特產蔬菜之一。

生薑原產於印度—馬來亞熱帶多雨森林地區,在我國栽培歷史悠久,早在春秋時期就有種植生薑的記載。目前,在我國長江以南各省均有栽培,長江以北山東、河南、陝西、遼寧均有栽培。就縣域種植規模,以山東安丘種植面積最大,達到20多萬畝,成為山東乃至全國的生薑主產區,60%二氯異氰尿酸鈉防治生薑土傳病害技術方法主要以安丘為中心展開。

近二十年來,隨著現代農業的發展和生薑出口外貿市場的看好,生薑種植面積逐年擴大,安丘市由5萬畝逐漸發展到20多萬畝,生薑土傳病害也越來越嚴重,生薑土傳病害是指病原體(有害的細菌真菌)生活在土壤中,條件適宜時通過土壤這種媒介從作物根部或莖部侵害作物而引起的病害。據統計,通常生薑栽種3到5年之後,土傳病害就會開始顯現,而隨著土傳病害的出現,生薑的產量和品質便會受到影響,一般可以造成減產20%到40%,有時甚至出現絕收的後果。目前嚴重危害安丘生薑的土傳病害主要有姜瘟病、莖基腐病、白絹病。

土傳病發生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連作。是土傳病害病土形成的主要人為因素,由於受耕地制約,連續在同一地塊連茬種植同一類作物,使相應的某些病菌得以連年繁殖,在土壤中大量積累,形成病土,年年發病;

二是施肥不當。片面追求產量,重施無機肥,輕施有機肥,重施氮磷鉀,輕施中微量元素肥,大量施用化肥尤其氮肥可刺激土傳病菌中的鐮刀菌、輪枝菌和絲核菌生長,從而加重了土傳病害的發生;

三是線蟲侵害。土壤線蟲與病害有密切關係。土壤線蟲可造成植物根系的傷口,有利病菌侵染而使病害加重,往往線蟲與土傳病害同時發生。土傳病害已成為危害生薑產業發展的最大障礙。

生薑姜瘟病,又稱姜腐爛病、姜青枯病。是由青枯雷爾氏菌引起的一種細菌病害。主要危害根莖,大多在近地面的莖基部和地下根莖上半部先發病。病部初為水漬狀,黃褐色,失去光澤,軟化腐爛,僅留外皮。腐爛組織內變為白色粘稠汁液,且惡臭氣味。莖被害部位呈暗紫色,後變黃褐色,內部組織變褐腐爛。在腐爛過程中,由於根莖失去吸收水分的機能,莖上端葉片出現變黃症狀,嚴重時,葉片萎蔫捲曲,葉色由黃變為枯褐色,最後莖葉枯死。

生薑莖基腐病,俗稱「爛脖子病」,是由腐黴菌引起的真菌病害,發病初期,莖基部出現大小不等的水漬狀斑,逐漸擴大,生薑下部葉片的葉尖、葉緣黃花,並逐步向上部葉片擴展,發病後期病斑環繞莖基部一周,導致莖基部組織逐漸腐爛,溢縮,最後倒伏,維管束變褐。由於水分養分運輸受阻,地上部主莖由上而下乾枯死亡,葉片發黑脫落,呈枯萎狀,溼度大時扒開土壤,在病部和土壤中可見白色棉絮狀物,嚴重時開始死株,危害極大。

生薑白絹病,是由齊整小核菌引起的真菌病害,主要危害地下姜塊,發病初期,地上莖葉生長正常,中後期,中等偏重發生和大發生時,可見地上植株有矮化、長勢弱現象,發現發病時大多已過防治適期。若小發生、中等偏輕、中等發生或生長後期發病,直至收穫植株都生長正常。生薑收穫時,可見姜塊布滿白色菌絲,病部姜塊變褐色腐爛,不能窖藏,降低甚至失去商品價值。

現有技術中,防治生薑土傳病的方法主要有常規藥劑灌根法和土壤燻蒸消毒法。

藥劑灌根法。主要是利用多菌靈、甲基託布津、甲霜靈、農用鏈黴素、可殺得、加瑞農、代森銨、噻菌銅等,在田間發現生薑土傳病害時使用一種或多種藥劑兌水混合後進行灌根防治,以後再發現再灌,沒有治好加大藥量繼續灌,往往是邊灌邊發生,藥劑沒少灌,最後生薑成片死亡。

土壤燻蒸消毒法。近幾年來,隨著甲基溴的淘汰,土壤燻蒸消毒藥劑經過多年試驗示範篩選,目前主要以氯化苦、棉隆兩種土壤燻蒸劑為主。近三年來,每年生薑燻蒸消毒面積達3萬畝以上。

公開(公告)號為CN102001881A的專利申請公開了一種防治生薑姜瘟病的製劑,主要是利用多種製劑的組合作為製劑對生薑姜瘟病進行防治,原料配比較多造成農藥殘留大,配藥手續繁瑣,實用性不強。

綜上所述,現有技術中防治生薑土傳病方法的缺陷有:

1、現有技術中防治生薑病害的方法由於過量、大量、復配使用農藥,造成農殘超標,病菌抗藥性上升,面源汙染嚴重,產品品質下降,商品性降低;

2、現有技術中防治生薑病害的方法沒有形成一套從種植到收穫完整的預防、治療方案;出現亂用藥、亂混藥、過量施藥現象,造成農藥沒少施,錢沒少花,生薑還死了一大片的局面;

3、現有的防治生薑土傳病害的技術方法成本高;

4、現有技術中防治生薑病害的農藥品種多,品種間殺菌範圍窄,需要多種藥劑混合施藥,發現病害再施藥,往往錯過了防治適期;

5、現有技術中,特別是土壤燻蒸消毒技術方法汙染環境;土壤燻蒸劑是易揮發的有機物,田間實驗表明,土壤燻蒸劑向大氣中的散發非常明顯,佔總施用量20%-90%,散發到大氣中的燻蒸劑會對人體和環境產生危害;

6、採用現有技術防治生薑土傳病害的方法治療難度大,不容易防治;

7、土壤燻蒸消毒技術方法對土壤條件要求嚴格;土壤需仔細翻耕35cm以上,無作物秸稈、殘根,無大的土塊。土壤溼度應在60%左右,15cm處適宜燻蒸的土溫是15-20℃,確保雜草種子的種皮軟化、有害病原菌處於「生長的」狀態、還要有充足的溼度「活化」(如棉隆)燻蒸劑;

8、土壤燻蒸消毒技術方法需要專業人員使用專用設備施入土壤中;因土壤燻蒸劑(氯化苦)屬高毒類農藥、化學危險品,是國家公安、安檢部門專項管理的產品之一,施藥人員需經過專業培訓,戴好防護用具,使用專業設備,站在上風頭施藥,施用比較麻煩;

9、土壤燻蒸消毒技術方法要求覆蓋薄膜的質量較高;土壤燻蒸劑施用結束後,要立即覆蓋0.04mm以上的原生膜。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防治生薑土傳病害的技術方法,以實現以下發明目的:

1、採用本發明的方法能夠在殺菌的同時,可以大幅度的刺激作物體內多鍾酶活性,可增強作物葉片的光合作用,使得作物葉色綠、株體健壯、提高產量;該方法對生薑姜瘟病、莖基腐病、白絹病等土傳病害預防、治療效果好,殺菌力強,作用速度塊,用量少;

2、採用本發明的方法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水中藥物濃度,同時可以最大限度、最快速的殺死致病菌,把病菌消滅在萌芽狀態;

3、本發明的技術方法對生薑進行土傳病害的防治,可以實現一藥多治,長期使用不會產生抗藥性和農藥殘留;

4、本發明的技術方法從姜種準備到生薑各個生育階段制定了一套完整的防治生薑土傳病害的技術方法,預防、治療兼備,效果好;

5、採用本發明的技術方法防治生薑土傳病害,使用成本低;

6、採用本發明的技術方法防治生薑土傳病害,是發明人在長期的農業生產實踐中總結的務實方法,不需要專業人員及專用設備,實用性非常強;

7、本發明的技術方法防治生薑土傳病害可實現對環境無公害;

8、採用本發明的技術方法防治生薑土傳病害,對土壤的要求低,不需要經過複雜的土壤處理工序;

9、採用本發明的技術方法防治生薑土傳病害,不需要覆膜,可降低成本,簡化流程;

10、本發明採用預防和治療結合的方法可以使得大姜土傳病害消滅在萌芽狀態,即使發生也能在很小的範圍內迅速控制、治療。

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防治生薑土傳病害的技術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方法採用的藥物是有效氯含量60%的二氯異氰尿酸鈉粉劑。

以下是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

所述方法包括晾種消毒步驟;所述晾種消毒步驟:採用60%二氯異氰尿酸鈉可溶粉劑兌水溶解稀釋至500-600倍溶液,對準備晾曬的姜種表面進行均勻噴灑。

所述方法還包括土壤處理步驟;所述土壤處理步驟:開溝後,將60%二氯異氰尿酸鈉可溶粉劑均勻撒入溝內;所述撒入劑量為2公斤/畝。

所述土壤處理步驟:將60%二氯異氰尿酸鈉可溶粉劑拌入幹細土,然後均勻撒入溝內;所述60%二氯異氰尿酸鈉粉劑的用量為2公斤/畝;所述拌入幹細土的量為5-10公斤/畝。

所述土壤處理步驟:在大姜種植後15天左右進行澆水時,用60%二氯異氰尿酸鈉可溶粉劑2公斤/畝隨水灌溝。

所述方法還包括:在苗齊後撤膜前,用60%二氯異氰尿酸鈉可溶粉劑1-2公斤/畝隨水均勻灌溝。

所述方法還包括集中處理步驟;所述集中處理步驟:撤膜後或三叉期用60%二氯異氰尿酸鈉可溶粉劑1-2公斤/畝兌水後用噴霧器扭下噴頭靠近生薑莖基部均勻灌墩,然後澆水。

所述集中處理步驟還包括:在立秋培土前用60%二氯異氰尿酸鈉可溶粉劑1-2公斤/畝兌水後灌墩,然後澆水。

所述方法中60%二氯異氰尿酸鈉可溶粉劑兌水時,邊加60%二氯異氰尿酸鈉可溶粉劑邊攪拌。

所述60%二氯異氰尿酸鈉可溶粉劑單獨作為藥物使用。

60%二氯異氰尿酸鈉可溶粉劑兌水後,2-4h之內使用完成。

由於採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達到的技術效果是:

1、市場上二氯異氰尿酸鈉的規格有很多種,我們選擇有效氯含量含量為60%二氯異氰尿酸鈉可溶粉劑是市場上製劑含量最高的,60%二氯異氰尿酸鈉可溶粉劑能夠在殺菌的同時,可以大幅度的刺激作物體內多鍾酶活性,可增強作物葉片的光合作用,使得作物葉色綠、株體健壯、提高產量;同時60%的二氯異氰尿酸鈉可溶粉劑對生薑姜瘟病、莖基腐病、白絹病等土傳病害預防、治療效果好,殺菌力強,作用速度塊,用量少;其它含量的二氯異氰尿酸鈉對生薑姜瘟病、莖基腐病、白絹病等土傳病害防治效果慢,殺菌不徹底,預防常常失敗,病害蔓延;

2、經過發明人長期實際種植經驗表明,土壤處理階段是土傳病菌開始萌發繁殖的初始期,採用2公斤/畝60%二氯異氰尿酸鈉可溶粉劑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水中藥物濃度,同時可以最大限度的殺死致病菌,把病菌消滅在萌芽狀態,用量再大即可產生浪費;同時大姜覆蓋地膜以後,地溫升高,有害菌類開始活動、繁殖,此階段,也是殺菌效率、效果最好的時期,因此60%二氯異氰尿酸鈉可溶粉劑用量要足,同時要不浪費還要產生最好的治療效果;

3、本發明的技術方法對生薑進行土傳病害的防治,可以實現一藥多治,長期使用不會產生抗藥性和農藥殘留;

4、本發明的技術方法從姜種準備到生薑各個生育階段制定了一套完整的防治生薑土傳病害的技術方法,預防、治療兼備,效果好;

5、採用本發明的技術方法防治生薑土傳病害,使用成本低,是常規藥劑的二分之一,是土壤燻蒸劑的十分之一;

6、採用本發明的技術方法防治生薑土傳病害,是發明人在長期的農業生產實踐中總結的務實方法,不需要專業人員及專用設備,實用性非常強;

7、本發明的技術方法防治生薑土傳病害可實現對環境無公害,是環境友好型殺菌劑,具有良好的推廣前景;

8、採用本發明的技術方法防治生薑土傳病害,對土壤的要求低,不需要經過複雜的土壤處理工序;

9、採用本發明的技術方法防治生薑土傳病害,不需要覆膜,降低了成本,簡化了流程;

10、本發明採用預防和治療結合的方法可以使得大姜土傳病害消滅在萌芽狀態,即使發生也能在很小的範圍內迅速控制、治療;

11、採用本發明的方法防治生薑土傳病害,尤其是預防生薑姜瘟病,是其它方法無法比擬的。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一種防治生薑土傳病害的技術方法

步驟1:晾種消毒

在姜種晾曬階段,採用60%的二氯異氰尿酸鈉可溶粉劑用水稀釋至500-600倍溶液,對準備晾曬的姜種表面進行均勻噴灑以消毒殺菌。

步驟2:土壤處理

開溝後,將60%二氯異氰尿酸鈉可溶粉劑以2公斤/畝均勻撒入溝內,種植完大姜後進行澆水、覆膜;

經過發明人長期實際種植經驗表明,採用2公斤/畝的60%二氯異氰尿酸鈉可溶粉劑用量最大限度的殺死致病菌,用量再大即可產生浪費;

同時生薑處於開始生長時期,有害菌類開始活動、繁殖,在此時(土壤處理階段),也是殺菌效率最高、殺菌效果最好的時期;

苗齊後撤膜前的處理;用60%二氯異氰尿酸鈉可溶粉劑1-2公斤/畝隨水均勻灌溝。

步驟3:集中處理

(1)撤膜後或三叉期的處理:用60%二氯異氰尿酸鈉可溶粉劑1-2公斤/畝兌水後用噴霧器扭下噴頭靠近生薑莖基部灌墩,然後澆水。

(2)立秋培土前的處理:用60%二氯異氰尿酸鈉可溶粉劑1-2公斤/畝灌墩,然後澆水。

實施例2 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所述的方法基本一致,只改變步驟2土壤處理步驟的方法,改變如下:

步驟2:土壤處理

將60%二氯異氰尿酸鈉可溶粉劑以2公斤/畝,首先拌入幹細土5-10公斤,然後均勻撒入溝內;種植完大姜後進行澆水、覆膜。

拌入幹細土的量除了5、10公斤外,還可以為6、7、8、9公斤;其中10公斤最佳。

實施例3 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所述的方法基本一致,只改變步驟2土壤處理步驟的方法,改變如下:

步驟2:土壤處理

在大姜種植後15天左右進行所述澆水階段時,用60%二氯異氰尿酸鈉可溶粉劑2公斤/畝隨水灌溝殺菌;

實施例4 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所述的方法基本一致,只改變步驟2土壤處理步驟的方法,改變如下:

步驟2:土壤處理

開溝後,將60%二氯異氰尿酸鈉可溶粉劑以2公斤/畝均勻撒入溝內;然後再將60%二氯異氰尿酸鈉可溶粉劑2公斤/畝拌入幹細土5-10公斤,然後均勻撒入溝內;種植完大姜後進行澆水、覆膜;

拌入幹細土的量除了5、10公斤外,還可以為6、7、8、9公斤;其中7公斤最佳。

實施例5 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所述的方法基本一致,只改變步驟2土壤處理步驟的方法,改變如下:

步驟2:土壤處理

首先將60%二氯異氰尿酸鈉可溶粉劑以2公斤/畝均勻撒入溝內;

然後在大姜種植後15天左右進行所述澆水階段時,用60%二氯異氰尿酸鈉可溶粉劑2公斤/畝,隨水灌溝殺菌。

實施例6 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所述的方法基本一致,只改變步驟2土壤處理步驟的方法,改變如下:

步驟2:土壤處理

首先,將60%二氯異氰尿酸鈉可溶粉劑以2公斤/畝首先拌入幹細土5-10公斤然後均勻撒入溝內;

然後在大姜種植後15天左右進行所述澆水階段時,用60%二氯異氰尿酸鈉可溶粉劑2公斤/畝隨水灌溝殺菌。

拌入幹細土的量除了5、10公斤外,還可以為6、7、8、9公斤;其中8公斤最佳。

實施例7 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所述的方法基本一致,只改變步驟2土壤處理步驟的方法,改變如下:

步驟2:土壤處理

開溝後,首先將60%二氯異氰尿酸鈉可溶粉劑以2公斤/畝均勻撒入溝內;

然後,將60%二氯異氰尿酸鈉可溶粉劑2公斤/畝拌入幹細土5-10公斤然後均勻撒入溝內;種植完大姜後進行澆水、覆膜;

最後,在大姜種植後15天左右進行所述澆水階段時,用60%二氯異氰尿酸鈉可溶粉劑2公斤/畝隨水灌溝殺菌。

拌入幹細土的量除了5、10公斤外,還可以為6、7、8、9公斤;其中5公斤最佳。

實施例8 一種防治生薑土傳病害的技術方法,還包括以下步驟:

隨水灌溉:當姜株出現病害症狀時,首先將發病姜墩隔離並灌藥殺菌,防止病菌傳播,然後用60%二氯異氰尿酸鈉可溶粉劑1-2公斤/畝,隨水將整個地塊進行均勻灌溉,對姜株病害進行防控,防止傳染和控制病害的蔓延。

本實施例中,一般來說採用60%二氯異氰尿酸鈉可溶粉劑1公斤/畝,即可達到效果;使用量如果加大使用量1.5或者2公斤也可以,可能產生部分浪費。

實施例9 一種防治生薑土傳病害的技術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灌墩處理;所述灌墩處理包括定向灌墩:

當姜株出現病害症狀時,採用60%二氯異氰尿酸鈉可溶粉劑用水稀釋至300倍液,對發病姜墩及周圍2-3墩的姜墩進行連續2-3次灌墩處理;每次灌墩間隔3-4天;灌墩具有定向性,更有利於病害的防控,具有更好的防治效果。

實施例10 一種防治生薑土傳病害的技術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灌墩處理;所述灌墩處理包括不定向灌墩:

不定項灌墩是當發現病害時,將種植的所有的姜株進行灌墩;將60%的二氯異氰尿酸鈉粉劑稀釋300倍,對本部分地塊中所有種植的姜株進行單株灌墩;不定項進行效果雖好、防控範圍更大,但是藥物使用量也大,勞動強度也大。

實施例11 一種防治生薑土傳病害的技術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隨水灌溉和定向灌墩:當姜株出現病害症狀時,首先將發病姜墩隔離,然後用60%二氯異氰尿酸鈉可溶粉劑1-2公斤/畝,隨水將整個地塊進行均勻灌溉;然後採用60%二氯異氰尿酸鈉可溶粉劑用水稀釋至300倍液,對發病姜墩及周圍2-3墩的姜墩進行連續2-3次灌墩處理;每次灌墩間隔3-4天;對姜株病害進行防控;防止傳染和控制病害的蔓延。

實施例中的隨水灌溉或灌墩時要灌透,將藥物溶液灌溉到姜株的根部;灌溉不到根部,治療將起不到作用;

灌墩時,藥液不要滴到葉片上,滴到葉片上時將會使姜株產生白乾枯死症狀;

灌墩完成後將發病姜墩(尤其是姜瘟病)用塑料薄膜包裹起來或者改水道;目的是防止未殺死的病菌隨澆水傳播。

實施例中,將60%二氯異氰尿酸鈉可溶粉劑放入水中溶解時,邊加60%二氯異氰尿酸鈉可溶粉劑邊攪拌;不能將60%二氯異氰尿酸鈉可溶粉劑一次性投入水中,否則不易溶解,溶解不均勻,影響藥性;

60%二氯異氰尿酸鈉可溶粉劑要單獨使用;與有機磷、含硫農藥混用,可產生著火現象,具有安全隱患。

在使用60%二氯異氰尿酸鈉可溶粉劑進行溶液配置後,2-4h之內用完,否則影響效果;

嚴禁與化肥等含氮化合物在同一個容器內混用,以免發生危險;本品結塊、漲袋不影響藥效;

所述60%的二氯異氰尿酸鈉,是指有效氯含量為60%的二氯異氰尿酸鈉可溶粉劑;

本品具有較強的氧化性,避免使用金屬容器。

上述1-7中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和8-11的之間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還可以進行多種、任意合理的組合,以實現本發明防治土壤土傳病害的目的,本發明不再贅述;其任意技術方案之間的組合都在本發明保護的範圍之內。

為了驗證採用本發明的方法對生薑土傳病害的防治效果,發明人進行以下試驗:

試驗目的:驗證60%二氯異氰尿酸鈉可溶粉劑對生薑姜瘟病的防治效果和對生薑生長期的安全性,為推廣提供科學依據,在姜瘟病發病地塊進行60%二氯異氰尿酸鈉可溶粉劑不同劑量防治效果試驗,取得數據,分析結果。

試驗設計:選擇姜瘟病初發病地塊,採用每畝不同劑量的60%二氯異氰尿酸鈉可溶粉劑隨水灌墩(治療階段),控制姜瘟病的傳播和漫染;

試驗設計為五個處理方式;採用本發明階段二中隨水灌溉(實施例8)的治療方法,只改變60%二氯異氰尿酸鈉可溶粉劑的每畝用量,結合澆水灌施,使藥劑滲入生薑根部;處理方法見下表:

用藥時間 分別在7月29日、8月7日、8月14日、8月21日分4次灌藥。

調查方法 以每小區133m2為單位,每小區取5點,每點20株,以每小區的調查數據的平均值進行相關計算。 分別在7月29日、8月7日、8月14日、8月21日用藥前全區調查發病情況,9月3日最後調查一次發病情況;並記錄;

計算方法

情況調查

附表1:發病姜墩調查情況統計表;

附表2:生薑生長調查匯總表;

數據分析

發病墩數:

處理1(60%二氯異氰尿酸鈉可溶粉劑0.5公斤/667m2)用藥前沒有發病感染,發病墩出現較晚,到8月21日始見病墩2墩,9月3日調查發病墩數為11墩;

處理2(60%二氯異氰尿酸鈉可溶粉劑1公斤/667m2)用藥前已出現發病墩,8月14日調查有病墩數1墩,8月21日調查有病墩數2墩,9月3日調查有病墩數2墩;

處理4(60%二氯異氰尿酸鈉可溶粉劑1.5公斤/667m2)用藥前有發病墩,後期發病較慢,9月3日調查2墩發病;

處理3對照區用藥前調查雖然沒有發病墩,沒有用藥物進行處理,發病較快,8月7日調查2墩發病,到9月3日調查發病墩數已達44墩。

由附表的檢測數據,可以看出:

(1)發病墩率:處理1(60%二氯異氰尿酸鈉可溶粉劑0.5公斤 /667m2)、處理2(60%二氯異氰尿酸鈉可溶粉劑1公斤 /667m2)、處理4(60%二氯異氰尿酸鈉可溶粉劑1.5公斤 /667m2)、處理5(20%噻菌銅懸浮劑500倍液),9月3日檢測分別為3.4375%、0.625% 、0.625%和1.25%,新增發病率為3.4375%、0.3125%、0.3125%和1.25%。

(2)防治效果:9月3日調查防治效果,處理1(60%二氯異氰尿酸鈉可溶粉劑0.5公斤/667m2)、處理2(60%二氯異氰尿酸鈉可溶粉劑1公斤/667m2)、處理4(60%二氯異氰尿酸鈉可溶粉劑1.5公斤/667m2)、處理5(20%噻菌銅懸浮劑500倍液)分別為75%、95.45%、95.45%、90.91%,防治效果均明顯,但以處理2、處理4防治效果最好。

(3)生長情況:從附表2生薑生長情況匯總結果來看,由於所有處理肥水管理一致,除發病植株死亡外,其它均生長正常,說明60%二氯異氰尿酸鈉可溶粉劑對生薑安全。

(4)採用本發明的60%二氯異氰尿酸鈉可溶粉劑防治大姜姜瘟病不僅能控制病情發展,而且能根治姜瘟病。對姜瘟病的傳播蔓延控制效果好,明顯優于于20%噻菌銅;

(5)從防治效果來看用60%二氯異氰尿酸鈉可溶粉劑對姜瘟進行防治,隨水灌溉用藥每畝1-2公斤為宜,過多效果無明顯增效作用;

(6)60%二氯異氰尿酸鈉可溶粉劑對生薑生長安全;防治生薑莖腐病、白絹病可參照使用。

除非另有說明和本領域常用單位,本發明中所採用的百分數均為重量百分數,本發明所述的比例,均為質量比例。

最後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已,並不用於限制本發明,儘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徵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

同类文章

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的製作方法

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的製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包括敞開式箱體和前攝影蓋,在箱體頂部設有移動式光源盒,在箱體底部設有LED脫影板,LED脫影板放置在底板上;移動式光源盒包括上蓋,上蓋內設有光源,上蓋部設有磨沙透光片,磨沙透光片將光源封閉在上蓋內;所述LED脫影

壓縮模式圖樣重疊檢測方法與裝置與流程

本發明涉及通信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壓縮模式圖樣重疊檢測方法與裝置。背景技術:在寬帶碼分多址(WCDMA,Wideband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系統頻分復用(FDD,FrequencyDivisionDuplex)模式下,為了進行異頻硬切換、FDD到時分復用(TDD,Ti

個性化檯曆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個性化檯曆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檯曆,尤其涉及一種既顯示月曆、又能插入照片的個性化檯曆,屬於生活文化藝術用品領域。背景技術::公知的立式檯曆每頁皆由月曆和畫面兩部分構成,這兩部分都是事先印刷好,固定而不能更換的。畫面或為風景,或為模特、明星。功能單一局限性較大。特別是畫

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視頻信號處理領域,特別是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背景技術: Mpeg標準是由運動圖像專家組(Moving Picture Expert Group,MPEG)開發的用於視頻和音頻壓縮的一系列演進的標準。按照Mpeg標準,視頻圖像壓縮編碼後包

基於加熱模壓的纖維增強PBT複合材料成型工藝的製作方法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於加熱模壓的纖維增強pbt複合材料成型工藝。背景技術:熱塑性複合材料與傳統熱固性複合材料相比其具有較好的韌性和抗衝擊性能,此外其還具有可回收利用等優點。熱塑性塑料在液態時流動能力差,使得其與纖維結合浸潤困難。環狀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cbt)是一種環狀預聚物,該材料力學性能差不適合做纖

一種pe滾塑儲槽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pe滾塑儲槽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一種PE滾塑儲槽一、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PE滾塑儲槽,主要用於化工、染料、醫藥、農藥、冶金、稀土、機械、電子、電力、環保、紡織、釀造、釀造、食品、給水、排水等行業儲存液體使用。二、 背景技術 目前,化工液體耐腐蝕貯運設備,普遍使用傳統的玻璃鋼容

釘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釘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釘,尤其涉及一種可提供方便拔除的鐵(鋼)釘。背景技術:考慮到廢木材回收後再加工利用作業的方便性與安全性,根據環保規定,廢木材的回收是必須將釘於廢木材上的鐵(鋼)釘拔除。如圖1、圖2所示,目前用以釘入木材的鐵(鋼)釘10主要是在一釘體11的一端形成一尖

直流氧噴裝置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直流氧噴裝置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醫療器械,具體地說是ー種直流氧噴裝置。背景技術:臨床上的放療過程極易造成患者的局部皮膚損傷和炎症,被稱為「放射性皮炎」。目前對於放射性皮炎的主要治療措施是塗抹藥膏,而放射性皮炎患者多伴有局部疼痛,對於止痛,多是通過ロ服或靜脈注射進行止痛治療

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屬於機械領域。背景技術::閥門作為流體控制裝置應用廣泛,手輪傳動的閥門使用比例佔90%以上。國家標準中提及手輪所起作用為傳動功能,不作為閥門的運輸、起吊裝置,不承受軸向力。現有閥門

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的製作方法背景技術:1-本發明所屬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其中的管狀容器被放在循環於配送鏈上的文檔匣或託架裝置中。本發明特別適用於,然而並非僅僅專用於,對引入自動分析系統的血液樣本試管之類的自動識別。本發明還涉及專為實現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