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電力檢修工具的製作方法
2024-04-14 06:47:05 1
1.本發明涉及電力檢修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電力檢修工具。
背景技術:
2.現如今,各家電力供應單位在其變電站的日常維護保養及應急維修時,均由變電檢修工作人員攜帶專門的維修工具進行具體操作,在日常的電力檢修時,都會帶上螺絲刀,螺絲刀作為一種電力線路檢修工具是一種常用的安裝與拆卸工具,在電力線路檢修中使用廣泛。
3.但螺絲刀在實際拆卸或安裝螺絲時,均需要工作人員手動轉動螺絲刀的手柄,需反覆旋轉多次,在螺絲安裝或拆卸工作量較大時,很容易對工作人員的手腕造成疲勞,且影響工作人員的檢修效率,雖然目前市面上存在電動螺絲刀無需操作人員手動旋轉,但電動螺絲刀在實際使用的過程中由於其扭力調教不對,就極容易導致螺絲安裝過緊,出現滑絲、滑牙的情況;且在安裝塑料材質的電力設備外殼時,設備外殼容易從螺孔處龜裂,影響對電力設備的安裝。
技術實現要素:
4.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而提出的一種電力檢修工具。
5.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6.一種電力檢修工具,包括u形架,所述u形架上滑動連接有刀杆,所述刀杆的端部連接有用於拆裝螺絲的刀頭,所述刀杆遠離刀頭的一端穿過u形架並連接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與u形架之間設置有彈性元件,所述u形架上設置有用於驅動刀杆活動的旋擰機構。
7.優選的,所述旋擰機構包括通過軸承轉動設置在u形架上的動齒輪,所述動齒輪套設在刀杆上,所述動齒輪上設置有導向條,所述刀杆上開設有與導向條相配合的導向槽,所述旋擰機構還包括滑動設置在u形架上與動齒輪嚙合連接的齒條。
8.優選的,所述齒條設置為可塑性形變的塑料材質。
9.優選的,所述u形架上開設有與齒條相配合的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內壁兩側均設置有簧片,所述簧片與齒條活動相抵。
10.優選的,所述u形架上設置有第一連板和第二連板,所述刀杆滑動設置在第一連板內,所述齒條滑動設置在第二連板內。
11.優選的,所述u形架上開設有環形槽,所述環形槽內轉動連接有轉動環,所述彈性元件的兩端分別與轉動環和定位板相連。
12.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電力檢修工具,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13.1、該電力檢修工具,通過直接拉動齒條,使齒條與動齒輪嚙合,動齒輪轉動時帶動刀杆轉動,進而使刀杆對螺絲進行安裝或拆卸,無需對螺絲刀進行多次轉動,便於對螺絲進行安裝及拆卸,提高工作人員對電力的檢修效率,且降低工作人員勞動量,避免對工作人員的手腕造成損傷,且避免了螺絲出現滑絲及設備損壞的情況。
14.2、該電力檢修工具,通過將齒條設置為可塑性形變的塑料材質,使齒條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向其他方向拉動,齒條的移動同樣可以驅動動齒輪轉動,避免齒條只可以直上直下拉動,影響檢修工具的實用效果。
15.3、該電力檢修工具,通過在u形架上設置放置槽,便於對齒條進行收納存放,降低該檢修工具的存放空間,且放置槽內設置有簧片,便於對齒條進行固定,避免齒條易脫落。
附圖說明
16.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17.圖2為本發明的圖1中a部局部放大示意圖;
18.圖3為本發明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19.圖4為本發明的圖3中b部局部放大示意圖。
20.圖中:1、u形架;101、第一連板;102、第二連板;2、刀杆;201、刀頭;202、定位板;203、彈性元件;3、動齒輪;301、導向條;4、導向槽;5、齒條;6、放置槽;601、簧片;7、環形槽;701、轉動環。
具體實施方式
21.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22.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上」、「下」、「內」、「外」、「頂/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為基於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僅是為了便於描述本發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於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23.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設置有」、「套設/接」、「連接」等,應做廣義理解,例如「連接」,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發明中的具體含義。
24.實施例:
25.參照圖1、圖2和圖3,一種電力檢修工具,包括u形架1,u形架1上滑動連接有刀杆2,刀杆2的端部連接有用於拆裝螺絲的刀頭201,刀杆2遠離刀頭201的一端穿過u形架1並連接有定位板202,定位板202與u形架1之間設置有彈性元件203,u形架1上設置有用於驅動刀杆2活動的旋擰機構。
26.具體的,工作人員對螺絲進行拆卸時,使u形架1與螺絲的固定件相抵,隨後使刀頭201與螺絲對配合,通過旋擰機構使刀杆2通過刀頭201對螺絲進行安裝或拆卸,無需傳統方式中對螺絲刀進行多次轉動,便於對螺絲進行安裝及拆卸,提高工作人員對電力的檢修效率,且降低工作人員勞動量,避免對工作人員的手腕造成損傷,且避免了螺絲出現滑絲及設
備損壞的情況。
27.定位板202包括呈板狀的端板、連接在端板上的呈管狀的連接杆,連接杆的外側壁上設有外螺紋。刀杆2的末端設有呈圓柱狀的內凹槽,內凹槽的開口朝後,內凹槽內設有與外螺紋配套的內螺紋。定位板螺紋擰接在刀杆2的末端。通過定位板的擰入深度,調整彈性元件203的強度,進而調整刀杆2和螺絲的接觸壓力,防止出現滑絲的情況。為了減小刀杆轉動受到的阻力,優選,彈性元件203和u形架1的後端面之間還設有軸承,軸承套設在刀杆2上,軸承的前端面通過滾珠抵在u形架1的後端面上,軸承的後端面連接彈性元件203的一端,彈性元件203的另一端連接定位板,在使用的時候,定位板、彈性元件、軸承均跟隨刀杆2的轉動而轉動。可以彈性元件203的兩端分別延伸出插腳,軸承和端板上均開設有插孔,插腳插入插孔中。
28.參照圖1、圖2、圖3和圖4,作為本發明優選的技術方案,旋擰機構包括通過軸承轉動設置在u形架1上的動齒輪3,動齒輪3套設在刀杆2上,動齒輪3上設置有導向條301,刀杆2上開設有與導向條301相配合的導向槽4。導向條301至少有兩個,導向槽4的數量與導向條301的數量相等,各導向條31優選等間距排布,導向條31的外端面連接在動齒輪3的內端面上。導向條31插入導向槽4內,優選導向條31的內端面抵在導向槽4的槽底上。旋擰機構還包括滑動設置在u形架1上與動齒輪3嚙合連接的齒條5;具體的,通過拉動齒條5,使齒條5與動齒輪3嚙合,進而使動齒輪3通過導向條301帶動刀杆2轉動,刀杆2轉動時帶動螺絲在螺孔內轉動,由於螺絲與螺孔螺紋配合,使得螺絲向外移動被拆卸或向內移動被安裝,刀杆2在彈性元件203的作用下隨螺絲左移或右移,使刀杆2滑動在u形架1內。導向槽4優選延伸至刀杆的末端。從而方便動齒輪從末端套設到刀杆2上,並沿著導向槽4滑動到第二連接板102處。
29.參照圖1、圖2和圖3,作為本發明可選技術方案,齒條5設置為可塑性形變的塑料材質;具體的,通過將齒條5設置為可塑性形變的塑料材質,使齒條5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向其他方向拉動,齒條5的移動同樣可以驅動動齒輪3轉動,避免齒條5隻可以相對u形架1垂直,直上直下拉動,影響檢修工具的實用效果。在該技術方案下,齒條5優選呈環狀。可以不在u形架1上開設有與齒條5相配合的放置槽6。但優選齒條5、動齒輪3為金屬材質,從而提高使用壽命。此時,優選u形架1上開設有與齒條5相配合的放置槽6,放置槽6內壁兩側均設置有簧片601,簧片601與齒條5活動相抵;具體的,通過在u形架1上設置放置槽6,便於對齒條5進行收納存放,降低該檢修工具的存放空間,且放置槽6內設置有簧片601,便於對齒條5進行固定,避免齒條5易脫落。
30.參照圖1、圖2和圖3,作為本發明優選的技術方案,u形架1上設置有第一連板101和第二連板102,刀杆2滑動設置在第一連板101內,齒條5滑動設置在第二連板102內;具體的,使刀杆2滑動在第一連板101內,提高刀杆2在u形架1上移動的穩定性,使齒條5在第二連板102上滑動,提高齒條5移動的穩定性。優選,第一連板101內嵌設有呈環狀的磁鐵。刀杆2在第一連接板101對應的位置處內嵌有金屬杆。從而利用環形磁鐵的作用力使金屬杆懸浮,進而減少刀杆2與第二連板102的摩擦力。也可以第一連接板101和刀杆2之間設有軸承,利用軸承降低兩者相對轉動時的阻力。
31.當採用可塑性形變的塑料材質的齒條時,第二連接板102上開有用於穿設齒條5的第一開孔,u形架1開有用於穿設齒條5的第二開孔,齒條5被限位在第一卡孔、第二開孔內。優選,第一開孔、第二開孔的寬度略大於或等於齒條5的寬度。當採用金屬材質的齒條時,u
形架1上還開有第三開孔、第二連接板102上還開有第四開孔,第一開孔的前側壁和第四開孔的後側壁相抵,並相互聯通。第四開孔的的寬度大於齒條5的寬度,長度第二開孔的前側壁和第三開孔的後側壁相抵,並相互聯通。第三開孔、第四開孔的寬度大於齒條5的寬度。第三開孔的厚度大於第二開孔的厚度,第四開孔的厚度大於第一開孔的厚度。齒條先插入到第三開孔和第四開孔內,從而方便齒條的插入,然後齒條滑入到第一開孔和第二開孔內,完成對齒條的限位。
32.參照圖3和圖4,作為本發明優選的技術方案,u形架1上開設有環形槽7,環形槽7內轉動連接有轉動環701,彈性元件203的兩端分別與轉動環701和定位板202相連;具體的,在刀杆2隨動齒輪3轉動時,刀杆2帶動定位板202轉動,與定位板202連接的彈性元件203帶動轉動環701在環形槽7內同步轉動。
33.工作原理:當工作人員需要對電力設備上安裝螺絲時,刀頭201與電力設備的螺絲孔相對,使螺絲置於螺絲孔與刀頭201之間,隨後拉動齒條5,使齒條5與動齒輪3嚙合,動齒輪3轉動並通過導向條301帶動刀杆2轉動,刀杆2帶動螺絲旋轉,使螺絲在螺絲孔內旋轉,螺絲逐漸旋入螺絲孔,且在此過程,被拉伸的彈性元件203推動刀杆2隨螺絲同步移動,保持刀頭201與螺絲處於卡合狀態,便於檢修工具控制螺絲旋轉;當需要對電力設備上的螺絲進行拆卸時,使u形架1貼在電力設備上,刀杆相2對u形架1移動,使刀頭201與螺絲端部卡合,隨後拉動齒條5,使齒條5與動齒輪3嚙合,動齒輪3帶動刀杆2轉動,進而使刀杆2通過刀頭201帶動螺絲轉動,使螺絲自螺絲孔向外旋出,在此過程中,螺絲帶動刀杆2移動,使彈性元件203被拉伸。
34.本發明僅通過直接拉動齒條5,使齒條5與動齒輪3嚙合,動齒輪3轉動時帶動刀杆2轉動,進而使刀杆2對螺絲進行安裝或拆卸,無需對螺絲刀進行多次轉動,便於對螺絲進行安裝及拆卸,提高工作人員對電力的檢修效率,且降低工作人員勞動量,避免對工作人員的手腕造成損傷。
35.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範圍內,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及其發明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