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就在一個小動作優秀作文【兩篇】
2025-04-01 20:03:25
導語:文明的修養體現在細節上,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於動作的優秀作文,歡迎查閱,謝謝。
篇一:文明就在一個小動作
如今,我們的東莞成功地成為了全國文明城市。我們東莞之所以獲得這個崇高的榮譽,還是因為廣大市民的努力和支持。作為東莞一員的我,當然也要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校現在正開展「垃圾不落地,校園更美麗」的活動,我想起了在校園的一幕一幕……
下課鈴響了,我級的同學們都「爭先恐後」地從教學樓飛速下樓,去操場集合。我也隨著這人流,飄飄蕩蕩地,如鬼魅一般,飄到了樓下。人流到了樓下已經分散了,我朝著操場的慢步走著。走到了校道,校長也出來觀看我們的出操。我看著校長,慢慢地在運動場上走著。突然,低頭看了一下,立刻就蹲下身子,手一伸,就把地上的一件東西拿到手上了,臉上還有一絲不滿的意思。哦,原來是一件塑料包裝袋。我明白了,校長是在以身作則,用自己的行動為自己的學生做榜樣,想讓我們中堂中學的學生更加文明。我現在才發現,校長是那麼高大的!是那麼值得人敬佩的!
我也有所感悟了,原來文明只不過是簡單的一個動作——「垃圾不落地」。
榜樣的力量是十分強大的。從此,我也十分愛護環境了,畢竟要做到「垃圾不落地」。我也有幸當了學校的環境保潔員。
有一天,下課鈴響了。同學們又爭先恐後地奔去操場。我先到團委室拿記錄本,然後慢步地走到校道上,檢查衛生。突然,一件鮮豔的東西——方便麵的包裝紙呈現在我眼前,我沒想太多,彎腰撿起這垃圾。就在我拿起這垃圾的時候,一道耀眼的白光刺著我的眼睛,我疑惑著,但我的這個動作就被定格在了照相機裡,團委書記的相機。原來,我校正計劃做一份倡導同學們要做到「垃圾不落地」的海報,我的照片就這樣在學校的展示欄上展示了。
希望,更多的同學能變得文明,做一個有修養,文明的人。
我堅信:
垃圾不落地,校園更美麗!
這篇敘事文,敘述真實親切自然,用「一個小動作」,來譜寫「文明」的讚歌,給讀者以真實、生動之感。文中描寫很精彩,也為下文校園文明的情節蓄足了勢。結尾點題,回想無窮。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為明天會再來。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為人生的價值不在錢袋。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徹徹底底的失敗,因為你已經失去了做人的真諦。
篇二:文明九在一個小動作
中國,一個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國。早已丟棄了已久的文明,孔子先生說得好:「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意思是,人如果沒有了禮儀,就不用生活;做事情如果沒有禮儀,就不會辦成;一個國家如果沒有了禮儀,就不會安寧。是啊,做什麼事情,都要尊重別人,別人才會尊重你。請問,你們有這樣做過嗎?曾子避席「曾子避席」出自《孝經》,是一個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邊侍坐,孔子就問他:「以前的聖賢之王有至高無上的德行,精要奧妙的理論,用來教導天下之人,人們就能和睦相處,君王和臣下之間也沒有不滿,你知道它們是什麼嗎?」曾子聽了,明白老師孔子是要指點他最深刻的道理,於是立刻從坐著的蓆子上站起來,走到蓆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夠聰明,哪裡能知道,還請老師把這些道理教給我。」在這裡,「避席」是一種非常禮貌的行為,當曾子聽到老師要向他傳授時,他站起身來,走到蓆子外向老師請教,是為了表示他對老師的尊重。曾子懂禮貌的故事被後人傳誦,很多人都向他學習。一個社會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個社會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一個人如果不遵守社會文明,小的會影響自身形象,大的會影響國家聲譽。在清朝的時候,大臣李鴻章出使俄國,在一公開場合,惡習發作,隨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國記者大加渲染、嘲弄,丟盡了中國人的臉。這是一個不遵守社會文明的歷史教訓。
去過外國遊玩的小朋友,一定知道外國人是很遵守交通規則的。有一次,我在《文明歷史》節目中,看到有一位非洲老奶奶,走在街上,大街上一輛車也沒有,紅燈了,那位老奶奶,沒有過街,而是等到綠燈後,緩緩的走過去。記者問這位老奶奶為什麼這樣做,老奶奶回答:「我害怕孩子們看見了,還以為紅燈可以過去。」請問,你們有這樣做過嗎?在公交車上,一位年邁的老奶奶緩緩地走上公交,司機看到了,一遍遍的壓著提示鈴聲:「請給老弱病殘孕及帶小孩的乘客讓座。」可是,公交車上的少男少女無動於衷,心中毫無半點慚愧之意。一位7歲的小男孩站起來,用他那稚嫩淳樸的聲音,對老奶奶說:「奶奶,您請坐!」周圍的人看見了,都羞愧的把頭轉了過去。請問,在現實生活中,你是否也曾經羞愧的把頭轉過去了嗎?文明和禮儀,是人類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你丟棄了文明,等於說就丟棄了做人的真諦。所以,我們首先應該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一個懂文明、有禮貌的謙謙君子,然後才是成才,不能做一部單純掌握知識技能的機器,而要成為一個身心和諧發展的人。