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智能交通迎來「中國方案」!海信正式牽手衣索比亞智能交通建設
2025-05-04 23:01:25
海信已經與衣索比亞首都阿迪斯阿貝巴市市政府正式籤約智能公交建設項目,目前已經進入執行階段。3月18日,海信召開線上媒體溝通會宣布了這一進展。據悉,該項目是海信智能交通在海外承建的首單智能交通集成項目,這意味著中國智能交通技術標準開始系統性走向海外市場。
圖:海信出席阿迪斯阿貝巴市政府籤約儀式
或許是歷史的巧合,也許是海信與非洲特別的緣分。1994年,海信進入南非市場,從此開啟了國際化第一站,並迅速成為當地第一家店品牌。28年後,海信智能交通項目首次落地海外,開端依然是廣袤的非洲大地。
發布會上,海信網絡科技公司國際業務部總經理牟三鋼介紹,本次海信籤約的阿迪斯阿貝巴智能公交項目建設周期為21個月,建成後,市民可通過APP、電子乘客信息屏等獲得公交實時信息;而公交企業則實現對公交車輛的實時監測、遠程控制以及智慧調度,實現客流與運力匹配分析、資源投入分析、機務物資指標監控等功能,為科學決策提供依據。
圖:海信在國內的智慧公交項目建設案例
衣索比亞首都阿迪斯阿貝巴,非洲最大城市之一,常駐人口約500萬,交通擁堵是一大頑疾。乘坐公交車是當地市民重要的出行方式,但每到尖峰時段,在公交車站排幾十米隊、等上半個小時都是家常便飯,公共運輸亟需智能化升級。
當地政府對於海信項目的推進也非常迫切。在當地時間3月14日舉辦籤約儀式上,阿迪斯阿貝巴市市長阿達內克·阿貝貝表示:藉助海信建設的公共運輸智能化系統,將提升當地巴士的運營能力,改善當地交通運輸服務水平。
得益於世界銀行的貸款支持,2021年3月,阿迪斯阿貝巴交通局正式發出招標公告,對當地公共運輸系統進行智能化改造。這一招標吸引了中國多家企業的關注,海信和山東高速組成了聯合體也參與其中。
非洲市場並不像一些人想像的企業可以輕易進入,作為世界銀行的貸款項目,其設置了較高的招標門檻,對企業過往業績、技術實力等有嚴格要求,比如其中「至少一項不低於1200萬美元的已驗收的項目。「海信是中國智能交通企業中為數不多能達到對方招標門檻要求的企業。」牟三鋼介紹,在招投標過程中,他們想盡各種辦法了解當地現狀和技術要求,不斷優化方案,終於在9個月的漫長招標後,海信和山東高速集團組成的聯合體在多家競標企業的激烈角逐中成功突圍,以技術指標和價格指標雙第一,成功中標。
圖:位於衣索比亞首都阿迪斯阿貝巴的公交車站
「衣索比亞是整個非洲唯一沒有被殖民過的國家,近年來雖然屢有內戰,但各項硬體基礎設施不斷改善,尤其是首都阿迪斯阿貝巴地區變化顯著,但由於缺乏先進管理模式和智能化技術,進步提升的空間還有很大」,第一批進駐衣索比亞的海信網絡科技公司陳效文經理說,他已經完成海信當地分公司的註冊,並和同事一起初步組建成了一支執行隊伍。他表示,海信智慧公交系統項目的建成至少能夠幫助當地公共運輸水平跨越20年,能用技術跨越時間,切實給當地交通狀況帶來改變,這讓他深感使命重大,決心把海信智能交通出海的第一個工程做成模範工程。
陳效文的背後是海信在智能交通領域20多年的技術深耕。自1998年切入智能交通領域以來,海信連續10年在中國智能交通行業業績第一,常規公交智能調度系統在國內市場佔有率達到40%,快速公交(BRT)智能系統佔有率更是高達70%;海信的技術和產品解決方案應用於全國169個城市,根據高德地圖發布的2017-2021年度《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海信技術方案不僅幫助19座城市登上「緩堵」榜單,更是連續5年佔據』城市緩解擁堵TOP10榜單的半壁江山。
牟三鋼介紹,海信以前主要是和央企合作「搭車出海」,無法以自己的技術打動客戶,沒有真正建立起自己在海外的營銷能力,衣索比亞的這個項目是海信在海外承建的首個智能交通集成項目,這標誌著以海信為代表的中國智能交通企業迎來「整體系統出海,輸出技術模式」的時代。
未來,海信智能交通還將繼續加速出海。「目前布局的國家主要有埃塞、南非、西非區域、杜拜、印尼、泰國、越南、墨西哥,而在歐洲市場的東歐部分,我們初步會選擇斯洛維尼亞和塞爾維亞等國家,目前都有項目正在跟進中。」 牟三鋼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